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教子圣经全集
7016400000003

第3章 良好品质——生命永恒的基调(2)

忍耐是一种高素质的象征,大多数时候忍耐是痛苦的一件事,因为忍耐压抑了人性。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忍耐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痛苦之后,才出现在你面前的。千万不要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放弃了。

钻石与诚实

金钱为好人带来善行,为坏人带来罪恶。

——犹太人格言

金钱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常常使好人变得险恶起来,也会使得本来就很恶的人变得本上加利,金钱真的会有如此的魔力吗?

犹太人拉比西蒙·本·舍塔靠砍柴为生,每天都要把柴火从山里背到城里去卖。他为了有时间研究犹太法典《塔木德》,决定买一头驴子代步。

拉比来到集市上,从一位窦玛利人那里买了头驴子骑了回来。拉比的学生们见驴子很疲劳,就把它牵到河里去洗澡。半路上,驴脖子上掉下来一颗足足有10克拉重的钻石。

学生们欢呼雀跃,认为拉比从此可以摆脱贫穷,专心致志地研读《塔木德》了,他们也能更好地聆听这部圣典了。

出乎学生们意料的是,当学生们把钻石交到拉比手上并说明来历之后,拉比连到河边牵驴都来不及,立即捧着钻石向集市跑去。找到那位卖驴子的人,拉比把钻石交还到了他的手上。

看着卖驴人大惑不解的样子,拉比说:“我买的是驴子,而没有买钻石。我只拥有那头驴子的所有权,驴脖子上的这颗钻石必须还给你。”

卖驴人恍然大悟,继而又露出惊奇的神色,恭恭敬敬地问道:“你买了那头驴子,钻石是在驴子身上的,你不拿来还,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拉比平静地回答说:“这是我们犹太人的传统。我们的神训示过我们,我们的手是洁净的,只能拿走付过足够的金钱的东西,所以钻石必须还给你。”

卖驴人不禁向拉比投来了尊重的目光。

诚实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之一。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在金钱面前丧失了做人的原则,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读完拉比的故事,会不会对我们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呢?做一个在金钱上可靠的、清白的、诚实的人。

100个金币

一个无知的富人的每一次炫耀,便是一次炫耀俗气的机会。

——犹太人格言

从前,有一个穷人,他赚不到钱,也捡不到任何东西。因此,他常常诅咒他的运气。

但是,有一天他在路上行走时,忽然发现在路上有一个小袋子。出于好奇,他打开了袋子,结果吃惊地发现里面有100枚金币。

就在同一天,教堂里的司事宣布镇上最富有的人丢了一大笔钱,并答应给捡到者丰厚的酬金。

当穷人听到这个消息,他开始和自己的良心做斗争。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归还这笔钱。

毕竟,没有人看到他捡钱,而且家里的孩子正哭着要东西吃。再说,丢钱的人不是很富有吗?

他不在乎这些损失!

但是,他很为自己这种邪恶的想法不安,于是穷人很快把钱归还了。

那个富有的人接过了钱,连句“谢谢”都没说,就悠闲地一个接一个地数钱。同时心里在想:“傻瓜才会给这个傻瓜东西的。”

“请问我的酬金呢?”穷人怯生生地问。

“酬金!”富人大叫:“为什么给你酬金?你看着呢,我才数了100个金币。然而我的袋子里有200个金币。既然你已经偷走100个金币了,就再不要说什么酬金。”

“那让我们到拉比那里去。”穷人说。

“很好。”富人说。

拉比认真地听完他们的话。然后转向富人问,“你丢的袋子里有多少钱?”

“200个金币。”

“那你捡的袋子里有多少钱?”拉比问那个穷人。

“100个金币。”

“既然这样,”拉比对富人说,“他捡的这个袋子不是你的。我命令你把那100个金币还给人家!”

这是个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诚实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基石,没有诚信的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与爱的。故事中的穷人与富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善于倾听对方的心声

菜虽是在锅里烧的,但人们却总是赞美盘子。

——犹太人格言

关心别人,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虽然有时暂时得不到完全的理解,但是时间是一剂良药,会使你得到回报。相对的,自私、暴躁的习性暂时会得到一些小小的利益,但是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大利益的缺失。

有一家犹太人养了一只狗,全家人都喜欢这只狗,尤其是儿子,更是对狗疼爱备至,整日形影不离,难舍难分。

可是,有一天,狗突然死了,这使儿子伤心至极、痛不欲生。父亲尽管也有点痛心,但他认为狗迟早会死,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只能把它运走处理了事,但儿子却一定要将狗埋在自己家的后院。

结果,父子两人为此而闹僵了。

无奈,他们只好找拉比咨询。拉比很了解此时那个小孩无比悲伤的心情。于是,拉比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条毒蛇爬进牛奶桶中,它的毒液溶进了牛奶,这件事只有家里的狗看到了。

晚上,全家人正要喝桶中的牛奶时,狗就叫了起来,并扑上来打翻了盛奶的杯子,自己喝了起来,正当大家生气时,狗已经死了。

这下子全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牛奶里有毒,所以大家对狗感激不尽。

听完这则故事后,父亲同意了儿子的想法。

拉比的圆滑处世艺术使得这件事得到圆满解决,但是从侧面却教诲人们凡事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和着想。拉比没有把任何东西强加于父亲,只是讲了一个关于狗的故事,这就在尊重了儿子意愿的同时,也尊重了父亲的权威,那么,父亲何不顺水推舟呢!

