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美好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6973100000046

第46章 珍爱友情享受美好人生(8)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又把事情推到后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远没个完。只有那些善待今日的人,才会在"今天"奠定成大事的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不要以为你还年轻,还有许多时间。要知道时间是有脚的,会走,也会跑,不善待时间的人最终会受到时间的惩罚。

善待时间,明确行动目标,把时间化为前进的动力,为事业而努力拼搏。这样的人,一定会得到时间的回报。

一天的事情有很多,有些是迫在眉睫的,而有一些是可以暂时缓一缓的,也就是说事有轻重缓急。

有些非生理需要的事情,就难以判断出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了。所以你要有一个明确的行动目标。

有了目标,就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把一天中要做的事,分出一个等级来,然后才能有条不紊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干下去。物理学家牛顿就是这样的。

在牛顿年轻时,为了事业,他不顾一切。有一次约了朋友吃饭,可是突然又想起了实验中的某个问题,马上跑到实验室去,沉浸在实验的海洋中,等他想起吃饭跑回餐厅时,发觉朋友因等不到他已经吃过了,他自嘲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了,我还以为没吃呢!"

这就是一个具有明确目标的人,为了事业发生的可笑却值得深思的事情。

当然你不必像牛顿一样,因为牛顿的成就有一定的高度,一般人难以企及,但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抓时间、抢时间的精神。有了这种和时间赛跑的精神,何愁大业不成。

对自己的事情有个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养成善用时间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事有轻重缓急,只有根据你的行动目标,才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制定一个顺序,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如果养成这样一个良好习惯,会使你每做一件事,都向着目标靠近一步。才会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对突然涌来的大量事务处理得当。

有一次,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卡耐基,看到卡耐基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卡耐基先生,你没看过的信件放在哪儿呢?"

卡耐基说:"我所有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你今天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那位经理追问。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卡耐基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态,卡耐基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再一件一件地处理。结果,很快就处理完了。"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

几周以后,这位公司的老板请卡耐基参观其宽敞的办公室时,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堆得和小山一样,一张桌子不够,就用三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情况好多了,瞧,再也没有没处理完的事情了。"

这位公司的老板,就这样找到了处理事务的办法。几年以后,他成为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

欲成大事者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定出一个序列表来。同时多动脑,充分发挥大脑的积极作用,这样自然会事半功倍了。

人们常会犯这样的毛病:当你从几层楼上跑下来后,你发现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办理,于是又跑上楼去,好不容易再次下了楼,钻进出租车,又想起门没有关,于是还得跑上楼去,反反复复,本想节省一点时间,结果却浪费了时间,并且害得双脚不停息地跑动很长时间。

这就是没有合理利用大脑而造成的,如果仔细想一想,预测一下,就不会做这样的无用功了。

对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在行动开始之前,在心里对事情有个预测,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需要花费多大人力和物力。

如果事前没有详尽的计划,就会在事情进行到中途时,猛然发现缺少什么或方案根本不可行,结果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行动也会完全处于被动。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记住关键的一点--仔细。仔细可以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仔细可以减少行动的盲目性;仔细可以保证事情完成的效率。仔细就是养成思考时间、善待时间的最好方法。

同样的一道数学题,可以用许多种方式把它叙述下来,但无论怎样叙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么所有的这些问题,我们就把它叫做一类,而其他诸多问题,也可以分作一类一类的。在解数学题时,对同类的问题,就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一样,有些事情处理的方法都一样。再如,有人让你送几封信给别人,聪明的人会把所有的收信地址都看一看;而有一种人,则按照信上的地址,一封一封地发送,结果有的人有两封信,他就得跑两次,白白地浪费了一趟时间。

所以说对每天应做的事情,划分类别,就可以加快处理事情的效率,节约有限的时间。有了时间,就可以多做事情,在竞争中赢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最初市场的竞争,是工作效率和数量上的竞争。美国的皮鞋制造商伍德,就是这种竞争中的胜利者。

伍德所处的年代,还是一个以手工制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年代,伍德凭借自己的努力,设计出了花样繁多的皮鞋样式,一下子就收到了雪片一样的订单,而当时伍德皮鞋作坊只有十八个工人,累死也不可能制作出那么多的皮鞋。向别的工厂借工人吧,为了自己的利益,别的工厂不可能借工人给他。为此伍德伤透了脑筋,最后决定召开一个作坊会议,向大家摊开这些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

