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7018600000050

第50章 宋代篇(4)

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认为按照张尧佐的才能,不适宜担任三司使,更不适宜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权势的大人物。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当时,还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非常残暴凶狠,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逼得人民逃亡山中,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后来,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还是继续残害百姓。包拯访问到这些情况,气愤极了,立刻上了两道奏疏,弹劾说:“王逵残害百姓,逼得他们逃入山洞,造成大害,至今未息。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这两道奏疏上去了,朝廷并没有罢王逵的官,又调他做了淮南转运使。包拯坚决反对朝廷这种做法,又上第三道奏疏,进行弹劾。过了一些时候,包拯又了解到王逵的另一项重大罪行。原来,王逵担任江南西路转运使的时候,疑心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就打击报复。暗中指使人诬告卞咸,一下子关押了五六百人,制造了一个大冤案。包拯又接连上了四道奏疏弹劾王逵。他义正辞严地责问朝廷说:“难道朝廷竟忍心让一个地区的百姓,听任王逵去残害吗?”在包拯的七次弹劾下,最后,宋仁宗不得不免去了王逵的官职。

历史上的包拯,不愧为值得肯定与歌颂的政治家、改革家与法律专家。他为民请命的一生,将永远使人怀念。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包公案》(《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小的时候就开始习武。本领高强,有远见,擅长骑马射箭。他刚到陕西,还是一个低级军官。当时,将士大多胆小怕死,只有狄青艺高胆大,因此经常担任先锋。在朝廷上,他从不借势干预同僚,受到了众人的钦佩。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他都享有盛名。狄青从军不是主动从军,宋朝军人地位低下,士兵被百姓们称为“赤老”,远没有唐朝军人“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的豪迈。为了防止士兵潜逃,宋军还有在士兵脸上或身上刺字的习惯。狄青就是因为兄长与他人斗殴,造成严重后果,为兄顶罪被迫充军的。“逮罪入京,窜名赤籍”,所以他脸上刺有黥文,伴随了他一生的荣辱沉浮。他从普通一兵做起,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不怕出身低

狄青开始隶属骑御马直,身份是京城卫士。赵元昊(拓跋元昊)起兵反宋,宋仁宗下令挑选善于骑射的卫士从军,狄青来到了西北前线,开始了血战沙场的边塞生涯。“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他的军功是真刀真枪换来的,是流血流汗换来的。“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他得到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待遇甚厚。进士出身的范仲淹就是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才子。他对狄青说道:“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将《左氏春秋》赠予狄青,鼓励他多读史书兵法。狄青听从了他的建议,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战功累累,升至经略招讨副使。西夏党项人十分畏惧这个戴着铜面具的宋朝武将,把他称作“狄天使”。比起好水川战役中宋军的表现,狄青训练的士兵个个都是能征惯战的好手,能拉强弓,能骑烈马,能使刀枪。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狄青升为枢密副使,带着精锐的西北军来到平定侬智高叛乱的前线,打出了兵书上传诵千古的精彩战役——昆仑关(今广西邕宁县与宾阳县交界)之战。

北宋皇祐四年,西南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并在邕州(今南宁)建立了大南国。史书上记载侬智高为了摆脱交趾(今越南)的控制,多次向宋朝恳求内附。宋仁宗赵祯担心因此得罪交趾,多次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侬智高忍无可忍,向大宋发动了一场风云变色的战争。侬智高精通汉文诗书,是当时广源州少有的中举的读书人。侬智高的母亲却是一个喜欢吃人肉的女魔头,而且口味颇为挑剔,爱吃幼儿,每天都要杀死一名小儿供她大快朵颐。如此可怕的蛮族,难怪宋朝君臣头皮发麻,敬而远之!侬智高在汉族奸细的帮助下,很快形成了雷霆之势。宋仁宗害怕了,一反往日文人为正、武人为副、宦官监军的带兵惯例,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总领平南的一切事宜。

