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永庆全传
7080000000033

第33章 事业之外的成功(1)

王永庆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爱情故事也与一般人不同。他与三位夫人的爱情经历,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王永庆所经历的艰辛、奋斗与成功的历程。

得失系心,家族血缘不忘本

离台北县新店镇不远,有一个叫直潭里的地方,那里山明水秀,潺潺流水在成片青翠的竹林中穿过,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个美丽的地方还有一个引人遐思的名字——情人谷。

王永庆,这个现在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当家人,1917年1月9日就出生在这里。王永庆祖籍是福建省安溪县。当年,那里土地贫瘠,民不聊生。清道光年间,王永庆的祖先迫于生计,离乡背井,漂洋过海来到台湾寻找生路,后来便定居在台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王家在台湾的第一代祖先是王永庆的曾祖父王天来。王天来娶林谨为妻,共生育有六个儿子,依次为王清纯、王秀木、王瑞吉、王添泉、王福山、王清江。王永庆的祖父就是排行第四的王添泉。

到台湾后,王家仍以种茶为生。这样的重操就业可以说明王家领头人的预见能力。在当时,茶叶是一种重要的贸易商品,比种田要划算得多。加上王家六位男儿,劳力强壮,生活也很快有了改善,逐渐成为直潭里的小康人家。在王家领头人的头脑中,“升官发财,光耀祖宗”是他们对晚辈们最大的期望。

在王家的六个儿子中,四子王添泉是最聪明的。自然,他很受父亲王天来的疼爱。王添泉成人后,父母千方百计地给他娶了当地一个蔡姓殷实人家的小姐,她长得娇小纤弱、眉清目秀。可惜却逃脱不了红颜命薄的命运,在她风华正茂的23岁时,因患不治之症而香消玉殒了。更为遗憾的是,她未能为王家留有后代,丈夫王添泉又成了孤家寡人。

不久,王添泉又娶了一位苏家的闺女,名叫苏好,她就是王永庆的祖母。苏好一个接一个地给王添泉生了三男一女:长子王东平、次子王长庚、三子王水源、女儿王辛。王长庚就是王永庆的父亲。

在后来的日子里,王添泉开了一家私塾,以教书为业,生活穷困,心性散淡,他没有像自己父亲那样要求儿女们读书。也许,在他看来,自己所读的书并没有光宗耀祖,那份“心”于是就淡了。正是这样,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没有读过什么书,一直做着种茶的营生,告卖茶维生。母亲詹样,也没读过多少书。

如今在台湾,王永庆家族是台湾最有名望的大家族,家产丰厚,人丁兴盛。

在直潭里小学附近,有一座叫“感恩堂”的美丽建筑,它就是王永庆后来兴建的王家族厝。这里供奉着王氏家族的祖先,墙上排列着已离开人世的每一位祖先的遗照。每到清明节,王家的后代都要来此祭奠祖灵。

关于王家的祖坟有一个传说,这就是“猴穴”的传说。虽然只是传说,但王家人对其却是深信不疑的,这可能是一种富人心态吧。他们在光宗耀祖后,总喜欢把功劳的一半归功于自己的祖先或者是祖先所在的地方。

据一位“得道大师”说,“猴穴”之地连接乌来山岭,整个盘绕北乌来,就像一条巨龙。乌来是龙头,情人谷是龙尾,千里来龙,结穴于此,地灵人杰,所以才出生这么一位企业巨子。如今,这条龙由于公路的开发已被切成数段,所幸,王永庆是出生在公路开发之前,若出生在公路开发之后,今天或许就没有这号传奇人物了。

在风水盛行的台湾,有些研究风水的名师又认为,王永庆有今日的成就,乃是受其曾祖父王天来之荫庇。王天来逝世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无意中埋葬在新店的猴湖,凑巧又葬在猴湖中的“猴穴”。

由于王天来葬于“猴穴”,就此注定王家在一甲子(60年)之后会发迹,也注定必须在60年后王家才会有大富大贵的子孙出现。这就有些牵强了,多半是风水师见王永庆发迹了而作的杜撰。中国历史上对这类功成名就的事情从来不缺乏杜撰。

明朝的《玉堂丛话》中就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舒芬的父亲觅得一块吉地,风水大师说:“这块地呈当出个状元,但要等到第四代,你们愿意等吗?”舒父连想都没想就断然说:“要等那么久,我能借到什么光!”当时舒芬已经出生,年纪虽然很小,却非常伶俐,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早慧”。他对父亲说:“如果这块地真的有灵,那么把我们家历代祖先的枯骨葬在一起,四代合成一代,效应就会应验在我的身上。”舒父觉得这个孩子的话很有道理,就按照他的意思办了。果然,舒芬成人后便被朝廷钦点为状元。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富贵果真与风水有关,那么做人好像就没什么意思了。进一步说,风水效应与经验法则背道而驰,违反了人必须奋斗方有所得的铁律,故不可能真实。许多朋友也确信那种经验必然假多于实,没有认知的意义。但是人总忘不了一个贪字;许多人会说:“万一是真的,我不做而别人做了,别人爬到我的头上,岂不是亏大了!”大师也趁机在旁敲边鼓,信誓旦旦,言之凿凿。