当伍德把问题摆出后,人们就开始发言了。有人认为应该出钱向别的工厂去借;有人认为应该退掉一部分订单。就在人们一筹莫展时,一个青年制鞋工说:可用机器来代替。

此话虽然引来了人们的一致哄笑,但伍德却从中得到了启发。他马上成立了一个研制机构,研究制鞋机器的问题,于是简单的制鞋机器就问世了,这就等于伍德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也因此大大地提高了制鞋效率,而伍德就是制鞋机器的主要受益人。

时间是可以回报予人的,就看你怎么利用它,怎样统筹它,无疑,成大事者是统筹时间的高手。因为,他们知道怎样合理地使用时间。

自己的事要靠自己

依赖别人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坏习惯。依赖性是很多人不能成大事的劣根所在,这种习惯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自己不舍得出一点力气,这也是普通人和成大事者的主要区别。成大事者的习惯是依靠自己成就事业。

要实现心理独立,首先就得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请注意,这里讲的是"依赖的需要",而不是"与人交往"。一旦你觉得需要别人,你便成为一个脆弱的人,一个难以独立的人。就是说,如果你身边的人离开了你、变了心或死去,那么你必然会陷入无法自救、精神崩溃的绝地。

现实告诫我们,不要在心理上依赖父母、老师、上级等各种各样的人。

你或许总是在等待某些人的安抚,如果你觉得必须根据某人的意愿做事情,而且有做了感到怨恨,不做又感到内疚的情绪,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你已陷入误区,这时,你要做的是想尽办法走出误区。

一个有创业勇气和才干的人,最好的谋生之路就是自己练好内功,独创大业。没有资金也好,没有靠山也好,只要有拼尽人生一口气的勇气,就不愁从夹缝里挤不出一条生路来。

多年前,西部一带曾炒起一个号称"第一打工仔"的年轻人,他以年薪50万元被一家大公司聘用,上任仅一百多天,就被炒了鱿鱼。于是,他又一次成为媒体聚焦的人物。

这位年轻人在大学时期就有过无数次商海中小试牛刀的经验,都证明了自己是块经商的好材料。毕业之后他只干了几天"一杯茶,半盒烟,几张报纸混一天"的统计员工作,就孑然一身、两手空空地走上了闯天下的征程。

他最初空怀抱负无地施展,一次次打工都因不甘当"小三子"而辞工走人,就这样闯来闯去,在近十年的漂泊中始终没有给自己做好定位,只是不断地换老板而已。最后一次风风火火地当了一百多天的"高价雇工"义宣告失败,才彻底地使他明白了症结所在--依赖别人终难成大事。

那是在一个冬季,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某公司50万元招聘一名市场经理的招聘信息。他报名应聘,接受了一次面谈,很快就被通知进入了初选的40名。但是他在应聘时打听那家公司的实力却遭拒绝,没过多久,又被通知进入前20名,他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选中的。第三次见面,就又糊里糊涂进入了前10名,这时他对公司还是知之甚少,并且感觉这个企业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但当他得知自己是108名佼佼者中选出来的前三名时,骨子里争强好胜的个性促使他不断向前,此时三名候选人已通过媒体开始在公众面前亮相,他已难以置身事外,整天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就在最后的争夺战中,他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但是在短短的任职期间,备感苦闷,因缺乏许多回天之力的客观条件(包括营销部的自主权等等),使他夸下的海口无力兑现,于是,公司炒了他鱿鱼,并以种种借口,拒付高额年薪。他觉得自己像一只猴子,被人牵着耍了一圈儿,然后又被随意地扔了出去。后来虽然在法律的保护下兑现了报酬,但他从此对高薪聘用彻底地失去了信心。

他在总结自己闯天下谋发展的教训时,认识到自己浪费了近十年的最佳时光。失败的原因是过于依赖别人,在别人的手心里练功。而要想谋事业、求发展,命运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空慕虚名只有轰轰烈烈一时的效应,只能浪费生命,走向失败。

与这位"第一打工仔"有着相反境遇的另一个年轻人却是个残疾人,他以50元钱求学起步,一直到成为报贩之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他没有靠谁的青睐、谁的施舍来打天下,而是凭着自强不息的毅力和独具慧眼的才智取得了成功。

他给人们传授了成大事的经验,就是不能把人生设计成打工一族。打工只是初闯天下的权宜之计,并不是你要走的路,更不是自己想开辟的那片天地。

依赖别人会使人失去精神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依赖别人的人不能独立,缺乏创业的勇气,其肯定性较差,会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也就一直需要别人的鼓励和支持,借助别人的扶助和判断。

依赖者还会表现出剥削的性格倾向--好吃懒做,坐享其成,他们会形成一些特有的症状。他们缺乏社会安全感,跟别人保持距离;他们需要别人提供意见,或依赖媒体的报道,经常受外界指使,自己好像没有判断能力;他们潜藏着脆弱,没有机智应变的能力。

