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6907500000013

第13章 学会诡辩地说话(3)

言而有信,是指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是指论辩者说话以信为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做到言而有信,信而无欺,以折服对手,达到论辩的目的。

31.反复强调法

反复强调法,针对某一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强调,有意重复某一重要概念,使得在对方头脑中留下全面、深刻印象的方法。

32.心理战术法

心理战术法就是在论辩过程中或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要求辩者善于体察人心,了解对方的需求,有的放矢,并采用适当的方式予以激发,达到目的的方法。

极端引诱法是论辩者根据心理因素,抓住对方固执己见的心理,不从正面辩驳,而是佯顺对方的意思,借用对方的话题,将其言行导向极端,使对方落入圈套。明白自己言行的错误,从而很自然地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改变其言行。

33.救急自保法

在仓促防御态势下,本方应采取一些应急措施,顶住论敌的攻击浪头,以挽救危局。

(1)万能应答。面对对方刁钻的发问,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万能卡”进行应对。万能卡的内容往往是一些不争的事实,或是对方难以解释的矛盾,不管抹在任何一个部位都难以挑剔,不致于招致反扑。这样就可以得到暂时的喘息机会,转危为安。比如:在“提倡购买国货利于经济发展”的竞赛辩论中有这样一段:

正方:“我们现在确实看到的是这样的情况,许多发达国家在我们国家釜底抽薪,跳‘卧槽马’,在这个时候,我们还能在前方‘拱卒’吗?”

正方的有力攻击,反方难以应对,眼见形势不妙,反方便抛出救急之举,拿出一张事先准备的“万能卡”照卡宣科道:“那有一个问题我不清楚了。我们的许多国货提倡购买提倡了几十年,可是这些产业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还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呢!”

猛一听这段应对并无牵强附会之感,其实这段话,接在对方的任何一次发问之后,都可以。所以,当本方找不到合适有力的应答材料之前,不妨拿出万能语救急,不失为自我解脱的高招。

(2)以退为进。当本方的弱点被对方抓住时,本方也可以如实承认对方说得部分有理,但同时指出还有更重要的一面,而这一面恰是对自己有利的,如此把话题绕到于己有利的范围内,就可以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比如,在辩“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时,南大队针对对方的攻势,说道:“我们非常尊重儒家,儒家思想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却不能推动经济的成长。这就好比铁拐李的宝葫芦,可以治很多病,却偏偏治不好他自己的拐脚病啊!(笑声)今天对方辩友硬是把孔夫子与孔方兄联在一起,这岂不是对儒家的大不恭吗?”

在这里,反方以退为进的战术,产生了很好的防卫作用。

(3)混淆视听。有时,本方明知对方说得很清楚,而且十分有力,自己无法回答,为了摆脱窘境,也可以采取混淆视听的方式,把水搅混,以便转移视线。如在“人性本善”的辩论中,正方说:“我们就很担心人性本恶如果成立的话,那样不过是顺性而为,有什么需要惩罚的呢?”

反方说:“对方终于模糊了……”

本来,正方的思路是清楚的,也很有攻击力。反方故意这样说,目的是把一个本来清楚的问题,冠以模糊的字眼,如此强加于人,似乎对方真的模糊了,其实是意在引导观众的看法,帮自己摆脱困境。

(4)转移话题。处于被动状态时,还可以伺机制造反问机会,转移话题,把战火引到对方的阵地上。比如,在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正方问:“对方已经说明,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但是我想问对方,教育是用什么教育?是不是要用医学的方法来教育呢?”

