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6907700000033

第33章 追求超越的智慧境界(2)

新上任的御史听后既惭愧又佩服。

二十钱的代价

从前,有位外地的读书人,走到泰山脚下,望着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声念道:“秦川就是这儿。”

不远处一位农夫听到了,赶紧向他纠正说:“先生,这儿是泰山。”

那位念秦川的读书人,回头瞧瞧那拿锄头的农夫,端详了一会儿,再往山头上瞧瞧,便说:“明明写的是秦川嘛!你说什么?”

“唉呀!我告诉你,这里是泰山!”农夫急得不得了。

“你啊!不识字吗?那山头上写的明明是‘秦川’。”那读书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我啊!在这里住了五六十年,只知道有‘泰山’,没听说过有‘秦川’,你念错了!”农夫也很自信的样子。

“你才错了呢!”

两个人在那儿吵了起来。

“好!好!你既然说是秦川,那咱们来打个赌,赌二十个钱。咱们到村里找个识字的人评评理,看看谁是谁非?”

“好啊!一言为定!”那读书人说。

于是两个人一起走到村里,找到了私塾里的先生,把缘由从头说一遍,请他做个公道。

私塾先生笑着看看农夫,又看看那外地读书人,摸摸下巴,慢条斯理的说:“是秦川!”

那读书人乐坏了,一脸得意洋洋的神情向农夫说:“跟你说秦川就是秦川,还要打赌,输了吧!”

他拿起二十个钱,笑哈哈的走了。

这农夫愣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眼睁睁地看着钱被拿走了,他很生气的问先生:

“您今天是怎么回事?我虽没读什么书,咱泰山人,什么时候变成秦川人了啊?”

“唉!老乡!没关系!就这二十钱,让他一辈子不识泰山。你看是谁赢谁输啊!哈哈!”

一个人气势太盛不够谦虚,会可怕到像那读书人一样,不明不白地被蒙蔽真理,而一辈子永远不识泰山了。

哪里最重要

从前有个国王,得了一种世界上罕见的奇病。经医生诊断,此病只有喝了狮子奶才能痊愈。可是怎样才能得到狮子奶呢?大家都一筹莫展。

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得知此事后,想出一个办法。他每天跑到狮子洞穴的附近,给母狮子送上一只小狮子。到第10天,他和母狮子很亲密了,终于顺利地取到了一点狮子奶,可以给国王当药用。

可是在去王宫的路上,他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却吵起架来,争论身体的哪个部位在取奶的过程中最重要,闹得不可开交。

脚说:“如果没有我,就走不到狮子洞,自然就取不来奶。”

手说:“如果没有我,拿什么取奶?”

眼睛说:“如果没有我,看也看不见狮子,怎么取奶?”

这时,舌头也突然加入进来,说:“如果不能说话,你们一点用处也没有。”

身体各部位一听,更不服气,群起而攻之:“你舌头没有骨头,完全没有价值,别再妄自尊大。”

舌头一看情势不妙,赶紧闭口不语。

进了王宫,舌头又开口说:“到底谁最重要,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到了国王面前,男孩子献上狮子奶,国王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奶,便问那个小男孩。

男孩回答说:“这是狗奶。”

这时身体各部位才知舌头的重要,连忙向它道歉。于是,舌头才改口说:“不,是我说错了,这是货真价实的狮子奶。”

该不该抢的麦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践,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齐军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践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做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践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真的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践,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践兴师问罪。宓子践说:“今天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得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践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长久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取舍,宓子践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

飞越生死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二斤半的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消息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的再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契机的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大鹏鸟与小麻雀的惭愧。”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的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的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快乐的钥匙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老板服务态度恶劣,真把我气炸了!”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讯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此时我们就把这一项重大的责任,托付给周围的人——即要求他们使我快乐。我们似乎承认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怜地任人摆布。这样的人使别人不喜欢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掌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必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情绪稳定,能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起是种享受,而不是压力。

作自己的主人,不要被环境、物欲左右!

肯德基早餐

一个父亲和一个小孩走进了肯德基,父亲身上泛黄的衬衫,沾满了油渍,一张脸略显消瘦,更显得他饱受风霜,而小孩跟他父亲比起来,并不算太瘦,但是若是跟肯德基里头任何一个握着飞机跑来跑去的小朋友来比,他实在太黑太小了。

两个人,慢慢地走进了肯德基,从他们迟疑的步伐和四处张望的态度,可以猜测他们应该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快餐店。

“我们要一份薯条,一杯可乐,还要两个鸡腿堡……”父亲结结巴巴地说着,“总共35元。”年轻的女店员脸上依然是肯德基招牌微笑。

“35元?好……好……”父亲低下头,拿着硬币,慢慢地数着,几个排在他们后面的年轻人,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

