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美术史
6897900000028

第28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5)

社会生活的大变革也促进了美术界的变化,艺术家由主要服务于教会和贵族,逐渐转为自选题材进行创作。自18世纪末至1840年,在28个德国城市成立了艺术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与举办展览,为艺术品开拓了销路,也扩大了观众的范围。这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德国建立了一批新型艺术博物馆,各邦国君主的艺术收藏也逐渐对公众开放,较为广泛的观众有了接触艺术品的机会,提高了艺术鉴赏力。总之,资产阶级的艺术协会、艺术博物馆与展览会以及艺术评论都起到了传播与介绍艺术的作用。大变革时代的种种冲击、一系列改革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德国19世纪艺术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竞争,继而迅速更新。

在19世纪前半叶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地位,可将其视为典型的德国流派。德国艺术家在浪漫主义绘画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自这一画派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顿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新教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风景画为主,因此称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在南方维也纳有一些信仰天主教的青年画家组成了路加兄弟会,他们后来到了罗马,被意大利人称为“拿撒勒派”。前者以绘画大师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eh,1774—1840)为代表。他与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特纳一起成为风景画新道路的开拓者。他描绘的风景决不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也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将自然的真实写照与艺家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赋予风景画以深沉的内涵。

1808年圣诞节,弗里德里希公开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台岑祭坛画》,此画可以视为他的创作风格的宣言书,立即引起了保守派的公开指责,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论争,最后以弗里德里希的胜利而告终。

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位著名艺术家是菲利普·奥托·龙格(Philipp Otto Runge,1777—1810)。他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现代艺术。他画的风景蕴藏着新的生命力,此外他还画了不少亲属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画风的带动下,于19世纪的20、30年代出现了风景画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风景画家如卡尔·古斯塔夫·卡鲁斯(CarlGustavCams,1789—1869)、约翰·克里斯蒂安·克劳森·达尔(Johan ChristianClausenDahl,1788—1857)、卡尔·布莱辛(KarlBlechen,1798—1840)等人。

“拿撒勒派”的代表画家有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Friedrichoverbeck,1789—1869)、彼得·冯·柯尔内里乌斯(Peter yonCome.1ius,1783—1867)、威廉·沙多夫(Wilhelln SchadOW,1788—1862)等人。这派画家的作品大多从宗教故事、圣经和古诗中取材,在选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复古倾向,十分尊崇古老的德意志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虔诚的宗教感情,并寄托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想。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社会现实生活,于是在40年代出现了德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复兴,50至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艺术家。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阿道夫·冯们采尔(Adolphvon Menzel,1815—1905)在绘画领域的众多门类里都作出了杰出贡献,既作版画插图,也绘制油画,他的素描、速写更是生动传神。1839年,门采尔开始为《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历史》作插图,在这套精心创作的组画中再现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历史风貌,作者也因此蜚声画坛。门采尔选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反映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中真实地记录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并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意与哀思。1875年完成的《轧铁工厂》是以油画形式反映现代工业生产最初阶段的代表作,歌颂了产业工人的创造力,也揭示了紧张劳动的艰苦与残酷,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揭露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

南方的慕尼黑历来是德国重要的艺术中心,威廉·莱布尔(Wilhelm Leibl,1844—1900)在那里接受过正统的学院派美术教育。后来去巴黎留学8个月,1870年返回慕尼黑后,转向现实主义,并在他周围团结了一些有共同理想与追求的青年画家威廉·特吕布纳(Wilhelm Trhbner,1851—1917)、卡尔·舒赫(CarlSchuch,1846—1903)、汉斯·托马(Hans Thoma,1838—1924)等人。1873年莱布尔离开了慕尼黑,此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巴伐利亚的农村度过。他的作品细致人微地描绘了农民,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作为《教堂中的三个妇女》。弗里茨·冯·乌德(Fritzvon Uhde,1848—1911)1880年定居慕尼黑,由于受到利伯曼的影响,画了一些外光画,其中一部分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劳动与日常生活,如《早晨》、《秋天》都具有清新、质朴的特点。这些青年画家热情描绘了农村的美丽风景,恬静的农家生活以及周围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为现实主义画坛增添了光彩。

