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钱途
7059000000012

第12章 人脉是穷人变富的短板(1)

很多穷人常常抱怨自己出身不好,觉得自己没有不用奋斗就可终身显贵的家庭,没有自己致富的先天基础。其实,即使是富人,他们的财富也是当初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不过和一般穷人相比,富人更善于借用外物。他们总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他人的支持,从而把一件艰难的事、困难的事办得有条不紊,并且总能获得很多机遇,而这就是人脉的力量。

人脉是获得财富过程的重要因素。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现代社会,人们完全靠一个规模庞大的信用组织在维持着,而这个信用组织的基础却是建立在对人格的互相尊重之上。”要生存,就必须要学会与人打交道。当今社会,几乎没有人能够脱离尘世而跑到深山老林里去过那种隐居的生活。卡耐基也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过程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其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其运用,是现代人发家致富、功成名就的第一法宝。人脉资源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事业最宝贵的资本。它不是直接的财富,但是如果你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

穷人致富的短板可以说就是人脉。穷人大多生活在穷人中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事情也是按照穷人的模式出发的。穷人身边都是穷人,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他们的眼界也就渐渐凝固于这样的琐事之上,而将原有的雄心壮志消磨掉了,而且穷人更喜欢自己单打独斗,不注重人脉网络。而富人们很喜欢形成自己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部分人具有高超的生存智慧和获取财富的本领。他们在一起交流生意,探索致富之道,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共同分享信息、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对于穷人来说,也许你没有富爸爸,没有可减少奋斗二十年的终身伴侣,但懂得人脉,一样可以得贵人襄助、获得多方助力。可是千万不要怀着一份过于势利的短浅眼光经营人脉,别人现在富贵,出金入银,就一副小人嘴脸伺候着,别人现在是个潦倒的小人物就忽视、轻视、鄙视之。

历史小说家高阳笔下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其高超的交际手腕总让读者大为叹服,对胡雪岩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曾仕强分析,胡雪岩的过人之处是“对事情看得透,眼光够远,从不会轻忽小人物”。而《红顶商人》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浙江巡抚王有龄对胡雪岩的发迹有着绝对影响,王有龄当初不过一介穷书生,但胡雪岩全力相助,等同投资一笔交情生意。

赖淑惠住在一个大厦里,同时兼营这个楼的房产中介,经她一番细心观察后,发现凡是对大厦有兴趣的买家,第一个总是先询问大门管理员,“最近有没有住户要卖房子啊?价钱多少呢?”有趣的是,每次管理员的回答几乎是:“你去问住在八楼的赖小姐,她很喜欢买卖房子,这样就不必再去找其他中介商了。”此外,该楼谁要钱急用要卖房子的消息也总是第一个传到她的耳朵里。也因此,赖淑惠在首都大厦一个物业上整整赚进1000多万元。为什么管理员愿意帮赖淑惠的忙?说穿了是她将任何人都当成家人般关心,赖淑惠每天出入大门,必会向当日值班的管理员打招呼,出差返回也会顺道带些当地名产略表心意。

然而,现代社会建立人脉远远不是过去所谓的“拉关系”那么简单,它包含很多层面的深化,需要用心经营。寻找人脉要主动出击,找到想认识的人就想尽办法去结识,结识后当自己的好朋友慷慨对待。也许有人说:经常吃饭喝酒的那是酒肉朋友,不见得真心。但发展人脉的出发点就是先“跑量”再从中精选可重点发展的对象,而走好第一步,对人慷慨大气则是必需的。

这里有一个关于维克多连锁店的故事。

维克多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一家食品店,这是一家古老的食品店,很早以前就存在而且已出名了,维克多非常希望它能在自己手中发展得更加壮大。一天晚上,维克多在关店门时,发现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人,面黄肌瘦、衣服褴褛、双眼深陷,一副典型的流浪汉模样。维克多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走了出去,对那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年轻人略带腼腆地问道:“这里是维克多食品店吗?”“是的。”年轻人更加腼腆了,低着头,小声地说:“我是从墨西哥来找工作的,可是整整两个月了,我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父亲年轻时来过这里,他告诉我他在你的店里买过东西,喏,就是这顶帽子。”维克多看见小伙子的头上果然戴着一顶十分破旧的帽子,那个被污渍弄得模模糊糊的“V”字形符号正是他店里的标记。“我现在没有钱回家了,也好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餐了。”年轻人继续说道。维克多知道了眼前站着的人只不过是多年前一个顾客的儿子,但是,他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小伙子。于是,他把小伙子请进店内,让他好好地饱餐了一顿,并且还给了他一大笔路费让他回国。