生活的真正实质在于独立。或许你非常害怕冲出依赖关系,但是你要是向一个有依赖性的人问一些问题的话,就会惊奇地发现,他最钦佩的,正是那些敢于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人。正因为这样,你要是独立了,别人就会尊重你,特别是那些拼命要支配你的人会更敬佩你。

养成创造的习惯

一个人要想达到目的,必须要养成不断进取的创造性习惯。这也是成大事者不可少的习惯之一。

在美国有着"银山之王"称号的H·W·铁巴,曾经是个居无定所的醉汉。他身无分文地到西部去发展,靠机会和运气开了迷尼矿山,爬上了大富豪的地位。但是他的荣华并未长久,再度没落,又拿起铲子和鹤嘴锄,做着不能再实现的荣华富贵梦死去了。

他的没落是因为奢侈的生活和愚蠢的生活态度。他沉溺于酒色,却不断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是个欺世盗名的家伙,时至今日迷尼矿山仍是西部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迷尼矿山起初为铁巴所有。这座矿山对处于鼎盛时期的大银王来讲,确实是微不足道的。况且,他认为那矿山的石质并非太好。于是迷尼矿山在不知不觉间,从他的手里滑掉了。一个由费城赶来,斜肩穷相的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这座矿山。铁巴穿着华贵合身的罗纱衣服,捻着胡须,不屑地傲笑着说:"哼!这家伙--马叶勒·格肯海姆,将他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投进这座废矿,不变得身无分文才怪呢!"可是这位荷兰籍的费城人,并不把矿山闲置着,不到6个月,他挖掘到了丰富的新银矿脉,格肯海姆的好运来了。那时候,铁巴已急转直下地走下坡路了,为酗酒和女人所编造的借口,终于使他的运气逆转了。

相反的是,纽约首屈一指的毛纺织品批发商杰姆斯,雇佣了一个少年杂役,名叫乔瑟夫。他每天早晨3点钟要到达弗兰克林街的办公室,在7点30分办事员们到来之前,把全部的办公室打扫整理好。白天一整天,还得为一位患肠胃病的董事,来回不断地送热水。周薪升到5美元的时候,乔瑟夫断然地申请到外面去推销毛纺织品。他既年轻,身体又弱小,然而居然得到准许,做了推销员。

有名的1888年大风雪袭击了全纽约。就在这大灾难之后,一般推销员都在将近中午时分才赶到弗兰克林街的办公室,争先恐后地集拢到火炉旁,尽兴地聊着天。

那天下午相当晚了,大门开处,一股寒冷刺骨的北风直冲进来。同时,几乎冻僵了的乔瑟夫,像醉汉似地摇晃着走了进来。

"这是董事先生来上班了。"老资格的推销员讽刺地说。

"不过,我把今天应做的工作全做完了。"乔瑟夫回答道,"像这样的大雪,我更加奋发。而且在这样的天气里,不会有竞争的对手,所以给客人们看了更多的样本。我今天得到了43件订货。"乔瑟夫立刻调升为正式的推销员,薪水也加倍了。他后来成了世界最大的不动产商人。他是一个办事的天才,从来就不曾有过制造借口或辩解的念头。他知道"今天不成"和"永远不成"两者意思相同。

天气对于怠惰者可造成无穷尽的借口。比如:做这件事情,天太热了,或者说太冷了、下雨不便、风刮得太大、天气变坏了等等。就在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错过了良好的机会,最终不可救药。

"要有更好的工作地方,设备更加齐全的地方……"这也是常见的辩解之言。可是,居里夫妇竟在荒废的老屋中成功地分离了"镭";普雷谢在狭窄、破旧的木屋里制造了近代的天文望远镜;罗奇丹斯基在维也纳的仓库内学习了病理解剖学;爱因斯坦在厨房里构想相对论。

周围的环境并不能挫败工作热情,人的失败才是根本原因。"周围的人真可恶,叫我无法工作。"这是怠惰者常找的借口。

康纳的《贺尔摩斯》中的几篇,是在嘈杂喊叫的房间角落里写成的;乔勒瑞·山特在朋友的包围中,一边应酬着一边挥着钢笔。

写作本来是个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但他们并不因有人在旁而心乱神移,把工作耽搁下来。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狡猾的怠惰者说道。是的,也许真的不知道,但若不试着做做看,将永远不会知道。

"试着做一做,这太冒险了……"这也是常常听到的话。如果不努力试试看自己能做多少,就是否定自己能力的怯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