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盗之谜
6995800000010

第10章 加勒比海大舞台(1)

——你方唱罢我登场

加勒比海概况

加勒比海,英文为Caribbean Sea,位于北大西洋,加勒比是一个印第安人部族的名字,意思是“勇敢者”或是“堂堂正正的人”。它是大西洋的属海,位于南美大陆,中美地峡和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之间。西部和南部与中美洲及南美洲相邻,北面和东面以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为界。因当地原居住加勒比印第安人而得名。西北通尤卡坦海峡与墨西哥湾相通,北、东通过向风海峡,莫纳海峡和大、小安的列斯群岛间一系列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有人曾把它和墨西哥湾并称为“美洲地中海”。其范围定为:从尤卡坦半岛的卡托切角起,按顺时针方向,经尤卡坦海峡到古巴,再到伊斯帕尼奥拉(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多黎各,经阿内加达海峡到小安的列斯,并沿这些群岛的外缘到委内瑞拉的巴亚角的连线为界。尤卡坦海峡峡口的连线是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的分界线。

东西最长2800千米,南北最宽1400千米,面积275.4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491米,最大水深7680米,位于开曼海沟,是世界上深度最大的陆间海之一。加勒比海平均水深2490米,是南北美洲的航行要道。1914年巴拿马运河凿通后,这里更处于大西洋和太平洋航道的要冲。

中美的多数河流都流入加勒比海,加勒比海的主要进出口是尤卡坦与古巴之间的尤卡坦海峡、古巴与伊斯帕尼奥拉之间的向风海峡、伊斯帕尼奥拉与波多黎各之间的莫纳海峡、维尔京群岛与马丁海峡之间的阿内加达海峡,以及多米尼加岛以北的多米尼加海峡。各个海峡的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加勒比海的四周几乎被中南美洲大陆和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所包围,西北通过万卡坦海峡与墨西哥湾相连。中、南美洲的锯齿形弯曲岸线,把本海区分成几个主要水域: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沿岸外方的洪都拉斯湾;巴拿马近岸的莫斯基托湾;巴拿马科隆附近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边境的达连湾;委内瑞拉北部马拉开波湖口外的委内瑞拉湾;委内瑞拉和特立尼达岛之间的帕里亚湾。

加勒比海沿岸国家众多,是世界上沿岸国最多的大海。有20个沿岸国,包括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南美有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在安的列斯群岛的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及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联邦、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

加勒比海盆被若干海脊分隔,海盆与海沟成交错分布。最北的尤卡坦海盆,水深约为5000米,北以220千米宽的尤卡坦海峡为界,南有开曼海脊与开曼海沟分隔开。该海脊从古巴直达中美近岸,其东部露出海面的就是开曼群岛。开曼海沟相当狭窄,加勒比海的最大水深(7100米)就在这里。再往南,有较宽的楔形尼加拉瓜海隆,把海沟与哥伦比亚海盆分开,牙买加岛就在此海隆之上。哥伦比亚海盆深达3666米,与委内瑞拉海盆相连接,再往东就是北委内瑞拉海沟。但从伊斯帕尼奥拉往西,有贝阿塔海脊把哥伦比亚海盆与委内瑞拉海盆分开。委内瑞拉海盆水深为5058米,与狭窄而又弯曲的阿韦斯海隆相邻接。尤卡坦海盆深度在4000米左右,开曼海沟平均深度5000~6000米,最深点达7680米。东部被东北西南走向的贝阿塔海岭分成哥伦比亚海盆和委内瑞拉海盆。哥伦比亚海盆平均深度约3000米,最深处4535米;委内瑞拉海盆深度平均4500米左右,最深处达5630米。牙买加海岭是从海地、牙买加向西南一直延伸到中美的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以东,深度一般在500米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深度还不到200米。

公元前1世纪阿拉瓦人从今天的委内瑞拉登上了加勒比海南端的群岛,他们慢慢地从南向北占据了大多数岛屿。1500年后卡利勃人逐渐将阿拉瓦人驱逐走了。

公元1492年哥伦布首次在巴哈马群岛登上美洲,当哥伦布来到美洲时,阿拉瓦人居住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巴哈马群岛,而卡利勃人则占据了小安的列斯群岛。

然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先后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英国、荷兰和法国陆续都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公元16世纪加勒比海成为海盗的天堂。许多海盗甚至是由他们本国国王授权的,加勒比海上的众多小岛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躲藏地,而当时殖民地众多,海上运输很发达的西班牙经常从各个殖民地运回金银珠宝。这些运送珠宝的舰队是海盗的主要攻击对象。

