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联对日宣战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于1945年7月27日开会,讨论波茨坦公告与苏联调停的问题。军部阿南惟几陆相、梅津美治郎参谋总长等主战派以种种条件为理由主张全面拒绝波茨坦公告;东乡外相等人则认为:苏联政府未在波茨坦公告上签名,因此苏联对日本仍然保持着法律上的中立,且盟国对过去所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有所缓和,所以应当先看一看苏联的态度,然后再最后决定日本的态度。7月28日,铃木首相屈服于军部首脑的强烈要求,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声明说:波茨坦公告只不过是《开罗宣言》的“旧调重弹”,“政府认为(公告)并无任何重要价值,只有对它置之不理。”
日本公开拒绝波茨坦公告,同盟国只有对日本法西斯进行最后一战。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争取掌握占领日本的主动权,急欲单独迫使日本投降,以便获得在战后同苏联对抗的有利战略地位,遂于8月6日抢在苏联出兵之前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9日,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日本居民遭受的灾害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拒不投降的结果。8月8日17时(莫斯科时间,东京时间为当日23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交给他一份苏联对日宣战书,宣布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当面宣布,苏联从8月9日起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苏联对日宣战,既是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所承诺的在德国投降后2或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义务,也是苏日矛盾加深,双方长期军事对峙的总爆发。
1945年春,苏军即已根据《雅尔塔协定》,向远东集结兵力。从20世纪初日本发动日俄战争起,日本在对朝鲜、中国实施侵略政策的同时,一直酝酿进攻苏俄的战争计划。1928年,日本就企图侵占西伯利亚,以消除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可能发生的革命影响。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不久,苏联政府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在远东地区不刺激日本,于1932年3月16日,由苏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在日内瓦曾向日本大使提议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问题,但遭到拒绝。日本在拖延10年之久后的1941年4月13日,才与苏联签订中立友好协定,有效期为5年,并发表声明:互相尊重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满洲国”双方领土完整与相互不可侵犯性。
1932年8月,日本参谋部制定了1933年度的对苏作战计划,企图把刚刚侵占的中国东北作为北上进犯苏联的跳板,阴谋夺取整个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内蒙连成一片,以作为争霸亚洲及世界的战略基地,并建立对苏作战的有利态势。只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奋勇抵抗,“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的目的——准备对苏战略体制,始终未得进展”。
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8月,关东军先后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中受到苏联红军的严重打击而遭惨败。关东军对此一直耿耿于怀。1941年6月25日,即德国进攻苏联后的第3天,当时苏联大使曾询问日本外相松冈洋右,日本是否将遵守与苏联签订的条约保持中立。松冈对此未作正面答复,却说:“三国公约是日本对外政策的基础,如果目前的战争以及中立协定与此基础有抵触……则中立协定无效”。
日本毫无诚意执行苏日中立友好协定不打自招。日军参谋总部不仅企图夺取苏联的远东领土,而且妄想毁灭苏联的全部武装力量,打算把鄂木斯克作为法西斯德国与军国主义日本瓜分苏联的分界线,代号为“关特演”的1941年的计划就是这样的计划。随着法西斯德军在苏德战场的失败,日本企图利用苏德战场上的有利形势入侵苏联的计划也随之变成泡影。但日本“仍然认为进攻苏联是他们政策的基本目的之一,既未放弃其侵略野心,也未放弃其进攻的准备。”据此,苏联政府于1945年4月5日宣布废除苏日中立协定。
苏联对日宣战,大大出乎日本意料之外。日军原来判断,苏军对德作战结束后,需要休整,对日作战时间可能在1946年春,最早也要在1945年9月上旬;苏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可能由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实施。关东军根据这一判断,把防御重点定在中国东北的东部方向。
