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帝王将相家训
7059800000018

第18章 《庭训格言》(1)

康熙帝辑撰

【撰主简介】

康熙帝(公元1654-1722)姓爱新觉罗,名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在位六十一年之久。九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时,智擒辅命大臣鳌拜。自此,“天下大小事务”皆“一人亲理”。曾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派兵统一台湾;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沙皇俄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三次亲征图谋分裂祖国、不断发动叛乱的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坚决反对罗马教皇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为维护中国的主权和统一,创立了丰功伟绩。为了振兴社会经济,不顾守旧派的反对,采取了诸如废除“圈地令”、实行更名田、奖励垦荒、调整工商业政策等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使清朝前期封建经济迅速恢复并有较大发展。注重传统文化,曾组织人力注释儒家经典,编辑了《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同时,虚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文化,曾聘用外国传教士并向他们学习天文学、数学、医学、地理学、哲学、音乐、绘画等。终其一生,他既是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大有作为的最高统治者,又是一位对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康熙对于家教问题也非常重视,所实行的办法也比较成功。从他之后即位的雍正、乾隆、嘉庆等有作为的皇帝身上,可以看到其家教思想和办法的影响。因此赵翼称颂说:“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我朝谕教之法,岂惟历代所无,即三代以上,亦所不及矣。”(《檐曝杂记》卷一,《皇子读书》)康熙在世时曾有圣谕十六条,至雍正元年于每条之下加以演绎和注释,汇编成《圣谕广训》此外,康熙平时在宫中还经常给皇子以教诲,皇子允禛即位后于雍正八年加以追述,汇编成《庭训格言》,凡一卷,二百四十有六则。今特将《庭训格言》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仁者无不爱

【原文】

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1];在下则人咸亲焉。已逸[2],则必念人之劳;已安,而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痌瘝切身[3],斯为德之盛、仁之至。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戴:尊奉;拥护。

[2]逸:安闲。

[3]痌(t侪ng):痛。瘝(gu佟n):病。

【译文】

仁人君子无所不关爱。他的爱人、爱物,都是仁爱之心的表现。所以,他的感爱很深,所涉及的东西很广。他作为统治者,人们都尊奉、拥护他;他下来时,人们都愿亲近他。他自己安闲时,就会想到他人的辛劳;他自己安适时,就会想到他人的辛苦。他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别人的痛苦就如同自己的不幸。这就叫做最高的道德修养、最可贵的仁爱之心。

【评析】

篇中强调仁人君子不但要泛爱众,而且要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康熙帝身位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能有这种思想,诚属难能可贵。

得人心者得天下

【原文】

尔等见朕时常所使新满洲数百[1],勿易视之也。昔者太祖、太宗之时,得东省一二人[2],即如珍宝爱惜眷养[3]。朕自登极以来,新满洲等各带其佐领或合族来归顺者[4],太皇太后闻之,向朕曰:“此虽尔祖上所遗之福,亦由尔怀柔远人[5],教化普遍[6],方能令此辈倾心归顺也。岂可易视之?”

圣祖母因喜极,降是旨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新满洲:黑龙江流域是满族的故乡。皇太极即位后,统一黑龙江流域,把该地居民编入旗籍,称为“新满洲”。他们均隶各旗,“俱令披甲”,成为满族八旗的组成部分。

[2]东省:指东三省。

[3]眷养:关注养护。

[4]佐领:官名。清制,京师满蒙诸旗,均置佐领。满语称牛录章京。

[5]怀柔:安抚。

[6]教化: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

【译文】

你们见我经常派往新满洲的使者有数百人之多,可不要看轻这件事呀。过去,太祖、太宗在位时,能得到东三省来的一两个人,往往视为珍宝,十分爱惜、关注,特别给予照顾。自从我即位以来,新满洲地方的首领们纷纷带领他们的部下佐领官、或者全族之人,前来归顺我们清朝。太皇太后听说后,就对我说:“这虽然是你的祖辈留下来的福分,也因为你安抚边远之人,让政教风化遍及全国,所以才能使得这些人真心前来归顺。怎么可以看轻这件事呢?”圣祖母因此十分高兴,特下达这一圣旨。