过了十几年,维克多的食品店越来越兴旺,在美国开了许多家分店。于是他决定向海外拓展,可是由于他在海外没有根基,要想从头发展也是很困难的。为此,维克多一直犹豫不决。正在这时,他突然收到一封从墨西哥寄来的信,寄信人是多年前他曾经帮过的那个流浪青年。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墨西哥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信中邀请维克多来墨西哥发展,与他共创事业。这个消息对维克多来说真是喜出望外。后来有了那位年轻人的帮助,维克多很快在墨西哥建立了他的连锁店,而且发展得异常迅猛。

对此,维克多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好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一个为你分担忧愁的人。”他正是因有了可靠的人脉资源,才使自己在事业上如虎添翼。

无独有偶,博恩·崔西成功的例子同样说明了储蓄人才的重要性。博恩·崔西是世界一流的潜能大师,一流的效率提升大师,一流的销售教练。他的书籍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他的训练帮助了千千万万的人提升业绩。

博恩·崔西十分重视积累客户资源,在客户身上投资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时间与顾客在一起;同顾客沟通想法交流意见;为顾客设想;与顾客建立商业上的友谊。他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去帮助顾客做出正确的购买决定,他绝对不会对顾客没耐心。

他真诚地关怀客户,感情强烈,他认为产品价格、质量、交货效率、公司规模,都敌不过真诚关怀的威力。一旦客户认定你是真正关怀他,不管销售的细节或竞争者怎么样,他都会向你购买。

他懂得尊敬每一个他所遇到的人。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都是为了博得你所重视的人对你的尊敬。一个人的骄傲、尊严、自我肯定,大部分都来自受别人的尊敬程度。你越在意别人的意见,别人对你的尊敬就越会影响你的行为。每当我们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对那个人特别重视。假如有人尊敬我们,我们就会认为那个人比较优秀、比较有判断力、比较有内涵,个性也比较好。他绝不批评、抱怨或指责顾客。绝对不要站在你的立场上批评任何人或任何事,不要恶言相向或批评你的竞争者。每当你听到别人提起竞争者的名字时,只要微笑地说:“那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司。”然后就继续做你的产品介绍。假如有人告诉博恩·崔西:他的竞争者是如何地批评他,他只会一笑置之。希望能够被他人接受,是所有人的需求。你只需要用微笑,并且表现温和友善,就可以表达你接受他人。一般人都喜欢和那些能够接受他本性的人在一起,而不想受到评判和批评。你越能够接受别人,别人就越愿意接纳你。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自己想创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合适的主攻方向,缺乏必要的资金,更幻想能得贵人相助。其实,庞大的资源往往就在身边,那就是无数的“人”。只要善于把握、打理、培植你的人脉,就能聚集人气,进而铸造人望,有了这样的臂助,资金、技术、渠道还不是唾手可得,何愁大事不成?

穷人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脉网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成木,二人成树,三人成林”,懂得建立人脉网,便可以获得贵人扶持,获得多方援助,从而让你比别人更快速地获取有用的信息,进而转换成获得财富的机遇。

对于人来说,其人脉网络越宽,赚钱的门路也就越多。当然,穷人有时朋友也多,但这些朋友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一个。因为穷人的身边常常会有一群酒肉哥们儿,他们之间一般很少以事业为重,吃喝玩乐成了他们交往的主要内容。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穷人来说,如果总是以这些人为友,耳濡目染,长此以往,就会变得和他们一样。因此,编织人脉网络时,一定要提高档次。当然,编织人脉网络,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以便建立更广泛的关系网络。

穷人要想改变穷困潦倒的现状,首先要学会像富人那样与人交往,尽早编织自己的人脉资源网。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也就奠定了事业的基石,那么摇身变为富人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建立人脉关系就是一个挖井的过程,付出的是一点点汗水,得到是源源不断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