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6953200000006

第6章 荷兰空降作战(1)

1.发动西欧战争

德国航空兵轰炸雷达站。1939年10月,德国就开始策划对西欧的进攻,希特勒为此下达了第6号指令,陆军总司令部拟定了行动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这个作战计划,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通过比利时的中部,向法国首都巴黎实施主要突击。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西线作战计划的德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使该计划落入英、法手中。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认为,如果再执行这一计划,势必难以实现战略突然性。他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法国阵地的弱点位于马奇诺防线的西北端,即马奇诺工事与盟军机动地段的接合点。进攻部队的大部分兵力应直奔这个方向。曼施坦因不顾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高级将领的反对,建议改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希特勒对此本能地感到浓厚兴趣。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了一道指令,正式采纳了曼施坦因的意见。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主要进攻方向将通过阿登山区,首先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北部,击溃法国北部之英、法军队,尔后再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巴黎;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开始只以佯攻牵制,待主力攻占巴黎、绕至该防线侧后时,再进行前后夹击,围歼该防线法军主力。

德国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后,希特勒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到1940年5月初,德军已在从北海到瑞士一线集中了136个师(其中10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多辆、飞机4500多架,编为3个集团军群。具体部署如下:

“A”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配置于荷、比国境线直至亚琛地区,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上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

“B”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共44个师,由第3航空队支援,配置在亚深至摩泽河一线,是主要突击集团,任务是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方向实施突击,割裂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队。

“C”集团军群由勒布上将指挥,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7个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进攻开始时先实施佯动,牵制法军。

德军战略预备队共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

英、法等盟国在战前均无充分准备。法国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可能会继续向东进攻苏联,即使要进攻法国,也要在四五年以后;英国则指望地面作战由其盟国承担,自己只负责海上封锁和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荷、比、卢三国则抱有严守中立可免遭侵略的幻想。盟军的作战计划直到1940年3月才确定。该计划规定,如德国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以两个法国集团军和一个英国集团军向比利时机动,在比利时军队的协助下,将德军阻止在代尔河一线;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以一个集团军群坚守防御,以另一个集团军群进行增援,英国海军从海上封锁德国。

荷、比、卢、法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47个师(其中3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3000余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还可利用英国本土1000多架飞机。荷兰的10个师、比利时的22个师,均配置在本国东部国境线附近。英、法军队共114个师,编为3个集团军群,分别配置于法国北方各省和德、法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及其以东地域。

1940年5月10日,德军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展开了全线进攻。荷兰首当其冲。德军在进攻荷兰时,再次使用了空降部队,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战役规模的空降作战。

2.空降兵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进攻荷兰的德军为“B”集团军群第18集团军,共10个步兵师和1个伞兵师、1个机降师,指挥官是库赫勒将军。德军对荷作战的企图是:以空降兵的突然袭击保障地面部队快速越过荷兰国境,突破哥雷比-皮尔防线的防御,向鹿特丹、海牙两地进击。

保持中立的荷兰是欧洲首批进行战争动员的国家之一。1939年9月,在德军入侵波兰的第二天,荷兰政府就下达了战争动员令,此后一直保持着防御作战准备状态。荷兰的防御计划是根据英、法、荷、比4国联合抗击德军进攻的协议而制定的。计划规定荷兰军队在英、法陆军到达前,只在国境线上和纵深内的筑垒地域进行防御,迟滞德军进攻,保障英、法军队展开。

荷兰兵力有限,不足以防守由马斯特里赫特到北海的400公里边界。为防御德军入侵,他们设有3道防线:在边境地区构筑有一般的筑垒阵地,只部署了少量兵力;而后是哥雷比-皮尔防线,荷兰的10个步兵师主要依托这一防线组织防御;最后是“荷兰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乌德列支和海牙地区,这一地区有海湾、河流和大面积水域,构成了良好的天然障碍,而且东有北临艾瑟尔运河的格雷伯筑垒地域,南有从瓦尔河到鹿特丹的防御工事作屏障,“荷兰要塞”是荷兰中枢神经所在地。为了能在哥雷比-皮尔防线与德军尽量拖延时间,必要时可把下莱茵河、马斯河和瓦尔河的防洪坝打开,以大水在这一地区构成障碍,并有利于主要港口城市的防御。

