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6901600000200

第200章 仲景访医

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名叫张仲景。他一生为民治病,救死扶伤,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虽然已有了名气,但还是勤奋好学,四年寻访名医,虚心求教。

有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外出做生意,临走时,对哥哥张仲景说:“哥哥,我这次出远门,很长时间回不了家,你给我看看,在外面我会不会得什么大病。”

张仲景细心地给弟弟抚了脉,说:“哎呀,明年只怕你要长个瘩背疮。”

弟弟着急地说:“这怎么办?选瘩背疮长在背上,我看不见,摸不着,又回不了家,怎么办呢?芽”

张仲景安慰弟弟:“不要紧,我给你开他药方到时候,服了这药,可以把瘩背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日后,谁认识这瘩背疮,就叫谁医治,治好了别忘了给我来个信。”

弟弟告辞了张仲景,放心地走了。

张仲景的弟弟到湖北襄阳做了一年生意。一天,突然觉得脊背疼背难忍,忙找出哥哥开的药方,照方取药吃了。没几天,疮真的从屁股上长出来。

张仲景的弟弟找了很多医生,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没有一个人认识。后来,他来到一个名叫“同济堂”的药店,这儿的老师,人称“王神仙”。他看了看疮,笑了,“这是个瘩背疮嘛。怎么挪到屁股上了?芽”

弟弟说:“是我哥哥挪的。”

王神仙说:“他既然能挪,也就能治,为什么不去找他。”

弟弟解释说:“我哥哥远在南阳,路途遥远,无法回去,还是请先生给治治吧?选”

王神仙听罢,很快开了药方。弟弟吃了几副药,又贴了几张膏药,没多久,瘩背疮就好了。他随即给哥哥写了封信。

张仲景接到弟弟的信,十分高兴,“王神仙的医术一定很高明,我应该去向他学习讨教。”

说走就走,张仲景马上准备盘缠,打点行装,步行到襄阳。

一天清早,襄阳同济堂的大管家刚走出店门,就看见一个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迎上前来,深施一个礼,然后说:“我从河南来,生活没有着落,望贵店收留我当个伙计吧?选”

王神仙闻声也从药店走出来,他见小伙子年轻利落,面貌聪慧,询问了一番,就说:“好吧,就收你当个炮制药剂的伙计吧?选”年轻人一听,连声道谢。这个年轻人就是张仲景。

从此,张仲景就在同济堂住了下业。他虚心好学,勤快能干,伙计们有个头疼脑热,他也给看看。没几天,王神仙就让他当司药。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王神仙对张仲景越来越器重,常常让他做帮手。王神仙看病,张仲景抄药方遇到疑难病症,王神仙抚了脉,也让张仲景看看,教他如何医治。张仲景把这些医理深深记在心里,写在本子上。就这样度过了一年。

一天,一位老大爷骑着小毛驴匆匆来到药店,说他儿子得了急症,请王神仙去诊治。

没一会儿,老大爷拿着王神仙的药方来药店取药,张仲景接过药方一看,里面有毒药藤黄,便知道病人是肚里有虫。又见藤黄只开了五钱,“药量太小了,”张仲景迟疑一下,还是让老大爷把药带走了。

不一会儿,王神仙回来了,他下了驴,准备到后院歇息一下,张仲景忙走上前来,说:“先生,病人也许还会来。”

“还来做什么?芽”

“恕学生直言,藤黄能毒死病人体内的虫,便需要一两的量才行,先生只开了五钱,只能把虫毒昏,等它返醒过来,会更凶恶,再用药就不灵了,只怕病人还有生命危险哩?选”

正说着,只见那个老大爷又慌慌张张跑来,连声呼叫:“王先生,不得了啦,我儿儿疼得满地打滚儿你快去看看吧?选”

王神仙也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张仲景上前,沉着地说:“我愿替先生去一趟?选”

张仲景随老大爷回到家,一看便知是虫在作怪,他掏出银针,看准穴位,捻动手指,照病人的腹内刺去。病人大叫一声,昏了过去。老大爷吓得面如死灰。张仲景松了一口气,他笑着对老汉说:“别害怕,虫已经被刺死了。”果然,只见病人慢慢地睁开双眼。张仲景又开了副泄药,让病人吃下,不多时,一根一尺多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王神仙知道后,又惊又喜,忙问张仲景:“你到底是什么人?芽”张仲景说:“我叫张仲景,到这里是拜师学医的。谢谢老师一年多来的教诲。”

王神仙被张仲景虚心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立刻摆酒款待他。后来,他们两人成了医学上的好朋友。

修身点拨

求师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付出很多的代价,而谦虚是最起码的。有了谦虚的精神,便知道自己的不足,产生求师的愿望;有了谦虚的精神,才能虚已盈人,尊敬老师;老师受到感动,才会传授给你他苦心积累的学问。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