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美好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6973100000032

第32章 保持良好的心态(2)

首先要心胸开阔,正确对待在事业上和学习、生活上比自己能干的人。其次,要充分认识嫉妒害人害己产生的恶果。嫉妒者多半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全部智能都下意识或十分明确地用于攻击和伤害被嫉妒一方。虽然有些嫉妒者也知道这样做于事无补,但仍像中了邪似的受制于它。

一种克服消极嫉妒心理的较好办法是:唤醒你的积极嫉妒心理,勇敢地向对手挑战竞争。积极的"嫉妒心理",必然会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竞争的行动和意识。当你发现你正隐隐地嫉妒一个在各方面比自己能干的同事时,你不妨反问几个为什么和结果如何?在你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后,你会大受启示。长时间地停留在嫉妒之火的折磨和煎熬中,并不能使自己改变面貌。要赶超他人,就必须横下一条心,在学习或工作上努力,以求得事业上的成功。你不妨就借嫉妒心理的强烈超越意识去奋发努力,升华这股嫉妒之情,以此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增加竞争的信心。自卑感强的人容易嫉妒,因为他们想逃避现实而故意虚张声势,因为惧怕失败而采取嫉妒的手法。所以,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潜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自我夸大,亦不自我贬低。只有在自我感觉好、自我意识能力强的前提下,才能变消极嫉妒为积极嫉妒,也才能在积极嫉妒心理中获取能力、接受竞争意识的刺激。当然,在你反问几个为什么之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天赋、客观条件、知识、能力都不如人家。这也无妨,不要自卑、更不要嫉妒。你不妨再找找自己的优势,在某一方面发挥你的优势,在竞争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从而找到你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总之,对于他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既要羡慕,又要不嫉妒;羡慕,就是积蓄你自己大量的精力、时间、智慧去产生应该属于你范围内的积极嫉妒心理;不嫉妒,就是要洒脱和不甘于落后,对自己充满必胜的信心。这才是强者的风度。

此外,为了克服嫉妒的弱点,最好选择一种终生参与的体育锻炼活动,如游泳、太极拳、慢跑步等。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生理健康,也有利于心理健康,使人变得活泼开朗。

培养宽容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待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怨怨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使你的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折射出高尚的光彩。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朋友和友谊。

一般人总认为,做了错事得到报应才算公平。但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肇事者要竭力避免伤害他人,但作为当事人要以博大胸怀宽容对方,避免怨恨消极情绪的产生,消除人为的紧张,愈合身心的创伤。

宽容意味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具有这样巨大的力量,我们怎样培养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别人呢?

对伤害了自己的人表示友好

宽容是一种博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优良的人格体现,对曾经有意无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有宽容的精神。这样做虽然困难,但更能反映出你的宽大胸怀和雍容大度。用你的体谅、关怀、宽容对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使他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温暖。也许有人会说,宽容别人是否证明自己放弃原则,太软弱了?其实宽容是坚强的表现,是思想的升华。

容忍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人们都希望和那些懂得容忍自己的人相处而不希望和那些时刻要对自己说三道四、横挑竖拣的人呆在一起。布林圭说,专门找别人岔子、动辄教训别人的"批评家"估计不会有什么朋友。另外,根据自己所确立的伦理和宗教方面的严格标准去要求别人投自己所好的人,谁见了都会退避三舍;而那些能容忍和喜欢别人以本来面目出现的人们,往往具有感动人和促使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当你想和朋友友好相处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优点,容忍对方的弱点和缺陷,切莫试图去指责或改变对方。

发现和承认他人的价值

容忍他人的不足和缺陷比较容易,而困难的是发现和承认他人的价值,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每个人只要乐于寻找,一定能找出他人身上许许多多优点和长处,能发现和承认他人的长处,那就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全部意义。只有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才更显出你胸怀的宽阔、人格的高尚。

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

一位哲人说: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

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正直、自律、诚实,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类的崇敬。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信赖和效仿,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可爱。

天才总是受人崇拜,但高尚的品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前者是超群智力的硕果,而后者是高尚灵魂的结晶。从长远来看,是灵魂主宰着人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赢得社会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获得声誉。前者受人崇拜,而后者被人视为楷模,加以效仿。

