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中国》给创业者的100个忠告
6899100000023

第23章 多花点时间在你的员工身上——创业者的管理之道(3)

阿里巴巴永远不给客户回扣,谁给回扣一经查出立即开除。否则会让客户对阿里巴巴失去信任。中小企业经理的钱拿来并不容易,你再培养下边的员工拿回扣,你不是在害他吗,培养他企业内部的腐败现象。

——《赢在中国》评委马云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其大作《资治通鉴》说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将这句话用在企业管理上,可以这样理解:德,是履行职业职责的伦理资格,它从工作态度上表现出来;才,是实施和完成职责的能力,它从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中表现出来。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二者并重,互融互动,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干出好业绩,创出高价值。

一个人才气很大、德行不好,对企业的破坏性就可能非常大。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灵魂有问题,那就是危险品。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一方面要用有才能的人,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他的德行,如果德行不过关,就最好不要用,即使用也要加倍小心。

在这方面,马云的用人艺术就深深契合了牛根生上面所说的观点。

在阿里巴巴,马云的用人艺术与众不同。一般来说,中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估时,通常是把业绩放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能为企业直接创造巨大利润的员工,更是厚爱有加,唯其“马首是瞻”。

但是,在阿里巴巴,马云对人才的评估考核却有着完全迥异于大部分企业的方式,这在阿里巴巴已是众所周知,按马云的说法就是,“在阿里巴巴公司的平时考核中,业绩很好,价值观特别差,也就是,每年销售可以卖得特别高,但是他根本不讲究团队精神,不讲究质量服务。这些人我们叫‘野狗’,杀!我们毫不手软,杀掉他。因为,这些人对团队造成伤害是非常大的。当然,对那些价值观很好,人特别热情,特别善良,特别友好,但就是业绩永远好不起来,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小白兔’的人,我们也要杀。毕竟我们是公司,不是救济中心。不过,‘小白兔’在离开公司三个月后,还是有机会再进阿里巴巴,只要他能把业绩搞上去,而‘野狗’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那么,阿里巴巴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呢?

是业绩好价值观同样好的“猎犬”型人才!在阿里巴巴,“猎犬”是最受欢迎的,不仅会得到公司重用,在被“确诊”为货真价实的猎犬、进入管理层的“法眼”后,还有机会接受最好的培训,成为公司的好苗子。

按照马云的原则,对于“野狗”,无论其业绩是多么好,都要坚决清除,“善待犯错误的人,是对的,但是绝不容许那些‘野狗’破坏团队,破坏公司利益,对这些人绝对不容忍。”所以在具体规章制度方面,阿里巴巴有许多硬性规定:不能作假、不能作弊、不能欺骗客户、不能夸大服务、不能给客户回扣、不能为客户垫款。

阿里巴巴的一位资深员工这样说道:“新来的员工业绩不好,没关系,如果违背我们的价值观去欺骗客户,好,你就一句话都不要讲了。不要你说,我也要死了。”

马云曾给阿里巴巴做过两个铁规定:“第一,阿里巴巴永远不给客户回扣,谁给回扣一经查出立即开除,否则会让客户对阿里巴巴失去信任。中小企业经理的钱赚得并不容易,你再培养下边的员工拿回扣,你不是在害他吗?第二,不许说竞争对手坏话。”违犯这两个规定的尤其是第一个的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2004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高管在抽查业务员的通话录音时,无意听到了一名员工跟客户承诺回扣的事情。这让主管们大为吃惊:在阿里巴巴竟然有这种员工存在?随即公司马上进行了调查,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结果发现,这名员工原来是淘宝网一名业绩一直很突出的业务员。据说,这名员工还是上一个季度的“销售冠军”,这个季度马上就要“冲线”了,为了保住“冠军”,才急功近利地出此下策,他在平时一直很遵守公司规定。可即便是这样,马云还是在调查清楚后,毫不留情地把这名员工开除了。

或许,马云的这种做法在外人看来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就是不能讲人情,用马云的话说:这是“天条”,永远都不能侵犯!