在16世纪至17世纪,加勒比海成为了海盗的天堂。由于各个国家之间利害关系错综复杂,今日为友明日为敌,彼此之间的争夺非常的激烈。除了军队的参与外,在这个各国势力角逐的加勒比海上,各种国方的、私人的海盗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防盗或者劫掠戏。其中的许多海盗都是由他们本国国王授权的。法国、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国都有各自执官方抢劫许可证的海盗。

这就是前几年高居票房排行榜前几位的电影《加勒比海盗》的真实版。

加勒比海盗的众多版本

正如在维京人的眼里,海上劫掠是勇气的象征一样,在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的西方,当海盗被视为值得夸耀的事,海盗被奉为“英雄”。公元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率领3条西班牙探险船进入加勒比海,加勒比海的殖民史从此开始。殖民所带来的巨额财富和海上来往不断的商船吸引着冒险分子们蜂拥而至。海盗大战的序幕随之拉开。如同平民中那些以勇猛而著称的勇士一样,国王和王子们也从事这一行业。

这里的海盗按照类型,可以分为“国营”海盗和“私营”以及“公私合营”多种成分。伴随着欧洲殖民列强瓜分新大陆,欧洲很多国家感到将海盗行为合法化的机会来了。他们以冒险家的胆识,以国家的名义,纷纷扬帆起航奔向加勒比海。这些海盗对于其所效力的国家是“官兵”、“英雄”,对于其他国家则是土匪和死神,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跻身上流社会甚至名垂青史,如后来当上土耳其海军元帅、阿尔及尔君王的海雷丁,改革英国海军战法、为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作出贡献的霍金斯爵士,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丹比尔和发现南美南极间海峡的德雷克等。即使其中一些背运者,如被英国人欺骗谋害的基德船长,或者不明不白死去的“黑胡子蒂奇”,他们的名字也载入史册,被后人不断传说和提起,成为小说、电影永恒的主角。

这里所谓的国营是由政府支持,甚至由政府颁发“许可证”的海盗。在很多国家海盗行为逐渐合法,国家开始介入,抢劫他国商船,展开海战。其中国营海盗中最典型、历史上记载最详细的是英国海盗。

英国人是以剿匪的名义打击海盗,实际上是出于对西印度群岛的野心和对西班牙海上势力的担忧,为了有效打击西班牙,消耗其国力,并抢点东西充实自己的国库,英国政府推出了本国海盗凭政府颁发的私掠“许可证”,可随意攻击和抢劫西班牙货船而不受法律约束的“政策”。

而且,同《加勒比海盗》这部电影里一样,这些海盗确实不论是国营还是私营都悬挂着骷髅旗。

“骷髅旗”,又有人叫它“快乐的罗杰”,有人说它是“大海之王”的意思,也有人说它是“老魔鬼”的意思。这种象征死亡的旗,据说是法国海盗伊曼纽尔·韦在公元1700年首创的。海盗在动手前,通常先升“快乐的罗杰”,然后升红旗。前面的旗是让对方投降,后面的旗表明:如果拒绝投降就杀无赦。

葡萄牙海盗与西班牙海盗

早期活跃在加勒比海的主要是西班牙人。西班牙几乎在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拥有了整个加勒比海,这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它的殖民地。之所以在这里说葡萄牙,是因为葡萄牙跟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接近,他们都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再者,他们两家按照“教皇子午线”去瓜分地球,试图把世界一分为二,一家吃一半。

葡萄牙和西班牙都位于伊比利亚半岛(Ibrian Peninsula)上。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角,东部、东南部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比利牛斯山脉在半岛东北部,与欧洲大陆连接。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对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

这个半岛的土地隶属于三个国家,分别是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其中大部分为西班牙领土,西南角一小部分为葡萄牙领土。东北部比利牛斯山北为法国。

伊比里亚半岛是欧洲大陆面朝大西洋的门户,很早就有人类定居于此。由于这个半岛位置的重要性,兵家必争,于是腓尼基人、希腊人、克尔特人和迦太基人先后成为这里的主宰。公元前133年,强大的罗马人更是把这里编为帝国版图中的一个行省。然后,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于公元5世纪初来到这里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公元8世纪初,从北非过来的阿拉伯人用了大约4年的时间征服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当中,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为来自北非的穆斯林摩尔人所占领,身为当地土著的基督教民族处于被压迫状态,仅有半岛西北部沿海地区为基督徒所据有。中世纪后期,摩尔人的势力日渐衰落,半岛北部的基督徒逐渐收复失土,公元1385年,葡萄牙王国的疆域大致形成;公元1480年,西班牙王国正式建立;公元1492年,穆斯林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伊比利亚半岛。