伟人往往是一些特殊人物,但伟大本身只不过是相比较而言的。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子非常狭小,很少有机会出人头地,成为伟人。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正直诚实、光明磊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你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切不可滥用、误用;你应该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哪怕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你也可以做到真诚、公正、正直和忠厚。

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但是,只要你尽心尽职,这就展现了生命的最高信念和个性。或许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崇高可言,其实,人的平凡生活本身并不是崇高的。人的高尚,情操中的恒久的责任感,也必须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日常事务之中。人的生活就集中在平凡的职责范围内。一切美德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的要求。这样,美德才崇高、永恒和持久。

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的时候,他最高尚的品格也就在这种持久的尽心尽责中表现出来了。他们或许没有金钱,没有财产,没有学问,没有权势,但是,他们依然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诚实、正直、尽职尽责。无论是谁,只要他忠于职守,他就是在履行被创造出来的义务,也就是在锻造自己果敢的品格。

一个人要过上美好而成功的生活,就必须具备与之相符的良好的道德品格。

品格是道德问题的核心,而追求良好的品格,其实就是追求全面性的"个人卓越"与"人际卓越"。想要达到真实、全面、令人深感满意而且长久的个人卓越境界,就务必拥有良好的品格,良好的品格又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好的品质大致包括以下的元素:正直、诚实、耐心、勇气、仁慈、宽容、富于责任感等。

在年轻的时候确立我们的道德标准,作为伦理的指南,在生命的航船受到狂风袭击的时候,就不致偏离航向。大多数人并没有十分坚定的道德标准。因此,一旦遭遇到困难,往往很容易被击败。在努力迈向成功的过程中,道德品格发展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智力的发展,也丝毫不逊于持续提升的感受能力,以及表现技巧。如果未能培养良好品格,便不可能建立真正成功的人生。因为,假如没有正确的能力去评估怎样做最合乎自己的利益,便容易追求错误的梦想,以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去行事。如果没有伴随品格而生的智慧,往往会优先追求眼前可以带来快乐或其他甜头的事物,并因此而将焦点集中于眼前。然而,短暂看起来好的事物,以长远的观点看却未必尽然。事实上,假如没有伴随品格而来的洞察力、自我约束力以及耐性,我们便难以平稳迈向全方位的"个人卓越"。反之,如果我们能建立起坚强的道德性格,就将可能扫除众多的障碍,从而获得个人真正的成功。

品格对于成功还有另一方面的贡献:绝大多数的集体成功,以及相当多的个人成功,都需要透过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但是,除非他人被我们所吸引,进而喜欢我们,信任我们,否则将不乐意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必须让他们相信与我们携手共进是一件好事,要么直接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计划对他们的好处;要么就说服他们,使他们相信帮助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而无论如何,最终成功与否还必须靠我们自己的优良品格。

如果我们希望持久地与他人维持满意的互动关系,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与需求说服他人而影响其生活,就必须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但当前却有许多人,只知一味塑造良好的表面形象,而不愿去培养实质内涵。有些人虚情假意,故作姿态,拼命塑造值得信赖的形象,却丝毫不愿下工夫去培养真正的优良品格,实在是舍本逐末。

这种人以为只要照顾好外表,就可以不在乎实质,这种想法只会使人倒退。若要表现出诚实的外表,最好的方法就是内心诚实;若要表现出值得信赖的形象,最简单、最持久、最町靠的方法,便是让自己真正值得信赖。当前,有太多人宁可选择表象而漠视实质,他们除自己过着虚幻的日子之外,还千万百计使周围的人也误把他编造的假象当真。这些把虚幻的梦想当作成功的理想来追求的人,即使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反倒因此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所以,要培养道德品格,拥有正直的心态,才是获得真正成功的条件。

正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

正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重要品格。正直就是公正坦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搞阿谀逢迎,不讲假话、空话、套话、吹捧话,敢讲真话;处理问题光明正大,把观点摆在桌面上,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的阴谋诡计;不管什么场合,都能诚实地对待自己,公正地对待朋友和同事,不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

