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7018700000026

第26章 吴子兵法(8)

[起]对曰:“大哉问乎!此非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2)。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谍以观其虑。彼听吾说,解之而去;不听吾说,斩使焚书。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3)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4),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力)[利]。此击强之道也。”

武侯问曰:“敌近而薄我,欲去无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

起对曰:“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各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

武侯问曰:“若遇敌于溪谷之间,傍多险阻,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遇]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进弓与弩,且射且虏。审察其政,乱则击之无疑。”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卒遇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起对曰:“此谓谷战,虽众不用。募吾材士(5)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敌必坚陈(6),进退不敢。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7),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此谷战之法也。”

武侯问曰:“吾与敌相遇大水之泽,倾轮没辕,水薄车骑,舟楫不设,进退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水战,无用车骑,且留其傍。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广狭,尽其浅深,乃可为奇以胜之。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武侯问曰:“天久连雨,马陷车止,四面受敌,三军惊骇,为之奈何?”

起对曰:“凡用车者,阴湿则停,阳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强车;若进若止,必从其道。敌人若起,必逐其迹。”

武侯问曰:“暴寇卒来,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则如之何?”

起对曰:“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还退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之,其兵可覆。”

吴子曰:“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8),御(9)其禄秩(10),收其器物。军之所至,无砍其木、发其屋,取其粟、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其有请降,许而安之。

【注释】

(1)务易:易,平易,指平坦之地。务易,务必要选择利用平坦地形。《汇解·直解》:“平坦之地为易,道路狭窄为阨,阪峻绝曰险,坑坎高下曰阻。”《汇解·大全》:“平易之地便于驰纵,故用众敌寡者务焉。狭窄之地便于诡谲,故用寡敌众者务焉。”

(2)衢:街道,道路。此处指方向。

(3)结:同“节”,节制,牵制。

(4)衔枚: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古代进军袭击敌人时,常令士兵衔在口中,以防喧哗。《周礼·夏官·大司马》:“徒衔枚而进。”

(5)材士:《汇解·直解》:“材士,有力之士也。”应指有才能的人,精锐士卒。

(6)坚陈:陈同“阵”,坚守阵地。

(7)营:驻扎。《汇解·直解》:“营之,移营于山谷之外,示敌人也。”

(8)宫:此处指官府。

(9)御:治理,统治。《国语·周语上》:“百官御事。”

(10)禄秩:官吏的俸禄。《荀子·荣辱》:“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此处指官吏。

燔:焚,烧。

【译文】

武侯问道:“战车坚固,军马优良,将领英勇,士卒强壮,然而一旦突然遭遇敌人,阵容混乱而不成队列,那么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说:“一般来说,指挥作战白天用旌旗幡麾,夜里用金鼓茄笛。指挥向左就会向左,指挥向右就会向右。击鼓就前进,鸣金就停止。用茄笛吹第一次时就要行动,吹第二次时就要会合,不听从号令的就杀掉。全军服从于这种威严,士卒听从命令,作战就没有强过自己的敌人,进攻就没有攻不下的坚固阵地了。”

武侯问道:“若是敌军多而我军少,该怎么办呢?”吴起回答说:“要避免在平易的地形上和对方作战,而在险要的地形上拦击它。所以说,以一击十,最好不过于利用狭窄地形;以十击百,最好不过于利用险要地形;以千击万,最好利用阻断的地形。以少量兵力突然出击,在狭窄的道路上敲锣鸣鼓,敌军虽然人多,也没有不惊惶骚动的。所以说,如果要用的兵力多务必选择平易的地形,如果要用的兵力少,务必选择险要的地形。”

武侯问道:“敌军很多,既训练有素又很勇敢,背靠大山,前有险阻,右依山,左临水;壕沟深而壁垒高,又有强弩守卫;后退时稳如山移,前进时迅如风雨,粮食也很多,难以与它长期相持,应当怎样办呢?”

吴起回答说:“您的问题大大了!这不是凭战车骑士所能解决的,要靠高超的计谋才行。要能动员战车上千骑士上万,再加上步兵,分成五军,每军负责一个方向。五军分为五个方向,敌军一定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军要攻击它的什么地方。敌军如果坚守阵地,想要巩固军队,我军要迅速派间谍探听其意图。如果敌军听从我方劝说,就让其撤兵解围而去,则我军也撤兵离开。若不听我方劝告,杀我使节并烧我书信,就兵分五路,战胜后不要追击,如果不胜就迅速撤回。如佯为败退,就要安稳地行动,与敌战斗速战速决,以一支军队牵制敌人前方,一支军队截断敌人后路,另外两军悄悄行动,一左一右袭击敌人。五军轮番攻击,一定可获得胜利,这是打击强大敌军的方法。”

武侯问道:“敌军靠近与我交战,我军想撤退又没有去路,军心恐慌,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说:“应对这种状况的方法,如果我众敌寡,就分兵包围它。如果敌众我寡,就要集中兵力攻击它,不停地攻击,敌军虽然人多也会被制服。”

