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6901600000173

第173章 周太祖力倡薄葬

自秦汉以来,帝王厚葬成为风气。他们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筑规模宏大的陵墓,死后又用大量的珍宝金银陪葬,极尽奢侈豪华之能事,其中不乏英伟聪明之主。可是他们能维持生前的富贵,又怎能保证死后的长存呢?芽奢靡厚葬,不仅劳民伤财,化神奇为腐朽,而且给日后陵墓被掘、死不安寝留下了隐患。五代时的君王,平均在位时间还不到五年,往往不得其死,哪里顾得上后事。

后周太祖郭威,是一位提倡薄葬的皇帝。他提倡葬礼要从简,虽然很大程度上是有鉴于唐代皇帝陵寝被大肆掘盗。但也体现出周太祖郭威平素朴素,节俭的作风。

后梁末帝时,天下纷乱,出了个以掘墓著名的节度使温韬。温韬本是京兆华原人,早年以盗墓为生,后来做了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的部将,投降后梁,又两度复叛。梁末帝时,他又做到了节度使。温韬为人,贪婪凶狠,目无法纪,再做节度使期间,唐代皇帝的陵寝凡是在他辖区内的,全都被他发掘盗窃遍了。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建筑十分坚固宏伟。温韬派遣军士费尽气力掘开了墓道,进入寝宫,看到里面宫室制作宏大华丽,如同人间的皇宫一样。,墓室中间是正寝。东西厢布满了石床,床上石函中放着大铁箱,里面藏的是前世的秘笈图文,书法绘画珍品等等,特别是钟繇、王羲之的真迹,是唐太宗生前最喜爱之物,故嘱以随葬,由于保存恰当,此时纸墨还像新的一样。温韬知道这些都是稀世珍宝,于是就一件不留,全都掠为已有。就这样,唐代皇帝陵墓遭到肆无忌惮的破坏,随葬的大量金银玉器,奇珍异宝,全都被洗劫一空。后唐庄宗灭梁,温韬求降,庄宗大臣郭崇韬就坚决反对接纳,说:“这是个盗掘陵墓的贼寇,罪不可赦?选”可知他挖掘皇帝陵寝,是为人所熟知而厌恶的。

温韬掘墓的事,给了后周太祖郭威深刻的警示。他曾多次告诫周世宗柴荣说:“当初我西征时,看到唐十八陵没有不被发掘的。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埋葬在里面的金银、玉器、珍宝太多了。如果我死了,就用纸做寿衣,用瓦棺收殓。要及早入土安葬,不要久留在宫中。墓中不要用石料,用砖代替就行。埋葬之前,打开棺柩让人看清,免得让人疑心里面藏了珍宝。安葬完毕、,征募住在附近的三十户百姓,免去征徭,让他们守护就行了,不要修地下宫室,不要置守陵的宫女。也不要雇用工人和役徒,不要扰民。墓前也不必置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要立一块石碑就行了,上面刻上‘周天子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一行字。你要是违背了我的意愿,我在虽然逝去也不会安心的。”

修身点拨

古语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上许多正确的决策,都是经过总结前人的失败经验而作出的。周太祖郭威能够鉴往知来,提倡薄葬,真可谓一位有识见的君主了。

再从周太祖的故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勤俭节约都是光荣的,奢侈无度都是可耻的。一些所谓的“阔”佬,或者根本没有钱而装富的人们,却总爱讥讽别人有钱不花真小气、有钱不及时行乐是傻子,在你讥讽别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你真的很聪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