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6954500000003

第3章 扬起信念的风帆(3)

强烈的愿望真就盼来了机会,武昌区司法局招工,她一考就考上了。同时考上的都削尖脑袋想留在机关,稳稳当当当个公务员,她却找到局长,申请到下面律师事务所去。都不愿到下面去,她主动要求,自然得到批准。她总算扎到律师堆里去了。

主任并不客气,他不欢迎女生,直言不讳地说:“只给一次机会,明年如果考不上,自动退回机关。”

她哪能放过这次机会,拼了命地学,终于通过了考试,她获得了律师资格。她的高兴劲儿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心花怒放”。

刚怒放了没多久,她就发现,她只不过是空有了一个资格,一个20岁的小丫头,没人找她办案子。她就今天溜须这个,明天溜须那个,然后要求跟他们下去办案。她鞍前马后地小心伺候,虽说两年也没挣到什么钱,可是办案的程序她却摸了个透,实战经验学了不少。她还拿到了大学法律本科文凭。

逐渐成熟的她又遇到了新的机会。她在《深圳青年》杂志上看到全国十佳律师、罗湖律师事务所主任傅志伟的事迹,心潮起伏,两眼放光。两天后,她就递交了停薪留职报告,直奔深圳。

傅志伟被面前这个理想青年打动,当即拍板录用了她。可过后她说,这是一步险棋。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她带的钱快花光了。正当她没有着落的时候,她接手了第一个案子。她自然全力以赴。一周后,她得到了一张5000元的现金支票。此后,就一路凯歌了。她年纪轻轻就成了所里的骨干。正当她腰缠万贯发展顺利的时候,她却突然决定离开深圳回武汉。大家都不理解。她这样叙述离开的理由:深圳律师市场已经饱和,发展空间很小,而武汉律师市场刚刚在开发之中,空间广阔,大有用武之地。

回到武汉后,她先到对外律师事务所应聘,干了两年。两年后,就在她24岁的时候,她将在深圳赚的钱全部抛出,与别人合伙组建了湖北得伟律师事务所。

她看到证券业的法律服务市场正面临空缺,就参加了司法部金融证券业务培训班。她以独一无二又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纵横证券业,不到两年就成了百万富翁。

正当她飞黄腾达之时,她又一次放弃红火的发展机会,1999年自费跑到法国留学去了。留学期间,她每天找老外“聊天”,并到20多个国家旅游,对其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为此,两年时间她花了30万。她说,我先让老外赚我30万,是为了将来赚老外300万。

2002年10月,她获得法国国际贸易硕士学位回国,成了武汉市惟一的中外合壁的双硕士律师。很多外资公司纷纷请她担任法律顾问或代理办案。由于她熟悉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又了解老外情况,办起案来如鱼得水。同行们猛醒,也纷纷出国“镀金”。然而这块市场已经被她占领。

她的下一步打算是到国外办分所,然后做中国首家上市的律师事务所。她的进取心和永远先人一步的谋略让所有的同行们佩服。

无手却征服“世界”

沈继良一出生就没有手,这注定了他要忍受命运的悲凉。

父亲认为他是累赘,是没用的人,那鄙夷的目光和粗暴的态度,令他的心常年处在冬季。

一天,父亲心情好,要带领全家去公园,小继良也跟出门,父亲凶神般地说:“你跟去干什么,滚回去!”小继良哭得好伤心。

一个严冬的傍晚,父亲让他去打酱油,他用伤残的胳膊捧着冰冷的酱油瓶,胳膊冻坏,感染流脓,露出骨头。爸爸为什么不让有手的姐姐弟弟去,而这么折磨我?为什么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废物”?

沈继良把上班后第一个月挣的16元钱喜滋滋地交到父亲面前,父亲却板着脸训斥道:“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既然你能挣钱了,就出去自己养活自己吧。”沈继良搬出了家门。有一个月没有算计好,短缺了4天的伙食费,第三天就饿得晕倒在床上,被弟弟发现,找来母亲,母亲心疼地哭了。沈继良感受到母亲的温暖,也哭了。

在家里受父亲的冷落,在外面,不公正的待遇和欺负就更多了。

沈继良报名上学,校长看他没有手,说什么也不收。理由很简单:“没有手,怎么写字!”沈继良就天天坐在校门口,羡慕地看着校园里的一切。他心里反复地问自己,没有手就不能写字吗?一天,他捡起了地上的一根冰棍杆,开始用它不停地练字,在地上写,在墙上写……一年后,新的学期开始了。他又去报名,他夹住笔,写了四个字:“我要上学!”还是那位校长,被感动了,收下了他,但要试读一年。一年后,老师评价:品学兼优。四年级时,书法作品获奖。

学习好并不能减少恶作剧。一个大男生在胡同口挡住去路:“没有手的小怪物,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一天放学,两名恶少挡住去路,他不甘受辱,骂了对方,对方追至家中,无助的沈继良钻进床底下,被他们拉出来,打得遍体鳞伤。

