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7018600000040

第40章 隋唐篇(5)

三、感觉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李世民亲自参加了反隋战争,见证了强大的隋王朝被农民起义摧毁的过程。所以,他称帝后,就以隋朝的灭亡为借鉴,小心谨慎地治理国家,力求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起义。他对臣下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刻薄百姓来奉养人君,就像割身上的肉来食用,肚子固然饱了,但身子也完了;人君固然富了,但国家也就亡了。所以人君的灾祸,不是来于外面,而是由自己造成的。如果人君嗜欲太盛,就须多费财物,就得加重赋税,百姓就会忧苦,国家就会危险,人君也就非败亡不可。我常常想这个道理,所以不敢纵欲。”又说,“我在朝廷上每说一句话,总得思考再三,怕讲错了害民,因此不敢多说话。”他时常教育太子李治。比如在吃饭时,他说你知道了耕种的艰难,就会常常有饭吃;骑马时,他说你知道了马的劳逸,不去耗尽它的体力,就能经常骑它;泛舟时,他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百姓好比水,人君好比舟。一个人君,按正道办事,百姓就会拥护他;不按正道办事,百姓就会起来推翻他。”依据这种民本思想,李世民宽刑减法,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度,减轻了一些对人民的剥削压迫。

对外方面,他采取“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不轻易用兵,但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内侵,却给予坚决的回击。玄武门之变发生后,东突厥颉利可汗乘火打劫,率兵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与长安只有一水之隔的便桥。李世民在兵力远不及突厥的情况下,亲率6名亲兵,在渭水便桥与颉利可汗会谈,以进奉财物和称臣的条件使突厥退兵。这使李世民感到莫大耻辱,便亲自训练将士,很快训练出一支精锐部队。贞观三年,他派名将李靖率师北征,一举俘虏10万余人,活捉颉利可汗,攻灭了东突厥。从公元639年开始,李世民将唐的势力不断伸向西域,并命大将苏定方率军总攻西突厥,在伊丽水(今新疆伊犁河)西突厥遭到沉重打击后败亡被灭。

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李世民的胸怀是很博大的。突厥灭亡后,他没有采取把突厥人赶出漠北的做法,而是把他们妥善地安置在河套地区,并且任命突厥的首领做都督,顺应他们的风俗习惯。还大量提拔突厥贵族到朝中做官。当时朝中五品以上的突厥武官多达100余人,几乎占朝中武官中的一半。李世民对突厥的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强了周边各族对大唐的向心力。东北、西北的许多部族,纷纷要求内属和归附。各族君长一齐尊奉他为天可汗,使唐帝国的声威远播域外。公元641年,李世民又把文成公主远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使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空前密切。

李世民所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把一个民不聊生、边患无穷的中国,建设成了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国家。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封建国家,史称“贞观之治”。

但是,李世民晚年,生活又趋于奢侈。他大兴土木,加重赋役;连年对外用兵,曾三次亲征高丽都归于失败,向东发展势力的愿望没能实现。

公元649年三月,李世民得了痢疾,医治无效,命太子到金液门代理国事。五月病危,召太子,妃嫔进卧室,又召长孙无忌、褚遂良入内接受顾命,并命令褚遂良起草了遗诏。不久,一代英主李世民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含风殿。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兆,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皇后,后称帝,改国号武周,定都洛阳。在位16年,实际执政了近半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病死,终年82岁,葬于乾陵(高宗陵附近)。性巧慧,多权术。

少女入宫

公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则天出生在唐都城长安。她的父亲武士彟虽然也是唐朝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武士彟做木材生意,后来因为正赶上隋炀帝大兴土木,结果发家致富。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经常和权贵们交往,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公元617年,李渊起兵反隋,武士彟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李渊攻克长安后,武士彟因功被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新权贵。公元620年,武士彟的原配夫人病逝,通过唐高祖做媒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杨氏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少女时代,是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度过的。公元635年,武士彟死在荆州都督任上,随后全家回到长安。前妻生下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和他们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待杨氏刻薄无礼,武则天孤女寡母四人在长安过了一段很不舒心的生活。武则天十三四岁时,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都奠定了基础,而且擅长书法,字态卓尔不群。

到了公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次年,武则天因美貌出众被召进宫中做了才人,(唐时,皇后以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妃,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共27人为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27人,共81人是代御妻。)当时武则天只有14岁。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就要出嫁了。

武则天对宫廷生活充满着向往。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虽然她的确十分妩媚,但由于她性格倔强,缺少女人该有的温柔,所以很不受太宗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12年称号也没有提升。十几年的半幽禁生活尽管使武则天虚度了最好的一段青春,但这毕竟是武则天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

当上皇后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当太宗还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她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动。武则天因没有生育被送到感业寺出家。她在感业寺出家的两年中,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李治即位后的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进香,武则天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

已经28岁的武则天,重获入宫的机会,这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她下决心要利用与高宗的感情,夺回失去的青春年华。事实上,这次入宫后,已经成熟的武则天就开始在权力之争中大显身手了。

