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优先的社交礼仪规则
在许多西方国家都有“女士优先”这样一种成规。有人以为一手拎着公文包,一手拿着长柄雨伞,再戴上一顶礼帽,就是一位绅士了。有人觉得体魄健美,衣冠整洁,阅历丰富,谈吐不凡,便是一个男子汉。其实不然,无论是绅士还是男子汉,其首要标准,在于是否懂得尊重妇女。西方将这一标准具体转化为“女士优先”的原则。
女士优先原则的核心精神是要求成年男士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行动上从各个方面尊重妇女、照顾妇女、帮助妇女、保护妇女。不仅对年轻漂亮的姑娘应当如此,对陌生的女士也应当如此,要是望文生义,把女士优先原则理解为女士先行,那就未免太狭隘了。社会似乎公认妇女享有“优先”的特权,谁不遵守这一成规就会被看做失礼。
1.演讲时
不论男士或女士发表演说,开场白总要先说“女士们”,再说“先生们”。因为首先提到的人总是最受尊敬的人。
2.进餐时
与女士一同进餐,男士要协助坐在身旁座位的妇女就座,做法是把椅子从餐桌往外拉开,等妇女站到合适的位置将要坐下时再把椅子推回靠近餐桌,让她坐下。在宴会上服务员总是先给女客人上菜,然后再给男客人上菜。
3.行走时
从前,男女在街上一起行走时,男子必须走在靠马路车辆行驶的一边,以妨脱僵或受惊的马匹撞伤同行的女子。现在,男性对女性的保护似乎主要是防止汽车溅起泥浆弄脏她漂亮的衣裳。在陪同她们的男子按照公认的做法对待她们时,她们觉得自己更具有女性气质和得到“体贴”。过马路时,男子不必前后来回奔跑,只需保持在女伴左边。因此,总的说来,男性应该始终走在女性的左边,使女性居右,因为人们认为右边的位置比左边的位置显得尊贵。
走路是并肩而行,下楼梯时则恰恰相反,男士应当走在前面,为的是万一发生意外的事故,他可以设法保护走在后面的妇女,同时也防止自己万一滑倒,不至于冲倒走在后面的妇女。
与妇女同行,还应主动帮助她携带背包以及外衣等物品,绝不能自己两手空空而让妇女拿着许多东西,但不必帮她拎随身的小包,因为其中通常装有妇女的“小秘密”,它对男士而言是一个“禁区”。另外,当男士为女士效劳遭到再三拒绝时,男士亦不必勉强。男士在路上遇到认识的妇女要脱帽致意,男士等妇女伸出手来才能同她握手。
4.进出门
如果房间门开着,男子总是站在一旁,让女子先走;如果门关着,男子应把门推开先进去,然后用手把门拉住让女子进来。
当旋转门正在转动时,应让女士先进,如果门没有转动,男士应先进入旋转门内,使门慢慢转动,让女士步入他后面的隔层里。
任何一个懂礼貌的男士,都会为紧随其后的女士拉住门,让其先行,除非她离他较远。若当别人到来时,砰地迎面把门关上是极为粗野的行为。
一同去影剧院,男士应主动去购票,而男士去购票时,女士站在一旁等候或随其男伴跟着购票队伍慢慢前行。当他们一同进入场内时,让女士走在前面;若没有引座员,则男士在前行,为女士找座位。
5.在车上
过去妇女被视为娇嫩的花朵,现在妇女在各个领域里要求与男子平等,所以她们不希望男子像从前那样对待她们。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工作一天的男子与他身边的女子都同样的劳累。如果他运气很好找到一个座位,而站在他面前的女子看来年龄不大、身体还好、没有怀孕、不抱孩子或不提重物,他就不必给她让座。当然,如果愿意的话,也未尝不可。在这种情况下,女子可以接受他的好意,也可以谢绝。
男子和女子一同上车时,男子应上前几步,为女子打开车门;下车时他则应先下来,为她拉开车门,然后把手递给女伴,搀扶着下车。尽管保护女子的观念对当今洒脱干练的女子说来已不合拍,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引起她们的反感,但是随时准备给予她们以应有的帮助还是应该的。
6.在电梯上
在十分拥挤的电梯上,不管有无妇女在场,男子都不必脱帽。因为把帽子拿在手里要比戴在头上更占地方。
当男子站在电梯门口而自己也该出电梯时,不必躲向一边让妇女先走出。如果女伴站在电梯的最里边,男子应行到电梯外等候。
在公寓楼房或私人住宅等不拥挤的地方,妇女进入电梯时,男子应脱帽致意,走出电梯时应让女士先行。
7.撑雨伞
在男女合用一把伞的情况下,一般由男士撑伞,如果两人的身高相差悬殊,女性最好自己带一把伞,否则伞离她高,是遮不住雨的。不论男子还是女子拿伞都要特别小心。避免伞尖捅伤对方。
