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6907800000028

第28章 志存高远严律己(3)

有个年轻人去一家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地看着他,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准备好了,再试一次!”

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贼都会了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清代的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他在家里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得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这家人都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别人都睡了,就是不见这个读书人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小偷最后大怒,从屋檐下跳出来说,“就你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小偷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国藩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小偷,而曾国藩却成为开国主席毛泽东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小偷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国藩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洋务运动的时候,曾国藩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小偷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拥有的只是天赋,后天并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聪明的背后

张强和赵明是相邻两家的孩子,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张强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傲。赵明的脑子没有张强的那么有灵气,尽管他很用功,但成绩却难以进入前十名,与张强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那么你一生的目标都是在追赶别人,而没有自己的理想。并且给他讲关于龟兔赛跑的故事,鼓励他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什么样的目标都能实现的。

聪明的张强自诩是个聪明人,但一生业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赵明却从各个方面充实着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张强愤愤不平。有一次,他找到了儒学老师质问到“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赵明,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为人间的卓越者呢?”

老师笑了笑说道:“可怜的张强啊,你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他生命的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脸上,你因为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至于失去了方向,因为你认为没有人能比你更强!而赵明的聪明却放在了努力上了,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就总是想着龟兔赛跑中的龟用来激励自己,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让好习惯帮你成功

有一个贫苦又勤劳的农民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们相爱了。为了让他心爱的姑娘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决定和临村的老人学习古瓷器的买卖,两年后他出师了。

由于没有本钱,所以他开始关注建筑工地。

有一天,听在外打工的同乡说,在西北的开发区里挖出了很多的文物。于是,他就和同乡去那里了,在工地上他主动找挖土方的工作而且不计较报酬,工头都很喜欢他。于是他就不停地挖,每天都挖上万铁锹的土。两个月过去了,他依然没有发现什么文物,但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能过上好日子,他仍然坚信总有一天会找到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他比以前健壮了许多,铲土的速率快了,每天铲土的数量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后来,有一天,工地的领导带着几个文邹邹的老人来找他。其中的一个年长的从书包中拿出来一堆瓷器的碎片问他,这个是在哪里发现的的时候,他一下子愣住了,因为,他知道那是宋朝官窑的瓷器,他答到:“我从没有见过啊!”工地的领导笑了笑说道:“这是从你挖过的土中找到的,你怎么不知道呢?你看这个还是在挖土的时候给弄碎的。”说着,从瓷片中挑出了几个颜色相同的,往一起拼。小伙子呆呆地站在那里……

习惯是什么呢,是一种机械的,不自觉的重复的过程。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就拿那个小伙来说,他每天在工地上,苦苦寻觅,为的就是能找到古瓷器。可是当他找到后,他却随手扔到了另一堆土里了。不是他不想要那些瓷器,而是每天上万次铲土的习惯性动作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遗憾不已的蠢事。他的地下寻宝的美梦,也像肥皂泡一样顷刻破灭了。“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的话就像是对那个穷人说的似的,准确,深刻!即使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也不无警示意义。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必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成功只差一点

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有人说:“就是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失败的人永远不知道成功者的感受和成功者的成功的过程。

其实,当你有了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后,成功真的只差那么一点点。

这个例子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在安利公司有一个做的很不错的直销员,他的级别已经很高了,在2002年的8月,他接到了公司的通知。他还差32万的营业额就可以出国旅游了。当他接到通知的时候,离结算的日子还有20天。他打电话请教他的老师,我到底该怎么做啊!老师问到:“这么短的时间你能做的到吗?”“难度太大了,几乎不可能。”他回答道。老师接下来问道:“你还没有做怎么知道不可能呢?”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从那天开始,每天不停的搞培训,联络客户,终于在最后的期限完成了定额。事后回想起来,在这段日子里每天的睡眠时间,没有超过2小时的。在这20天当中跑的路相当于过去半年的。

有时成功就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它离每一个人都那么近,又那么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因为成功者还有一些必备的品质,那就是坚定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你已经具备了这些,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会成功的。

希望的力量

一队沙漠探险队正在沙漠上艰难前行着,这时大家发现到了一个大问题,所有人的水壶都没水了。在沙漠中,没水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所有的队员都感到死神正在向他们挥手,他们都觉得四肢乏力,几乎都走不动了。

这时,队长把所有队员召集在一起,只见他拿起一个水壶,缓缓地说:我这里还有一壶水,我们还有希望在喝完这壶水之前走出沙漠,找到水源。他接着说,但我们就这一壶水了,没有走出这沙漠,任何人也不能喝这壶水。