【评析】

篇中强调远民来归,系国家大事。身为一国之君,切勿掉以轻心。这说明,康熙统治时期,中国出现空前统一的局面,不是偶然的,与他的无远不至的爱国、爱民之思,不无关系。

以德服人是根本

【原文】

王师之平蜀也,大破逆贼王平藩于保宁[1],获苗人三千,皆释而归之。

及进兵滇中,吴世璠穷蹙[2],遣苗人济师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遗耶?”夫苗之犷猂[3],不可以礼义驯束,宜若天性然者[4]。一旦感恩怀德,不忍轻倍主上[5],有内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顾能之[6],是可取之。子舆氏不云乎[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8]。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宁谓苗异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王平藩:《清史稿》作王屏藩,吴三桂部将。保宁:地名。在四川境内,即今阆中县。

[2]吴世璠:吴三桂孙。三桂病死后,他继承帝位,改元洪化。后兵败自杀。穷蹙:困窘局促。指处境极其困难。

[3]犷扞:蛮横。

[4]宜若:就好像。

[5]倍:通“背”。背叛。

[6]顾:反而。

[7]子舆氏:孟子字。

[8]赡:充足;丰富。

【译文】

我们大军平定四川时,曾在保宁大败叛将王平藩,俘获三千多苗族人,但却把他们全都释放,让他们各自回家。等到我军进军云南中部时,吴世璠已经山穷水尽,只好派人要苗族人支援他的部队,以抵拒我们天朝大军。苗族人却不肯按他的要求办事,他们表示:“大清王朝曾让我们活命,而对这样的深恩大德,我们怎么忍心以武力相对来作为回报呢?”我们都知道,苗族人生性蛮横,简直不可以用礼义使他们驯服,受约束,这就好像他们天性如此似的。但是,他们一旦产生感恩和怀念别人的好处的感情,就不忍心轻易地背叛主人和上级。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内地读书人、平民百姓很难做到的,而苗民反而做得很好。这是很可取的。孟子不是说过这样的话:“以力征服他人者,别人并不是心服,而是怪自己的力量不够。只有用德去征服他人,才能使人家心悦诚服。”难道说苗民就和一般人不同,不可以用德去征服他们吗?

【评析】

篇中用平定“三藩”之乱时释放苗民产生的良好效果为例,说明以力服人,人不心服;以德服人,心悦诚服的道理。当然,这里的“德”,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德行教化。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

【原文】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1],触处发现[2]。故极其量[3],则民胞物与[4],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5],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6]。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恻隐:同情。

[2]触处:随处;到处。

[3]极:穷尽。量;限度。

[4]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作泛爱一切人与物。

[5]恺悌:和乐简易。

[6]随分:照例;照样。

【译文】

仁人君子对世间万事万物,一视同仁。他们富于同情之心,时时处处都有表现。大而言之,仁人君子是以民为同胞,以物为同类,泛爱一切人与物,其仁爱之心遍及万物。谈到他们的心,则慈祥、友爱之心,随感而产生。凡是有利于他人的,就去做;不利于他人的,就除掉它。世间的事有大有小,而仁爱之心却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只要尽了自己的心和力量,做什么事都会得到同样的助人之乐。

君子以自强不息

【原文】

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

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易》云句:见《易·乾》传第一。天行健:是说天体、万事万物的运动,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这是天之自然现象。君子自强不息:是说君子应勉力自强,不要停息。

【译文】

世间之人都偏好安逸而不爱劳动,我的想法是,一个人只有经常劳苦才能领会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他安于逸乐而不求上进,那他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逸乐;而且一碰上劳苦之事,他就会不堪忍受。所以《易经》上说:“上天和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息的运动中存在着并延续不断,君子应该勉力自强,一刻也不要放松。”

从这点看,圣人是以劳苦为有福,以贪图安逸为致祸的原因。

【评析】

篇中从劳、逸的辩证关系和世界万物运动不息的道理,批判了世人中好逸恶劳的思想,并指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以劳为乐。

立志并勤学者可为圣贤

【原文】

子曰:“志于道。”[1]夫志者,心之用也。性无不善,故心无不正。而其用则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纵之圣[2],犹必十五而志于学。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4];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5],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6],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7],本末兼该[8],内外交养[9],涵泳从容[10],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子曰”句:见《论语·述而》。志:志向、立志。

[2]夫子:孔子。天纵:意为上天所赋予。

[3]发轫:启行。轫(r侉n),刹车木。行车必先去轫,故称“发轫”。

[4]届:至;到。

[5]义理:道理。又作经义名理讲。宋以后称理学为义理之学,简称为义理。

[6]游于艺:即游艺。《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

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游于艺,言置身于六艺的活动,后来泛指学术的修养。

[7]伦:道理;次序。

[8]本末:指主次、先后。又指农业与工商业、礼义与法制。兼该:包括两方面或两方面以上。

[9]交:结交;往来;此与彼受。养:陶冶;修养。

[10]涵泳:深入体会。

【译文】

孔子说:“当有志于道。”“志”这个东西,是“心”的功用。人性没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没有不正的。但“心”的功用则有正、邪之分。

