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6907700000010

第10章 安然忍辱平和处世(3)

第二,天堂地狱就在人间;

第三,天堂地狱都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的心,每天从天堂地狱不知来回多少次。

像牛粪

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一个老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老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老禅师听了并不发怒,笑咪咪地不说话了。

苏东坡将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见禅师竟无以为答,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远远不及那位老禅师。

不是所有的时候,巧辩就是灵慧,有时沉默不语,不通过语言文字,同样有震耳欲聋的智慧。

人生命运之一

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

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

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地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人生命运二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

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

人生命运之三

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冬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不要拂拭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斗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涎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吐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地接受吧!”一休说。

“如果对方不是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样?”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禅者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

生活中很多事情,当我们明白了之后,需要努力去做,才能够成功。

把过错揽到自已身上

赵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担任收银员。有一天,他与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了争执。

“小伙子,我已将50美元交给您了。”中年妇女说。

“尊敬的女士,”赵说,“我并没收到您给我的50元呀!”

中年妇女有点生气了。赵及时地说:“我们超市有自动监视设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现场录像吧。这样,谁是谁非就很清楚了。”

中年妇女跟着他去了。录像表明:当中年妇女把50元放到一张桌子上时,前面的一位顾客顺手牵羊给拿走了,而这一情况,谁都没注意到。

赵说:“女士,我们很同情您的遭遇。但按照法律规定,钱交到收款员手上时,我们才承担责任。现在,请您付款吧。”

中年妇女的说话声音有点颤抖:“你们管理有欠缺,让我受到了屈辱,我不会再到这个让我倒霉的超市来了!”说完,她付了款就气冲冲地走了。

超市总经理明德在当天就获悉了这一事件。他当即做出了辞退赵的决定。

一些部门经理,还有超市员工都找到明德来为赵说情和鸣不平,但明德的意志很坚决。

赵很委屈。明德找他谈话:“我想请你回答几个问题。那位妇女做出此举是故意的吗?她是不是个无赖?”赵说:“不是。”

明德说;“她被我们超市人员当作一个无赖请到保安监视室里看录像,是不是让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还有,她内心不快,会不会向她的家人、亲朋诉说?她的亲人、好友听到她的诉说后,会不会对我们超市也产生反感心理?”

面对一系列提问,赵都一一说“是”。

明德说:“那位中年妇女会不会再来我们超市购买商品?像我们这样的超市在上海有很多,凡是知道那位中年妇女遭遇的她的亲人会不会再来我们超市购买商品?”赵说:“不会。”

“问题就在这里,”明德递给赵一个计算器,然后说,“据专家测算,每位顾客的身后大约有250名亲朋好友,而这些人又有同样多的各种关系。商家得罪一名顾客,将会失去几十名、数百名甚至更多的潜在顾客;而善待每一位顾客,则会产生同样大的正效应。假设一个人每周到商店里;购买20元的商品,那么,气走一个顾客,这个商店在一年之中会有多少损失呢?”

几分钟后,赵就计算出了答案,他说:“这个商店会失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生意。”

赵说:“通过与您谈话,使我明白了您为什么要辞退我,我会拥护您的决定。可是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遇到这样的事件。我应该怎么去处理?”

明德说:“很简单,你只要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就可以,你把‘过错’揽到你的身上,就不会伤害她的自尊心。”

义虎之行

宋朝德普禅师性情天赋豪纵,幼年随富乐山静禅师出家,十八岁受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两川缁素无人敢于辩难,又因其为人急公好义,时人誉称他为“义虎”。

有一天,德普禅师对弟子们说:“很多名家高僧死了之后,大家都会祭奠他,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既然已经死了,是否吃到,谁能知道呢。我如果死,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从现在起,你们可以办祭了。”

大众以为他说戏语,因而便也戏问道:“禅师尊什么时候坐化呢?”

德普禅师回答:“我等你们依序祭完,我就决定去了。”

从这天起,禅师真的煞有介事地假戏真做起来。帏帐寝堂设好,禅师坐于其中,弟子们致祭如仪,上香、上食、诵读祭文,禅师也一一领受飨餮自如。

门人弟子们祭毕,各方信徒排定日期依次悼祭,并上供养,直到过了四十多天,大家这才祭完。

此时,天上正在飘着鹅毛般的雪花。于是德普禅师对大家说:“明日雪霁便行。”

到了次日清晨,雪飘忽然停止,德普禅师焚香盘坐,怡然化去。

悟道的禅师,有一些言行生活,给人一种游戏人间的感觉,其实,禅者岂单游戏人间,连生死之间都在游戏。

在禅者眼中,生固然可喜,死亦不必悲,生和死,不是两回事,生死乃一如也;因为既然有生,怎能无死?

我们不能的是超越生死,但是可以超越生死的痛苦折磨,如德普禅师,不但预知生死,而且在生死中,留下这一段美谈,岂不是勘破生死的大智慧呢!

葬礼

松云禅师出家学禅后,因为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就自己建了一座禅舍,带着母亲同住。

松云每天除了参禅打坐以外,帮人抄写佛经,藉此赚些生活费用。有时上街为母亲买些鱼肉,街上人总指着他说:“你们看那个酒肉和尚!”

