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致富全书(智慧生存丛书)
6977600000069

第69章 出奇制胜的根本(2)

奇能制胜,但奇总与风险相伴;愈奇,愈容易成功,但愈奇也愈可能失败,失败与成功仅一步之差。韩信背水列车、孔明设空城计、邓艾偷渡阴平、亨利“家丑外扬”等,成败都只在毫末之间--悬得很!有资料表明,新产品从创新到生产,再到用户接受、企业赢利,平均成功率只有30%。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全过程失利。因而,出奇创新,首先需要胆量。

作战只敢用正,很少用奇的孔明一生谨慎,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根本原因在于只知谨慎地打他的“阵地战”,不敢冒险,不敢如魏延建议的兵出子午谷,出奇制胜。可见,胆略,胆在前,略在后,无胆,无以出奇。

“景泰蓝大王”陈玉书敢于冒险,因此屡获得成功。

陈玉书于1914年出生,祖辈旅居印度尼西亚。他在印度尼西亚度过了童年及青少年时代,1960年回国进入北京师学院就读历史系。通过系统的学习,陈玉书对中国的历史了解得非常广泛,这些历史知识为他以后的成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其中他成功地选择了有悠久历史的国宝景泰蓝发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市一所中学教书,平平淡淡,安安静静地过了几年后,“文革”的风暴席卷而来,像他这样祖辈寄居国外,本身又在印尼生活了近20年的人,这段“鬼见怕”的历史,就是跳入黄河也洗不清。遭揪、挨骂、被斗、受歧视成了他家常便饭,令他身心疲惫,凄苦不堪,固而不得不伺机出国。

1972年,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陈玉书终于离开了当时混乱不堪的内地,赴香港谋生。这在当时算是“旁逸斜出”之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身上潜藏着冒险精神。

抵港后,他靠卖苦力维持生活,当过地盘工作、仓库管理员。谈起这段日子,他用“残酷人生”作形容。有次他失业了,碰巧太太又怀了孕,所需的费用也是四处找人借来的。“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段苦难的日子。”他说。后来,一个孩子荡秋千,因体弱无力荡不起来。他上前帮了她。没想到这一帮竟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原来这位妇女是印尼驻港领事馆的一个高官的太太,她得知陈玉书原来曾是印尼人,热心地把他介绍给丈夫,她丈夫为陈玉书谋到了一个能为印尼华商办理签证手续的职位,他因此发了小财。有了点经济基础后,陈玉书立即投身于做生意,经营过茶叶,推销过收音机。1975年急于求成的陈玉书在两位港商的安排下,与台商做生意,购台湾涤纶布销往大陆,数额高达400万美元。岂料这两位港商与台商有勾结,存心骗钱。当他在海关开仓验货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高价买来的全是废布。

辛辛苦苦赚回的老本,一夜间化为乌有,为此他不得不经历一长段时间反躬自省。经过如此惨败,对许多人或许是一次“永无翻身之日”的打击,从此旧事不敢重提,杯弓蛇影,对“冒险”之类商界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噤若寒蝉。但陈玉书却是一个“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既没有消极怕事,也没有丧失理智和清醒,他很客观地评价这次失败,说“那次对台贸易,如果对方不骗我,我肯定能赚到可观的美金,可惜下注下错了。”可见其宝贵的冒险精神一点也没受到影响,完全是一个大将的胸怀和气魄。

正是如此的气魄,使陈玉书“敢”冒两次大险,而获得成功,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

陈玉书自被骗失败而蛰伏了一段时间后,正值1979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为世界商人提供了许多发财的机会,陈玉书理所当然把目光投向中国内地。

在友人牵线搭桥下,他与北京景泰蓝经营部门挂上了钩,第一次买了5万元港币的景泰蓝。虽然陈玉书深知景泰蓝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但是第一次做这一类生意,他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结果这些景泰蓝在香港十分抢手,一下子销光。

第二年他又乘胜追击,与北京景泰蓝经营部订了30万港币的仿古景泰蓝,不料行情逆转,货物滞销,费尽气力也难于销出。但陈玉书没有气馁,更不象其他景泰蓝经营部那样知难而退,改弦易辙。

