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7024500000022

第22章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外出购物和消费。现在电子货币通常在专用网络上传输,通过设在银行、商场等地的ATM机器进行处理,完成货币支付操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商业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化的网上金融服务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网上金融服务包括了人们的各种需要内容,网上消费、家庭银行、个人理财、网上投资交易、网上保险等。这些金融服务的特点是通过电子货币在互联网上进行及时地电子支付与结算,以至人们可随时随地完成购物消费活动。网上支付的安全电子交易需要安全认证、数据加密、交易确认等控制。

什么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这种货币没有物理形态,为持有者的金融信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这种支付办法越来越流行。

电子货币的特点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目前,我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4种类型:

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普通电话卡、IC电话卡)、IC企业(上网卡)、商业零售企业(各类消费卡)、政府机关(内部消费IC卡)和学校(校园IC卡)等。发行主体在预收客户资金后,发行等值储值卡,使储值卡成为独立于银行存款之外新的“存款账户”。

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主体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信用卡的普及使用可扩大消费信贷,影响货币供给量。

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账结算、划拨资金。该类电子化支付方法的普及使用能减少消费者往返于银行的费用,致使现金需求余额减少,并可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

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可用于个人间支付、并可多次转手等特性,是以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

电子货币的优势电子货币针对国家、银行、客户呈现的优势:

对于国家,电子货币最大限度的取代现金的发行,可以减免大量费用,同时通过电脑的集中管理便于实施宏观调控。

对于银行,电子货币的发行可以极大的增加信贷资金来源,便于更有效的实施客户账户的管理监督。

对于客户,电子货币的使用免去了对现金的保管、携带之劳,而且方便快捷、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