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诺门罕:1939
7019400000035

第35章

荻州立兵看到,在北起谢尔陶拉盖,中经巴尔其嘎尔高地,南至诺罗高地的40公里防线上,8万日军一线布防。

荻州立兵从一年多以前任十三师团长以来,打了不少仗,多为进攻,也不乏防守,应该说临战经验要胜于小松原道太郎和小林恒一。

“苏蒙军机械化水平较高,善长于大兵团作战,这样的防御比较容易被其突破。”荻州立兵说。

小松原道太郎和小林恒一都怔住了,没想到荻州立兵对整个的防御持否定态度。

“没有一定的纵深是很难对付坦克、装甲车这样的机械化部队的。这样吧,以谢尔陶拉盖、巴尔其嘎尔、诺罗为重点,或者说为支点,改为竖线防御。”

小松原道太郎和小林恒一互相看了看,还是小松原道太郎先表态:“我们按军长指令办,很快调整!”

“另外,对苏军下一步行动的判断,当然要看其后方的情况,比如你们谈到的战备物资的准备呀,兵源的补充呀。但最主要的还是前线的情况。许多时候,敌人往往会在我们认为不具备条件的时候发起进攻。”

“这个,请司令官放心,对敌人无线电的监听,对于敌人一线情况的变化,可以说都在我们的掌控中。”小松原道太郎回答。

“这方面有些什么情况?”

“苏军正在一线赶修工事,夜静风小时可以直接听到苏军机械的响声。”

“这就好。这些方面的情报,要在第一时间里报告我。”

“这样,小林君,有些重要情报,在给师团报告的同时,也给军司令部报告,给荻州军长报告,以免延误时间。”小松原道太郎吩咐小林恒一。

“嗨!”小林恒一立正回答。

“师团获取的情报,我会指令直接报军长。”小松原道太郎补充说。

“那好,那好。”荻州立兵回应着。

回到海拉尔后,荻州立兵很快给植田谦吉报告了视察前线的情况,其中谈到,苏军目前正在作防御准备,看来准备在一线过冬。我军在不断巩固阵地,也在做过冬准备,养精蓄锐准备今后反攻。

小松原道太郎和小林恒一对横线防御改为竖线防御作了一些调整,多是平坦地段不好防守之处,但调整并不大。

二人没说什么,心里都很明白,这样调整,打败了是你荻州立兵的部署,打胜了少不了我二十三师团。

这天,朱可夫赶到了哈马尔达巴山下的指挥所,刚坐下,摩托化步兵第一四九团列米佐夫少校也赶到了。

朱可夫热情地与列米佐夫打着招呼。列米佐夫脸上黑黝黝的,显然是风吹日晒的结果,他是应朱可夫通知赶到指挥所的。

在战役准备过程中,朱可夫特别重视对敌人进行仔细的侦察。他不一概排斥侦察人员根据某些征兆和推论得出一些结论,但决不把严肃的作战建立在可疑的情报上。

作战地域内没有居民,日军方面没有逃兵,跑到苏蒙方来的呼伦贝尔人通常对日军部队的情况一无所知。

朱可夫指导部属用火力侦察得到前沿和浅近的炮兵和迫击炮阵地的情况,通过侦察机拍摄获取敌人防御纵深情况的照片,特别要求组织侦察人员实地侦察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情报。

列米佐夫少校侦察业务十分熟习,亲自组织的侦察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情报。

“少校同志,你把最近侦察到的情况介绍一下。”朱可夫说着,招呼列米佐夫坐到地图旁。

“我们通过最近几天侦察,发现日军的防御有了变化。”

“什么变化?”

“日军将一些一线阵地放弃了,但在部分地区形成了纵深防御。”

“你能讲得更具体一些吗?”

