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709700000055

第55章 怎么吃,最健康

关于“吃”,当代人的重视度都很高,有个现象就是当人们发现了某一种食物有很多优点,就会把它当作救命的良药,天天吃个不停。实际上,当一种食物过了度,良药也可能变成毒药。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杰米扬准备了一大锅汤,请朋友福卡前来品尝。杰米扬热情地说:“请啊,老朋友,感谢你的光临!这个菜是特别为你预备的。”

福卡回答:“不,亲爱的朋友,吃不下了!我已经吃得塞到喉咙眼儿了。”

“没关系,才一小盆,总会吃得下去的。这汤味道多鲜啊!”

“可我已经吃过三盆哩!”

“嗨,没关系呀,我亲爱的朋友,尽量喝吧,只要你喜欢。这汤真香、真稠,看那层浮油在盆子里凝结起来,简直跟琥珀一样。请啊,老朋友,请把汤都喝完吧!这汤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是鲈鱼,这是肚片,这是鲟鱼。只吃半盆,吃吧!”

杰米扬喊自己的妻子,“亲爱的,这么好的汤,你多帮我劝劝客人喝掉它吧。”

杰米扬就这样热情地款待福卡,一个劲儿劝他吃,不让他休息,不让他喘气。

福卡的脸上大汗淋漓,勉强又吃了一盆,并装作吃得津津有味,把盆子里的汤吃了个精光。

杰米扬嚷道:“看你吃得这么香,我真高兴!好,再来一盆吧!”

可怜的福卡虽然喜欢喝汤,但这样喝却跟受罪一样。他马上站起身来,抓起帽子、腰带和手杖,用足全力跑回家去,从此再也不来杰米扬的家了。

再鲜美可口的鱼汤,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星云大师就曾讲过,“食三餐,美味可口,人之所欲;所谓粗茶淡饭,也觉得别有滋味,这就是饮食的修行。”

星云大师对于食物的选择是不挑剔的,他说自己早年因为没东西吃,只要有的吃,都觉得好吃。近年来,吃的东西很多,但他仍然十分珍惜这份福报,所以不管是汤面、拌面,干饭、稀饭,米粉、冬粉,水饺、包子,虽然不一定觉得好吃,也一概来者不拒。

无独有偶,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年近百岁时,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耕不辍。他就曾讲过,常常看到有一些相信秘诀的人,禁忌多如牛毛。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尝,有的人吃一个苹果要消三次毒,然后削皮;削皮用的刀子还要消毒,不在话下;削了皮以后,还要消一次毒,此时苹果已经毫无苹果味道,只剩下消毒药水味了。

季羡林先生也提出自己心里没有负担,胃口好,自然百病不生。他说每当看到有人年纪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毕显,就感到好笑,季羡林先生提出如果以这种心态而欲求长寿,就如同南辕北辙。

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心中无负担,心情好,饭自然香。吃饭本质上是一种延续生命和个体存在的重要需求,原本应当是一种快乐与享受和幸福的事儿,不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它之所以在很多时候成为一种负担,是因为现代人太紧张。

还有些人的生活总是被“吃饭”排得满满的,请客吃饭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梁实秋先生的文章引用别人的话说: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

为了应酬,或者为了某种活动,与不熟悉的或者心性不相投的人不得不在一起吃饭,是一种负担。与领导、与客户、与众多不熟悉的人一起吃饭,难免不放松,这种状态下,哪怕吃下去的是山珍海味,也难以消化。

吃饭也是一种交往。既然如此,就有了不同的目的和动机,也就有了各种差别,当随个性而定。不过,无论是从健康出发,还是从心愿出发,都应尽量去寻求享受,而避免造成一种负担。

要想把吃饭当成一种享受的话,那就是要么三五知心好友,要么一家老小,要么熟人同辈,要么志趣共好,或自己动手,或大家共做,或当地小吃,或特色小菜,身在斗室,却没有丝毫的拘谨,没有刻意的禁忌,说话随意,吃喝随口,谈笑风生,坦荡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