对自己不利也不能违约

人必须要守约,但在订约的时候要考虑周全。

——犹太人格言

信任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互相之间对人品的了解与欣赏。是人与人之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深情厚谊。言而不信,无人信你;有言有信,方有人信你。所以“信”是一个人一生中弥足珍贵的东西,切不可疏忽它!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犹太商人奥斯曼谨守“立誓之事就是对自己有害也不能反悔”的训诫,善于从长远考虑问题,为了信誉宁愿暂时赔钱。他目光远大的作风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0年,奥斯曼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梦想走上了创业的征途。他的舅父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他曾经开导奥斯曼: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奥斯曼为了筹集资金,学习承包业务,巩固大学所学的知识,便到了舅父的承包行当帮手。在工作中奥斯曼注意积累工作经验,了解施工所需要的一切程序,了解提高工效、节省材料的方法。

两年后,奥斯曼离开舅父,开始实现自己的成为建筑承包商的梦,他手里仅有180埃镑,却筹办了自己的建筑承包行。奥斯曼相信事在人为,人能改变环境,不能成为环境的奴隶。根据在舅父承包行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他确立了自己的经营原则:“谋事以诚,平等相待,信誉为重。”

创业初期,奥斯曼不管业务大小、盈利多少,都积极争取。他第一次承包的是一个极小的项目——为一个杂货店老板设计一个铺面,合同金额只有3埃镑。但他没有拒绝这笔微不足道的买卖,仍是颇费苦心,毫不马虎。他设计的铺面符合杂货店老板的心意,杂货店老板逢人便称赞奥斯曼,于是奥斯曼的信誉日益上升。奥斯曼的经营原则获得了顾客的信任,他的承包业务日渐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海湾地区大量发现和开发石油,各国相继加快本国建设步伐。他们需要扩建皇宫,建造兵营,修筑公路。这给了奥斯曼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他以创业者的远见,率领自己的公司开进了海湾地区。他面见沙特阿拉伯国王,陈述自己的意图,并向国王保证:他将以低投标、高质量、讲信誉来承包工程。沙特阿拉伯国王答应了奥斯曼的请求。后来工程完工时,奥斯曼请来沙特国王主持仪式,沙特国王对此极为满意。

“人先信而后求能。”奥斯曼讲究信誉、保证质量的为人处世方法和经营原则,使他的影响不断扩大。随后几年,奥斯曼在科威特、约旦、苏丹、利比亚等国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为了享誉中东地区的大建筑承包商。

奥斯曼讲究信誉的做法,在一定情况下会使自己吃亏。但在这种情况下,吃亏毕竟是暂时的,所谓有亏必有盈,某次吃亏或经济利益受损却会给自己长远的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甚至长远的影响。

1960年,奥斯曼承包了世界上著名的阿斯旺高坝工程。地质构造复杂、气温高、机械老化等不利因素给建筑者带来了重重困难,从所获利润来说,承包阿斯旺高坝工程还不如在国外承包一件大工程。奥斯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阿斯旺高坝工程第一期的合同工程。但随后却发生了一件令奥斯曼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他吃了大亏。

纳赛尔总统于1961年宣布国有化法令,私人大企业被收归国有,奥斯曼公司在劫难逃。国有化后,奥斯曼公司每年只能收取利润的4%,奥斯曼本人的年薪仅为3、5万美元。这对奥斯曼和他的公司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奥斯曼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他委曲求全,丝毫不记恨,继续修建阿斯旺高坝。

纳赛尔总统看到了奥斯曼对阿斯旺高坝工程所作的卓越贡献,于1964年授予奥斯曼一级共和国勋章。奥斯曼保全了自己的形象与自己的处世原则。他并没有白吃亏,1970年萨达特执政后,发还了被国有化的私人资本。奥斯曼公司影响扩大,参加了埃及许多大工程的单独承包。奥斯曼本人到1981年已拥有40亿美元,成为驰名中东的亿万富翁。

千金一诺是衡量一个人做人做事的重要尺度。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它可以在你受挫折的时候给你必要的支持,保证你有足以东山再起的人际关系,它可以给你带来可靠的机遇,因为你已经赢得了别人的信赖和承认。

多走几步就会成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犹太人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