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野火
6986500000051

第51章 后记(2)

2005年春节,他上天子山贺龙公园,在贺龙铜像前伫立良久,望着贺老总的高大形象和那匹栩栩如生的战马,眼前泛现出贺老总操练千军万马保卫江山社稷的镜头,脑子里突然灵感一闪,写一篇长赋,塑造贺老总的不朽革命形象。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字字锤炼,百余次反复修改,最后终于写成了一篇1234个字的《云青岩赋》。云青,与云卿,皆为贺龙的别名。赋中将贺老总训练士兵喊“一二三四”的口令,生灵活现地描绘了出来。其立体的形象感十分生动。作品寄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读后大发感叹,说是多年没读到如此写贺龙的好文章了。稿件见报后,各方面赞扬声不绝于耳。贺兴桐接着用书法草书该辞赋,世界吉尼斯纪录也一眼看中,当即给他颁发了用中英文撰写当今最长词赋的证牌。

在贺兴桐2007年初回故乡时,还有他的一位兄弟贺兴栻也从云南孟昭赶回故乡,参加了贺龙元帅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

贺兴栻出生于1949年3月,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五,因此又叫贺老五。小时候,贺兴栻在重庆巴蜀小学读过一年书。1957年底,由于其父被捕坐牢,贺兴栻随同母亲回到了洪家关生活。此后在洪家关读完初中,1964年考上一中,读了一年高中,文革开始就辍学回了家,在生产队守过牛,当过社员,修过水库。1971年7月,他只身跑到重庆找过二叔贺学森,想求他帮忙安排工作。贺学森当时担任总后驻渝办事处的军代表,属副军级干部。贺学森为人原则性强,他告诫侄儿不要乱跑,要成个家,在重庆市没有工作安排的。贺兴栻只好又返回家乡。1972年春,因家乡太穷难以糊口,他又从生产队跑出去到汉寿安羊公社中合口大队二队干了一年活,帮着插秧割谷,每月的报酬是一百斤谷子,8分工分。一年后,他在一次回家的路上,碰上珠玑塔人熊贤臣,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其时熊贤臣带了一帮人在外炒铁。贺兴栻请他帮忙作介绍,带了几个人到四川水银矿劳改场去炒铁。在此又认识了以往被错判5年刑后在该场就业的家乡人贺学慧,经其帮忙,炒铁搞得很顺利。因该厂的机械废物多,当时打成毛铁的收购价格是150元一吨,贺兴栻等4人每天能炒一吨多铁,每月收入相当可观。此后不久,贺兴栻又经数人介绍,先后到秀山沪宁柴油机厂和兴利柴油机厂炒铁。在兴利厂与贫农出身的农家妹蔡家珍结了婚。1975年初,贺兴栻又先后转至冷水江和湘潭等地炒铁。此时,农村正开展打击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期间,贺兴栻在湘潭汇了一笔5000元的款到赤溪工商所,回来取款时,被工商所告发,派出所以打击流窜犯名义将其逮捕,关押了一个多月,罪状是说他非法与蔡家珍同居,伪造公章等。并在津市青鱼农场服了三年刑。1978年刑满释放后,贺兴栻再次到四川等地炒铁,并当了一个小老板,手下有8个帮工。1985年,贺教之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按照政策享受照顾,贺兴栻夫妇同时被安排到了重庆沙坝区粮食局上班。每月拿基本工资35元,加补贴共49元。这点钱相对炒铁的收入太少,贺兴栻此时的积蓄已达十万多元,他不愿意被绑在单位上班,于是87年起就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开始专心经营沪宁铁厂。1991年又办起了重庆天海实业公司,经过十余年间的经营,成了一个拥资数千万元的老板。2003年7月,云南孟腊有商家张学锦、杨文秀等邀其去考察橡胶种植项目,贺兴栻随即去了云南,不久,正式商定成立了云南省孟腊县剑锋天然橡胶开发有限公司。贺兴栻担任了该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投资的橡胶种植产品前景十分广阔,其总投资将达8.5亿元,其中包括向境外融资的一亿美元。该项目的总体规划是,在老挝北部乌多姆省孟昏、孟边两县及周边地区建成1700亩橡胶苗圃基地,建成40多万亩公司与农户联合开发种植的胶园,建成日产100吨国际5号胶标准工厂2座。该项目完成后,孟昏、孟边两县以及周边地区8万余人口中,80%以上农户劳力可直接从中受益,可彻底替代该地罂粟种植,40多万亩胶园投产后,每年可产干胶6万吨以上。年均产值超过14.3亿人民币。当地农民每年为此将增加收入5.8亿人民币,投资公司每年利润可达2.5亿人民币。

