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臣名儒家训
7060100000023

第23章 傅燮家训

【撰主简介】

傅燮(xi侉),生卒年不详。东汉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北黄河中沙洲上)人。本字幼起,后易字南容。一生官至汉阳(今甘谷东南)

太守。

身处乱世更应有浩然之志

【原文】

别成[1],汝知吾必死邪?盖“圣达节,次守节[2]”。且殷纣之暴[3],伯夷不食周粟而死[4],仲尼称其贤[5]。今朝廷不甚殷纣,吾德亦岂绝伯夷?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6],食禄又欲避其难乎[7]?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杨会[8],吾之程婴也[9]。

——节录自《后汉书·傅燮传》

【注释】

[1]别成:傅燮子傅干的小名。

[2]圣达节,次守节:《左传》中,“曹公子臧曰:‘前志有之,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3]殷纣:商朝末代帝王。帝乙子,一作受、辛。又称帝辛。

[4]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反对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后,他与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5]仲尼:孔子,字仲尼,名丘。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浩然之志:指正气和节操。

[7]食禄:获得做官的报酬。

[8]主簿: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

[9]程婴:春秋时晋卿赵盾家门客。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诛赵氏,灭其族,并搜捕孤儿赵武。程婴与赵家另一门客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并由程婴抚养成人,报了冤仇。

【译文】

别成,你知道我一定会死吗?前贤说过:

“最好的节操是达节,其次是守节。”况且殷纣王那么暴虐,武王灭商后,伯夷还是不食周粟而死,连孔子都称赞他是贤人。今天朝廷还没到殷纣王暴虐的程度,我的德行难道就比不上伯夷?

世道混乱却不能保持正气和节操,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又想临难而逃吗?我还能往哪里去,一定要死在这里。你有才智,你自己努力吧!主簿杨会,就是我们家的程婴(他会把你抚养成人)。

【评析】

傅燮为汉阳太守时,王国、韩遂等人为乱,率兵围攻汉阳。其子傅干知其性格刚烈,恐怕难免一死,劝他度时而动。于是,傅燮对儿子说出了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话。家训中说:“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对至今日,这句话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