武侯问道:“如果与敌人在溪谷之间相遇,旁边多为险阻地带,敌众我寡,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说:“要是遇上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泽,应当快速行军尽早离开,不能迟缓滞留。如在高山深谷地带与敌人突然相遇,一定要抢先击鼓呐喊乘势冲击,让弓弩手行进在前面,一面放箭,一面擒获敌人,同时注意观察敌军的阵势,敌方如果混乱,就要果断地发起进攻。

武侯问道:“如果左右都是高山,地形狭窄,突然遭遇敌人,既不敢进攻它,又不能撤走,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说:“这种叫谷战,兵力虽然多也施展不开,这时要挑选精锐军士与敌军抗衡,以身轻体捷之兵持锐利兵器做先锋,把战车马匹分散隐藏在四周,两者之间离开几里地,不要全部暴露自己的兵力,敌军必然要坚守阵地,既不敢前进也不敢后退。这时我军可打出旗帜,走出山外扎营,敌军一定会恐慌,再派车骑挑战,不让其得到休息。这是谷战的方法。”

武侯问道:“我与敌军在大水沼泽地带相遇,车轮倾覆,车辕被淹,车骑将被大水吞没,又没有船只,既不能进又不能退,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说:“这种叫水战,不要使用车骑,暂时放在一旁。登上高处往四处观察,一定会弄清水情,了解水的宽窄和深浅,然后可以出奇兵战胜敌人。敌军如果渡水攻来,应当乘其渡过一半时发起攻击。”

武侯问道:“如果接连下雨,军马被陷战车难行,四面都有敌人,全军惊恐,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说:“一般用车作战,遇上阴雨泥泞就要停止,天晴地干再行动,在地形上首选高处而避开低处。使强悍的战车驰骋纵横,或前进或停止,一定要利用易行的道路。敌军战车如果出动,一定要沿着车辙追赶它们。”

武侯问道:“凶暴的敌人突然袭来,抢掠我方的庄稼,夺取我方的牛和马,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说:“凶暴的敌人突然袭来,一定要估计到它的强大,要善于防守而不要应战。敌军将会在天黑时分撤回,它的装载必然会沉重,心理上必然会恐慌,退走时务求迅速,一定会出现前后脱节的地方,我军追赶并攻击它,敌军就会被歼灭。”

吴起说:“凡是攻打敌方被我围困的城池的方法,城邑攻破之后,分兵进入官府,掌握控制各级官吏,收缴其贵重物资。军队所到的地方,不要砍伐树木、损坏房宅、抢夺粮食、宰杀牲畜、焚烧积聚的东西,这是向当地百姓表明没有残暴的行为。如果要求降服的,要允许并加以安抚。”

【故事论述】

兵法上说: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鳌拜专权多年,羽翼已成,十六岁的康熙知道要是与他硬碰硬的话,吃亏的势必是自己。所以他采取了“不若则能避之”、“欲取先予”的手段,又是封官,又是赏钱,然后再出其不意,一举拿下。

康熙皇帝名叫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

玄烨登基的时候年纪还很小,虽然经过祖母的悉心培养可称得上是少年持重,但担负国家的重任还为时过早。好在顺治在遗诏中已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佐朝政,而且还有祖母鼎力相助。四大臣在顺治帝的灵前曾立下誓言:竭尽忠诚,不谋私利,不结党羽,不受贿赂,忠心仰报皇恩,全力辅佐君主。孝庄皇太后在玄烨登基之初,便向王室宗亲、文武大臣发出谕旨:要报答我儿子顺治皇帝的恩情,就要偕四大臣同心协力共辅幼主,这样才能在历史上名垂不朽。

在刚开始辅政的时候,四大臣遇事协商,凡遇上奏之事,一同晋谒皇帝或太后待太后决策后,再以皇帝或太后的名义发布谕旨。辅政大臣虽无决策权,但他们可以入值、草拟并代幼帝御批,后来鳌拜就是利用这一权力而专权乱政了。

鳌拜是镶黄旗人,他的父亲是清朝的开国元勋。此人野心勃勃善于玩弄权术,骄横跋扈,很多人都很怕他。索尼是正黄旗人,四朝元老,德高望重,但这时已年老体弱,力不从心。遏必隆与鳌拜同属一旗,为人怯懦没有什么主见,常跟在鳌拜后面亦步亦趋。苏克萨哈是正白旗人,虽在四大臣中位置仅次于索尼,且与鳌拜有姻亲关系,但资浅望低,又与索尼有隙,与鳌拜也经常反目,所以常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四大臣共同辅政的局面不久便被打破,大权逐渐就落到鳌拜一人手中。他任人唯亲,广置党羽。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噶褚哈、工部尚书济世都是他安插在宫廷中的亲信。凡遇政事,他们常常私下商定对策,然后才上奏皇帝,有时甚至拦截奏章,阻碍玄烨同大臣的联系,好方便他们把持朝中大权。

