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6891400000034

第34章 论坛纪实(8)

蓝达居(厦门大学):这个我也是很惶恐啊!但是作为观察员还是比较有利的这样一个角色,因为刚才孙教授也说了,实际上的确是一种参与观察,我们的会议本身也是学术文化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和场合,那我们作为会议的一个参与者,的确是在做一个观察,是做一个会议的田野。那么关于这个会议本身内在的文化逻辑,我想这里面的名堂也是很多的,奥妙也无穷。我作为一个观察者只能在这里谈一下个人的感受。参加这个会议,各个专业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不同的精彩的演讲,我是受益良多,我强烈的感受到我们这个会议有一个非常自觉的反思性。我在这里呢,先讲在陈志明教授谈到的是我是非中国的中国人。刚才为什么想问中国人但不是中华民族?那我就是说我为什么说我很惊讶呢?是因为为什么我们作为一个学者会这样认为,但老百姓他不管,你到了福建他会说你就是中国人,对不对?那我们就发现会有两套话语的系统,两套话语的系统我们换成西方学科的专业语言跟我们本土的话语之间,你就会发现有一种张力的存在,正是这样一种张力的存在造成了我们的困惑,像民族、族群也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从西方学术领域上引进的,在我们中国要说本土的的话就只有一个字,人。对不对?中国人的人,你是日本人,中国人,福建人。这个人无处不在,这个人比族群的概念更有弹性,但是我们不用它了,所以我觉得也许我们应该是站在这种学科的角度来审视本土的话语呢?还是应该站在本土话语的角度来反思西学或者学科的语?当然这里面会带来很多问题。正是因为这种话语之间,激荡之间产生的这种张力,产生了我们就中华民族或者族群认同上,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的层面都有一系列的困难、矛盾,就是范可教授说到的麻烦。当然了,我们作为学术社会里面一员的话,都会感受得到这种学术困境,我已经观察到我们的学术对于这个问题都是有很强的体验的。

所以,现在就呈现了一个学术的反思性,一个就追求中国话语的自主权,就是对西方的学术话语说不。我们这里的很多文章就提到这个了,潘蛟教授的文章里边就说,民族也好,族群也好,它都是对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所以对这种学术话语之中,对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的陷阱所保持一种警惕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自觉体现在对我们本土文化心中的内部的说不,就是对我们已经视以为常的文化常识说不,在这方面呢,我有几篇文章,还有几篇学者的发言给我很大印象,一个赵旭东教授的发言。他的文章呢,总体是对国家现代性的一种反思,那么这种认同这样一个东西,民族认同这样一个力量是如何渗透到基层的,通过这样一个观察,呈现了一种反思。第二篇文章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王黎明教授的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我们已经认为是一个文化常识的这样一个的质疑和反思。给我一种很深的震撼。还有依罗树杰教授对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这样一个说法的质疑,都给我带来了一些震撼。当然这样一种震撼和一种反思都体现了学者对问题的一种敏感。

这种学术的反思是我对这次会议强烈感受到的。当然还有啦!围绕这个主题还得到了关凯教授、徐杰舜教授的著作。我们还来不及观察,我在这里面顺便提一个另外一个可能性,那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也许我的想法跟你是一样的,有没有可能从多元一体再走向多元一体,它不是走向一体,它不是一体走向多元,而是过去多元一体,现在是多元一体,而是走向另一种新的多元一体,能不能够取代你这样一个说法。那么谢谢大家。占用大家的时间。

徐:下面请陈刚教授发言。

陈刚(云南财经大学):非常谢谢徐教授给我这个机会,估计徐教授是把我当作一个新人。因为我这是第一次来参加嘛!我是去年10月才回的国。新人嘛,我谈点对这个会议的印象。总的来说回国以后,从我参加过的几次学术会议来比较,这次会议的规模就比较大的了。四面八方的都有,从黑龙江、青海,到香港、台湾,包括我们云南大学,都有很多人来,而且从来的人来看,从教授到副教授到包括各种层次都有。从提交的论文来看,论文的质量也很高。另外一个组织来说也组织得让我印象也很深,从组织的那个从主题演讲到论文里面分的有理论的,有实践的,这个也分得挺好的。最后也有青年论坛,还有今天的中华民族认同问题的圆桌论坛。总的来说包括的内容给我的印象都不同。如果非要我从鸡蛋里挑骨头,那我就要讲讲这个哪个地方不太好,我就讲文章太多,安排太紧。发言人发言完了基本都没有时间听听其他人的意见,那么这个跟我们在国外开会就不一样,前面你可以紧一点,十分钟,七八分钟起码要给听众提提问题嘛!本来我们参加会议的目的就是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不是说我们一来就讲完就走人了,是需要反馈的,估计是文章太多。如果要改进的话,我想下一次会议这一方面是不是要多,不要每个人发言完了就没有下面了,还是互动一下比较好。这个就是我对这个大会的一个感观吧。

如果要讲点什么内容的话,就是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人类学和民族学在国内受重视的地位比较低,那么这是一个我觉得我们这个会议也好,其实这个会议现在开得正是时候,最近全国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讲的以人为本,把人的利益放在前面,我觉得这个跟我们人类学搞的东西,我们人类学讲发展也好,讲族群关系也好,都是讲人嘛,也是围绕人的利益吧!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这也是一个对我们人类学的发展壮大有个机会吧!我昨天也讲跟美国比起来,中国的人类学实在太小,美国人类学年会开得实在太大,还要在学校开这个课程,那边只要是有一两千人的大学基本都有人类学,开的人类学课程。咱们国家,包括四川省民族院校啊,总共就三十所院校,整个人类学所啊,人类学系啊很少。美国有四百多所学校,基本都有人类学专业,那么比较起来,咱们是不是在座的学人类学的是不是应该有点责任感,路还很长。不一定非得在女性问题上,比如说族群研究,今天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挺好,有些时候我觉得人类学应该从别的学科学点东西,所以说以后具体怎么走法,还需要大家学人类学的,学民族学的通通一块努力吧!好的,我就说这些。