这壶水从队员手中传开,大家拿着水壶都感到沉甸甸的,一股希望重新在身上流淌着,浑身充满着力量。

终于,探险队走出了沙漠,找到水源,就在大家喜极而泣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壶水,那壶水再次从所有队员的手中传开,最后回到了队长的手里,队长缓缓的打开壶盖,倒出了满满一壶的沙子……

两个孩子之后

齐超辉是民国的时候最好的心脏外科手术医生,也是当时在中国这一领域最好的医生。

有一天,一位母亲把她的孩子交给了齐医生,希望能把她的孩子治好。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心脏手术之后,齐医生尽了最大努力,但最终没能挽救这个小孩的生命。几年之后,这位母亲的第二个孩子的心脏得了同样的病,母亲又把第二个孩子送到了齐医生的手里,希望医生能救救孩子。

齐医生对这位母亲说:“几年前,我没能挽救您的孩子的生命,您还敢把您的第二个孩子托付给我么?”母亲说:“我相信这个世界也只有您才能帮助我救回自己的孩子。”齐医生为了保证这次手术成功,于是在动手术之前,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研究几年前的那场手术的过程,并查阅大量资料,因为在他心里总在想:不能让这个母亲的第二个孩子死在自己的手术台上。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第二次手术结束后的第二天,孩子的心脏还是因衰竭而停止了跳动。手术再一次失败,母亲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只能感叹命运的不幸。齐医生经过这两次手术失败后,他想放弃他的职业,因为他无法承受一位母亲两次失去孩子所带给他的痛苦。

他的妻子知道后,对他说:你是最好的医生,如果你放弃了,其他的医生又要重头开始研究,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孩子死在手术台上。如果你再多努力一些,多知道一些,也许你就会成功。

终于齐医生开始潜心研究并进行了大量临床实验,并最终攻克了这一难关,他把他的临床经验告诉了很多医生,并最终挽救了许多心脏病人的生命。

细微之处

还是大学开课的第一天,物理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让大家学会了观察。

记得开课的时候,老师做的第一件事,是让每个同学按照他的动作做一遍,然后告诉大家自己的感受。老师先拿出一个烧杯,里面有一些淡黄色的液体,然后告诉大家,这个是一位糖尿病人的尿样。让每个同学像他那样尝尝,于是老师用自己的中指沾了一些,放入口中,老师回味了一下,告诉大家说有那么一点点的甜味。接下来就是让同学一个接一个的上去照着他的做。

有些同学上去后,得到的答案和老师相同,有些同学就有些不同了,有的说根本没有什么甜味,总之答案不一。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的感觉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做了点评,得到和老师相同答案的人,违背了科学的原则,因为他们只知道顺应老师的说法,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做出答案。其他的同学则是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了出来,值得鼓励。但是同时还批评了所有的学生,因为没有一个同学看清了老师是怎样做的。于是老师再一次用比较慢的动作重新做给大家看。老师首先用中指放入烧杯中的尿液里,拿出来以后把食指放入了口中。

同学们有了强烈的被愚弄的愤慨。老师挥手让大家保持肃静说道:“这节课就是要教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对细微之处的了解和探究,这才是科学的根本啊!”

亲自摘到的柿子

小的时候亚强家的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每当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的时候,总是诱惑着他,让他垂涎欲滴。也总是在这个时候,父亲就会告诉他,邻居那个瘸腿的大叔就是小时侯爬树摘柿子留下了残疾,所以他始终都没有亲手摘过柿子,只能等着它们熟透的时候,由大人们采摘。但是当有一天亚强醒来的时候,满树的柿子已经一个都不见了。因为父亲会趁着他熟睡的时候摘下所有的柿子,连夜送到县城里卖掉,然后换回他家里的口粮。

亚强只有放声大哭,闹够了也就过去了。终于有一年,一股莫名的冲动使他不再等待了,他爬上了树,并且摘下了他自己这一生的第一个亲手摘下的果实,从此以后他再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了。

柿子是那么的甜,那么的让亚强无法忘怀,直到现在他依然记忆犹新。因为这让他明白,其实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发展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后,失败已没有可能。

其实跨出这一步并不难,难的是对未知的恐惧,心理斗争时产生的矛盾和别人对我们施加的影响。

蚂蚁之力

长江下游有个河堤修的特别好,几十年的洪水冲刷,仍岿然不动,坚守着它自己的岗位,为两岸人民尽职尽责。可是今年一个很小的洪水却冲垮了大堤,于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人力去勘查,结果却发现了许多蚂蚁的尸体,这让人们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群小小的蚂蚁竟然把坚固的大堤掏得没有了抵抗力。其实,我们哪怕再弱小,总比蚂蚁要强大的多吧?

跳起来摘的李子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