为什么受欺负,不就是因为没有手缺少反抗的力量吗?没有手就不能有力量吗?他开始练功。他找来两块20斤重的方砖,中间掏个洞,套在胳膊上练。他练到发疯的程度,胳膊磨出的血,殷红了地上的白雪。他做俯卧撑,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每天增加次数。吉尼斯世界纪录是90分钟1665次,同样的时间,他做了2000次。

学校上体育课,打乒乓球,同学讥笑他没有手,不能打。老师同情他,鼓励他上场,并站在一旁帮助他发球。他双臂夹着球拍,打了几下,一不留神,把球拍甩了出去,正打在对方同学的头上,嗔怪夹着哄堂大笑响了起来。再也没人和他打球。他“胳膊滴血”的精神上来了,在家里后院垒起一个乒乓球台,做了一个5斤重的铁球拍,每天对着墙练习。胳膊又一次次磨出血。一年后,学校组织乒乓球赛,他在同学惊异的眼神中过关斩将,一路拼杀下来,竞夺得单打冠军。同学刮目相看了。“沈继良现象”一时传为佳话。

父亲总说他是个没用的人,是个废物,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一辈子也忘不了父亲那鄙夷的眼神和粗暴的态度。所以,当他听说可以通过残疾人运动会为国争光时,他异常兴奋。他说,我可以当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了。

他来到北京市崇文区体校,继续发挥“胳膊滴血”的精神,苦练乒乓球,并学会了游泳比赛项目。1984年残奥会,他打破了3项奥运纪录。第二届残疾人乒乓球世界杯比赛,他夺得男子单打金杯。连续参加4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所有他参加的项目都夺得金牌。1999年1月,他已48岁,参加在曼谷举办的远南残运会,又捧回金牌。2002年5月,在全国第五届残运会上,他再一次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当他走上领奖台,举起没有手的残肢时,全世界人们的心都震颤了:没有手,他是怎样征服的“世界”?

他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位铁打硬汉的中国人形象,他为民族争了光,他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一位曾经驰骋沙场的老将军带着孙子来看他,这一老一少,郑重地向他的30多块金牌敬礼!

火锅皇后

何永智是个永远不知满足的人,永远处于不懈的追求之中。她靠三口锅开火锅店起家,越开越大,成为中国的“火锅皇后”,被誉为“中国的阿信”。

何永智是一个儿童鞋厂的设计师,丈夫是电工。靠工资日子过得挺紧巴,何永智不满足了。她下班后就去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

1982年的一天,何永智心想,把房子卖了做生意,可比做小买卖强多了。房子是600元买的,可卖3000元。夫妻俩一合计,就把房子卖了。3000元全部投入,买了八一路一间临街房,卖服装,卖皮鞋。有自己的店铺了,生意比原来大了不少。

后来,八一路改成了火锅特色一条街,他们也跟着开了“小天鹅火锅店”,只能摆下三张桌,设三口锅。第一个月没有经验,亏损。第二个月他们把心思用在两个方面,一、口味;二、服务。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有一天,赚了70元,相当于何永智一个月的工资。她一宿没有睡着,盼望着能赚一万元,也当个万元户。80年代初的时候,万元户就不得了了。她心里一直埋藏着强烈的进取心。

生意一天天好,何永智辞了工作,专心经营,在口味、服务、诚信上做文章,生意逐渐火起来。6年,她成了这条街上的“火锅皇后”,面积扩大到100多平方米,挣到了10万元。

这时,何永智有了更大的梦想。

1990年,她到成都租下2000平方米的房屋,开设了第一家分店。按照她在八一路取得的经验经营,生意十分红火。她又扩大规模,在成都附近的绵阳、双流、温江等地陆续开了五六家分店,个个红火。

1992年,到绵阳办事的天津人景文汉看到小天鹅火锅红火,足足找了三个月,找到在武汉开店的何永智,要求合作。何永智被对方的诚意所感动,同意合作,而且条件优惠。她说:“我出人员、技术、品牌,你投资金,共同办店。收回投资前,三七分成,你七我三;收回投资后,五五平分。”1994年6月8日,天津加盟连锁店正式开业,一炮走红,8个月收回投资。

何永智总结天津的经验,以平均每月一家的速度开办加盟连锁店,向全国各大城市推进。很快,北京、上海、广州、南宁、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地都开起了加盟店。1995年,还开到了美国西雅图等地,成为国际企业。何永智从而成为亿万富姐。

如果何永智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急流勇退,“二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怎会有今天的发展?

