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帝王将相家训
7059800000050

第50章 范仲淹家训

【撰主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少时贫困力学。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宋仁宗天圣初年,任泰州兴化令(一县之长),主持修筑扞海堰,世称“范公堤”。天圣六年(1028年),任秘阁校理(官名,主持秘阁之事),后出判河中府(一府的长官),移陈州(一州的长官),擢右司诛(谏官之一,凡朝政缺失、大臣至百官任用不当,一切官署有违失,皆可谏正)。因忤宰相吕夷简,出知睦州(州长官)、苏州(州长官)。在苏州时曾疏浚太湖入海水道。解除江南涝灾。旋召还判国子监(官名,主持国子监工作),迁权知开封府(任开封府长官)。景佑三年(1036),又因得罪权臣,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初年,与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官名,主持一路兵民之政),兼知延州(州长官),负责防御西夏重任,与韩琦齐名,时称“范韩”。庆历三年(1043),入为枢密副使(枢密院副长官,主持兵政),旋拜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富弼、欧阳修等人推行“庆历新政”,为夏竦等中伤,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名,负责四路军务治安)等。为官清正,生活俭朴。曾用自己的薪俸买田千亩,赡养族中的穷人。工诗词散文,晚年所作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千古所传诵。卒谥“文正”。着作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有四个儿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都有名于时。他对诸子及弟侄要求严格,家训论述也比较全面深刻。

诫诸子及弟侄

【原文】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炊而吾亲甘旨[1],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2],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大参到任,必受知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3]。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

将就大对,诚吾道之风采,宜谦下兢畏,以副士望。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4]?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汩其志哉[5]!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着工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节录自《诫子通录》

【注释】

[1]甘旨:味之美者。

[2]恤:周济。

[3]前路:即前途。

[4]摄生:指养生。

[5]汩:灭也。

【译文】

我过去贫贱的时候,与你们的母亲共同奉养你们的老祖母,你们母亲亲自烧火而我亲自做点什么好吃的,未曾充足。今得厚禄,再想要好好地奉养祖母,祖母早已不在世了。你们的母亲也早已经去世,这是我所最感遗憾的,我怎忍心让你们享富贵之乐。

苏州这个地方范氏宗族甚多,于我固然有亲有疏,然而从我们共同祖先的角度看,则都是范氏子孙,当然就没有亲疏可分了。如果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我怎能不周济呢?自祖宗以来积德百年,开始在我这里发迹,使我得做高官。但如果我独享富贵而不周济宗族,将来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今天又有何面目进入家庙?

在京都交朋友,不要随便发表带政治色彩的高论,你们现在所处的地位不同于当言官、居言责之地。你们只须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树立自己平日的形象。一个人当见大节,不必计较小的是非曲直,不可因得小名而招致大大的悔恨。

在京师生活要少和别人往来,凡见到有利的地方,便要想到后患。我这一生虽然屡经风波,唯能忍穷,因此能够免祸。

大参到任之后,一定会受人之知。但只须勤学奉公,不必担心自己的前途。切切不要写信求人荐拔,还是以自己充实为妙。

将就大对,确实是吾道之风采,要谦虚谨慎,对得起读书人的声誉。

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这样多病,难道是平时没有留意于养生么?家庭里出现人才,而宗族未得到好处;个人有文学修养,并未为国家效力。难道你们愿意遵循平常人的情理,不注重身体而使自己泯灭其抱负志向么?

至于弟弟,请放心休息。家虽清贫,但身体康健要紧。家庭间的苦与淡,乃士之常事,省去多余闲散之口是可以的。多向书本和健康长寿的人请教,一定会有收获的。

你在外做官要小心谨慎不得做欺心之事,与同事要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事议论,不要与衙役商量。不要放纵乡亲来到自己所属部门兴贩取利,自己一辈子要出以公心做官,不要去谋取私利。

【评析】

范仲淹是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自己为官清正,生活节俭,关心人民疾苦,而且对儿子及弟侄要求严格。这篇家训对于宗族的周济、个人的修养、交游的谨慎、学问的取得、健康的注意等方面都作了全面的论述,言简意赅,深刻生动,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