正是看准该项目的远大前景,贺兴栻才决定倾其所有,把精力和资金全部用到了这个项目中。目前,该项目投资运作已进入第五年,2009年,所种橡胶即可开割了,良性的循环即可开始。由于该项目是罂粟替代工程,属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老挝和中国的禁毒委员会已将该项目作为“罂粟替代”的示范项目予以支持和扶植。2004年7月1日,老挝国家组织相关人员到当地开了一次现场会,老挝总理、副总理以及5个部长到现场出席了会议。2005年至2007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国际商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曾多次对该项目进行过相关报道。2006年2月,6个国家的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了20集反映“罂粟替代”种植项目的电视剧,剑锋公司的内容约占了一集,2007年9月30日,中央焦点访谈节目又做过一次大的报道,其中,有一大段是贺兴栻面对镜头的精彩讲话。

现在,因为投资种植橡胶项目,贺兴栻已成为国内外的著名商人,2007年回到故乡,成了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

2008年深秋,一个太阳高照的日子。

贺兴桐、贺兴栻兄弟又回了一次家,在几位亲眷的陪伴下,先后在洪家关故居及贺龙雕像前敬献了花篮。面对着高大的贺帅塑像,贺兴桐一连磕了112个头(意在纪念贺龙元帅诞辰112年),其眷恋与感激元帅之深情,无不令人动容。接着,一行人走进烈士纪念馆内进行了参观。在一个巨大的玻璃框前,大家看到一面陈列的战旗,那旗帜虽因年代已久破旧不堪了,但上面所绣的“湘鄂边游击大队”几个字还依稀可辨。大家看着这面旗帜,心中都充满着一种敬仰之情。从纪念馆出来,一行人踏着小路,经过一片茂盛的树林,在后山他俩的父母墓前及向元姑墓前烧了些香纸祭奠。随后,又踏着满地的红枫落叶,一起来到贺文慈墓前,又点燃了几炷香,并放了一串鞭炮。在冉冉升起的烟雾中,贺兴桐默默拿着几片枫叶,向贺文慈的坟墓鞠了一次躬。尔后对贺学明道:“明幺,你父贺文慈对革命的贡献是很大的,许多人因为不了解这段历史,对他的评价不够。现在我们要多宣传他的事迹,让后人记住他的功劳。”

贺学明说:“不光是贺文慈,洪家关出了108个烈士,72个寡妇,这些人为革命做出的贡献都很大,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洪家关要建一个园林,为每一个牺牲的烈士树一座雕像。以便让后人纪念。”

“好啊,你这想法不错!”贺兴桐道:“洪家关是红色纪念地。如果动动脑筋,以贺龙故居为龙头,多开发出一些人文景观,将贺氏家族及革命烈士的事迹都包含进去,比如对那面游击队的战旗,也可以竖座护旗兵护旗的雕像,那内容就十分丰富了,来这里旅游的人就会更多了。”

“对,我想承个头,要为家乡的旅游开发尽一份力,也希望你和老五兴栻对家乡的开发多支持!”贺学明又道。

“没问题,我们肯定都会大力支持的!”贺兴桐道。

“等我在老挝的投资项目有了眉目,我也一定会回来帮家乡投资。”贺兴栻表态道。

“好,有你们兄弟支持,再加上贺氏家族那么多在外工作人员的支持,还有我们县里的重视和乡村自身的努力,我想,洪家关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美好。”贺学明非常激动地说。

“让家乡变美好,是我们大家的共同心愿,你父亲和我的父亲如果九泉下有知,他们也一定会高兴的。”

三个人如此商讨着,等到香纸燃尽,才一起缓步下山,然后乘车返回张家界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