现在,何永智已是集团总裁,当选为第八届全国妇联代表,跻身“中国私营企业500强”行列,成为“中国最具前景的50家特许经营企业”。

“核能动力”带来的超越

阿徐,青年军旅作家,出生在河南省西峡县桑坪镇农村,仅有小学学历。在恶劣的环境中,他刻苦自学,在人们的惊叹中实现了一次次人生跨越。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报刊、电台上发表了1000余篇共计200多万字的新闻、文学作品,获奖作品《女兵十八九》等三本专著在军中广受好评。

1983年10月31日,13岁的阿徐初中刚上了两个月,就因父母有病,辍学回家,与16岁的哥哥挑起了七口之家的重担。

阿徐不甘心一辈子务农,他要冲出小山村。为此,劳动之余,他通宵通宵地读书,整夜整夜地写作,买不起2角钱一斤的煤油,就从山上砍下“松树明子”照明。

写了一年,也写不出个名堂,少不了挨父母的责骂。他只好转入“游击战”。白天,他利用吃饭蹲茅坑的时间看书。端一碗饭躲进小屋,边吃边看。在茅厕一蹲几十分钟。一本又一本的书就这样读完。晚上,早早躺下,等家人睡熟后,再起来点上松树明子读书写作。

就这样,到1985年2月5日,在他写了两麻袋稿纸投出263篇稿子(其中两个中篇各6万余字)石沉大海之后,“芝麻终于开门”,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那天的《河南日报》上。他欣喜若狂,捧着报纸看了不下20遍,激动得一晚上睡不着。此后,一发而不可收,他的名字频繁在中央、省、地市报上亮相。县广播站几乎每天都有他的稿子播出。稿费单也雪花般飘来。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时他才15岁。

1987年10月,他报名参军。这时他已被聘为广播站编辑,父母已非常知足,不愿让他当兵。但是,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他的梦想在山外,在另外一片他的父母及乡亲们的目光无法触及也无法到达的天空。

他给部队看了他的报刊发稿剪贴,他因这个特长而被分到团政治处搞报道。他没日没夜地采访写稿,不看电影,不打扑克,夜里12点以前不上床睡觉。当兵第一年,就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104篇稿件。年底,他从军里扛回一面锦旗。这是他们团第一次在军里拿第一。

第二年,发稿数百篇,被破格从上等兵提拔为少尉军官。他才19岁。

这时,人们劝他,生活的回报已很丰厚,该知足了。他却不知足,要考军校,上大学!不少人知道他仅小学毕业,说他神经出了毛病。一些他敬重的老同志也说,初高中的数理化没学,考大学谈何容易!甚至有的领导也不理解,“你已经是干部了,上不上大学有何关系呢?何必自讨苦吃!别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什么也阻挡不住他不可遏止的上进心,他执著地捧起了初中课本,开始了又一次生命旅途中艰苦卓绝的“长征”。他想,部队有电灯,比在家乡用了几年的松树明子强多了。

整整两年之后,他参加了招生考试,名落孙山!这更给了反对者们口实,他也觉得面上无光。但是,他不服气,也不心甘,更加刻苦学习。

又过了一年,1992年9月,他终于考入了西安政治学院。站在学校的大门前,他哭了。没上过初高中的他,成了家乡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也成了大学校园中的一个奇迹。

谈情说爱是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线,他却克制了这种诱惑。生命在向前冲刺的时候,要排除一切形式的阻拦。别人打老K,他复习功课;别人看电影,他写稿子;别人逛马路,他泡图书馆。两年下来,他各门功课都在80分以上,发表各类文章200多篇,仅稿费就挣了3万多元。毕业时,被校方留下担任期刊编辑。

留校一年后,他感到自己的性格和追求已不适应所处的生活环境。他的进取心使他无法在生活中停顿下来做慢慢腾腾的工作。他又开始寻找生活的突破口。

1997年3月,他利用休假时间,带着他的两本著作和一大摞作品剪贴闯入北京,到各军事单位毛遂自荐。不到半个月,他从西安调进了北京,坐到了首都某部队总部气派的18层办公大楼里。与家乡的松树明子相比,简直是地狱与天堂之别。

这一年,他27岁。从13岁算起,他奋斗了14年。14年里,如果他满足于任何一次成功,后面的灿烂就永远不会出现。总结14年的历程,阿徐说,不满足现状的进取心是人的核能动力,有了它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热忱的感染力

热忱的力量真的很大。拿破仑·希尔的继母靠热忱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全家人的命运。

热忱属于感情范畴,而感情归神经系统支配,是人最本原的一种动力。当一个人热力四射时,就像人的内心有个神主宰一样,其力量巨大无比,能战胜一切贫穷和不如意。

培养热忱,展现热忱,是拿破仑·希尔成功哲学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你在这个世界上付出的热忱越多,就越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谁爱理睬冷冰冰的人呢?

热忱具有感染力。当你充满热忱时,你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感染,就像太阳温暖了大地。我们每个为自己确立了目标的人,都需要热忱,而领导者就更需要热忱。它能增强被领导者的信心、凝聚力和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

像火一样燃烧的热忱

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意识,就像有一团火在胸中熊熊燃烧,这个人就必定成功无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有一位青年,叫乔慧存,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乔慧存自己承认,他不是个天才,智力中等,只有中专毕业,父亲是工人,家境平平,又在边远地区中小城市,没有成材的所谓良好背景和环境。就是这样一个人,凭什么考入美国名校沃顿商学院NBA呢?这个学院曾连续8年在全美排名第一,每年只在中国招收20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