德军对于荷兰可能利用水障防御这一点是清楚的。在当时有一个办法可以打破荷军的计划,使德军的装甲部队避免遭受洪水的威胁:在地面部队突破主要防线的时候,同时攻占上述三条主要河流上的要塞桥梁,以保障德军迅速通过。这就是空降作战的主要任务。

早在1939年10月27日,德军第7伞降师师长斯徒登特将军就被希特勒叫到柏林的帝国办公厅密谈。希特勒说,在波兰战役中,我们有意不使用空降部队,为的是避免过早地暴露秘密。但是现在准备立即展开西线的大规模攻势,该是使用空降部队的时候了。于是,斯徒登特奉命开始制定作战计划。他将在荷兰的空降作战行动分为夺占海牙和鹿特丹两个重要地域。在海牙,空降作战的部队为第22机降师的两个团和第7伞降师的1个营,由第22机降师师长斯庞尼克将军指挥。其任务是首先以伞降的方法夺占海牙周围的瓦尔肯堡、奥肯堡和伊彭堡3个机场,然后机降两个步兵团,以攻入荷兰首都海牙,俘获荷兰皇室、政府机关和高级指挥部成员,瘫痪其中枢神经,同时阻止这一地区的荷兰部队向受威胁的哥雷比-皮尔防线增援,并使荷兰空军不能使用“荷兰要塞”的军用机场。在鹿特丹,空降作战的部队为第7伞降师的4个营和第22机降师的1个团,由第7伞降师师长斯徒登特指挥,主要任务是夺取瓦尔港机场和鹿特丹的维列姆大桥、多尔德雷赫特大桥、默尔迪吉克大桥,为正面进攻的第18集团军打开进入“荷兰要塞”的通路。为了保障夺取和扼守这些桥梁,除使用伞兵直接在大桥附近伞降外,在瓦尔港机场机降1个步兵团,作为预备队,以支援各桥的战斗。参加空降作战的兵力为1.6万人,其中伞降部队4000人,机降部队1.2人,由第2航空队约500架JU-52运输机运送。德国西部的威塞尔、明斯特、利普施塔特、帕德恩博等9个机场为空降出发机场。空降纵深40~100公里。为了达成最初空降的突然性,规定运输机从北海上空绕道飞行,从西北方向进入目标。

斯徒登特的计划在后来的6个月中虽然经过修改,但其设想基本未动。希特勒一方面观察西欧事态的发展,与英、法保持着和平信件的互相往来;一方面又寻找实施突然袭击的良机。在此期间,斯徒登特曾11次接受准备袭击的命令,每次命令都是在临起飞之前被撤销。第12次接到袭击的命令是在5月9日,这一次空降作战计划真正付诸实施。

3.德伞兵大显神威

荷兰当局根据他们驻柏林的武官从德国最高统帅部谍报局搞到的情报,预料到德军将要进攻。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中将对德国空降部队突击“荷兰要塞”的威胁了如指掌,他不断提醒其部下注意防范。因此从5月7日起,荷兰采取了一些反空降措施:在各机场的跑道上和公路的重要地段上准备了载重汽车,设置了地雷和其他障碍物;加强了机场、城市的警戒和伪装;加强了值班飞机和增加了高射火器;在沿海组织了猛烈的对空火力。但荷军大多数军官对此并不重视,他们过于相信哥雷比-皮尔防线、洪水的威力和法国实施支援的诺言。

5月10日凌晨,德军航空兵袭击了荷兰、比利时、法国的40多个机场,夺取了制空权。对荷兰之战来说,最激烈的战斗并不是后来地面军队的突破,而是德军和荷军在“荷兰要塞”内的空降和反空降作战。

