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不懂幽默害了你
6890900000033

第33章 幽默方法(5)

黑色幽默是一种与传统幽默不同的幽默。传统的幽默比较明朗、外向、充满信心、针对别人,而黑色幽默忧郁、内向、心酸绝望、嘲讽自己。黑色幽默中的人物和事件几乎都是荒诞不经、生活中不可能有的。而且,黑色幽默总是面带笑容地讲述在残酷命运捉弄下的烦恼,用自我解嘲来反映百思不解的心理和人生渺小的意识。它是在用貌似轻松达观的口吻来表现最无可奈何的心理和情绪,它虽然在笑,但这是一种“使道德的痛苦发展到滑稽的恐怖,使事情荒谬到令人发笑的程度”。这种笑,是痛苦的笑、恐怖的笑,是对荒谬现实入木三分的笑。换言之,黑色幽默是一种“大难临头时”的幽默,或者,更传神地说是“绞刑架下的幽默”。

且看下例:

在一个对死囚执行公开绞刑的日子里,绞刑架旁聚集了大批观众,可是却不见死囚犯押来。监刑人、刽子手和周围的人都等得不耐烦了。终于,狱卒押着囚犯来到刑场,囚犯看见人们焦急贪婪的目光不禁笑了,得意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干不成。”

这种幽默就是典型的“黑色幽默”。

海勒在“黑色幽默”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这样描写“二战”的伤兵:

清澈的流体从一个洁净的瓶里输入他的身体。从腹股沟敷石膏的地方,另外伸出一根固定的锌制的管子,拉上一根细长的橡皮软管,他的肾脏排泄就是通过这条管子一滴不漏地流入放在地板上的一个洁净的封口的瓶内。等地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儿那儿输入流体的瓶子也空了,这两个瓶子于是很快地互换位置,使瓶里的排泄物又重新注入他的身体。

这里写的不是即将走上绞架的囚犯,而是一个伤兵。对于伤兵的痛苦与不幸,作家用如此残酷的欣赏性的笔调来描写,确是罕见而特殊的。但正是这种特殊的幽默笔调起到了特殊的效果,它在苦笑中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它在幽默诙谐中表示了作者的愤怒与厌战的情绪。

自我吹捧:自己夸奖称赞自己

自我嘲讽因为和人们通常极度自我尊重的心理惯性相背离,所以能产生幽默。自我吹捧因为和人们通常谦虚谨慎的心理惯性相背离,也能产生幽默。

让我们来欣赏王朔小说中的几段内容。

刘美萍挤上前来,手里举着个小本。“冯先生,您给我签个名,要那种狂草。”

冯小刚给她一笔一画认真签名时,她又说:“冯先生,今天您真是把我感动了,好久没听过这么好的大道理了。您是真有学问,您讲的那些话好些我都没听懂,好些字都不会写——您真是有学问。”

冯小刚签完名笑着说:“何止你感动了,我都被自个儿感动了。我由衷地佩服我自己,我怎么就能说哭就哭,什么也没想却张嘴就来,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多读书啊,这是个秘诀。”

照常理猜测,我们听到别人的称赞夸奖,一般会表示谦虚,如“您过奖了”、“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哪儿有像冯小刚这样顺竿爬的呢?别人夸他一句,自己还觉得不过瘾,又自吹自擂起来。不过,在这种碰撞中,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感。

再看一段:

杜梅躺在床上就着台灯看一本小说,我躺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她翻过一页,调脸瞪我一眼:“看我干什么?”

“羡慕你!”我也瞪眼。

“我有什么可羡慕的,整个一个苦命人儿。”她又看书,端起床头柜上的水杯喝了口水。

“能嫁我还不该羡慕?真是傻人有傻福气,居然能找着我这样的还不费吹灰之力。”

“得了吧,你别自我感觉良好了。”她笑。

自我吹捧逗得人乐了,看来确实是制造幽默的一种方法。

还有:

贾玲大声对杜梅抱怨:“怎么搞的?我回家休趟假,你就匆匆忙忙把自己嫁出去了,也不等我把关,将来吃亏怨谁?”

“怨我怨我,”我对贾玲说,“本来杜梅是想等你回来再说的,可我的魅力实在无法抵挡。”

一屋子姑娘大笑,贾玲也笑,横我一眼:“别臭美了,我要在就没你什么事了。”

“对,那就是咱俩的事。”

“哎,杜梅,看出你丈夫是什么人了吧?”

“早看出来了。”杜梅倚在桌边笑。

自我吹捧时可以用一种调侃的口吻,如果夸夸其谈,那就沦为吹牛皮了。吹捧的内容也要虚虚实实、半真半假。总之,不能让人信以为真,也不能让人以为你说的全是假话、大话、空话。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幽默效果。

自我吹捧,有时用一种严肃的口吻道来,也能让人忍俊不禁。

公园里,一位刚发表了第一首诗的青年诗人忧郁地走着。一位朋友碰见他,问道:“你怎么了?”