突然,原本都不说话的小男孩嚷着:“爸爸,我要那个车车,人家要那个车车……”“车车玩具啊?”父亲眯着眼睛看了看那个玩具,又转头问店员,“请问加这玩具要多少钱?”“要20元喔。”

父亲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嘴角却扬起了一丝苦笑。“那……小姐,抱歉……我不要那个汉堡了,一个汉堡就好了。”店员迟疑了一下,很快的按下更改键,可能这是父亲这辈子惟一一次吃到的汉堡,变成了一个玩具汽车。

父亲点完了钱,一手端起那个木质的盘子,另一手则牵起了小朋友的手,他的孩子却是那么地兴奋,不断地跳着笑着,发出扑噜扑噜的汽车声音,玩着他的新玩具。父亲什么都没吃,只是挂着非常满足的微笑,看着兴奋异常的孩子,一会玩玩具,一会抓着薯条,用各种姿势品尝这份得来不易的美食。父亲一直是眯着眼睛,非常疼惜地看着他眼前的小朋友,那几道皱纹又在他的额头上缩紧,只是这次,他是真地笑了,一种非常满足的笑容。

靠窗的一位客人走到了柜台。“请再给我一个汉……”他才说到一半,却发现那个年轻的女店员已经从后面端出了一个刚出炉的汉堡,对着他微微一笑,然后离开柜台,走向父子坐的那张餐桌。

打磨自己

一个年轻人,自以为很有才华,但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肠百结,异常苦闷。

有一天,他去询问佛祖: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佛祖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佛祖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

这时候,佛祖又从自己手上取下了一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佛祖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他却一下子醒悟了:当自己还只是一颗石子,而不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时,就永远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老天爷给谁的幸运都不会太多,面对不佳的际遇、一时的坎坷,大多数的人都抱怨命运的不公、却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问一问是否已经将自己磨炼成一块金子,一块熠熠生辉足以让人一目了然的金子。

一张纸片的命运

某大学期中考试刚过,在一堂哲学课上,一个学生因为期中考试各门功课都考得一塌糊涂,所以忧心忡忡,在哲学课上无精打采。他的异常引起了哲学教授的注意,教授把他从座位上叫了起来,请他回答问题。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到地上,请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那位学生一时愣住,好一会儿,他才回答:“扔到地上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教授显然并不满意他的回答。教授又当着大家的面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纸上印上了教授沾满灰尘和污垢的脚印,然后,教授又请这位学生回答这张纸片有几种命运。

“这下这张纸真的变成废纸了,还有什么用呢?”那个学生垂头丧气地说。

教授没有说话,捡起那张纸,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上,然后,心平气和地请那位学生再一次回答同样的问题。

那位学生被弄糊涂了,他红着脸回答:“这下纯粹变成了一张废纸。”

教授不动声色地捡起撕成两半的纸,很快,就在上面画了一匹奔腾的骏马,而刚才踩下的脚印恰到好处地变成了骏马蹄下的原野。骏马充满了刚毅、坚定和张力,让人充满遐想。最后,教授举起画问那位学生:“现在请你回答,这张纸的命运是什么?”

那位学生的脸色明朗起来,干脆利落地回答:“您给一张废纸赋予希望,使它有了价值。”教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很快,他又掏出打火机,点燃了那张画,一眨眼的工夫,这张纸变成了灰烬。

最后教授说:“一张并不起眼的纸片,我们以消极的态度去看待它,就会使它变得一文不值。我们再使纸片遭受更多的厄运,它的价值就会更小。如果我们放弃希望使它彻底毁灭,很显然,它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美感和价值了,但如果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给它一些希望和力量,纸片就会起死回生。一张纸片是这样,一个人也一样啊。”

大小不二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

“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恍然大悟。

不留平常心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难以重建

一天,华拜访了另一位朋友,说到了友谊,讲到了当今的友谊如何只是昙花一现。作为一例,华提到了自己的经历。华的朋友说:“友谊是个神秘的东西。有些会天长地久,有些则四分五裂。”

华的朋友凝视着窗外林木茂盛的丘陵,指着临近的一家农场说:“那儿曾经有一座大仓房。”在一幢红构架房屋的近旁正是那个大建筑的基脚。

“那仓房可能是19世纪70年代建造的,坚实牢固。但是,像此地的许多其他建筑一样,它倒塌了,因为人们都跑到富饶的中西部去了,没有人照管仓房。当时的房顶急需维修,雨水已经透过屋檐,顺着内部的梁柱往下淋。”

一天,一场大风刮来了,整个仓房在风暴中颤抖。“当时,你会听到那种噼啪声:开始像旧船板一样嘎吱嘎吱地响,接着是一连串猛烈的噼里啪啦声,最后一阵巨大的轰鸣,顿时仓房变成了一堆碎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