“比如说,原来日军从巴尔其嘎尔高地到诺罗高地之间,阵地一个个相联,但现在中间放弃了一些阵地,而在巴尔其嘎尔高地和诺罗高地的后面,都形成了纵深阵地。”

“形成了纵深阵地?这些阵地的情况怎么样。”

“您看。”列米佐夫说着,从公文包中取出地图,按照标示出的结果逐一讲解起来。

就这样,通过大量的情报,朱可夫认为日军防御最薄弱的地方是其翼侧,同时缺乏快速预备队。苏蒙军通过两翼迂回,可以形成对日军的包围进而歼灭,而这正是达到战役目的最好战法。

朱可夫的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吵哑,一坐下来就想打磕睡,有时宽阔的脑门碰到面前的桌面才猛地惊醒过来。

“司令员同志,您三天三夜没睡觉,应该休息一会儿了。”巴维尔劝说着。

“茶水。”朱可夫吩咐。

巴维尔急忙将刚沏上的茶水递上。

朱可夫也不管烫不烫,喝了一口:“我已经跟您说过了,要多放茶,茶喝少了没有用。”

巴维尔拿起茶袋往杯子里倒了不少。

朱可夫喝了两口,闭上睛睛思考起来。他在反复考虑自己在战前的准备工作中哪一点没做到,哪一点没做好。他认为,作为诺门罕战役的最高指挥员,任何一点疏漏都有可能给战斗带来损失。

朱可夫拿起电话,喊来了通信处主任列昂诺夫上校。

列昂诺夫跑步进了帐篷:“司令员同志,需要我汇报通信联络的准备情况吗?”

“这方面的情况你两天前作过汇报了,当然过几天我还要听一次。”朱可夫说着,又喝了一口酽茶,“列昂诺夫同志,你组织各级电台在两三天内陆续发出一线水泥、木料、钢精等建筑材料不够,要求迅速前运的电报,要求迅速调运过冬衣被的电报。”

这类的电报,往常都是朱可夫或其他军领导组织人拟写、审定后交通信部门发出的。

列昂诺夫问:“具体内容……”

“由你来草拟,发往哪里都行,甚至偶尔可以明码发出,只要日本人能收到。”朱可夫回答。

“司令员同志,您放心吧!”列昂诺夫一下子反应过来,是让他组织发出欺骗日军的电报。

接着,朱可夫又和政委尼基舍夫商量,制作一批题为《战士防御须知》的小册子散发到前线,要有意将少部分散发到对方阵地,让日军获得。

朱可夫要副司令员波塔波夫做的工作最多:让部队将大功率的音响设备运到前线,模仿打桩的声音,让日军相信苏军正在西岸修建工事;将几辆坦克上的消声器拆除,不时在前线开来开去,让日军逐渐习以为常;开往一线的部队一律在晚间行动,不让日军有所觉察;各级指挥员到一线视察一律穿士兵的制服,乘坐大卡车……

朱可夫提出,总攻的计划只有集团军司令员、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和作战部长清楚,有关的计划、命令等由司令部一名打字员打印,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朱可夫发布命令,8月18日以前,一切部队不准进入进攻出发地域,战斗打响前3个小时,再向士兵下达动员令。

各种专门的反情报和伪装措施以及其他造成战役突然性的措施,能不能起到实际的重要作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呢?这个问题不时浮现在朱可夫的脑海。

就在这时,参谋进来报告,由欧洲地区增强的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机枪旅、一个坦克旅将在近期进入蒙古。

朱可夫提出,将这些部队作为战役预备队先驻乌兰巴托一线,一旦需要就很快向一线机动。而且一线需要多少部队就增援多少,不必在战斗打响前就成建制地往一线开进。这样可以减减前线的补给困难,也有利于达成战斗的突然性。

其他指挥员都同意朱可夫的提议。

荻州立兵向来疑心很重,不要说对敌人,就是对自己的上司和部属都如此。一份份的情报送到荻州立兵的案头后,每一份他都要看几遍,有时觉得有疑问就通过电话或喊当事人来直接询问。

这天,二十三师团专人送来《战士防御须知》的小册子。

获州立兵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后,拿起电话问小松原道太郎:“小松原君,这《战士防御须知》是怎样得到的?”