目前,在一些东方国家,仍然残存着男尊女卑的遗风,妇女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人们常常可以看见妇女跟在男人的背后走,妻子在家里温顺地侍候丈夫。但是,即使在这些国家的国际社交活动中“女士优先”的准则也日渐通行了。
社交场合要防止厚此薄彼在社交活动中,我们经常需要同时与几个朋友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言谈举止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厚此薄彼,影响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避免这种失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要遵循“等距离”规则。
所谓“等距离”规则,是指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在一些交际应酬中,对待众多的合作伙伴,应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不要使人感觉有明显的亲疏远近、冷暖明暗之分。
例如在国际交往中,签定条约协定时,应遵守“轮换制”,即每个缔约国在其保存的一份文本上名列首位,它的代表在这份文本上首先签字。在文字的使用上,每个国家都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本国文字与别国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在握手寒暄时,应按礼节规定的顺序依次进行,不应该不讲先后顺序,跳跃地进行。与多人握手时,注意与每人握手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在与为数不多的人交换名片时,应按礼节规定的顺序,可以一一地把自己的名片递过去,请对方指教。那些在场者并不一定都想要你的名片,但仅凭自己的判断不给他们也有失礼之嫌。
一个男士与两个女士同行或坐在一起时,不应夹在她俩中间,否则,男士同她们谈话就不得不左右兼顾。那么男士的最佳位置应是坐在或走在她们的左侧才合乎礼仪。因为此刻你若居中而坐,或是走在中间,是难于做到一左一右绝对“等量”地对待她们的。
然而,这一规定却有个例外。在一位未婚男子同两位单身女子同行时,如果他靠近其中的一位而远离另一位,反而可能引起她们的不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走在她们中间较好。
在招待客户时,不论是对待大客户还是小客户都要设法照顾周到,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在某公司举办的一个大型答谢晚宴上,业务员小王及其他业务员都招待各自的客户,小王的客户很多,小王与小客户打过招呼后,就借用餐时间与一个大客户交谈起来,因为这个大客户曾与公司产生过误会,通过交谈,与这个大客户基本上达到了沟通的目的,消除了误会。事后,有一个小客户打来电话,说不想用该公司的产品了,当时小王非常吃惊,因为双方一直合作得不错,虽然产品用量不大,但一直保持业务往来,且关系很好,他不知道是哪方面得罪了这位“上帝”,后来经过多方打听,原来在那次晚宴上,这位客户就坐在自己的邻桌,因受其冷落,所以才欲终止合作。后来小王经努力不断地加以解释,才挽回了这位客户。
到公司去洽谈业务或办事,进入办公室后应设法与办公室业务人员都聊上几句,以调节气氛,不能只与业务主管攀谈,目无他人,令人觉得你只认领导,冷落其他在场的人,这样往往会收到不良的效果。
一位南方经营木材的老板,经常来公司洽谈业务,但是他每次来科里,只与业务主管交谈,旁若无人。甚至对其他人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形同路人。说起话来口气很大,动辄跟某某厂长、科长关系很好,仿佛他做生意靠的不是实力,而是关系,大家都很反感他。他来科里联系业务,业务主管不在时,没人理他,更没人主动帮他,他来电话找人,回答“不在”——没人帮他去找;打听什么信息,回答“不知道”——即使很清楚,这样一来,看似精明的南方老板,实际上办了一件很不精明的傻事,原因是忽略了“等距离”规则。