凌晨3时30分,德军对荷兰的瓦尔港、海牙、阿姆斯特丹、希尔维萨姆等地实施航空火力准备。在轰炸海牙兵营时,由于荷军未及时发出空袭警报,约800名士兵被炸死在床上。航空火力准备一直持续到运输机进入空降地区。

4时,运载第一批空降突击部队的运输机开始起飞。5时30分,第18集团军向哥雷比-皮尔防线发起正面进攻。

在海牙方面,第7伞降师第2团第1营乘坐65架JU-52运输机,在战斗机护航下,从夜航机场起飞。他们在越过荷兰国境线,掠过平原,在通过哥雷比-皮尔防线以及在飞向海岸时,一直把飞行高度降到30米作超低空飞行。当飞到海牙以西的河流交织地区时,才爬升到180米,并分成3个突击分队,分别飞向海牙周围的瓦尔肯堡。奥肯堡、伊彭堡3个机场。飞临海牙北边瓦尔肯堡机场的伞兵突击分队,看到了德军空军对机场实施航空火力准备时投下的最后一批炸弹。当轰炸机返航时,JU-52运输机开始进入目标。伞兵降落在跑道上,很快集合完毕,与荷军机场警卫队展开战斗,把荷军驱逐出机场。7时30分左右,德军伞兵完全控制了机场。降落在海牙南边奥肯堡机场和海牙西边伊彭堡机场的两个伞兵突击分队也同时占领了这两个机场。

德国航空兵轰炸公路和铁路。但是,当第一批德军的其余100架飞机运载1个步兵营飞抵瓦尔肯堡和另外一个步兵营飞抵伊彭堡、并于7时30分左右着陆的时候,却遇到荷兰军队的反冲击。伊彭堡周围的高射炮火一直很猛烈,运载步兵的飞机有12架被击中。在瓦尔肯堡,沉重的JU-52运输机有的在松软的跑道上陷了下去,无法再起飞,结果被炮火击中。

在瓦尔肯堡,荷兰步兵第4旅的3个营,也在一个炮兵团的火力支援下,对据守在机场上的德军伞兵和步兵实施了反冲击,并将德军从西北方向赶出机场。德空降部队第二批运输机到达机场上空的时候,地面的混乱局面使飞行员不敢冒险着陆。空中指挥官被迫下达了取消在机场着陆的命令。带队长机率领机群飞向附近的海岸,在卡特威吉克附近选了一块海滩当作备降场。然而,这块场地的土质实际上比他预料的要松软得多,因此在这里先着陆的14架飞机当中,有7架因接地失事,无法再起飞。于是编队向西南转弯,试图在德尔夫特至鹿特丹的公路上着陆。但荷军在此段公路上事先设置了障碍物,因而在降落的30架JU-52运输机中,有几架由于在着陆时损坏得过于严重而不能再起飞。陷在卡特威吉克附近海滩上的7架飞机的机上人员,遭到荷兰步兵第4旅第2营的攻击,被赶出着陆场。第一批在瓦尔肯堡机场着陆的部队,被荷兰军队赶出机场后,退至瓦尔肯堡村庄里的防御阵地。荷军炮兵对这些阵地连续轰击了一个下午,但是德军据壕死守,艰难地抵抗荷军的反击。

在奥肯堡和伊彭堡,荷军发动的反冲击也非常积极。荷兰近卫旅派出该旅的第1营,在一个炮兵旅的支援下,对奥肯堡机场实施反冲击。德军伞兵一个连在那里孤立无援,被驱逐出机场,向西南方向退却。荷兰近卫旅第2营和第3营,在海牙仓库守卫部队的支援下,攻击了伊彭堡机场,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夺回了机场。荷军经过在海牙周围的一系列协同良好的反冲击之后,将主动权从德军手里夺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