针对四大臣的所作所为,特别是鳌拜的专权行径,孝庄皇太后急于让幼孙举行大婚以作为玄烨亲政的过渡性措施。康熙四年九月初八,年仅12岁的玄烨遵照祖母懿旨在紫禁城内的坤宁宫与索尼之女赫舍里氏举行大婚典礼。玄烨大婚不久,即开始直接处理政务,其广泛接触满汉大臣的机会进一步增多,这无疑为鳌拜等人的专权设下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玄烨亲政的步伐很快,鳌拜也加快了他专权干政的步伐。康熙五年,鳌拜制造圈换土地事件。原来早在顺治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将镶黄旗应当分得的好地,强行拨给了自己的正白旗,同时另拨他处较差的土地给镶黄旗。这本来是很不公正的举动,但事隔二十多年,两旗百姓早已各安生业,鳌拜却旧案重提,在索尼、遏必隆支持下,将正白旗的大部分土地让给镶黄旗,又圈占大量民田,补给正白旗。玄烨坚决反对,但鳌拜一意孤行,私改圣旨将反对圈换土地的阁臣、督抚大员朱昌柞、王登联等人处死,而其他反对圈换土地的大臣,有的被降职,有的被治罪,没有一个人逃过这场劫难。

圈换土地这件事,在朝内朝外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许多汉族农民因土地被圈占而流离失所,满汉间的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部分旗人也深受其苦。不少大臣对鳌拜心怀不满,要求玄烨亲政的呼声日渐高涨。康熙六年三月,鳌拜内心极不情愿地与索尼等人上奏:世祖章皇帝于14岁亲政,如今主上年龄功德与先皇相同对天下事务可以应付自如,恳请亲政。玄烨往奏太皇太后允准后,遂于同年七月七日在太和殿举行亲政大典。第二天,14岁的玄烨端坐在太和殿上,全体宗室王公及满汉文武百官,上表行庆贺礼。与此同时,玄烨特宣诏天下,意为“政在养民”。玄烨亲自执掌政权以后,辅臣们“仍行佐理”,权势还和以前一样大,并没有减弱。这一年六月,索尼去世,七月苏克萨哈被杀,鳌拜终于独掌辅政大权。为了达到能够篡位的目的,鳌拜借口身体不好不能上朝,要求康熙帝亲自去看望他。康熙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去看他。进入鳌拜的卧室后,御前侍卫发觉鳌拜神色异常,急忙冲到鳌拜的榻前,揭开席子,里面有明晃晃的利刃一把。玄烨是何等聪明机智之人,只见他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说:“刀不离身,这是满族人的习惯,不值得大惊小怪。”意识到鳌拜的谋反之心,玄烨返回宫中以后,就开始着手策划除去鳌拜的事宜。为此,他从宫中众多的小内监中,选择了部分身强力壮者玩一种叫“布库”的游戏,这是一种争斗赌力的运动,在当时十分流行。鳌拜每次进入宫内奏请政事的时候,玄烨也从不避开他,继续带领小内监玩“布库”。这就给鳌拜造成了错觉:康熙是软弱可欺的,不谙政务,仍然是个贪玩的小毛孩子,谁也拿自己没办法。这样一想,鳌拜更加肆无忌惮,毫无畏惧之心,不管做什么事都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

玄烨早已无法忍受鳌拜的种种专权行径,在孝庄祖母的支持下,他拟定了清除鳌拜集团的计划并一步一步地付诸到实际行动中。

在所有的举措中,舆论是其中的先导力量。针对鳌拜把持下朝政紊乱、吏治腐败现象,玄烨令科道等言官“据实指参”,鼓励朝臣各抒己见。玄烨的这一举措,使大臣们耳目一新,人心振奋,鳌拜却因此无法再安静。

“擒贼先擒王”,这是兵家一贯的主张。为稳妥、彻底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动荡和不必要的损失,玄烨做出智擒鳌拜的具体部署。首先,玄烨从各个王府中挑选了将近百名亲王子弟做自己的侍卫,并且把他们组成善扑营,统领是索尼之子索额图。其次,玄烨又将鳌拜的部分党羽,先后遣往外地办事,以分散其力量。一切准备就绪后,玄烨才迈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这天,鳌拜奉召进宫,很快被善扑营擒拿住,鳌拜的主要党羽随后也被接二连三地逮捕归案。

没有过多长时间,玄烨就把鳌拜结党专权的三十条罪状公布了出来。最后念其当年搭救清太宗皇太极有功赦免了他的死罪。让他在监禁中度完了余生。玄烨还依据罪行轻重惩处了鳌拜党羽,罪大恶极的被处死,其余的则被革职降级。与此同时,玄烨还为遭诬陷的苏纳海等人平反昭雪,让他们的子嗣承袭了他们的爵位或世职。另外,玄烨还把各级官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换,并且下达《圣谕十六条》,意图是对朝政进行刷新,从根本上清除鳌拜的恶劣影响。

年仅16岁的玄烨在战胜鳌拜集团的斗争中,采用的战术是“藏忍”,运筹帷幄,显示出一种惊人的魄力和才智。从此,他便将朝政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开始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

审时度世是一个王者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对江淮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曹操率领十万大军南征孙权,但并没有得到多少便宜,十月从合肥返回。他留下将军张辽、乐进、李典,带领七千多兵马屯守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