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6888500000033

第33章 逆鳞莫触,销售中不能踩的话术地雷(2)

这位商人眼见隔壁摊位的木炭一下子就销售一空,而自己的沉香却卖不出去,心中甚是着急,左思右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于是他用火将整车的沉香烧成木炭,果真一下子就被大家抢购一空,他也高兴地回家了。

销售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将产品卖出去,而是以合适的价格卖给需要的人,虽然卖出去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失去的可能更多。

有一些销售人员的性子太急,做事总是匆匆忙忙的,尤其是在推销的成交阶段。

有一对姓马的夫妇,因为丈夫工作需要,全家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居住。刚刚搬到新地方,他们的孩子自然觉得新鲜得不得了,总是喜欢跑出去玩。

有一天,这对夫妇出门了,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小儿子不见了,这可把他们吓坏了,于是开始分头去寻找。他们还报了警,而且,因为这对夫妇所住的地方不是很大,所以不一会儿就有很多人都帮着找。

但是,就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一个不知深浅的推销员却凑到马先生跟前,向他推销保险,当时马先生很生气,没好气地说:“拜托,等我把儿子找到再说好吗?”

谁知这位推销员看马先生没有反对便更是喋喋不休,大谈保险的种种好处,还想让他停下来听他讲,这下可把马先生气坏了,马先生忍无可忍地对推销员大吼:“你如果肯帮忙把我儿子找回来,那么保险业务的事情咱们日后找个时间再谈。但是,我警告你,你现在要是再跟我提什么见鬼的保险业务,就请你先滚出去!”

推销员被马先生说得面红耳赤,夹着公文包灰溜溜地走了。马先生这才注意到,这个推销员名义上是来帮助自己找儿子,实际上却早就计划好要来乘机做推销,这可把马先生的肺都气炸了。他等推销员走出去,就狠狠地把门摔了一下。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马先生找回了自己的儿子。

但是从此以后,马先生很痛恨这个推销员,而且经常给别人讲述这件事情并描绘他的长相,这下推销员的业务就可想而知了。但他怪不得别人,难道还有比他更不谙人情世故的吗?

细心是销售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急功近利,行事冲动,极易导致推销失败。尤其是在促成阶段,顾客在作出买不买、买多少、何时买等购买决策时,都不是一时冲动,他们需要权衡各种客观因素,如产品特征、购买能力等,同时还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心情好坏等。因此,作出购买决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应该给顾客合理的考虑时间,并耐心等待顾客作出决定。

东拉西扯没有重点

销售人员在与客户进行沟通时,应该清楚哪些话是该说的,哪些话是不该说的,切不可说起来东拉西扯,没有边际,一定要掌握好洽谈的重点,否则,就很容易偏离你推销工作的主题。

客户在与销售人员交谈时,由于自身的需要,往往要对产品进行详细的询问与了解,而客户的这种了解又会具体地反映在产品的某些方面上。比如品牌、价格、安全性、质量、售后服务等,所以销售人员就应该根据这些情况来把握客户所关心的重点,定出接下来的谈话重点,进而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说明,这是成功销售的一大“法宝”。

但在实际的推销洽谈中,有些销售人员却不能够做到想客户之所想、答客户之所问,尤其对顾客特别关心的问题不能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不是充耳不闻、轻描淡写,就是回答笼统含糊、答非所问。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粗心大意,忽略了客户所关注的问题;

(2)对客户的问题不够重视,甚至会认为是多余的;

(3)认为客户的问题很简单,泛泛之谈就足以说清;

(4)怕引起客户的疑虑而有意回避。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影响销售工作的成败。泛泛而谈缺乏说服力,不够具体,那么顾客的疑虑就得不到合理的答复,当然也更容易引起对方的警觉。在这种情况下,你想顾客会作出购买决定吗?

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张先生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前不久,一次意外事故使她的女儿被暖气中的热水烫伤了,于是他怕家里的取暖设备再出故障,就决定安装一台家用中央空调。针对他的这种情况,请看推销员是如何进行推销的。

推销员对他说:“先生,如果使用中央空调的话,不仅非常舒适,而且也很安全,只是价格稍微贵了点……”

张先生说:“价格贵点倒没什么,不知道这种空调到底能够安全到什么程度?”

“这您就放心了,我们中央空调还从没出过事呢,使用过的客户对它都非常满意!我们还负责上门安装和提供其他的一些配套服务。”

“这都好说。”张先生还是不放心,“从来没用过,不知用起来到底怎样,会对孩子有益吗?”