小松原道太郎说,这是侦察兵端了苏军一个3人组成的哨位,打死了全部苏军士兵后缴获的。

荻州立兵沉呤片刻,觉得这不会是苏军故意送到日军手中的假货,又问:“《战士防御须知》上说,为了御寒允许一线部队官兵适当饮用伏特加,这是不是苏军的小册子弄巧成拙了?一线官兵能喝酒吗?”

“您说的是部队不应喝酒?司令官,苏联人嗜酒如命,冬天漫长,天寒地冻,现在官兵集中诺门罕一线,所谓《战士防御须知》规定战士可以喝酒,这恐怕是苏军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有这样违反常理的规定,恰恰说明了其可信程度比较高。”

“你是苏联通,我相信您说的。”荻州立兵正要放下电话,又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运到一线的战备物资有多少了?”

“1500余吨。”

“据已得到的情报,苏军的物资要比我们多得多。这样的情报准确吗?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的运力大大低于苏军。另外,苏联的运输线大大长于我们,不用说从欧洲地区运来,即使从其远东地区运来,也长达750公里,是我们的近4倍距离,他们不得不预先多运些东西。否则冬天到了,他们会饿死冻死的。”

“我们能不能多作些诸备?特别是弹药方面。”

“我也这么想。为了解决运力的问题,我们征用了不少当地的汽车、马车、牛车,但是,我们的诸备严重不足。我几次请示过植田司令官,植田谦吉司令官说我们的库存很少,特别是炮弹,现在拿不出来了。”

“拿不出炮弹来了?我们不是想以炮战取胜吗……”荻州立兵心里顿时涌上一股不祥之感。

“矶谷廉介到东京开会也几次提出过物资问题,参谋本部说在中国大陆战场铺得太宽,各地的物资都显得紧缺。”

“这样吧,你再向植田司令官报告,我也再向植田司令官报告,要多争取各种物资诸备,为了打赢这一仗嘛!”荻州立兵吩咐。

“嗨!”

“另外,我们可以进行一次防御性进攻,打乱苏蒙军的部署。”

“防御性进攻?”小松原道太郎很感意外。

“是的。这样,明天您到军部来,我们敲定此事。”

8月中旬的几天里,朱可夫逐一地检查了各主要参战部队的工作,还一一地检查了各单位的人员和武器。

到8月18日,苏蒙军集中兵员达57000人,飞机515架,坦克498辆,装甲车385辆,火炮542门,机关枪2255挺。而日军在前线集中的兵员有75000多人,飞机310架,火炮300门。苏蒙军兵员人数要少一些,但飞机、大炮几近两倍的优势,尤其是坦克和装甲车,日军因战损而从一线撤出,苏蒙军占尽了优势。

此时,一份情报送到朱可夫手中:日军可能在8月24日进行攻势防御。

朱可夫捧着电报反复看起来。这是中国抗日力量的情报小组提供的综合性情报,情报源自于伪满洲国军、与日军有这样那样关系的一些情报人员。

朱可夫不能完全判断这份情报的真实性,但他认为苏军应将其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的依据之一,这样可以避免被动。

朱可夫经过反复考虑,确定反攻的日子为8月20日。当然,首先在于抢在日军之前,这样可以打乱日军的部署,赢得主动。再则,8月20是个星期天,日军第六军前线各部队的不少将佐都到200公里外的海拉尔休假,荻州立兵也会回到海拉尔;二十三师团为主的一线各部队工程只完成三分之一,尚未形成守备的防御;前线气象兵报告中,这天可能是个好天气,有利于空军和炮兵作战。

朱可夫认为,日军防线北起谢尔陶拉盖,中经巴尔其嘎尔,南达诺罗,全长40公里,正面宽,要想一下子包围歼灭是不可能的,只有充分利用坦克、装甲车机动性能强的优势,在大包围中穿插、分割,实行局部包围,进而歼灭敌人。

而且,他还认为,日军绝不会消极防御,还可能有其他的动作。这就要作好应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