19世纪60和70年代,出现了一个画派即“德国—罗马派”,以安泽尔姆·费尔巴哈(Anselm Feuerbach,1829—1880)为代表。当时在德国国内由于工业发展,出现了富有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日益影响美术创作。一些艺术家不愿适应资产阶级观众的欣赏日味而逃避德国的现实,他们迁居罗马,认为在那里仍然存在古代文化的氛围。他们喜欢选取古希腊神话为绘画题材,创造了具有古典色彩的、高贵自尊的理想人物。

19世纪80年代,欧洲出现了象征主义文艺思潮,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德国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诺尔德·勃克林(Arnold Becklin,1827—1901)。此派画家多用象征、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象,许多作品都表现幻想与梦境,甚至描绘黑夜与死亡,具有神秘色彩。这些作品脱离现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不满,感到无出路的世纪末精神状态。

19世纪下半叶,德国画坛出现了一些新流派、新风格,尤以外光派绘画成就突出。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5)、洛维斯·科林特(Lovis Chrinth,1858—1925)、马克斯·施勒福格特(MaxSlevogt,1868—1932)并称19世纪德国三大外光派画家。利伯曼是一位优秀的外光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许多作品都以普通劳动者为主人公,表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相当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社会现实。科林特的作品特别富有活力,尤其在晚年还大胆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与早期表现主义画派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斯·哈尔伯像》、《瓦尔辛湖风光》都是他的代表作。施勒福格特多才多艺,其绘画题材也十分广泛。他的风景画体现出德国外光画派的独特成就,着色鲜明,笔法灵活。除了风景画之外,他尤喜描绘戏剧与舞蹈场面,代表作有《香槟酒之歌》、《法尔茨风景》等。

与画坛风格多样、流派纷繁的状况相比,19世纪德国雕塑领域的情况则单纯得多,基本上古典主义雕刻占主导地位。出现了一些大型纪念性雕塑。1871年之前,德国长期处于分崩离析的众多邦国统治之下,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一些古典主义的雕塑作品歌颂了德国历史上与当代的伟大人物,赞美了中央集权的王权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以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普遍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当时,最有影响的雕塑家是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Christian DanielRauch,1777—1857),早年曾在卡塞尔接受艺术教育,1805年至1811年在意大利随著名雕塑家卡诺瓦和托尔瓦尔德森学习,回国后取得很大成就,有众多学生追随他。《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纪念碑》是他晚年的力作: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这一骑马像立于一个多层花岗岩底座上,高大雄伟,稳定庄严,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特色。劳赫的影响贯穿了整个19世纪。19世纪后期,德国雕塑风格由古典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

在劳赫众多的学生中不乏成就卓著的雕刻家,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里彻尔(Ernst FiedrichAugust Rietschel,1804—1861)就是其最优秀的学生之一,1832年成为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的教授,代表作有《歌德与席勒纪念碑》、《莱辛纪念碑》、《劳赫胸像》等。另外他虽是劳赫的学生,却不僵化地遵从古典主义的传统,而是转向了现实主义。1857年完成的《歌德与席勒纪念碑》即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塑造了两位智慧崇高、站在时代前列的文学巨匠的形象,充满了时代气息。著名雕刻家奥古斯特·卡尔·爱德华·基斯(August Karl Eduard Kiss,1802—1865)和阿尔贝特·沃尔夫(Albert Wolff,1814—1892)也是劳赫的学生,前者的代表作为《阿马松人》,后者的代表作为《斗狮》。台岑祭坛画卡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1807—1808年。

(第六节)19世纪瑞典、丹麦、比利时美术

19世纪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伟大时代,在那里出现了世界驰名的艺术家,他们植根于北方文化背景,以现实主义手法和特有的雄强,在欧洲艺术发展的巨流中,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特色和影响力。

