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6901600000306

第306章 范仲淹食粥心安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中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岁时范仲淹的父亲不幸逝世,家里失去了生活来源,日子每况愈下,捉襟见肘。母子二人贫苦无依,无奈之下,范母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日子过得还算富足。但他为了励志图强,长大后独自跑到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每天乐此不疲地享受清静的生活,把全部精力放在书本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范仲淹常常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多次苦口婆心地规劝。朱家兄弟对此不屑一顾,反而觉得范仲淹自找苦吃,一次听得不耐烦了,兄弟俩语带嘲讽地说:“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十分不解,觉得兄弟俩话中有话,便找人打听缘由,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本是姑苏范氏之子,父亲过世后母亲迫于生计才改嫁到朱家。这件事让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独自前往南京求学去了。

当时的南京是人烟稠密的大都会,天下名士汇聚,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应天府书院更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聚集了许多才德兼备、文采风流的有志之士。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

范仲淹入学后,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比以前更加勤勉,经常是昼夜不停地苦读。五年来几乎未解衣就枕,好好地睡一觉。如果疲乏到了极点,他就起身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实在困倦得不行,他也只是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和以前在朱家一样,他的一日三餐还是那一锅粥,平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而且,因为范仲淹脱离朱家,想自力更生,拒绝他们的经济资助,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加清苦。他的食物总是很不充裕,有时米粥不够时,一日两顿粥都得不到保证,只能一天喝一顿。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简直是难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毫无怨言,从不叫苦连天,只是埋头用心苦读。这种情况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到了,同学非常敬佩他的为人,也同情他的处境,就回家告诉了父亲,想让父亲帮帮忙。留守听完之后,就派下人给范仲淹送去许多精致可口的饭菜。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然完整无缺地放在那里,根本不见范仲淹尝一口。那同学很诧异,有些恼怒又有些不解地问:“我专程叫父亲送了这许多饭菜给你,希望你可以稍稍缓解你三餐不继,整日吃白粥的困境。你为什么毫不领情,根本就不吃呢?”范仲淹回答道:“我不是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已习惯于粗茶淡饭了,这也是我能力所及,所能过的生活。如果现在贪图享受,享用这么丰盛的饭菜,把你的资助看作理所当然,忘了自己的处境,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还能专心念书吗?”同学听了,对他更是敬佩,常在人前夸他有青云之志和自我约束的意志力,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事实上,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范仲淹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整个城市为之沸腾,人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跑出去看皇帝,兴奋不已。只有范仲淹闭门不出,对外面的一切置若罔闻,仍然埋头读书。有个和他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错过了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见到皇帝呢。”范仲淹专心于他的书本,头也不抬只是随口回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啊”就继续聚精会神地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日后更是成为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后人传诵。

修身点拨

在儒家看来,君子之德在于安贫乐道,主要因为人们常常难以抵制物质金钱的诱惑,而做出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因而,甘于清贫,不以布衣粗食为苦,才能自觉坚持道德修为,坚守高洁的人品情操。

范仲淹主动食粥苦学,不贪图富贵享受,自觉培养忧患意识,以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尚自律、克己修身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