诗人愁闷地叹口气,回答说:“莎士比亚死了,雪莱和拜伦——都死了,我担负的责任太重了。”

诗人一本正经的口吻逗人发笑,也许人们是在笑他太自不量力了吧。

笑死人不偿命

◎出猎

“那次出猎我一共打死了12只野鸡。”一位猎人对他的朋友说。

“可是,爸爸,”猎人的儿子说,“去年那次你不是说只打死了7只吗?”

“去年你还太小,有些事还不能全都告诉你。”

看来,语言真的是谎言的罪魁祸首。

◎倒霉

詹妮小姐下夜班,看见一个男子大张着双手向她走来。“流氓!”詹妮小姐骂道,一脚向那男子的腹部踢去。只听“哗啦”一声,男子大叫:“天哪!第三块玻璃还是没能拿回家!”

有时候,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会被别人误会。尤其是面对女性的时候。

◎到天上去

有个人很愚钝,每逢跟他的妻子回娘家饮宴,都被其他女婿欺负,让他坐在“下座”。他的妻子经常教导他,说要争取坐到高处的“上座”才好。

一次又逢家宴,把酒让座的时候,妻子老是用目光示意他“往高处坐”。他见庭前有张木梯,便急忙爬上去,妻子又羞又急,怒目示意,他这回也发火了:“难道叫我坐到天上去?”

我们可能会笑话这个愚钝的人,笑话他对妻子的暗示不能心领神会。但是,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另一个人吗?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也许一切所谓的“理解”都是“误解”,都是从自我出发的解释和创造性的发挥。

◎禁止和不禁止

守林人走到池塘的附近,他发现有个人在游泳,他便走上前问道:

“喂!你没看见池塘边上的牌子吗?这里禁止游泳。”

“先生,我没游泳,我是掉进去了。”这个人答。

“是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守林人说,“这个不禁止。”

若刻意去寻找,那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存在漏洞的,尤其是语言。

◎煮竹席

北方人到南方去,南方人请他吃笋。他问:“这是什么?”南方人回答说:“是笋,长起来便是竹子。”这人回到家里,以为竹席既然是竹子做的,也是可以吃的,便把床上的竹席拿来煮,煮来煮去却煮不熟。他恼了,就跟妻子说:“南方人真滑头,专门戏弄别人!”

对事情没有彻底的了解,只一知半解,便鲁莽地去做,是做不好的。

◎农场和老爷车

一农场主夸耀他的农场:“我乘汽车沿着我的农场从南走到北,得花两天时间!”

一听众深表同情:“是啊,当年我也有这么一部老爷车。”

当一种自负足以引起他人的反感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将不再是一种虚荣的满足,而是一种羞耻的咎由自取。

◎精神对抗

——您瞧,昨天公共汽车司机盯着我看,仿佛我没买票。

——那您怎么办?

——很简单,我也盯着他看,就像我买了票似的。

生活中类似的眼神交会,你我都不会感到陌生——的确,坚定的目光代表一种力量;可是,友好的沟通和交流是不是更具温情呢?让眼睛微笑吧!

◎削蹄割尾

有一天申先生写信给他的朋友熊先生,一时疏忽把“熊”字下面四点忘了,写成了“能先生”。熊先生一看,又气又恼,提起笔来写了一封回信,故意把申先生误写成“由先生”,还说:“你削掉了我的四个蹄子,我也要割掉你的尾巴。”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也许在所难免——但是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对待的方式:以暴制暴,恩怨何时了?多点理解,多点宽容,多些合作,多些团结,不是更好吗?大到国事,小至市井,莫不如是!

◎饭后一支烟

汤姆去医院检查身体,发现自己有肺炎,就问医生:“我怎么才能治癌呢?”医生说:“你平时要多注意,特别是不要抽那么多烟,如果控制不住自己,只能饭后抽一支。”

一个月后,汤姆又来检查身体,却发现自己患了胃炎,医生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我就是依照你说的呀!我想抽烟时就先吃一顿饭。”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犯这样的错误,从自身需要出发,去理解别人的话,结果却是害了自己。

◎淡得有味

父亲生日前一天,我去定做蛋糕。由于父亲不能吃太甜的东西,所以我嘱咐老板糖不要放得太多,稍微淡些。那老板顺手在纸上记着:“父亲生日稍淡。”第二天,我去取蛋糕。打开一看,可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原来蛋糕上的字样是:“祝父亲大人生日快乐,稍淡敬上”。

生活中总是难免误会。但是很多时候,误会却是人为的疏忽造成的。所以,遗憾之余,还是好好思量一下,如何做到良好畅通的沟通和理解吧!