唐代的魏征就是具有典型的正直品格的代表人物。他在自己的位置上敢于直言、讲真话,协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一次,黄门官突然来向魏征宣诏,说是圣上有旨,要征集16~18岁、身强力壮的人入伍。魏征觉得天下初定,由于连年的战争和灾荒,百姓中壮丁已很少,这样突然的征兵,不利于国家的安全。当他了解到这是宰相封德彝的主意时,他说:封德彝无视国家现状,征兵的主意不合时宜。他让传旨官告诉唐太宗,这种事不合法令,他难以听从命令。魏征公然抗旨不遵,吓得传旨官目瞪口呆,力劝他接旨,其他朝臣也为他捏一把汗。可魏征依然故我,泰然自若,竟反剪双手在大厅里踱起步来。这时,黄门官又传来第二道旨意,让魏征速派人征点壮丁入伍。魏征仍然坚决不接旨,黄门官好心提醒他,万岁要动怒了。魏征却昂然回答:决不苟且从命。传旨官无法,只得奉命叫他入宫见驾。李世民认为魏征太固执,责问他:"征点壮丁入伍有何不可?为什么屡抗朕命?"

封德彝在一旁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说:"君命也不执行,怎能治理国家?"

魏征大义凛然地反驳说:"难道大律不是君命?大律也是陛下亲自颁发的,倘若连陛下也违反大律,朝令夕改,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李世民非常生气地问道:"朕何事违律乱章,又何事朝令夕改?"

魏征正色道:"陛下八月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免调一年,百姓闻诏皆欣喜若狂,欢呼皇恩浩荡。可至今不到四个月,陛下就开始宣旨征兵,这怎能取信于民?按国家大律上规定,21~59岁的男丁方可征调,封大人怎么知法违法,有辱君命?"

唐太宗听了很受启发,立即停止向魏征发脾气,下令停选中男入伍。全朝的文武官员对魏征这种忠心耿耿、刚正不阿、正直诚实的品格非常敬佩,唐太宗也很赞赏他的"忠谏",将他比喻为检查自己得失的一面镜子。

可见,正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具有了这样的品格,对上可以不溜须拍马,对下能兼听则明,不受"马屁精"们的迷惑;为人处世能把握住自己的方向,在变化莫测的时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生活中做一个正直的人

正直是一条传统的美德。这传统美德能留传至今,正是说明它确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直与廉洁相通;正直的美名与始终不渝地坚持真理、忠实于信仰是紧密相连的,它是你建立生活大厦的坚实基础。

在美国的工业社会中,那些前途远大的人所面临的竞争是严峻的。一年接着一年,实业家们苦心研究年轻人在学校里的成绩,审查他们的申请,为符合理想条件的人们提供特殊的优越条件。然而,他们实际上寻求的是什么呢?大脑?精力?实际能力?肯定,这一切都是需要的。但这些只能使一个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如果他要攀上高峰,担当起指挥决策的重任,那么还必须加上一条因素。有了它,一个人的能量可以发挥出双倍、三倍的效力。这一奇迹般的品格就是:正直。

一个正直的人,不会心口不一,想一套,说一套--因为实际上他不可能撒谎;他也不会表里不一,说一套,干一套--这样他才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正是由于没内心的矛盾,才给了一个人额外的精力和清晰的头脑,使他必然地获得成功。正直还会给一个人带来许多好处: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正直的人,实际上意味着他有某种内在的一定之规。为了做一正直的人,首先要了解在生活中,怎样才算是正直的:

①正直意味着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许多年前,一位作家在一次倒霉的投资中,损失了一大笔财产,趋于破产。他打算用他所赚取的每一分钱来还债。三年后,他仍在为此目标而不懈地努力。为了帮助他,一家报纸组织了一次募捐,许多要人都慷慨解囊,这是一个诱惑--接受这笔捐款将意味着结束这种折磨人的负债生活。然而,作家却拒绝了。他把这些钱退还给了捐助人。几个月之后,随着他的一本轰动一时的新书的问世,他偿清了所有剩余的债务。这位作家就是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