狄青率领三万人马前去。第二年,狄青攻破了邕州。侬智高逃到大理,被杀死了。狄青平定侬智高割据政权,又立了大功。宋仁宗拜他为枢密使,让他掌管军权,还赏赐他一所住宅。

狄青打仗的时候,有个特点。他每次上阵,都披头散发,脸上罩着一个铜面具。他在敌阵中往来冲杀,勇猛异常,西夏军没有一个抵挡得住,以为是天神天将下凡,因此给他起了一个外号,称他“狄天使”。狄青打仗,也很有智谋。有一次,狄青率领少量军队,在泾原和西夏军作战。西夏军人数很多,狄青想,敌众我寡,如不采用奇计,无法取胜。于是,他下令军中,出战时不用弓箭,都拿刀枪,以钲(古代军队中所用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声作为号气。第一次敲钲,全军停止不动;第二次敲钲,全军退却,但仍排好阵势;钲声一停,全军转身向前,大喊大叫,向敌军冲杀过去。宋军士兵还按照这一办法,作了演习。第二天,宋军出战。他们还没有跟西夏军接战,军中第一次钲声就响了,宋军士兵全部停下来不动。第一次钲声刚过,第二次钲声又响了,宋军士兵又突然退却了。西夏士兵一向惧怕狄青,这次看了宋军的出战情况,不觉大笑说:“哪有这样的打法,谁说狄天使勇猛善战!”就在这时候,宋军的钲声突然停止了,宋军将士顿时转过身来,大声喊杀,冲入西夏军阵中。敌人措手不及,乱成一团,吓得四散逃奔,很多人都自相践踏而死。这一仗,狄青以奇计制敌,取得了大胜。他在西北的四年当中,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二十五次,身上受了八次箭伤,也为宋朝立了不少功劳。

后来,宋仁宗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马军副都指挥。宋朝有个残酷的制度,为了防止兵士开小差,在兵士的脸上刺上字。狄青当小兵的时候也被刺过字,过了十多年,狄青当了大将,但是脸上还留着黑色的字迹。

因为狄青脸上有黑字,宋仁宗召见他以后,认为当大将脸上留着黑字,很不体面,就叫狄青回家以后,敷上药,把黑字除掉。狄青说:“陛下不嫌我出身低微,按照战功把我提到这个地位,我很感激。至于这些黑字,我宁愿留着,让兵士们见了,知道该怎样上进!”宋仁宗听了,很赞赏狄青的见识,更加器重他。

英勇善战

宋仁宗宝元初年(1038年),西夏元昊,不断骚扰宋沿边州郡,而沿边将帅又多为元昊所败。狄青就是在这时应诏从边,先后在军中任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挥使。前后四年,在大里、清化、榆林、归娘岭东女之崖、木匮山、浑州川、白草、南安、安远等地,大小二十五战,计中流矢八次。狄青在战斗中能身先士卒,受伤后,仍顽强杀敌。有一次,他受伤后,临阵披发,戴铜面具,继续战斗,所向披靡。几年来,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一一为他所收服。他还修了桥子谷城,以及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是军事要地,对保卫宋朝沿边州郡具有重要作用。狄青的才略,深得经略判官尹洙的赏识。庆历元年(1041年),元昊派兵攻打渭州,逼近怀远城,行营总管任福领兵迎战,桑怿为前锋,中西夏军埋伏,于好水川西的羊牧隆城附近,被打得大败,任福、桑怿皆战死。庆历二年(1042年),西夏军再次进军定川,宋军大败,总管葛怀敏战死,西夏军队直抵渭州城下。这时,仁宗急调狄青前去应战,狄青到达前线,乘对方不备,短兵相接,一举把西夏军打得大败。这时,由于西夏正逢旱灾,财力不济,又加之连年战争,死伤极多,元昊已无力攻宋,只好息兵。狄青以军功从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移真定路副都总管。不久,迁侍卫亲军、步军、马军殿前都虞侯,历惠州团练使、眉州防御使、保大军节度观察留后,迁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遂领彰化军节度使,又知延州,不久召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司空。

