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心理常识速读
6987900000049

第49章 多元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一种多重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复杂系统,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单一的一般因素上对研究工作更为有利。他定义智力为:“使个体能够解决问题或产生符合特定文化背景要求而得到成果的一个或一组能力。”他提出以下的8种智力或能力并以每种能力很强的典型代表。

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区分,并以此指导行为的能力,对自己的力量、弱点、期望和智力的了解可见,加德纳的8种智力,实际上是通常说的才能或特殊能力。例如他认为,这每一种能力都有它的系统符号,如数字、语言。这些系统在脑损伤病人中可以得到证明。损伤某种智力,并不伤害其他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都有自己的操作和功能。这种智力理论和传统理论相比的最大特点是:它包含的范围广泛,增加了传统智力理论没有说到的智力,例如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等。这些智力的特点还在于:发现了在这些方面有伟大成就的人物中并不是天生的天才,而多数是靠极度的勤奋和远大理想的抱负,为了工作在某方面可以牺牲一切的出类拔萃者。他们的成功除了智力以外,更需要得到肯定和情感上的支持。有时候他们天真得像孩子一样好奇,思想行为上充满奇异的孩子气。后来,加德纳的这一理论被称为是破天荒的“多元智慧”模型理论。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关于这一理论的最后两项,即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为美国耶鲁大学智能及情绪研究者彼得沙罗·菲与心理学家约翰·马右称为“情绪智慧”,即情商(EQ),并认为它有5种基本特征:(1)情绪的自我觉察,指由内省听见的“内心声音”;(2)情绪的塑造,指能处理自己情绪的智慧;(3)生产性地利用情绪,指能从内心激发出热情和专注的智慧;(4)角色交换,指能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的智慧;(5)处理社会关系的智慧。由此可见,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家由一般智力发展到群体智力后,已提出多元智慧,并进而提出情绪智慧的理论,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智力心理学理论。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有人认为这种关于个人或社会智能过分看重特殊能力,只强调了各种智力的独立性,而忽视了一般智力因素,于是又引出相反的理论。这就是斯腾伯格的三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