当然,阿里巴巴制度管理中也有很多人性化的东西。例如善待犯错误的人,容忍失败,敢于使用败将,全力帮助业绩不好的“小白兔”。

马云是个人情味很浓的企业家。冷酷不是他的特色。他一直希望把企业变成家庭,变成学校,变成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战斗集体。因而阿里巴巴在推行严格科学的制度管理时,马云也没忘了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创业者来说,马云的这些用人艺术值得思考和学习。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联想在带队伍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们对员工,尤其是对骨干员工有很好的激励方式。激励分两方面,一是物质激励,二是精神激励。

——《赢在中国》总评委柳传志

创业者一定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用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手段,对做出业绩者给予表彰和鼓励,对毫无建树、甚至造成较大失误的人给予批评和处罚,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企业中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局面。

日本新力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不仅在招揽人才上有一套独特的办法,而且还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制度,对人才进行有效的激励,促使他们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公司每星期出版的小报上,允许各下属单位刊登“求人广告”,也允许员工发布自己的“求职广告”,公司职员可在所有单位之间自由应聘,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公司内部的人才流动,为人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企业不惜重金请来人才,但却不能合理地使用,把他们安置在不恰当的位置上,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还有一些领导,虽对人才十分重视,并给予了他们恰当的位置和权限,但却对他们很不放心,时时刻刻都想过问一番、干预一下,自以为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却反而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无法大显身手。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一个企业尤其是创业型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人人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不管是那些身怀绝技的人才,还是普普通通的员工,这种心理需求都是相当旺盛的。用制度的形式给予他们这种机会,他们潜在的创造性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做出连他们自己都会吃惊的业绩。

虽说人的才能有大有小,但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是有所特长的,只不过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许多人的特长、甚至是才能都被忽视了、埋没了,这是十分可惜的事情。很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只要确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把机会提供给他们,他们的特长和才能就会在一瞬间显示出来。

这就好比草原上的狼群。狼群每次捕猎成功,都会把猎物尽情享用,在分享胜利果实的过程中,狼性中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品格被有效地激发了出来。

与此相反,如果狼群捕杀不到猎物,就要长时间地挨饿,饥肠辘辘的滋味就是最好的惩罚。

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在狼群中实施得十分彻底,又十分公平,因此狼不论在什么险恶的情况下,都会拿出亡命之徒的姿态,拼死一战,用血的代价,去争取最终的胜利。

英国维珍集团是一个闻名世界的大企业,在全球26个国家开办了200多家公司,员工达到25000余人。集团广泛涉足饮食、旅游、航空、金融、饮料、婚纱礼服等各个领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维珍集团的创办者是理查德·布兰森。从26岁退学创办《学生》杂志开始,他在商场纵横一生,一手把维珍集团发展壮大,现在他已拥有了30亿美元的庞大家产,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他的公司虽说十分庞大,员工人数众多,但因为他匠心独具,精心运作,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所以使公司始终焕发着无尽的生机,保持着平稳而正常的运转。

更令人称绝的是,他独树一帜,别出心裁,首创了“把你的点子说出来”的创意机制,用来鼓励员工献计献策,为集团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一般大公司的老板都不愿自己的电话让员工知道,以免员工找上门来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布兰森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把自己的直线电话公开,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只要员工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他。

接员工的电话虽说占用了他不少时间,但他乐此不疲,因为他从这些电话中确实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主意,为他的决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他还非常愿意和员工们直接对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但公司实在太大了,要把员工一个一个辨认下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别说抽出时间来和他们一个一个地交谈了。怎么办呢?

他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建立了另一套激励机制。他的公司每年都要举行一个宴会周,只要员工想出了好点子,都可以报名来参加宴会。他的宴会周盛况空前,最多的一次就达到了3500余人。

集团的高级领导和他本人都亲自参加宴会。在宴会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员工都可以直接走到他面前,向他献出自己的点子。

他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亲自下令,要求每个部门都要建立一套整的制度,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且还要保证把这些点子以最快的速度上传到他那里。

在他的要求下,集团的每个常务董事都在当地餐厅常年预留了八个空位子,不管是哪个员工,只要他想出了一个点子,就可以申请和常务董事一起共进午餐。

他还一再要求各部门的经理向员工们征集好点子、好建议、好构思,以供他决策之用。

通过这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他和员工们得到了经常性的沟通,整个集团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确保他在经营中采取更有效、更灵活的策略,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给员工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员工时时刻刻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就能极大地焕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做出更加突出的成绩。为正食品连锁店是日本的一家饮食企业,总经理贩冢正兵卫提出了“人人有店,就会卖力工作”的口号,大张旗鼓地实施“分号制度”。他的做法是这样的,只要员工卖力工作,给店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就会出资给这位员工开一家分店,让这位员工当上老板。结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都在为成为老板而不懈努力。分店接二连三地开起来了,连锁店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效益也成倍地增加。

确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就能充分调动起公司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创业者一定要铭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