武则天这次再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王皇后为了和淑妃萧良娣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作主张让武则天先蓄发,做好准备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这是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得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她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随着在宫中地位的逐渐稳固,她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由于武则天过人的聪明和超绝的手段,她很快成了比王皇后、萧淑妃还要受宠的嫔妃。为了登上皇后宝座,武则天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的机会,联合王皇后攻击萧淑妃,使之被废为庶民;之后武则天又将攻击目标对准了王皇后。

公元654年,武则天第二胎生下一位公主,很讨人喜欢。王皇后也禁不住前去看望,逗弄一番后,知道皇帝要来就先走了。武则天趁机残忍地掐死亲生女儿,然后轻轻盖好被子。一会儿,皇帝来看女儿,武则天面带欢笑带皇帝来到床前。掀开被子,才佯装发现自己的女儿被害,失声痛哭。皇帝见此情景,十分震惊,赶忙追查是怎么回事。侍女告诉他,王皇后刚才来过。高宗大怒,武则天又趁机进谗言,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再加上王皇后久未生育,高宗就此下定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决心。

在封建社会,皇后的废立属于国家大事,必须由众大臣们共同商议决定。武则天做皇后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朝廷中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则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坚决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并提出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把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褚遂良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到了湖南长沙任都督。最后,还是开国功臣李世勣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最终,在公元655年,即高宗永徽六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将萧淑妃贬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高宗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后来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并将王皇后改姓为“蟒”,萧淑妃改姓为“枭”。

成为女皇

武则天做了皇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皇后地位,开始干预朝政。她先要清除对她威胁最大、反对她当皇后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杀或流放。

武则天的日益专断引起了高宗的不满,他和宰相上官仪商量废掉武则天的皇后地位,上官仪答应起草诏书。武则天安插在皇帝身边的耳目得知后赶忙报告。武则天赶到后,软硬兼施,说得高宗心软,改变了主意,高宗还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武则天于是让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将上官仪处死,赐死废太子李忠,李忠时年22岁。作为母亲,武则天的心比一般的母亲要狠多了。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她对亲生儿子都不肯放过。武则天亲生的儿子一共有四个,长子李弘、次子李贤、老三李显、老四是李旦。公元656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李弘为人忠厚,处事谦虚忍让,而且颇具政治才干,高宗和大臣对他都很满意。随着身体渐差,高宗想把皇位传给李弘。

但武则天却不愿意让儿子来侵夺自己已经习惯享受和控制的政治权力,而且儿子一旦即位,自己的权力梦特别是女皇梦就要破灭了。况且,李弘对武则天也不是那么听话。于是,在权力和亲情之间,武则天狠心地选择了前者。公元675年,即上元二年四月,武则天用毒药将年仅24岁的儿子李弘毒死。以天子礼葬于恭陵,追号孝敬皇帝。因李弘无子,便以楚王李隆基过继为子。李弘死后,高宗由于精神受到刺激,再加上原来的头疼病,觉得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再操劳国家大事了,就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但是,朝中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使武则天没能如愿,但这对于武则天却是个极大的刺激与鼓励。

公元675年5月,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在高宗让他处理政务的过程中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加上宰相们的辅佐,武则天又感到权力将要离她而去了。所以,武则天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荒废政事。公元680年8月,李贤被废掉太子身份,贬为庶人,后来又被迫迁到巴州。到了公元684年的时候,在武则天废黜中宗李显后的第三天,她又派人到巴州将李贤杀死。

在李贤被废掉太子的第二天,三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他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为人非常软弱,所以他的即位才为母亲所接受。但中宗也没有将皇帝的宝座坐热,仅仅两个月就被武则天赶了下去。中宗即位后,想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但是父亲高宗临死时立的顾命宰相裴炎不同意。中宗便任性地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能怎么样?”裴炎便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刻召集大臣们到了乾元殿,将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在深宫之中。幽禁中宗后,武则天把最后一个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即唐睿宗。

武则天虽然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不许他处理朝政,一切大事都由自己来决定。逐渐地,武则天做女皇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武则天首先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准备将来做都城用。她还把唐朝文武百官的名称进行了变动:尚书省改成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这些名称明显地体现了其女性特征。原来的宰相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改成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改成天官,户部改成地官,礼部是春官,兵部是夏官,刑部是秋官,工部是冬官。御史台分成了左肃政和右肃政两台,由左台负责监察朝廷,右台负责纠察地方郡县。武则天这些为以后做女皇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在公元684年的9月,原来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起兵反抗。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十多天便召集了10万兵马。武则天看到徐敬业同党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兆檄》后却连连叹赏不已,对如此杰出之士不能为自己所用表示遗憾。尤其是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武则天怫然作色,说:“此人才不用,这是宰相的过失。”武则天连忙调动了30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徐敬业不久便连遭失败,他和骆宾王先后被部将杀死。仅40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武则天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次大的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