瑞典的油画、版画、雕塑家左恩(Zom,1860—1920)是北欧最优秀的代表。他12岁人斯德哥尔摩艺术学校学习雕塑,20岁便有水彩画杰作《着丧服的妇女》问世。他遍游欧洲,并到土耳其和大洋彼岸观览异国风光。28岁到巴黎,又立刻以《渔夫》一画享誉艺坛。左恩自始至终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和景物,最喜画烟波浩渺的湖泊、白雪皑皑的丛林和在无垠原野上生活的居民。就连那横绝一世的女人体也从不离开日常创作的环境。《星期天的早晨》画的是一位女工在利用难得的空闲沐浴梳妆,北欧女子的健美身段,光洁的皮肤,盖住面部的长长金发在低矮的陋室里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背景中几个忙碌的女工身影和小窗中射人的一束晨光使画面亲切生动。《提水的女子》、《露天》是左恩的代表作,画家独特的明亮浅灰色调结合了印象派对光的表现,因而韵味无穷,阔大笔触塑造出来的强烈体积感更使人折服惊叹。他的铜版画也独辟蹊径,隐秀雄奇,用长箭一般的直线条在物与物之间穿插,虽然没有任何轮廓线,却能使形态在若有若无之中显现出来。法朗士、雷诺阿、罗丹、威尔莱纳的肖像都给人难忘的印象。在水彩画上,左恩也是卓然大家,那些以光调的虚实和变幻表现港汊交错的风景尤其令人心旷神怡。罗丹曾经说过:“无论在什么时代,左恩都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绘画大师。”

托瓦尔森(Thorwaldsen,1770—1844)在罗马度过了半生,成为新古典主义的首领。他的表现神话人物的《埃贝》、《托松》和取材现实生活的《洪托齐像》、《彼埃七世教皇纪念碑》以及哥本哈根圣母院的《基督》都简洁洗练,把精深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结合在一起,同时保持着优雅高贵。19世纪下半期,丹麦还出现了天才横溢的威治朗(Vigeland,1869—1943)。这位现实主义雕塑家反对纯理性的表现,旨在塑造出“生活的一角”。《易卜生像》、《约纳利像》、《波约尔森像》。《女人躯体》都蕴有强烈的生命力,而浮雕《地狱》则散发出象征主义的气息。

流亡布鲁塞尔达10年之久的大卫对比利时19世纪艺术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体现出民族的趣味和习惯,一批优秀的画家,如莱斯(Leys)、格鲁(Groux)、斯特文斯(Stevens)、勃莱克勒(Braekeleer)作出了巨大努力,通过描写现实生活来寻找自己的道路。不过,真正使比利时艺术独树一帜的还应推“雕塑中的米莱”一麦尼埃(Meunier,1831~1905)。他在圣吕克美术学院学习之后,深入到瓦尔圣拉贝的矿井和玻璃器皿厂中,创作歌颂工人的油画和铜雕。他的作品都大刀阔斧,直截了当,删除一切细节描写,寻求强大的体积感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劳动者纪念碑》、《瓦斯爆炸》、《耙地》中那魁梧坚实的身躯,绷紧的肌肉,黧黑油亮的面庞,把劳动者的形象上升到典型的高度,从而具有了象征性的意义。《安特卫普港的装卸工》、《工业》则散发出征服一切的伟大力量。麦尼埃善于把握各种劳动中最有代表性、最激动人心的一瞬,浮雕《矿工》选择的就是工人在不能直腰的狭窄空间里蜷曲着凿煤的艰难动作,因而雄肆逸宕。他的油画《矿井归来》有强烈的雕塑感,而浮雕《汗水》却又以向前排命拉犁的人体和向后翻滚的天穹,表现出绘画的生动气氛,实为艺术史上的罕见之作。

(第七节)18、19世纪英国美术

一、18世纪的英国美术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了英国国教会,这标志着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开始,但也导致了新教徒捣毁宗教形象的运动。这场运动终止了英国灿烂的中世纪文化,世俗肖像画取代了传统的宗教雕刻、祭坛画和手抄本装帧。英国美术的重新起步是继承了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的余波,其中起决定影响的是德国画家小汉斯·荷尔拜因,正是他把肖像画的形式带到了英国。一个世纪以后又有佛兰德斯画家凡·代克被聘为英王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由于英国画家争相仿效他们的风格,使得肖像画几乎成为英国绘画的唯一题材和样式,统治英国画坛达200年之久。其间也产生了如希里欧特(Nichoas Hilliard,1547—1619)这样的本国的优秀画家,但他们的影响都没有超过荷尔拜因和几·代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