反方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请问对方,你们判断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在这里,反方先是运用模糊回答,避开难以回答的问题,之后又转移话题,提出一个新问题,把战火引开来,使自己得到喘息机会。

34.义正辞严法

义正辞严法,是指道理正确,语言严肃。用于论辩是指论辩者面对强权,坚持正义,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敢于挺身为真理而斗争。是一种从正面叙事说理,并以严肃而又严厉的言辞制服对手的论辩谋略。

35.心照不宣法

心照不宣法,意思是彼此心里明白,不用说出来。常用来比喻知己知彼的友人之间的一种心领神会。

36.同点论辩法

同点论辩法是指在论辩中强调双方的相似点和共同点,使对方感到论辩者是“一家人”,是“自己人”,从而乐于接受论辩者的观点。

37.交替掩护法

在竞赛辩论中,当本方处于不利态势时,本方防员应密切协同,进行互救。特别是当本方某一个队员出现失误,被对方盯上,本方其他队员应挺身而出,交替掩护,阻止对方攻击,防止本方防线在某一薄弱环节上被突破。这时,场上指挥负有更重要的责任。他必须敏捷地判明对方的意图,积极协调,采取措施;其他队员则应心领神会,迅速跟上,进行救护,堵住缺口,摆脱危机。

38.偷换概念法

这是一种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的诡辩手法。具体偷换的办法往往是利用一词多义,把词语形式相同,但表达的不是同一概念混为同一概念。例如:公共汽车上有个青年乘客,在抢着下车时把一块窗玻璃撞碎了。售票员很和气地对这位青年说:“同志,玻璃是你弄碎的,要赔偿。”这青年竟然反问道:“为什么要我赔?”售票员耐心地说:“损坏人民的财产就应该赔。”那青年说:“我是人民中的一员,人民财产有我一份,用不着赔,我那份不要了!”“人民财产”从逻辑上讲是个集合概念,是不可分割的,而这个青年却故意把它当成非集合概念的方法在诡辩。39.偷换论题法

欧布利德曾作过一个“某人不认识自己的父亲”的诡辩论证。他先问这个人:你认识你的父亲吗?那人回答:当然“认识”,然后欧布利德叫这个人的父亲隐藏在帷幕后面,再问他:你认识这个人吗?那人由于不知帷幕后面是谁,因而回答“不认识。”欧布利德据此就证明:这个人不认识自己的父亲。这里,欧布利德就是用偷换论题的方法进行诡辩的。这是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因为在整个证明过程中论题没有始终保持一致,而是中途被偷偷地换掉了,所以证明是无效的。

40.捏造论据法

人们在辩论中应当摆事实,讲道理,而论据虚假,则是违反论证规则的。而故意地捏造论据,以假乱真,用假证据来骗人,这是诡辩者惯用的伎俩。阿Q偷萝卜时的狡辩可以说就是捏造论据的典型一例。有一次阿Q偷萝卜,被发现了,受到责难。阿Q狡辩说:“这萝卜不是你的。”论据是“你不能叫得它答应你”。很明显,这个论据是极其荒唐的,自然论题也站不住脚。

41.循环论证法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题的。如果论据未被证实,要依赖论题加以证明,那就等于用论题本身证明论题,而论题本身是不能证明自己的。因此,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来证明。否则就要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但是诡辩者在为其谬论辩解时,常常有意识地制造循环论证。鲁迅的《辩论的魂灵》是专门揭露反动派的诡辩方式的,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卖国贼是说班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这段话中,“你是卖国贼”是论题,“我是爱国者”是论据,而“我是爱国者”的真实性又是依靠“你是卖国贼”来证明。鲁迅所揭露的这种诡辩方式,正是循环论证。

42.常情说理法

常情是指一般的心情或情理。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准则,通常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等诸因素的制约,形成一种适合绝大多数人心理状况并且自觉遵循的道德规范。超出这种道德规范则被人们视为违背常情常理的“叛逆”行为。

