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6901600000190

第190章 徐九思的“三字经”

徐九思,字子慎,江西贵溪人。公元1495年出生。他一生历经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朝,先后历任知县、工部营缮司主事、员外郎等职。

明朝嘉靖年间,徐九思曾任句容县令。他为官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句容为明王朝南京应天府属县,在时风影响下,吏佐贪占司空见惯。九思一到句容,首先观察了解情况,三天后,开始整肃吏风。他将一名窃藏公牒、偷盖官印的县吏当场抓获,召集全体吏员于堂前公审,公布其罪行,严惩不贷。给那些平时无视国法者来了个下马威。

在句容任县令的时候,徐九思从来不吃肉食,只吃青菜,加一些粗粮。他曾经在县衙的大堂上悬挂一幅青菜图。当别人问他挂这幅图的用意时,他解释说:“古人不是说过吗?为官者不能让百姓面里有菜色,而自己则不能没有菜味,我这样做是在提醒自己。”在句容县当了九年县令之后,由于政绩突出,徐九思被提拔为工部营膳司主事,主要负责掌管工程的工料、监督工期的官员。百姓得知他即将离开,一再挽留。百姓的至诚之心实在难以拒绝,徐九思又呆了一个多月还无法离开。

大家知道最终留不住徐九思,于是县里的长者对他说:“在您临走的时候,给我们留几句训导的话吧!”徐九思深受感动,流着眼泪说:“我没有其他的话可以对大家说的,只有‘俭’、‘勤’、‘忍’三字而已。希望大家记住:厉行节俭就不会奢侈浪费,勤劳俭实就不会荒废家业,宽容大度就不会邻里纷争,这是治家保身的道理。”

勤。徐九思勤于公务,亲自处理胥吏们易于舞弊的事务。对征税催赋等事总是自己处理,了解乡民贫富,赋役轻重,然后分别处理,避免徇私。除勤于公务外,九思还勤生产,带头垦荒,种植苹果,饲养猪羊,放养鱼苗等。

俭。徐九思不仅自己生活一贯俭朴,对公费也总是千方百计地节省。当地粮簿上本有一笔注明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他对此分文不取,并毅然将这笔例金革除。这与当时贪奢的官场歪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徐九思主张“忍则不争”,他自己不争名、不争利,息事安贫,不与当时官场的奔竞之风同流合污。但对于百姓利益,他却不忍豪强侵夺,而起来与之抗争。

嘉靖24年,徐九思在句容任职9年后被调入京。句容百姓为他建了五所祠堂,以示纪念。

徐九思走后,句容的百姓雕刻徐九思所画的青菜图,然后在上面写上“俭”、“勤”、“忍”三字,人称徐公的“三字经”。从此,句容的百姓家家悬挂他的肖像,早晚祈祷。

修身点拨

勤俭就是勤劳节俭,包括努力工作和节约有度两个重要方面。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生活作风或治国方针,还是要大力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