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7108100000015

第15章 般若品第二(4)

[8]《海水一滴》云:“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脚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9]《圆觉经》:“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0]边见,为五见之一(五见: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即或为断见,或为偏于常见一边之恶见也。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1],发愿受持[2]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3]。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4],不得匿其正法[5]。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6]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7]。

[1]同行,为三善知识之一,同心而行道者之谓也。《止观辅行》:“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

[2]发愿,发起誓愿也。《阿弥陀经》:“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受,领受。持,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为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本:“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3]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4]默传者,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门之传授,在言语之外,故名默。

[5]正法,真正之道法也。不差于理,故名正。

[6]别法指非禅宗一派而言。

[7]佛种,生佛果之种子也。《探玄记》一:“菩萨所行,名为佛种。”《四教集解》中:“种即能生,性名不改。”《本业经》元晓疏:“种性者,种是种类义,性,是体性义。”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1],各须诵取。在家出家[2],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3]:

[1]绝真理之众相名无相。《大乘义章》二:“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涅槃经》三十:‘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故曰无相。”《大论》曰:“般若波罗蜜,是无相相。”按:无相颂者,即心地无相之颂也。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2]在家,对出家之称,即在家而有父母妻子者。出家,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者。《释氏要览》上:“《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维摩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3]《法华玄赞》二:“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字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

说通及心通[1],如日处虚空[2]。

[1]心通即宗道也。宗通者,即自证殊相之相也。说通者,说法逗机之相也。《楞伽经》三《一切佛语心品》:“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我及诸菩萨说宗通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相,通达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坠觉相及众魔外道。’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相,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今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南巢法惠宏德禅师《证道歌注》:“宗通者,即悟诸佛之心宗也,乃达磨大师单传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惟在当人自证自悟,到元证无悟之地。所以从上诸老递相出兴,向千圣顶(宁页)上提持这一著子,俾学者尽得单传直指之妙,方谓宗通也。然后命掌藏钥,披阅一代圣教,备知顿渐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别圆之味,方谓说通也。”

[2]《传心法要》上:“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南巢法惠《证道歌注》云:“宗说既通,定慧均等,方为圆明。”

唯传见性法,出世[1]破邪宗[2]。法即无顿渐[3],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4]。邪来烦恼至[5],正来烦恼除[6];邪正俱不用[7],清净至无余[8]。

[1]诸佛欲济度众生,舍净土而来婆娑世界,谓之出世,即佛出现于世也。余详前注。

[2]凡不以见性为宗者,曰邪宗。

[3]顿渐,顿教与渐教也。此二者以判诸大乘教。

[4]慧日者,譬喻佛之智慧,如日能照世之暗冥也。《无量寿经》下:“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

[5]烦恼至便是邪来。

[6]烦恼除便是正来。邪来,一念不觉。正来,正念开发。邪正二相,共是取舍之念。

[7]《海水一滴》:“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譬如彼燃灯时,暗忽消灭。明生时,暗何处去?暗来时,明何处灭?明暗代谢之法,二相共是空中假变,而无真实相。故云邪正俱不用。”

[8]无念清净,至达不生灭之地。无余,指无余涅槃而言。《六祖金刚经注》曰:“无余者,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涅槃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唯识论》十:“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菩提本自性[1],起心即是妄[2]。净心在妄中[3],但正无三障[4]。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5]。色类自有道[6],各不相妨恼[7]。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8]。波波度一生[9],到头还自懊[10]。欲得见真道[11],行正即是道[12]。

[1]菩提本自性,性净本有菩提,非可修相,非可作相。

[2]起心者,起他希求之念,实非正念。

[4] 云: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5] 逆十恶之业;三、报障,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此句言但正则尽凡情是正心,别不见障惑所在。

[5]自顾自己过愆,即与道相当。

[6]《刊定记》四:“色类即流类,即胎卵等四也。”《华严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等。”此句言一切生类,各自俱有大道。

[7]本具大道,故无妨亦无恼。

[8]本不离人,若向别处寻道,则终身不能见道矣。

[9]波,犹言奔波也。岑参诗:“风尘奈尔何,终日独波波。”一生,犹言一世。

[10]头,毕竟之意。懊,懊悔也,懊恼也。

[11]真道,真实之道,即无上正真道也。《瞿醯经》下:“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菩萨睒子经》:“使我今疾速成此无上正真佛道。”

[12]洒洒落落之境。

自若无道心[1],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2]。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3]。他非我不非[4],我非自有过[5]。但自却非心[6],打除烦恼破[7]。憎爱不关心[8],长伸两脚卧[9]。

[1]无道心者,无求佛果之心也。

[2]世间有二:一为有情世间,一为器世间。此指有情世间而言。为一切有情栖息之世间,换言之,即人类是也。过,过失也,罪愆也。黄檗曰:“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3]言若见他人有非,即是自己之非。却是,言之左也。

[4]意言他人之非,在于他人,而我不以为非。

[5]言若以他人之非为非,即为自己之过。

[6]却,止也,退也。此句言但以自己去尽非薄他人之心也。

[7]《入道要门》下曰:“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我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是名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源,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8]唐释慧海曰:“见一切色时,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9]此偈“自世人若修道”下至此,是祖祖相传之血脉。大须参详。《传心法要》下:“《净名》云:‘唯置一床,寝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人卧疾,攀缘都息,妄想歇灭,即是菩提。是非即是二法,是非心起,则爱憎心生;爱憎心生,则一切烦恼,随之增长矣。故常见己过,生大惭愧心,生大忏悔心,则诸缘顿息,除却妄想分别,无人我,无胜余,无是非,无贪瞋,无憎爱,于一切时、一切诸法,不取不舍,即是大智慧现前。自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得见自性,而成佛道。则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故曰长伸两脚卧也。’”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1]。勿令彼有疑[2],即是自性现[3]。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4]。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5]。

[1]此言欲化他人,先须明自性;自性明则智慧生,自能循循善诱,愤启悱发;善巧方便,破疑生信,而示导迷人,得见自性。所谓能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也。《法华玄赞》三:“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方是方术,便谓稳便。方便之法,名方便。”此二句言欲化他人,自己须有逗人机宜之方法。

[2]此句言以方便善巧施之于人,须使人实信己语之真,而无疑惑之余地。所谓打破学人之疑团,勿令摘叶寻枝也。

[3]疑团既打破,即是学人之自性出现。

[4]物物全真,头头现成。

[5]愚人误兔之耳为角,此以喻物之必无也。《楞严经》:“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大智度论》十二:“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正见名出世[1],邪见名世间[2]。邪正尽打却[3],菩提性宛然[4]。此颂是顿教[5],亦名大法船[6]。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7]。

[1]《胜鬘经》:“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华严经》三十:“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超出世间而修净行谓之出世。《金刚三昧经》一:“令彼众生获得出世果。”《智度论》一:“一人出世,多人蒙庆。”

[2]非正见曰邪见。《注维摩经·不二品》:“什曰:‘世间,三界也。’”

[3]邪见正见,一齐打扫净尽也。

[4]《原人论》注:“宛然者分明貌,即显然可见也。”

[5]速疾顿悟而成佛果之法曰顿教。

[6]佛法渡人过生死海.到涅槃岸,譬如船筏,故曰法船。《付法藏传》六:“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

[7]迷闻,闻而不悟也。若了悟,则刹那成佛。《摄论》六:“此时长远,何日成佛?答曰:处梦谓经年,悟乃须臾顷。故虽时无量,摄在一刹那。”此颂至“刹那间”四句,总结上文。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1],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1]《传灯录》五:“韶州刺史韦璩请于大梵寺转妙法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