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面积是约58.4万平方千米。它是欧洲的第二大半岛。这个面积是多少,比较一下可以看看。我国的青海省的面积是大约74万平方千米,西藏是131万平方千米。刚才说过,这个不大的伊比利亚还分属于三个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半岛上的两个小国家,在近代历史上最先跳出来叱咤世界舞台,跑到了世界各地去抢占殖民地。

公元1394年,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的第三个儿子“亨利王子”出生,这位王子爱好航海。从15世纪20年代开始,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航海活动。他发现了大西洋的亚述尔群岛,他还绕过了非洲的博哈多尔角,使欧洲人的世界地图又往南延伸了一部分。比如公元1441年他的探险队还在非洲海岸掳走了十几个黑人到欧洲大陆贩卖。

公元1502年,历史上人人皆知的达·伽马代表葡萄牙王室绕过好望角最终抵达了印度海岸。

实际上达·伽马不仅仅是一位开创性的航海家,如果按照对于海盗和海盗劫掠的定义,那么达伽马则是一名十足的海盗。当他于公元1502年再次出海的时候,船上都装有大炮。在坦桑尼亚南部的港口,达·伽马扣留了前来洽谈贸易的苏丹,杀死他的随从,并要求他们向葡萄牙王国进贡,接着在印度洋海面上,他的舰队抢劫了一艘从麦加朝圣归来的船只,还把船上的380多人关在船舱里放火烧死。到了10月份,他的军舰开到印度的卡里卡特,他包围城市,下令向岸上开炮,并把向城里运送粮食的渔民统统杀光,最后带着抢来的满船香料和黄金回到国内。

紧接着,另一个葡萄牙人阿尔梅达带领一支帝国舰队在东非的卢基瓦建了一个要塞,把附近的城市洗劫一空。从公元1510年开始,葡萄牙人侵占了锡兰、马六甲等地,还斗胆向中国乱啃一通,咬上了几个牙印。

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中国的第一个目标是台山美丽的上川岛。早在公元1513年(明朝正德八年),葡萄牙殖民者就开始了对台山的侵犯,妄图强占上川岛,并以此为基地,控制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线。英勇的台山军民同心协力,三次痛歼入侵的葡萄牙海盗。葡萄牙在中国沿海一带还曾勾结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绑架、抢劫、贩卖人口。

另一个国家——西班牙的经历有些类似。西班牙的活动都在大西洋的西方,这是因为当时的所谓教皇子午线。

什么是教皇子午线呢?公元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公元1492-1503年在位)出面调解,并于公元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league,1里格合3海里,约为5.5千米)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根据这条分界线,大体上美洲及太平洋各岛属西半部,归西班牙;而亚洲、非洲则属东半部,归葡萄牙。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公元1481-1495年在位)对此表示不满,要求重划。公元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据这个条约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两个国家还对这一划分当了真,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他们在各自的地盘上看见别国的贸易船队就揍。英国法国等就挨过他们的揍。

西班牙海盗之一:公元1521年3月,由西班牙王室资助探险家麦哲伦到处以标准的海盗行径为西班牙抢占殖民地,最终被一岛上的土著杀死。

西班牙海盗之二:哥伦布于公元1492年率领西班牙王室资助的三艘大帆船从西班牙的帕洛斯港启航去寻找东方黄金之地。船上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武器:直径9厘米的伦巴德铁炮,十字短剑和原始的滑膛枪。哥伦布最终踏上美洲大陆。

公元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他在小安德烈斯群岛和维尔京群岛用枪炮和猎狗围剿印第安人。

公元1495年,哥伦布通过枪炮才在海地岛上建立了西班牙的第一块殖民地。

到了公元1513年,西班牙通过血腥的屠杀和疯狂的掠夺在美洲已经建立了数十个殖民点。

15世纪至16世纪的时候,西班牙的殖民地包括:中南美洲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巴拉圭、秘鲁、墨西哥、古巴和牙买加,以及基本上整个加勒比海地区。

加勒比纯一色的西班牙势力在公元16世纪中后期开始就受到了不断的挑战。发起挑战的有法国、英国、荷兰等等。

法国海盗

西班牙海盗在加勒比海逐渐确立势力范围之后,掠走了无数财富,这些财富引起了英国法国等国的眼馋。可是法英这些国家当时实力还远远不足与西班牙抗衡,既然通过宣战公开来抢打不过,又不甘心眼睁睁的只是看着别人大把大把的捞钱,怎么办呢?

偷偷地打游击,抢一把算一把,这些游击队又不是政府组织的,西班牙找人算账也找不到政府头上来,找这些游击队又找不着,哈哈,妙招。

于是,法国海盗就这样在政府明里暗里的支持中闪亮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