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6907500000003

第3章 学会说话的基础训练(2)

叶剑英劈头一句“中央警卫团应该改名……”发语奇特,非同一般。他不是正面解释警卫团有何重要意义,而是以一个精巧的比喻,使对方一愣,紧接着连发几个问题,步步紧逼,把战士们心中的疙瘩一下子铲除了。

芦沟桥事变后,举国上下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此期间,陈毅同志在江西大余与当地国民党代表谈判。他舌战群顽,要求国民党军给北上抗日的南方游击队让开通道。可对方却话中带刺地说他们“兵太多”。

陈毅同志相讥道:“你们兵多不愿北上抗日,还要游击队陪着吗?”

这话出奇制胜,使对方无以作答。

出奇制胜也包括用奇妙的类比、反问等等。

1936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镇压民主运动,逮捕了“七君子”。沈钧儒先生在法院接受“审判”时,其中有段舌战是这样的:

法官问:“‘抗日救国’不是共产党的口号吗?”

“共产党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共产党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吗?”沈先生答。

这段话,以“吃饭”作类比,反驳了对方认为凡是共产党做过的事别人就不能做的荒谬主张,驳得法官哑口无言。

运用出奇制胜法,必须了解对手的意愿。出奇制胜的对策,不是出于主观臆断,而是对客观规律的巧妙适应。

六、学会说话关键在练

锤炼语言是口才家的基本功训练。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著名的口才家,就要像蜜蜂酿蜜那样,终日在生活的百花园里采撷;要像淘金的老汉那样,在沙砾中发掘出真金。中国历代的丰富语言宝库,五洲四海的优秀语言财富,鲜明生动的民间语言,精心雕琢的书面词汇,都是我们应开掘的“富矿”。

首先,可直接从生活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要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就要从生活中去汲取。一个闭视塞听、与民众毫无接触的人是无法获得知识的。学习语言也一样,没有生活就没有语言。老舍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

学习语言要博采口语。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称赞农民是语言的“大家”。语言的“天才”的确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比如我们讲话常用程度副词“很”字,如“很黑”,在人民群众的口语中,却用更精确、更形象、更简练的表达法:“漆黑”。

学习语言还要多看,即勤于观察、体验,真正熟悉你的对象,掌握他的声调、音色等,而不是生搬硬套。

其次,要多读中外名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自会吟”的经验之谈,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告诉人们要学习口头语言,提高口才技巧,就应多读名著。“穷书万卷,常暗诵”涵咏其中,心领神会,自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摸熟语言的精微之处,就能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可以获得丰富的词汇,那么演说和讲话时优美的语言会不招自来。这件事并不是办不到的。只要潜心苦读,持之以恒,勤记善想,不断地应用,久而久之就可以像郭沫若所说的那样:“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了。

再次,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水浒传》的作者不懂得江湖勾当,不知开茶坊、拉线、收小、说风情、做马伯六及趁火打劫的种种口廖,他就不可能绘声绘色地写出那个成了精的虔婆王干娘。这足以说明,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学习语言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不过归根结底,学习口才最重要的一环还是多用多练。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代患有口吃的毛病,为克服缺陷,他常常有意慢读中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嘴形和舌根部位。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在日本的一处会场,台上的田中角荣慷慨激昂地发表政治演讲,而台下则因下雨及种种原因,只剩下了3个听众:老太太和她的儿媳、孙子。田中角荣面对这三位听众,一点也没有泄气,而是郑重其事、全神贯注地讲述着。他用滔滔不绝的话语,洪亮的声调,流利的口齿,诚挚的情感,深入浅出的道理,使老、中、少三位听众为之动情。田中角荣就是这样不放过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口才,终于成为一位语惊四周的演讲家。

出色的演讲,应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听众在赞扬时,掌声四起;振奋时,挥臂高呼;喜庆处,笑声不断;悲楚处,潸然泪下。这样的讲话就具有“磁性”,出色的演讲就以其“磁性”激起听众的共鸣。形象的话语、独特的事例,好像是烧菜时用的佐料,讲话、演说少了“佐料”不行。如何妙用“佐料”呢?

