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6901600000315

第315章 阮湘圃耻得不义财

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的父亲阮湘圃,出身并不富裕,家境较为贫寒,但诚实守信,洁身自守,以守义明礼称颂乡里。

有一天,阮湘圃要到乡学去取一份盼望已久的信函,那是京中的好友帮他联络到的,可以继续进京学习的机会。阮湘圃起了个大早去县城,一路上他猜度着,事情到底进行得怎么样了,自己是不是很快就可以上路进京,这不只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更为重要的马上就快科考了,要是这次能够有机会到京师去,那岂非省了不少力气?阮湘圃心中焦急,脚下加快,不多久就来到要进县城必须要过的渡口。这时候,阮湘圃才知道今天自己走得是多么快。往日,他会恰好赶上每天渡口的第一班渡船,可是今天,那船上的艄公还在悠哉地收拾桨、舵、缆绳。阮湘圃也不禁为自己的心急感到好笑。他只好在渡口边走来走去,耐心等待着开船的时间。

就在阮湘圃好似游戏一样在岸边的草丛里踢来踢去的时候,一个重重的东西绊住了他的脚。他非但没能把那个物件给踢起来,反倒被撞得脚趾生疼生疼的。阮湘圃俯身把浓密的杂草拨开,发现原来是个不小的包囊。他摸了摸,似乎硬硬的,打开一看,原来里面有许多白银和还有一封公涵。他顿时感到,这件事“上关国务,下系人民”,这时,渡船就要起锚了,可是阮湘圃决定应该在此等候。

时间一分一秒的悄悄溜走,阮湘圃看着渡口开往县城的船一艘一艘的起锚,一艘一艘的靠岸。眼见着最后一班渡船也起锚开走了,可是仍不见有人来寻找丢失的包裹。阮湘圃的心也像渐渐西沉的落日,一点点沉了下去。就在这时候,他发现不远处来了一个人,那人在岸边寻觅了一会儿,然后好像很泄气的样子,接着,痴痴傻傻地盯着河水看了一会儿,就向河中走去,看样子想投水自杀。阮湘圃赶快奔过去,一把把那人拽了回来,问他怎么这么想不开。对方回答说,自己是个差役,本来是要送一封极为重要的信函到省城府衙的,结果一时不慎,丢掉了装有路费和信函的包裹。这样不仅连累了自己,还连累了自己的上司,不如先死了好。湘圃赶快把包还给他,那差役看着有若性命失而复得的包裹,不知怎么感谢阮湘圃,而阮湘圃不愿留下姓名就告别了。

后来,阮湘圃的儿子阮元中了进士当了大官,一次督学浙中,巡察各地,来到了家乡附近,就驻扎在绍兴。就在这时,有一位家乡老朋友,来拜访湘圃。湘圃以礼相待。朋友见面、寒暄叙旧过后,来人仿若不经意地问:“你还是那么清贫吗?”阮湘圃哈哈一笑,豁然答道:“我家本来就很贫寒吗。”老乡就势拿出两张纸说:“这两张契约价值千金,现送给你老先生。贤侄已经在京中任职,怎么也不可以……”还没等那人说完,湘圃愤怒地批评说:“我平生就是以为得不义之财为可耻,所以才一辈子贫穷,你为何不吝惜千金,无故酬谢我?你是不是有什么要求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受朝廷的恩惠,清正廉洁,还不能报答万分之一,你能用这种手段来玷污他吗!你如果以礼相访,我以礼相待;你如果以贿赂而来,你今天恐怕出不了我的门槛。”其人愕然,叩头狼狈而逃。

修身点拨

“义利观”是儒家最为精髓的思想,儒家最根本的主张是“以义统利”。孔子说“见利思义”,孟子说“先义后利”,均把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能够全大义,忘小利,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能够以大义自律自警,不因为一时之利而损长久之义,也是儒家“慎独”思想的重要方面。

阮湘圃能自觉地克制自己的物质欲望,在旁人不知的情况下,坚持义理,以收受贿赂为耻,正是重义轻利的最佳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