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7024400000041

第41章 久放的报纸会发黄的原因

报纸的主要成分是木材,我们可能都大致知道纸的产生,首先是一根根的木头,运到造纸厂里,通常都是用磨木机先对它进行磨碎处理,再经过蒸煮,打浆,使它们变得“粉身碎骨”,然后通过抄纸机的“手”,连拉带压,同时加热蒸发掉它的水分,最后就得到白报纸了。报纸尽管没有生命,可是也会衰老。有的时候,存放了太久的报纸,我们会发现有些纸张已经“弱不经风”,多翻几下就破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木材转变成报纸以后,纤维素也从木材身上转移到报纸里“安家落户”了。当然,纤维素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保持报纸的韧性。但是在报纸生产出来以后,空气中的氧气就会和纸里的纤维素慢慢反应,雪白的纤维素和氧反应以后,报纸的脸色也就发黄了。

报纸还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敌人”,那就是光线。因为它可以和纸的纤维起光化学作用,时间一长,报纸就会发黄变脆,不再如刚出来时那般洁净。

这也是在图书馆里,通常都会装饰上一些彩色玻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构成光线的红、橙、黄等各种色光能够被同色的玻璃“吃”掉,或者使光线进入图书馆时要转弯抹角,不能长驱直人,这样也能够减轻光线对书籍纸张的“杀伤力”,延长书报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