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茶饮养生宜忌
6950300000021

第21章 茶叶常识(4)

饮茶有防癌的效能,但茶叶中含有一种致癌物质(Bap),可致白血病、胃癌、肺癌、皮肤癌等病。这种Bap来自空气、土壤的污染,更主要的是来自茶叶在烧制过程中对其碳化物的热解作用。但由于Bap难溶于水,所以在日常的泡茶液中,Bap的含量极微,大多留在茶叶之中。如果在饮茶时把茶叶也吃下去的次数多了,就容易致癌。同时也应该记住,茶饮用得过多、过浓,茶叶浸泡过久,都可能使人摄入Bap物质,是不利的。

10.贫血病人忌饮茶。贫血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缺铁性贫血者最多。人体缺铁,会影响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使人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气促等症状。贫血病人饮茶,会使贫血状况加重。这是因为食物中的铁包括茶中的铁成分,是以3价胶状氢氧化铁形式进入消化道的。经胃液的作用,高价铁只有转变为低价铁(2价铁),才能被机体吸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极易与低价铁结合。因而形成不溶性鞣酸铁,从而阻碍了铁的吸收,使贫血病情加重。

因此,贫血病人忌饮茶。

11.银杏叶泡茶应慎用。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银杏叶性味甘苦涩平,有益心敛肺、化湿止泻等功效。《中药志》记载它能“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据现代药理研究,银杏叶对人体和动物体的作用较为广泛,如改善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循环功能,对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具有促进记忆力、改善脑功能的作用。此外,还能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

银杏叶制剂一般副作用轻,偶尔头昏、头痛、乏力、口干、舌燥、胸闷、胃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腹泻等,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至于自行采集银杏叶服用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考虑自己究竟有没有适应症,是不是需要服用,不要把银杏叶当作一般补品服用。其次要注意银杏叶的质量,有没有霉变,有没有污染。再则不要用量过大,一般以5~6克为宜,可以煎服或沸水冲泡服用,但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有过敏史的人要慎用。

12.淡茶养生浓茶伤身。夏季,茶是消暑圣品。专家说,茶可提神醒脑、促进消化,但如饮茶过浓,就会伤害身体。科学家研究表明,经常大量饮用浓茶,易造成胃液稀释,不能正常消化,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茶叶中含有鞣酸,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的结合,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并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导致便秘。此外,浓茶还能致使血压升高和心力衰竭。饮淡茶可以养生,饮浓茶则有损健康。专家劝告市民,为延年益寿,饮茶时应弃“浓”择“淡”。

13.吃狗肉后忌饮茶。寒冷的冬天,人们非常爱吃狗肉火锅,狗肉不但肉嫩味香,营养丰富,而且产热量大,增温御寒能力较强。因此,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是,决不能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了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吃完狗肉后不宜立即喝茶。

14.忌饮隔夜茶。饮隔夜茶因隔夜茶时间过久,维生素已丧失,而且茶里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当然,未变质的隔夜茶在医疗上还是有它的作用的。如:隔夜茶含丰富的酸素、氟素,可以阻止毛细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痛,湿疹,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疮口脓疡等可用隔夜茶治;眼睛出现红丝或常流泪,每天用隔夜茶洗眼多次,可奏奇效;每天早上刷牙前后或吃饭以后,含嗽几口隔夜茶,不仅可以使口气清新,还有固齿的作用,等等。

饮茶小常识

午睡后喝杯茶有益健康

爱睡午觉、天天睡,而且睡得又长又久的人,可要注意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哈佛大学及哥斯达黎加研究人员针对哥斯达黎加的民众进行研究,以了解505名心脏病发作存活者及522名健康民众之间的生活习惯差异。结果显示,与每周只睡一次午觉(少于60分钟)的人相对照,喜欢睡午觉的人(每天睡上90分钟)心脏病发作比例整整高出50%,显示出经常睡午觉的危险性,实在是高得超乎想象。

喜欢打个盹、睡个午觉的人,可不要太紧张了。因为研究人员认为,经常习惯睡午觉的人,主要是偏向静态生活,缺乏运动习惯的缘故。因此,增加活动体能,随时让自己动一动,反而会让自己的精神比睡午觉来得更好。

你的生活紧张,已经到了非睡午觉不可的地步吗?建议您,正确的午觉应该这样睡:

(1)尽量采用躺在椅子上,而非趴在桌上的睡法,这样才能减轻用头枕着手部睡觉的不舒服。

(2)戴上眼罩,可以阻绝光线,帮助自己更快入睡。

(3)每次午睡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才不会越睡越累。

(4)佩戴隐形眼镜者,最好先把隐形眼镜镜片拿下来,再开始睡午觉。睡完午觉后,重新戴上隐形眼镜,眼睛才不会酸涩疼痛。

(5)睡完午觉之后,马上起身洗把脸,动一动身体,再喝上一杯热茶,又可以生龙活虎地继续下午的工作。含糖饮料会让身体容易疲倦,尽量不要喝。

茶叶并非越鲜越好

一些人在品茶时追求品新茶,喜欢买新炒的茶叶。所谓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其实,认为茶叶越新鲜就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较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炎者,喝新茶易引起胃脘疼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春夏秋茶的鉴别方法

一、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

在我国气候条件下,除华南茶区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限为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茶区,包括江北茶区、江南茶区,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但季节茶的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有的以时间分:于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我国华南茶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大分明,几乎全年都有茶叶采制,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采制迟早,划分为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四轮茶的。

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每季茶的采制迟早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南北差异达3~4个月。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年与年之间,也可以因气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

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也不尽相同。

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以绿茶为例,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加之,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所以,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来自春茶前期。

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

对红茶而言,由于春茶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发酵困难,而夏茶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小,有利红茶发酵变红,特别是由于天气炎热,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干茶和茶汤均显得红润,滋味也较强烈。只是由于夏茶中的氨基酸含量减少,对形成红茶的鲜爽味有一定影响。

二、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品质特征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描述。

(1)干看

主要从干茶的色、香、形三个因子上加以判断。凡绿茶色泽绿润,红茶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白毫,且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而且香气馥郁,是春茶的品质特征。

凡绿茶色泽灰暗,红茶色泽红润,茶叶轻飘宽松,嫩梗宽长,且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香气稍带粗老,是夏茶的品质特征。

凡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香气较为平和,是秋茶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