8月9日零时,苏军发起对日作战,到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历时24天。苏军把这次战略性进攻战役称为“远东战局”。中国军史学术界习惯上把它称为“远东战役”。它包括5个不同规模的战役,即: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3个进攻战役、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登陆战役。
2.战前准备
1945年7月5日,日军大本营确定关东军的对苏作战方针是:“利用满洲广阔地域粉碎敌之进攻。不得已时,也要扼守长春—大连线以东、长春—图们线以南要地,坚持长期作战,以利于遂行大东亚战争。指导要点:尽量利用北朝鲜东部山地、牡丹江流域西侧山地、大小兴安岭和四平—齐齐哈尔线外沿地区的地形和工事,力争粉碎敌人。为阻滞敌人进攻,预期以一部兵力打头阵;尔后,利用满洲广阔地域和地形,阻敌进攻,以期持久,同时广泛开始游击战。关东军主力适时集中在长大线以东、长图线南山地,诱歼进攻之敌;不得已时,也要扼守通化、临江周围要地,以图长期坚持。”
苏军3个方面军越过国境线关东军辖日第1、第3方面军,计24个师又12旅,70余万人。此外还有伪满、伪蒙军8个师又12个旅,约20余万人。日伪军总兵力近100万人,共装备作战飞机150架(另有可用于作战的教练机约500架),坦克160辆,各种火炮5000门。
关东军的部署如下:第1方面军担任东部正面防御,主力集中在牡丹江、延吉一线,司令部设在牡丹江。第3方面军担任西部正面和南满的防御,司令部设在沈阳,其44军部署在阿尔山、洮南、通辽地区,第30军配置在长大线以东地区;第4军担任北部正面防御,司令部设在齐齐哈尔。第34军为关东军的预备队,设置在朝鲜咸兴地区。
关东军的防御由3道防御地带组成。第1道,由边境筑垒地域及二线主阵地组成;第2道,沿长大和长图线设置,成据点式防御;第3道,以通化为中心,沿中朝边境山区设置,是最后抵抗地域。纵深工事在开战前刚刚动工。沿边境线的17个筑垒地域(东面8个,北面5个,西北面2个,西南面2个)总长1000余公里,计8000余个永备工事和土木质发射点。以虎头筑垒地域为例,在4个山丘上建立了6个抵抗枢纽部和3个独立支撑点,筑有火力发射点400余个,火炮阵地66个,指挥观察所64个,全正面约100公里,纵深40~50公里,其设施可容纳2个师以上的兵力。1941年曾配置1个守备师(1.2万人)。远东战役时,守军减为4个步兵连、4个炮兵连(各种火炮34门,内150毫米以上口径重炮共13门)和保障分队,计1400人,另有日侨义勇队500人。
1945年4月,华西列夫斯基奉命开始制定对日作战计划。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摧毁日军整个军事体系,曾考虑过3种方案:一是进攻日本本土,但实施战略性登陆战役没有把握;二是进攻华北,但因日军没有密集集团,不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三是歼灭关东军。最后,确定了进攻关东军的方案,同时在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实施登陆战役,控制宗谷、根室两海峡,威逼日本本土,保障苏联海上的航行自由。
在选择主突方向时,苏军统帅部分析东北的地形、道路和日军的部署后,认为把主突方向选在蒙古东部突出部最有利。因该方向日军防御薄弱,大兴安岭以东地形开阔,便于坦克机械化兵团行动,只要迅速越过大兴安岭,就能出其不意,迅速前出到东北平原,从而达成进攻突然性。总的企图是:以3个方面军从东、西、北3个方向同时进攻,东西对进,以西为主,北面为辅助进攻方向,切断东北日军与华北、朝鲜的联系,分割围歼关东军主力于中满地区。苏军统帅部在训令中强调:“尽快夺取胜利,避免与日军在满洲陷入持久作战。”
为了达成速战速决,苏军统帅部认为,仅靠远东原有40个师的兵力是不够的,遂决定从欧洲向远东机动兵力。在5~7月内,向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增调了2个方面军指挥机构、3个合成集团军、l个坦克集团军,共27个师、12个旅、许多独立兵团和特种部队,使远东兵力猛增1倍。
鉴于战区远离莫斯科,战场广阔,作战方向分散,协同困难,为实行统一的战略领导,在伯力成立了以华西列夫斯基为总司令,希金上将为军事委员,斯·帕伊凡诺夫上将为参谋长,并赋予全权的远东苏军总司令部。下辖3个方面军、太平洋舰队和黑龙江区舰队,共有11个合成集团军、l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3个空军集团军、3个防空集团军。计陆军80个师(其中6个骑兵师、2个坦克师),火炮2.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00余辆,作战飞机3800余架,海军各种舰船500余艘,海军航空兵飞机1500余架。总兵力达150余万人。其战役部署如下:
后贝加尔方面军:辖1个坦克集团军、4个合成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1个空军集团军和1个防空集团军,约65万人。其任务是分割围歼关东军第3方面军主力于长春、沈阳地区,切断关东军与华北的联系。方面军以坦克第6集团军和第17、第39、第53集团军组成主突集团,从外蒙古的塔木察格布拉克向长春、沈阳方向实施主要进攻,以第36集团军从左翼向海拉尔、齐齐哈尔方向实施辅助进攻,以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从右翼向承德、张家口方向实施辅助进攻,以第53集团军为第2梯队。以2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1个坦克旅为预备队。当前任务是,战役第15天越过大兴安岭,前出至索伦、突泉、鲁北一线,坦克第6集团军不迟于战役第5天进至上述地区,尔后向长春、沈阳进攻。战役纵深800~1000公里。司令部设在赤塔,临战前进至塔木察格布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