松云不去解释,因为他不介意别人的闲言闲语,但他母亲放不下别人的批评,因此也跟着出家素食。

一天,一位美丽的小姐在路上遇到他,为其庄严的仪表感动,请他到家中说法,松云没有推辞,以为说法是好事,但事后别人传言,说有人亲眼见到松云到妓院去嫖妓。

乡人捣毁他的禅舍,赶他离开。松云不得已,只好把母亲寄人代养,自己出外云游参访。

很多年后,母亲因病重过世,乡人不知松云何去,只得草草收殓,等松云回来再奉行安葬。

不久,松云回来,在母亲灵棺前站了许久,然后用手杖敲打棺木说道:“慈爱的母亲!孩儿回来了!”

说完,他又学母亲的口气道:“松云!看你完成禅道回来,母亲很高兴!”

“是的!母亲!”松云又自语道,“孩儿以此禅道,送您上生佛国,不要再来人间受苦受气,我也和您一样高兴!”

松云禅师说后,接着对众人道:“丧礼已毕,可以安葬!”

松云禅师五十六岁的时候预知时至,他召集弟子辞别,并在母亲遗像前上香,写下一首偈语:“人间逆旅,五十六年;雨过天青,一轮月圆。”写后,安详而逝。

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与好坏,就有光明与黑暗,说好的未必好,说坏的未必坏。

松云禅师的冤屈,助长他的禅道,只要有禅,就没有悲苦,就没有怨恨,禅是幸福安乐的泉源。

关于执著的故事

故事一

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结伴回寺院,

通往寺院的山路本来坑坑洼洼,再加上白天下过雨,路面未干,晚上走起来当然艰难。

为了照顾小和尚,老和尚把灯笼让给了他。

师徒俩人回到禅房,脱鞋准备睡觉的时候,小和尚发现自己的鞋又脏又湿,而师傅的鞋则一尘不染。小和尚十分惊讶,好奇地问老和尚说:“师傅,我打着灯笼都把鞋走脏了,你没打灯笼,鞋子为什么一尘不染呢?难道你真练有轻功吗?”

老和尚听罢,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鞋子脏不脏与灯笼关系不大,主要看你的心在不在。”

小和尚没听懂,但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老和尚接着解释:“你拎着灯笼的时候,眼睛只注视灯笼,怕风把它吹灭,脚下自然不管,所以,即使鞋踩到泥坑你也未觉祭,我虽然没灯笼照明,但我的心和眼睛都注视脚下,借着你的余光,鞋自然会避过坑坑洼洼,不让泥水给弄脏。”

故事二

从前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重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

终于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指着小和尚大骂:“你真笨!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

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和物,并且给我作一个报告。”

小和尚想要推却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作报告。不过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

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在这样边走边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

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损失。

故事三

有一位金代禅师,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寺中庭院、道旁都栽植了数百盆各色品种的兰花,讲经说法之余,总是全心地照料。人们都说,兰花好像是金代禅师的生命。

一天,禅师因事外出,有一个弟子接受师父的指示,为兰花浇水,可是一不小心,将花架绊倒,整架的盆兰都给打得粉碎。小徒心里非常难过、恐惧,不知师父会怎样责罚。

师父返回寺里,小徒望着老人风尘仆仆劳累的样子,心里想:“师父,你老怎样处罚我都不要紧,你老可不要生气啊。”

金代禅师得知此事,却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我之所以喜欢兰花,是为了以香花供佛,并且也美化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凡是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不要执著贪爱事物而难割舍,因那不是禅者的行径。”

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当你过于关注事情现象的时候,往往执著于形式,结果忽略了根本。

禅师和女人

一个很有名的禅师,一段时间里的每一天,他带了个女子进了自己的房间,总是久久没有出来,弟子们在外面议论纷纷。其中有一个弟子,耐不住好奇,跑去偷看,发现女人雪白赤裸的背,乌黑的长发披散下来,很美丽的背影啊!

佛门重地,这还得了!于是,一个弟子跑去告诉住持,

住持决定惩罚禅师,让他每天多挑10担水,禅师无言接受惩罚。

很久后,一个弟子偶然发现,禅师仍然在庙外的一个草棚里带这个女子进去,很久不出来。

终于,有一天,弟子们带来住持,冲进草棚,大喊:“师父,你怎么能作这种事!”这时这位披发女子受了惊吓,回过头来看众人,这一回头,立刻把弟子们惊呆了!

那是一张丑陋腐烂的脸,有一半已经平复了很多,另一半其恐怖程度很难描述。原来,这个女子得了麻疯病,禅师在给她搽药。看到这种情景,弟子们突然感到万分惭愧,他们真的误会了自己的师父。

而禅师只是笑笑,什么都没有说……

你只要确定你做的事情是对了,误解和侮辱都不应该动摇你的意志,当你忍受的时候,你距离得道就更近了一步。

清洁妇人

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她精进。

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洁的话,教人做清净的行为,为什麽要和肮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你不觉得讨厌吗?”

佛陀严肃地看他一眼,回答:“这妇人保持城市清洁,对社会贡献极大,而且她谦卑、勤力,做事负责,为什么讨厌她呢?”这时,那妇人洗过澡,换了衣服,容光焕发,出来和大家见面。佛陀继续说:“你们外表虽然清洁,但是骄傲、无礼,心灵污秽。要知道:她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你们内心的肮脏才难以改善呀!”城内的人知道错了,再也不敢讥笑别人。

弯腰的哲学

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让孟买佛学院成为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