“西”是团支部书记,一次他组织郊游,大家分了组,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回来聚会时大家兴致不减,我发现“琳”劳累的脸上挂着一丝不悦,琳说:“我们这组的组长‘西’,对另外两个女孩子特别殷勤,对我们却很漠然,我又没得罪过他,他是不是看不起我,还是认为我是组里的一个包袱呢?早知道是这样,我就免去了。”
可我了解“西”,他不是那种人,“琳”一定是误会了,后来为我将此事转达给“西”,“西”连呼冤枉,说他只不过是更熟悉那两个女孩子,根本没考虑那么多,“琳”怎么会想歪了?于是“西”决定请“琳”去跳舞,以弥补过失,这样才消除了误会。
防止热情过度
中国人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外国人却大都强调个性独立,所以不可以把中国式的善意的关心和规劝施之于外国人,不然就会出力不讨好。
例如:你问外国朋友“吃饭没有?”他会曲解为你嘲讽他连饭都没得吃。你同他打招呼:“上哪儿去?”他会怪你多管闲事。你见他天冷时穿得太少了,便建议他:“该多穿几件衣服了。”你显然是好意,他却会认为你粗暴地干涉了他的个人自由。
中国人讲究待人接物既要诚恳热情,又应当合乎彼此的身份和关系,符合礼仪规范。如果一味只顾热情友好,而不顾“礼”的适度,就是所谓“热情越位”。“热情越位”与不够热情同样有害。“热情越位”会被人视为失礼和没有教养的表现。
例如,与初交或交情不深的异性谈话,不应询问其婚姻状况,或是大谈特谈对方比自己的伴侣“强多了”。要是刚认识一位年近30还未成家的女士,马上就问人家为什么还不结婚,甚至毛遂自荐要为对方当“红娘”,显然欠妥。
与业务伙伴谈判或是聚餐时,一位异性突然起身往外走,很可能是想去“方便”一下。有时对方可能还会给自己找个借口,比如说“出去打个电话”之类。此刻有教养的人是不会问对方“此行何去”的,更不会要求陪对方去“打电话”。
刚上班不久的小王请师傅来家做客,小王与师傅交谈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师傅再三推辞,但抵不住小王全家热情的、甚至有些强硬的挽留,只好同意共进午餐。小王对师傅说:
“来,洗洗手,摘下帽子,咱俩喝点酒。”小王发现师傅没有摘掉帽子,便热情地说:“屋里有暖气,不冷,不用戴帽子,快摘了!”师傅连声说:“好,好,先喝酒、先喝酒。”小王着急了:“喝酒更热,出了汗到外面该着凉了!”见师傅不加理会,小王便站了起来说:“我帮你摘!”没容师傅反应,小王已经把那顶工人帽摘下来,霎时,全家都愣住了,原来师傅头上光光的,没有一根头发。小王拿帽的手停在空中,但只一秒钟,迅速地又把帽子戴到了师傅头上,一切都发生那样快,小王和师傅都尴尬得不知所措。
热情过度使人感觉失礼、冒失,没有教养,动机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在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但如果过分热情,硬让不会喝酒的人喝酒甚至过量喝酒,就会失言失态,从而破坏宴会的气氛,也使客人的身心受到伤害。小张曾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很热情,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他很感激主人的好客,可是其中一道菜是他平生最不喜欢吃的,而主人却一定要他品尝其手艺如何,说这是她最拿手的。不吃吧,主人的盛情难却,且菜已进了自己的盘中,吃吧的确又难以下咽。最后为不使主人失望,硬着头皮把它吞下。饭吃完,主人又提议去卡拉OK歌厅玩,到了歌厅,主人热情地为小张等点了他自认为会唱的歌,弄得大家拿着麦克风,不是跟不上节拍,就是唱走调了,最后玩得热闹,但感觉并不舒服。
有人天性热情好客,把慢待朋友视为不够朋友。按说这种人的真诚应最能获得朋友的好感,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凡受过这种人热情款待过的朋友,或多或少都会被他的热情灼得不甚好受。
不懂得待人热情有度的人,实际上等于是强硬地、一厢情愿地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或不容商量地让他人来接受自己的绝对好意。这便犯了社交惯例中交友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