徐:好,谢谢陈刚教授。下面我们还欢迎吴科萍老师发言。

吴科萍(香港中文大学):大家好,我跟陈刚老师一样也是第一次来参加这个会议。所以有一些非常浅的观察。就是刚才王明珂老师说的我们要反思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我们现在也开始,也是我们现在在座的学者的角色的问题,我们在谈认同和记忆,那这是谁的认同谁的记忆,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不管我们作为学者或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能这样去告诉人家应该这样认同,应该这样融合,就会发明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他们自己的表述,还是这种生存方式也好,所以就是说最后我们还是回到今天早上周大鸣教授讲的,我们还是要回到底层来看,回到底层是一个个人的意见,我觉得周大鸣老师讲的超越政治,它不是去政治化,而是从族群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而只有从底层这个角度来呢,才可能像范可老师说的那样我们怎么样来尊重少数民族。其实我们尊重少数民族,我们还能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生存方式和表述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下面来看,像陈志明老师讲的海外华人的认同方式,中华民族在国家的范围内来讲是个很重要的,是个可以放在国家角度来讲的国家认同,但放在海外华人来看,那中华民族比提中国人更有凝聚力,那在中国来说呢,可能提中国人比提中华民族更有凝聚力,所以我的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我们在一个什么语境下讨论这些。

还有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回到民族志的方法,民族志的角度来做,认真的考虑族群认同的关系,族群认同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来说是对这个大会的一个感想。

最后呢我就是想不知道能不能代表香港的人类学界,感谢大会做的一系列安排,而且给我们一个机会跟中国大陆各个不同的院校以及从教授到学生,跟各个不同层次的学者交流,而且最后我要讲的一个就是我对中国学生来讲,他们非常的自信,非常的有勇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他们不管自己的意见成熟与否,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好的让大家知道未来的学者的成长。我就讲到这里。

徐:我们下面再请王明珂教授再讲一点。因为他是我们这个论坛的一个老者,而且也是目前台湾来的惟一的一位学者。

王明珂(台湾中央研究院):我很高兴坐了11个多小时的夜车到这里来﹔来到这里真的让我感觉像回到家一样,看到好多老面孔,我很抱歉会议的前面两天我没有办法参加,因为前两天我在吉首开两岸三院数字典藏会议。我想简单地把我这几年整理本所前辈之民族学资料的工作跟大家报告一下。这些年来在整理民族学前辈的资料中,我一直思考他们在做什么样工作,他们为什么做这些工作,是否在他们的民族调查工作中他们不知不觉的也创造了这些少数民族?其实,我举一个例子,即使是说民族调查研究与识别是一个创造想象,他也是有正面的意义的。本所的凌纯声﹑芮逸夫等人1933年在湘西作调查的时候,当地士绅曾经写了一控告的信到研究院。内容是,芮逸夫等人,以苗族习俗古陋,所以多方采集,以为谋利之具,谈笑之资。都是些非常难听的话。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想当初那些父老乡亲为什么那样做?其实呢,长期以来在这些边疆地区,不管是在云南,还是贵州,许多人长期在大汉族主义之下隐藏了自己的文化习俗,采用汉人习俗。但在民族学的概念下,民族学前辈们却要刻意的找出那些非汉的习俗。就是在这样的找寻﹑发掘过程中,汉与非汉各民族间的界线就划分出来了。我们回顾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说那是近代建构也好,说那是想象的群体也好——但对早期的民族学前辈,以及对那些受歧视因此视本地非汉习俗为见不得人的陋俗的乡绅,我们都应有同情的理解。

徐:好,谢谢王教授。他每一次的发言都是很有内涵的。下面我们有请这次论坛的承办方,劳苦功高的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的王国友院长、教授发言。

王国友(贵州民族学院):徐老师这个过奖了。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也是第一次以观察员来参加会议。刚才一些老师谈到特点和现象,我的感受也是很多。这一次讨论的主题比较鲜明、集中,内容比较丰富,有学术史,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等,内容比较广泛。另外我觉得形式比较多样,像这个有大会的主题发言,还有分论坛,青年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这个圆桌论坛,让大家通过这么多灵活的形式,我统计了一下,这个参加讨论发言的这个有近上百人次,这个相当充分,是一个学术交流、讨论的平台。

我觉得这也是一次我们人类学的盛会,有来自港台的著名的学者,还有来自我们大陆的高校、研究所的,还有新闻媒体等等,另外还有博士、硕士,这些当中既有学有成就的大家、学者,也有晚辈,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个族群理论与实践。还有一个很突出的刚才也已经提到了,这个青年学者,这次专门搞了一个青年论坛,昨天晚上搞到了十点半,也是标志着我们人类学的希望后继有人,有这么多的年青学者,学生热爱人类学,关注这个问题,那么如果从我这个感觉如果是有不足的话就是分讲坛的发言的人多了一点,时间就比较紧张,这个讲坛和回应基本上就没有时间了。在以后这方面怎么改进一下。另外作为承办方我们还有考虑不到,考虑不周的,第一天报到的时候有些老师来得晚一点就没有吃饭的地方,好多老师等了几个小时才带到花溪吃饭,请大家多多批评和包涵。谢谢。

徐:好!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到此结束!明年8月第八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内蒙古大学再见!

[录音整理/吴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