虽然无法证明其真,却能证明其假。风水若是真的,那么风水师做五年就得改行。原因很简单:最好的龙脉被他们取走并且迁葬了祖先之骨。这也许是对“猴穴”传说的最好讽刺。但不管王家祖先葬于“猴穴”的事情是真是假,有一点是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王家在不断地兴旺发达。台北市锦州街有一座6层花园大楼,占地大约1000多平方米,庭院宽阔,绿荫环抱,警卫森严。这个深宅大院就是王永庆的寓所之一。王永庆先后娶有三位太太,分别是郭月兰、廖娇与李宝珠。大太太郭月兰、二太太廖娇与其子女就常住在这里。

中国人的婚姻向来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像许多老一辈的中国人一样,王永庆也自然不能为自己的婚姻作主,一切都是父母的安排。当他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时,母亲就给他娶了一位童养媳,这个女孩就是他们的老邻居郭家的千金郭月兰。

王永庆是一个大孝子,对母亲的安排向来言听计从,自然接受了这门亲事。当然两人谈不上任何的罗曼蒂克,他像在完成一件自己本身应该完成的任务。然而他早年就远离家乡闯荡,所处的是一个困顿、奋发的不平凡岁月,两人相处的时光少而甚少,本来就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就显得更加平淡无奇。

郭氏本应为王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是她最好的归宿。然而,最让她感到无奈的是,作为一个女人,特别是生活在旧时代的一个女人,也许她真的天生命苦,居然没能为王家生下一男半女,要不然,如今她也可分享历经多年艰辛后的甜美果实。目前她只好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的传统,也是延续后代的实际需要。既然原配无出,名正言顺,王永庆就按母亲的意思娶个二房生儿育女。

二房廖氏给王家生下二男二女:大儿子王文洋,娶陈静文为妻;次子王文祥,娶范文华为妻;长女王贵云,嫁给陈彻;次女王雪龄,嫁给简明仁;三女王雪红,嫁给区永禧。

三太太李宝珠也为王永庆生了四个女儿,加上她带来的一个,共有五个女儿。

这就是王永庆这个奇特的家族,除此之外,弟弟王永在家也有很多子女。王永在脾气好,极容易相处,因此大家都对他比较信赖。

王永在一生娶了两位太太,一共生有三子五女。大太太李碧,生有两子三女:大儿子王文渊,妻子王美玲;二儿子王文潮,妻子陈安静;大女儿王雪清,夫婿林丰钦;二女儿王雪敏,夫婿吴国雄;三女儿王雪,夫婿张家钫。

二太太周由美,生有一子二女:三儿子王文尧;四女儿王雪惠,五女儿王欣蓉。

王永庆自己有八个女儿,加上二弟王永在的五个女儿,王家一共有十三个女孩儿,在台湾被称作“十三朵金花”。这十三朵金花可都是厉害角色,大都在台塑任职,这里且按下不表。

王永庆是一个非常注重家族观念的人,他经常告诫兄弟子女,家族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不分彼此,特别是兄弟之间,更是要相亲相爱,不能互相攻击,更不能为了一点利益反目成仇。王永庆是一个念本的人,对家人如此,对员工也是如此。

有一件事情可以证实此言不虚。有一次,王永庆刚刚到公司,就听有人说当初是他司机、现在掌管物料的管理员逃跑了。他便把主管叫到办公室问是怎么回事。主管便告诉他:“物料管理员阿明,沉迷于赌博,欠下一屁股债。最后在债主催急之下,居然把仓库内塑料粉粒擅自变卖去偿还赌债,被我们知道后,他就不敢来上班了。”王永庆想起来了,阿明之所以后来不想给他当司机了,是因为年纪大,精力不够。王永庆念在他追随多年的份上,就安排他到台塑高雄厂当物料管理员。

“你想办法把阿明找来见我。”王永庆吩咐主管。

主管并不知道阿明在哪里,后来通过很多关系才打听到,就动员他的家人去把他找来。见到王永庆的时候,阿明很愧疚,毕竟这么多年的感情,如今自己做出这种丢脸的事情来,他知道王永庆是最不讲情面的,恐怕这次只有认命了。

“你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赌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你怎么可以置家庭和亲人于不顾,沉迷于这种事情呢?这次吃够苦头了吧。好了,我就不说你了,你还来上班吧,但是没有下次了。”

阿明没有料到会是这样,本来还以为一定会被起诉,投入监狱呢,当听到王永庆这样安排,他差一点跪下。后来王永庆通过主管知道,阿明后来工作很卖命。

人总会做错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只要发现做错了,就得马上更正。这是王永庆的做人原则。