寓理于事、寓情于事。孙中山曾在一次演讲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日,南洋一个财产超过千万元的华侨富翁,到好友处作客,晚间因未带夜间通告证和夜灯,无法返回。因为当时法令规定:华人夜出如无通告证和夜灯,为荷兰巡捕查获,轻则罚款,重则坐牢。出于无奈,他只得花钱请个日本妓女伴自己回家。孙中山讲述这一振聋发聩的故事后,说:“日本妓女很穷,但她的祖国强,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就自由。我这个中国人很富有,但我的祖国不强,所以地位不如日本的一个娼妓。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要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这一事例,有很大的穿透力,激起了听众的爱国热情。

巧用比喻,绘声绘色。鲁迅在演讲中,将新思潮和旧思想喻为“新马褂”和“旧马褂”,用“绿豆芽”比喻不值根于民众土壤里的“天才”,将事物描摹得绘形、传神、致理,可谓活灵活现。被誉为“中国第一大演说家”的马相伯的讲演中,形象化的比喻俯拾皆是。在日寇侵犯中国时,他在第三次国难学说中说:“诸位,醒一醒,枕头旁边放了火药,我们能睡么?房子里有了窃贼,我们能睡么?”将日本鬼子喻作枕边的火药、室内的窃贼,生动地展示了形势之危,蕴含着抗日救国的紧迫感。

七、前人经验时常借鉴

巧辩的故事

(1)晏子使楚

晏子,名婴,春秋时代齐国人,曾任齐国的国相。他聪明机敏,能言善辩。

一次,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国人看他个子矮小,便关闭宫中大门,留出旁边的小门让他进去,以此来羞辱他。

晏子一看就明白了。他对楚国人说:“这是狗门。如果到狗国去,自然就该走狗门。我现在是到楚国来,不该从狗门走吧?”

楚国人无奈,只好打开大门让晏子堂堂皇皇地进去了。

(2)淳于髡请罪

齐王满腔热情地让淳于髡到楚国去献一只鹄。没走多远,不小心让鹄飞走了。

淳于髡还是去了楚国,对楚王说:“齐王满腔热情地让我来献鹄,到了河边,我看这鹄很渴,便放它出来饮水,没想到它竟然飞走了。为此我很难过,我想自杀,又怕世人议论齐王,说齐国为一只鸟而使一个臣子死了!我想另买一只鹄来,又觉得那是骗人的事,不能干;我想干脆逃到别的国家去,可那样齐楚两国就没有使者联络了,弄不好还要产生误会。思来想去,还是空着手来了,向大王请罪。”

楚王听了,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夸他好。

(3)优旃请命漆城

秦二世时,优旃还在宫中。有天,秦二世忽然心血来潮,要把城墙都涂上漆。

这可是件劳民伤财的事,可谁都不敢劝阻。优旃去见二世,说:“漆城是个好主意。漆城以后,表面平平滑滑,有敌人来攻城,爬不上来;就是有人想靠在城墙上,因为涂上漆,谁也不敢往上靠了。”

二世一听,这话貌似有理,实则反对,就笑着一挥手:“算了,不漆了!”

(4)喝长生酒

君山庙的和尚,把制作的长生酒献给武帝。东方朔先接了过来,对武帝说:“这种酒我见过,请陛下允许我先尝一尝,看它是真是假。”

汉武帝点点头,赞扬他代君尝酒的忠心举动。谁知东方朔一仰脖子把酒喝得精光。武帝大怒,要处死他。

东方朔说:“陛下息怒!假如陛下能杀死我,就说明这酒是假的,不能使人长生;假若酒是真的,陛下也杀不死我!”

汉武帝果然息怒了。

(5)穿旧衣

东晋大将桓冲不爱穿新衣服。

一天,洗完了澡,妻子给他送上新衣服。桓冲刚要发脾气,妻子说:“你想想,不穿新衣服哪来的旧衣服?”