对此,我们不可以不分辨清楚。孔夫子凭着上天赋予的圣明,还在十几岁时就有志于学。所以说,“志”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发展的基础。古代的圣人、贤者没有不从立志开始的。志向的发展,是不论多远,它没有达不到的;志有所向,则会无坚不入,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有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主体,而任何物质欲望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

从这点出发,一个人的志向有道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又有着学艺的良好修养,那就不会失却其中先后、轻重的次序,本末都能照应到,内外都受到应有的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了这种状况,自己已进入圣贤的行列却还没有察觉呢。

【评析】

篇中从志与道、志与心的关系,比较深入地阐述了立志的意义和如何立志的问题,强调一个人只要立志,再经过后天的努力,也可成为圣贤。

从这位大有作为的君主所处的时代来看,这无疑是振聋发聩之言!

圣贤不是天生的

【原文】

人之为圣贤者,非生而然也,盖有积累之功焉。由有恒而至于善人[1],由善人而至于君子,由君子而至于圣人,阶次之分[2],视乎学力之浅深。

孟子曰[3]:“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4]积德累功者亦当求其熟也。是故有志为善者,始则充长之,继则保全之,终身不敢退,然后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5],久则征[6],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7],博厚则高明。其功用岂可量哉!

【注释】

[1]善人:有道德的人。《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2]阶次:等级。

[3]孟子:战国思想家。

[4]“孟子曰”句:见《孟子·告子》。原文为:“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意为功毁几成,人在慎终。熟:代指成效、成果。

[5]无息;即不息。意为不停止,不灭。

[6]征:征验。

[7]博厚:博大;广博。

【译文】

一个人能成为圣贤,并不是生下来就如此,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由有恒心的人逐渐发展为有道德的人,又由有道德的人发展为君子,再由君子发展为圣人。这其间高下等级的区分,取决于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造诣的浅深程度。孟子说:“达到仁的境界,也需要积累之功啊!”

注意积累功德的人也要等到水到渠成,始见成效。因此,有志于为善的人,开始之时要充实、发展,继而要巩固、发展,终其一生不敢后退。那么,有一天自然会收到日积月累、不断扩充的成果。所以,完全的真诚之心会使人自强不息,永不停止自然长久;长久自然会有征验;有了征验心胸自然会开阔;心胸开阔则识见广博;识见广博自然思想高明。总之,积累的作用是无法计算得清楚的啊!

【评析】

篇中指出圣人、君子亦非天生,而是靠矢志于学者毕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努力大小,积累多少,形成一个人学力的高下,造成其成效的不同档次。在这里,强调的是后天的努力,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这些对于后人来说,是有教益的。

读书须与事理相结合

【原文】

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1]。

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2],而经历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圆融而无定见[3],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4];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端:头绪。

[2]执泥: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3]圆融:佛教语。除破偏执,完满融通。

[4]体认:领悟;体察。

【译文】

记载于经典书籍中的道理,都是确有所指和有限的;然而天底下的事情,千变万化,其头绪、起始无穷无尽。所以,世界上刻苦读书的人,遇事时往往固执不知变通;而那些经历多、富于世故者,又往往是遇事时随机应变而无定见。这两种人的认识都带有片面性。我的看法是,一个人在其读书时,必须同时体察、认识时务;当其办事时,又应当依据书本上的道理而审察所办之事。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上述两种人存在的弊端。

【评析】

篇中强调读书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既通道理,又能应付时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

对人不可求全责备

【原文】

孔子云[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如宋周、程、张、朱诸儒[3],皆能勉行道学之实[4],其议论皆发明先圣先贤之奥旨[5]。又若司马光[6],乃宋朝名相,观其编辑《资治通鉴》[7],论断古今,尽得其当,可谓言行相符,然未尝博道学之名也。今人讲道学者,徒尚语言文字,而尤好非议人,非惟言行不符,而言之有实者,盖亦寡矣。朕不尚空言,惟务实行,尤不肯非议人。盖以人各有短长,弃其所短而取其所长,始能尽人之材。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欠缺即行指摘,非忠恕之道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孔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云”句:见《论语·为政》。原文为:“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