后来他又平定了南方,宋仁宗欣喜万分,将狄青破格提拔为枢密使,成为最高级别的军事长官。狄青当上了枢密使,就变成了文人眼中的“赤枢”。宋仁宗曾劝狄青用药物除去脸上的黥文,改头换面,重新包装。狄青十分坦然,“(狄)青若无此两行字,何由致身于此?断不敢去,要使天下贱儿知国家有此名位待之也”。宋仁宗十分感佩,认定狄青是个忠心耿耿的好臣子。但是,文人出身的大臣如欧阳修等人轮番上书,一定要罢免狄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皇帝置身在文人的喧嚣当中,左右为难。说一千道一万,文人们其实找不到狄青的什么罪证,狄青一向深受军士们的爱戴。史书上记载,狄青“尤喜推功与将佐”。但是文人们的借题发挥却是耸人听闻,他们说,狄青家中夜里出现光怪。其实这是狄家祭祖烧纸钱的火光,但管家忘了事先通知京城的有关部门。还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上长角,是个怪物。京城突发大水,狄青避洪水于相国寺中,他穿过浅黄色的衣衫,正好犯了民间忌穿黄色的大忌,被视为企图谋逆的证据。众口烁金,宋仁宗再三为他辩护,说他是个忠臣。文彦博立马反驳,“本朝太祖也是周世宗的忠臣”。欧阳修上书说道:“水者阳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把京师发大水的天灾解释为上天对狄青担任枢密使的警示。宋仁宗大病刚愈,一位刘姓官员就大放厥词,“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这“大疑者”就是狄青。终于,在朝廷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狄青担任了四年枢密使之后,“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外放陈州。去陈州之前,狄青黯然说到:“陈州有一种梨叫青沙烂,此去狄青必死无疑。”去陈州之后,朝廷每半个月都要遣使探问,狄青整日生活在惶恐之中,“明年二月,疽发髭,卒”,享年49岁。宋仁宗得知他的死讯,非常悲痛,“赠中书令,谥武襄”,陪葬皇陵,极尽哀荣。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谥文。年轻时就爱好读书。他读书很认真,读过的书终身不忘。他的文章写得又快又好,诗词也写得不错。曾巩把他的文章送给欧阳修看,欧阳修非常赞赏。王安石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儒门新秀

天禧五年十一月,北宋临江军判官王益官署的后院里,诞生了一个小生命。贺客盈门,人们沉浸在添丁之喜的氛围中。谁也不会料到这个男婴在数十年后,会成为叱咤风云、左右北宋朝政的显赫人物,他就是王安石。临江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王安石这位宦家子弟就读于这里,开始接受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的熏陶。稍长以后,虽然也博览诸子百家、医、农、艺、文一类书籍,但在小小的心灵里,先入为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毕竟是影响深远的。在经过长期孕育以后,终于升华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投身实践的精神。王安石中年以后跃登执政舞台,主持翻天覆地的熙宁变法运动。虽有接受历史经验的一面,但就其指导思想和追求的理想境界来说,就是从小植根于心灵深处的儒家伦理和政治学说的产物。

天圣八年(1030年)王益调任韶州,随父南下的王安石,进一步开阔了风土人情、民生状况的视野,也增长了官宦生涯、社会问题的识见。但岭南的居留不过三载,就随父守孝而回到了原籍江西临川。16岁那年又随父至京师候命。第二年王益被任命为江宁通判,这是他一生中担任最高的地方官职务。在江宁继续进学的王安石,正在为自己的锦绣前程编织金榜梦,父亲的官职在他眼里算得了什么呢?后来他撰写《忆昨涛》,回忆江宁的岁月时写下了“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等诗句。他以商、周的始祖相比,竟至视父亲为没有出息的“穷老”,慨然表鹏飞万里的青云之志。孔夫子、孟夫子的得志泽加于民的思想,已经在起膨胀的作用了。可是正当王安石踏着书籍堆砌成的天阶想通往月宫折桂的时候,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挫折降临到他的面前:王益病死于任上。19岁的王安石,突然从春风奉迎、锦上添花的顺境,转入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逆境。人生向他展示了另一幅画面。葬父于牛首山下结庐守孝,遂以江宁为第二故乡。经历了“母兄呱呱泣相守,三年厌食钟山薇”的布衣素食的困顿生涯以后,他一刻也不能忍受了,急于往京师赶考。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应试汴梁,本来可以名列进士第一名的,但枢密使晏殊之婿杨察之弟亦应试,遂由杨绘取得了状元,王安石列为第四名进士。晏殊还对他说了要他度量大些能容人、人亦能容自己的话。王安石很不满身为大臣而如此教人,但他还是考虑到小不忍、则乱大谋而隐忍下来了。这件事对于触发他改革科举重在选拔真才实学的志向是有影响的。按宋代的制度,中选的进士立即任命为官员,王安石就走马上任到扬州知州韩琦的官署去当签书判官事,即负责审理案件的职司。到职后的王安石还是勤奋好学,通宵不寐,常常稍作假寐,来不及梳洗就去官府上班。韩琦疑心王安石夜来饮酒冶游,训诫他年轻时应多读书,甚至不分配公事给他。王安石并不辩白,但对韩琦之官僚作风很不满,影响到后来他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