◎排辈

有一个人没有名字,被人入赘后邻居都喊他姐夫。一次,他跟人打官司,请人写状子。

当问他名字时,他说:“我叫姐夫。”

状子递上去后,县官升堂:“传姐夫上堂!”

当差的齐声喊道:“请姑老爷上堂!”

县官听罢怒喝道:“混账,什么姑老爷!”

差人慌忙跪下道:“回禀老爷,您老的姐夫不就是我们的姑老爷吗?”

“偷梁换柱”为孙子兵法中一计。名字相同而实质不同的事物,在生活中造成的误会不在少数,应尽量细致体察使错误减少到最低。

◎“啥”

有个自以为很聪明的人,读到“啥”字,不认识了,于是去问另一个人。

——这字念啥呀?

——这个字嘛,念“啥”。

——是呀,它念啥呢?

——念“啥”!

——我问的就是它念啥?

——念啥!念啥!我说念“啥”就念“啥”!

一些本来很熟悉的东西已经摆在眼前,人们却怎么也认不出来。

◎处世之道

妻子雇了个油漆工回家将卧室粉刷一新,那个油漆工下班前还未漆完。丈夫晚上回家,不知道油漆未干,开电灯时把手印留在电灯开关的墙壁上。翌日,油漆工来继续工作,妻子对油漆工说:“请你到卧室来,我要你看看昨晚我丈夫摸过的地方。”油漆工尴尬地说:“不了,太太,我的处世之道是洁身自爱。”

更多时候,我们为之一笑的误会,不过是语言的功能在不同情境之下的差别。

◎求宿

有一个俄罗斯人旅游时迷了路,晚上走到中国边界一个小村庄里,外面漫天大雪,他冷得受不住了,便去敲农家的门要求住宿。

一个老太太在屋里大声问:“你是谁啊?”

俄罗斯人说:“依力奇瓦·莫波洛夫·克里拉维奇!”

“人太多了!”老太太嘭地关上了刚打开的门,干脆地拒绝道。

在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对他人的拒绝有着极其充足的理由,却没发现,可能只是一时的言语误会便丧失了在我们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排斥的事情发生的可能。

◎曲解

我的朋友乘火车在欧洲旅游,对火车上味道好的饭菜以及餐车上周到的服务印象很好。一天吃晚饭时她觉得肉很好吃,但那一份肉确实太多。她想留下一些明天做三明治吃,就请服务员把它放在狗食袋里。服务员笑着拎着一个鼓鼓的袋子回来了。“夫人,希望您的小狗食欲好。”他非常有礼貌地说,“我把所有盘子中的剩肉都刮来了。”

你的内心,他人永远毫无所知。

◎他离家时六岁

因为飞机起飞延误,一个人在机场等着接人已经三个多小时了。他走近问询处打听飞机到达时间的最新消息。“他非常着急,因为他是来接侄子的,而侄子是第一次乘飞机。

“男孩多大了?”航空公司的人关心地问。

“他离开家时六岁。”他不客气地回答。

当我们的言语中隐喻着不满,并且这种隐喻直接而尖刻,那么这种不满已经被倾听者所接收。只是事实的结果可能是我们发泄了不快,却更容易让倾听者以不提下文而避之,并使我们陷入更严重的不满。

◎轮流

我的一位朋友到佛罗里达州看望母亲时,带着母亲去一家鞋店买鞋。在她试穿不同式样的鞋时,我的朋友将经理拉到一边说:“她如果挑到一双她喜欢的鞋,你告诉她是12块钱。正式的价钱由我来付,不管有多贵。”

第二个星期,我的朋友走过鞋店时,经理认出了他,并叫他进去。

“怎么回事?”我的朋友边往里走边问,“我的支票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那事,”经理回答,“问题是你的母亲把她所有的朋友都带来买这12块钱一双的鞋了。”

我们在了解他人的言语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他的内心,那种内心只对你一人充满了爱的语言,可能会让我们于不经意间习以为常,并推之及人。所以善于辨别那种可能只针对你一个人的爱的语言吧,然后于甜蜜中独自享受。

◎郢书燕说

楚国国都有人写信给燕国丞相,夜间书写,烛光不亮,写信人就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一边说一边就把“举烛”两个字误写到信上去了。“举烛”,本来不是信中要说的话。燕国丞相接到信却很高兴,他说:“所谓‘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啊,尊崇光明,就要选任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国王,燕王也很喜欢这个主张。由于起用贤才,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了,但与那封信的本意并无关系。如今世上的学者读书做学问,也大多这样穿凿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