王永庆常常告诫员工要吃苦奋斗,有朝一日有成就时,千万不可忘记当初的那份苦楚,要在心里更加谦卑,在行事上更加忠厚,时时念着困苦的过去,提醒自己不能忘本。

在台北县新店市直潭里的孔仔仑上,有王家的旧宅。王永庆在旧宅下方整理了一座小花园,并在花园中盖了一座“报恩亭”,寄托了怀念祖先、不敢忘本的意思。

过去王永庆在新店的乡下读国民学校,六年的读书费用,不超过新台币5000元。因此他常常忆起那一段日子,对今天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王永庆对那些忘本的人深恶痛绝。他看到过去有些人贫苦出身,一旦稍有成就,便派头十足、神气活现。遇到有客来访,居然不屑于为农民出身的父母引见,怕失了自己的面子,王永庆认为这种人连狗都不如,因为狗一定不会因为邻居的狗吃得比它好,就不喜欢自己的主人。

王永庆还看到,台湾人把女管家称作下女,按照当时的习惯,下女是卖给富人为婢的,生活很苦,备受虐待,如果有长得漂亮,也会嫁给富人为妾为媳。一旦身份改变了,她们也用下女,并且把人虐待得更厉害,这样的人就是不可理喻。所以王永庆对自己家里的佣人都很好,从没把他们当下人看待。

他还告诫下一辈,过去出身贫苦家庭的人,他的父母一定比他苦上十倍,今天能够丰衣足食、温饱有余,便应该使父母舒舒服服安享晚年,饮水思源,这样的人才能推己及人、爱屋及乌,还能期望他对企业及社会有所贡献。

他还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的母亲活着的时候,他中午因为在公司处理公务不在家,但每天晚上都尽可能地陪着母亲吃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心而又快乐。他很少违逆母亲的意思,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直到1995年老人家去世。

那一年5月16日对王永庆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这天晚上7时40分,他的母亲王詹样安详地走了。老人走的时候,王永庆很悲痛,很多人劝解他说:“老人家活到100多岁,已经是个奇迹了。”但王永庆依然很悲痛,因为从此他不能再在母亲身边尽孝了。

其实,老太太走得很突然,可以说没有受什么苦,这多少让王永庆心里获得了些许的宽慰。老太太病发是在13日,那天她突感身体不适,随即被送往长庚医院林口医学中心。那时,王永庆还在美国的德州参加当地的一个“王永庆日”庆祝酒会。没想到从台北传来了母亲住院的消息,于是他连夜飞回了台北。

母亲在王永庆的生命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她身上所具有的诚实、善良、坚忍的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影响了王永庆的一生。她留给王永庆的财富却是很可贵的,王永庆从小就聆听她“不怕苦”、“不怕环境恶劣”、“刻苦耐劳”、“勤劳朴实”的教诲,他今日的成就,甚至台塑企业文化中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受他母亲的影响而直接渗透到企业的。

人的一生如果盖棺才可以定论的话,可以说,王永庆的母亲能称得上是福寿双全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她曾经吃过许多苦,但是后来所过的日子却令人十分羡慕。

王永庆一向节俭,但这一次对于她老人家的后事,他却不敢有一点马虎。母亲辛苦一生,他不能让她平平淡淡地走了,他也知道,千万双眼睛都在看着:如此庞大家族的大家长,其丧礼该如何的盛大、庄严、与众不同。而王永庆也没有负众人的期望,为母亲举办了一个盛大的丧礼。一个典型的传统妇女,在教养子女方面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也有了相当的成就,最后不但有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也以一椿风光的丧礼,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完美、无憾的句号。人们都说,一个男人成功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贤淑的女人,此话不假。王永庆也是如此,不过情况更加特殊一些,在他成功的背后有着两个女人的身影,一个是她的母亲,一个是三太太李宝珠。这两位女性,一个是他精神的支柱,一个对他的事业给予了直接的帮助。其实,王永庆的成功,还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弟王永在。

王永在在王永庆的事业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早在王永庆苦心经营米店的时候,王永在就跟随着他并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了。就这样,从十多岁开始,他就一直跟着王永庆,兄弟俩一同闯天下。后来,随着王永庆事业的发展,他在台塑早已独当一面,现在是台塑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台塑集团里,王永在不像他哥哥王永庆那样严厉,不苟言笑。他好像一个天生的交际家,他总是能很快将一个陌生人发展成无话不谈的朋友,尽管没有哥哥的威望与影响,但他与商界与政界的关系十分融洽,可以这样说,王家与政界的关系全是他的功劳。

因此,整个台塑的人都知道,王永在为人随和,脾气好,除了迫不得已的事需要王永庆拍板的,有什么事大家都爱找王永在请示。而王永在呢,也常常充当王永庆与下属冲突的“润滑剂”,因而颇得中层人员的支持。在一次股东会议上,他表示在“六轻”项目可以放手时,就会退出事业。这一番话在股东们和台塑员工中引起了很大震动,一些人甚至有共同进退的想法,由此可见王永在在台塑集团的影响力。

球谊深长,济人所困慈悲心

王永庆早年有一个爱好,就是玩高尔夫球,也因此与一球童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