他深信,在形势不利、前进受阻时,“越是保守,越是死路一条”,与其坐等而殆,不如奋起一搏。

因此他决定“虚张声势”逆市而上,一连开了4间景泰蓝专卖店,还大做广告。他回忆说:“其实我当时的机构很虚弱,销售额每月只有40来万港币,费用却用去了20万,可以说,这是一次面临破产的赌博,但我希望能把‘繁荣’招牌打响。”在如此萧条的市场气氛中,却有此“繁荣”的景象,当然吸引了大批顾客、行家的注意,陈玉书的目的达到了。而且这大胆的一步还为他下一步更大的冒险成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982年景泰蓝的市场日趋萧条,北京工艺品公司库存的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景泰蓝滞销,当时曾有几位港商想趁机进货,但一见数量如此庞大,都摇摇头走了。敢冒险的陈玉书却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丰富的中国历史知识使他深信,景泰蓝绝不会长期滞销,不久将会解冻成为热门货。并且,如果买下这批货,等于把北京的仓库搬来香港,他将成为全世界的景泰蓝供应商,所获利润难以估计。

这个险值得冒!他订下了全部货。

果然不久,市场好转,陈玉书的景泰蓝连销店的营业扩大了10倍,他打响了存货最多、品种最全、货真价实的景泰蓝金字招牌。

此举大获全胜后,陈玉书的事业一路风顺水顺。又在国内倾资建厂开发景泰蓝新品种,要求产品要“日用化、实用化”,一批批别致新颖的景泰蓝灯罩、鸟兽等产品,一面市立即被抢购,并打往了国际市场,吸引了海外大批订单。

就这样,曾经做过地盘工作的陈玉书成了闻名全港的“景泰蓝大王”。

香港流行“无地不富”之说,各行各业的发迹者,事业稍有起色都会立即把资产投入房地产中保值或套利,如塑料大王李嘉诚、船王包玉刚,发迹后都转入地产界。港人似乎对地产界情有独钟,不约而同地把地产当作最后最好的投资工具。陈玉书当然也不会例外,他自称,他的成功一半是依靠地产。

虽然港人深谙“无地不富”的道理,但有时也会产生自相矛盾的“有地不富”的心态。香港地少物薄,经济活动又十分活跃,以资炒作的对象本来就不多,相对来说,地产安全、理想,自然成了港人首选的对象。“众人拾柴火焰高”,被炒作的地产也成了高风险高收益的东西。市道好楼价大幅飙升,自然“无地不富”;一旦市道清淡或有什么不利信息刺激,当然就“有地不富”。

没有哪家地产商愿见“有地不富”的局面,但陈玉书就例外。当别人见市道不好大嚷跳楼时,却是他发财的大好时机。因此有人打趣他是“咸鱼回生的陈玉书。”

1984年中英就香港问题正进行谈判期间,香港新闻舆论炒得沸沸扬扬,各种猜测,各种传闻铺天盖地,莫衷一是。手头上持有地产的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而准备进入地产界的人更二话没说掉头便走,香港楼价、地价被压得非常低贱,甚至有些楼价已跌过成本。陈玉书瞅准这个机会,倾尽所有可动资产,趁低吸纳,地皮、厂房、别墅、住宅、楼宇等等的房地产成了他投资的目标。他深信“香港的地产,永远向上升值,所谓回落或下跌是暂时性的。”

不久,中英谈判有了结果,中英签署了联合声明,中国于1997年收复香港行使主权,中方为使香港保持稳定和繁荣,提出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方针。港人好像吃了定心丸,大部分人信心加强了,形势变成了云开雾散见日月,地产业立时复苏,进而地产价格如脱缰的野马暴涨,一夜之间港人又回复至“无地不富”的心态。有胆识的陈玉书此间使其财富翻了几番。

陈玉书经营地产有个特点,只买不卖。可以说,他对地产投资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并习惯地以地产来衡量自己的财富。究其原因,不外还是始终认为“地产永远升值。”

目前,人们预计陈玉书在地产上两次“逆市而上”的投资,已获得不下10倍的回报。经历了景泰蓝和地产业的几次高风险投资,年轻的陈玉书终于轻轻松松地跨入了香港新一代巨富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