桓冲听了觉得有道理,只好穿上了。

(6)再造梁山泊

王安石当宰相时,大兴水利。这本是件好事,但他常不顾实际情况,弄得劳民伤财。一天,刘贡父去拜访他,正赶上一位客人陈述关于水利方面的建议。

客人说:“梁山泊面积很大,要把水排净,可得万顷良田,只是还找不到合适的贮水处。”王安石低头沉思想主意。

这时,刘贡父大声说:“这有何难?再挖一个像梁山泊那样大的洼地,不就有贮水的地方了吗?”

王安石大笑,说:“梁山泊之事,就不议了吧!”

(7)多子少子

清代有个布政使清巡按吃酒。这巡按只有一个儿子,为自己少子而忧伤。布政使衙门内有一个小官在酒宴上侍候,这时,他劝慰巡按说:“子好不在多呀。”

布政使听了,对小官说:“我可是儿子太多了,你怎么说?”

小官说:“子好不愁多呀。”

(8)崇明人

江苏一带,是文人荟萃之地。人们认为靠海的崇明文化落后,因此,崇明人被人瞧不起。

有个姓陈的,原籍崇明,寓居太仓。跟他住在一起的,都是本地的文人,这些人多次在他面前诋毁崇明人。

一次,这些人又在挖苦崇明人。姓陈的正色道:“崇明人固然有没能耐的,但那不是我;太仓人固然多才子,但那不是你们,凭什么这样炫耀?”说得这些人无言可对。

(9)“三纲”趣解

一次智力竞赛抢答时,主持人问“三纲”指什么?一名女学生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

她的回答引起哄堂大笑。女学生立刻补充道:“笑什么?我说的是新‘三纲’。”

主持人疑惑地问:“怎样解释?”

女学生说:“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是主人,而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岂不是‘臣为君纲’吗?当前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孩子成了小皇帝,岂不是‘子为父纲’吗?如今,许多家庭中妻子的权力超过了丈夫,‘妻管严’、‘模范丈夫’流行,岂不是‘妻为夫纲’吗?”

大家都为这位女同学的巧辩而鼓起掌来。

(10)撞车之后

一天,某人骑车回家,无意中骑到道路的左边,与一位迎面骑车而来的小伙子撞上了。

小伙子说:“你怎么搞的?懂不懂交通规则?”

“懂,懂一点。”

“那你为什么不靠右行?”对方恼火地说。

他自知理亏,为了缓和气氛,从韩复渠那里“借”了一句话,说;“如果所有的人都靠右行,那么左边的路不就全空了!”

这笑话帮了他的忙,小伙子骑上车走了。

(11)一字笑

明朝人陈全,是个善说笑的人。一次他误入皇家的禁地,让一个很有权的太监捉住了。

这太监早听说过陈全的大名,便说:“我常听说你能说笑话,你给我说一个字,能让我笑了,就放你。”

陈全说了一个“屁”字,太监问:“这是什么意思?”陈全说:“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太监大笑不止,连说:“放了吧!放了吧!”原来,陈全的一个字,加了解释,同时说了“放屁”和“放人”两个意思。

(12)有出息

明朝丹徒人金贵,是弘治进士,他性情温和,居家勤俭,并以此教育子孙。

可他的儿子却没有什么出息,平平庸庸。好在孙子很争气,也考中了进士。

金贵常常责备儿子。起初,儿子不吭气,说的次数多了,儿子就对父亲说:“您老总说我没出息,其实,您比比看:我父亲比您父亲有能耐,我儿子比您儿子有能耐,我这是没出息吗?”

金贵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他听明白了,哈哈大笑,从此再不说儿子没出息了。

(13)不量尺寸

清朝道光年间,北京城的裁缝大都是宁波人,他们很精明。

有人拿布料去裁剪,裁缝只问主人的性情、年纪和身材,是官员则问是什么样的科第出身,哪年考中的,现在官居何位。于是,那人就奇怪了,问:“你为什么不问问尺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