常情说理法,是基于上述心理因素,对那些违背常情常理的现象,用“人之常情”进行说理论辩的一种方法。

43.旁敲侧击法

旁敲侧击法是一种侧面进攻的论辩技法,即从侧面捕捉对手的失误,把它抖落出来,让对方顾此失彼,陷进很被动的局面。

遇到前提分歧时。当你提出的前提,对手表示怀疑时,你坚持这种说法,肯定会造成僵局。而从侧面用个等效的说法,将前提具体化,淡化对手的固执,从而将论战阵地前移。

从侧面进攻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给对手下楼的阶梯,这种辩法效果好。

遇到强烈的攻势时。

论辩有时会处于劣势,对手趁机给以猛烈的攻击,你若以硬碰硬,可能会全军覆没,这时要选择适宜的进攻路线。

对手给出个看似坚利的命题,然而你改变分析角度,从侧面来剖析,让他难以自圆其说,那他就会放弃此论,他阵脚混乱了,而你却控制了局势。

当论据具有两可性,对方用一个真实的命题攻击,你用针锋相对的结论,从相对应的角度来敲击,会让他放弃前论,重新寻找论辩基点,那时你可以先发制人,抓住有利的战机。

遇到对手转移真象时。

有时对手故意忽略真实面,拿出不真实的论据,给你布下烟幕弹,你若能透过烟幕用夸引的形式旁敲,就会敲出他的真面目。

旁敲侧击法形式很多,比方运用反语旁敲侧击等,这里不详细讨论,因为其实质类同。

旁敲侧击的最大特点是不好正面出击而选择旁敲的迂回路线,但仅仅把握这点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应把握问题的实质,这样才可能敲的准;其次旁敲通常是先压后敲,旁敲多因为不便正面交锋,若敲者不压就敲,给人一种虚空感,而先压后敲,那气势就绵绵不绝,就像充足的底气会让歌声更加雄浑。

旁敲侧击法与以退为进法不同,后者是诱敌深入然后反守为攻;而前者是因为直线进攻困难,因而采用迂回的形式,即旁敲侧击法只是改变进攻的路线,而未改变进攻的局面,进攻没有中断。所以运用旁敲侧击法一定要注意保持旺盛的斗志,不能让对方在气势上压倒己方,这也是取得论辩胜利所要重视的问题。

44.反守为攻法

反守为攻法是反映在论辩过程中,面对对方的错误言论和无理要求,为避免正面冲突,表面上作出某种同意妥协的姿态,然后抓住对方的漏洞,反守为攻的一种技巧。

45.脑筋急转法

脑筋急转法,用发散性思维来巧答智力题;在困难或陷入绝境时用急智摆脱。

辩论到激烈处,辩手会觉得有句句话都想反驳的欲望,这是最佳状态。可最佳状态也易出现二位、甚至四位辩手共同起来发言的情况,不仅破坏整体性,而且给人一种“急吼吼”的感觉,影响风度。一两次且罢了,如果多次这样就必须“急转弯”了。

辩论的时候,有的辩手容易怯场,整个自由辩论发一二句言或一言不发。精明的对方辩手可能见到了这一点并加强了攻势——点名请这个比较弱的辩手回答。这一招很厉害,万一答不出,不就显出弱势了吗?处理得最好的一次是这样的:对方点到一辩回答,这时二辩起立,大手一挥:“这个问题不用一辩出马我就能回答……”对方的威胁就这样被“急转弯”转掉了。

46.巧设圈套法

所谓巧设圈套法是指言在此而意在彼,先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诱使对方说出同意与你尚未说出的、准备坚持的观点相类似的观点,然后伺机运用类比、二难推理等方法,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前言与后语相悖渗之处,使论敌陷入圈套之中而无法争辩的论辩技巧。

47.逆境摆脱法

在论辩的过程中,双方唇枪舌剑,一来一往,既是思辩的争斗,也是智慧的较量。在唇枪舌剑的较量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逆境,一方在情势于己不利的情况下,似乎被对手逼入绝境,但论辩者运用韬略、智慧,通过迂回发挥,像踢球似的一脚把逆境“踢”还给对方,乘对方穷于应付之机,巧妙地从逆境中摆脱出来。

48.机械类比法

所谓机械类比就是把对象间的偶然相同或相似而实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类对象进行类比,从而推出一个荒谬或毫不相干的结论来。诡辩者经常玩弄机械类比的手法,混淆视听,为谬论辩护。有人用宇宙和钟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宇宙和钟表,两者既非同类,又无本质上相同之处,如这般推论,所得的结论就非常荒谬了。

49.请君入瓮法

在辩论中,发现对方提出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可模拟同样的无理的问题,作为许诺解答的前提,只要对方能解答,自己一定能解答。这种口语技巧称为“请君入瓮”法。

50.归谬论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