对于上面这位客户,很明显他对产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安全问题上,而并非价钱、安装、配套服务等。而那位推销员却没能够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在安全性之外的问题上盲目地进行说明,没有抓住顾客关注的重点。

销售人员在与客户洽谈时,一定要从顾客的言语表情中判断出他所希望知道的重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切忌泛泛之谈。

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涣散、心不在焉是推销中的大忌。如果销售人员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是一副词不达意、六神无主的样子,就很难使客户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他们会认为你没有足够的诚意。因此,在向顾客推销产品时,做到精力集中是相当重要的。

只有做到精力集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能够有效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可以很好地控制整个局面,使你处于主动的地位。

关于精力集中这一主题,成功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是这样介绍他的成功经验的:

“推销时要精力集中,一旦我的眼睛正视着顾客时,他就一定能够感到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我会把别的一切杂念都抛在脑后,我不允许任何想法来分散我的精力。从我和顾客握手、作自我介绍的时候起,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眼光从顾客身上移开。

“即使有5辆消防车在旁边呼啸而过,我也不会转过头去。我曾看见别的推销员一听到警报声或撞击声就会冲到窗户边去;我还看见有的推销员在欣赏某位顾客小姐美丽修长的双腿时,眼珠都快鼓出来了!要是我生活在西海岸的话,即使发生大规模的地震,我也不会失去方寸,丢开我的顾客。

“我为什么要如此控制局面呢?首先,这样可以让顾客也能做到集中精力,因为我在观察他的每一个动作,聆听他的每一句话。

“几年以前,一位年轻的推销小姐请我观察一下她的推销过程,并对她进行指导。‘我一定做错了什么,乔,’她说,‘可我就是不知道错在哪儿。’

“结果,我发现她在整个推销中没有说错任何话,推销进展也顺利,她自己的自我感觉也不错,可是最终却未能使生意成交。

“‘乔,我做错了什么?’她问我,‘那人想买一辆新车,而且他也买得起,我的推销似乎也不错,可……我到底哪儿做得不对?’

“‘海蒂,你做得对,你做的所有事都对,可是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想你自己肯定没有意识到。’

“‘是什么?’她急切地问,‘我想知道。’

“‘我数了一下,在推销的过程中,你一共看了6次手表。每次看的时候,你的顾客都有些不悦,而且还会沉默一会儿。他们心里一定在想:她的兴趣可能在别的事情上,而不是跟我谈话。好了,就这些。他觉得你想尽快摆脱他。’

“‘说实话,我并不在乎什么时间,这只是我的一个坏习惯。你说得对,我不会再那样了。’

“几个星期之后,她已经能够做到精力集中地去做推销了。”

精力集中意味着你对这件事情很重视,对方也就觉得你尊重他,他也就会与你进行思想沟通,愿意接受你的思想,最终使推销成功。所以,你要懂得精力集中就是控制局面的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开场后直奔主题

销售人员:早上好,张先生,很高兴见到您。

顾客:你好,有什么事吗?

销售人员:张先生,我今天来拜访您的主要目的是给您带来了我们的最新产品——智能A200型设备。我知道,您一定很希望您的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收益提升。

顾客:是啊,但你们公司的产品性能怎么样?

销售人员:张先生,这项设备是引进的德国SA技术,它的制造效率是普通设备的2倍,而且比一般设备的单位能耗要低20%。另外,这款产品的操作平台非常人性化,操控性能很稳定,安全性能也非常好。还有就是安装了自检系统,这样就不需要经常安排大量人工来检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您觉得怎么样?

顾客:不错,那这款产品已经应用在哪些行业呢?

销售人员:主要是挖掘机制造、油田开发等领域。

顾客:这套设备大概需要多少钱?

销售人员:仅需要20万元人民币。

顾客:是吗?我知道了。这样吧,你把资料放下。我先了解一下,回头给你电话。

销售人员:张先生,我们公司的设备曾荣获国家设备制造金奖,每年销售量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呢。

顾客:我知道了。我们领导班子需要研究一下,才能给你电话。再见。

销售人员:唔?……

这是一个拜访客户的典型个案。销售人员第一次拜访顾客,他希望顾客对自己的产品感兴趣。这位本分的销售人员遇到一个愿意参与对话的顾客是非常幸运的。但不幸的是,他的行为印证了推销泛滥的时代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销售人员形象,最终他失去了机会。

美国一份关于公众对销售人员评价的调查报告显示,人们最讨厌的销售人员的形象就是:一见面就喋喋不休地谈自己的产品与公司,千方百计想向顾客证明自己的实力与价值。

销售人员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就是这种情况——被顾客控制了局面。在整个会谈中,顾客成功地控制了会谈节奏,并最终轻松地摆脱了销售人员。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销售人员一直在说!在人际沟通中,尤其在和陌生人的沟通中,是说得少的人控制局面还是说得多的人控制局面呢?显然,是说得少的人控制局面!

本案例是首次拜访,销售人员希望通过陈述自己的公司和产品有多么好来吸引顾客,谈话的焦点一直在自己身上,顾客被置于次要的位置,甚至被完全忽略。这样做的结果是顾客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购买成交压力。为了释放或抵抗这种压力,顾客会本能地采取质疑的态度,全神贯注地关注销售人员陈述中存在的缺陷。销售人员的陈述一旦停下来,顾客就会开始反击——提问,提出主观的甚至幼稚片面的问题与异议。当然,顾客几乎会本能地问到销售人员最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价格,而价格恰恰是顾客拒绝销售人员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这样,顾客赢得了对话的控制权,轻易摆脱了销售人员:顾客主观地得出“不需要”的武断结论,或者干脆以“先考虑考虑再联系”之类的话来推托。

那么,是不是不要给顾客提问的机会呢?当然不是,只是当顾客还没有认识到销售人员的真正价值,没有解除心理抗拒时,就让顾客来提问是很危险的。如果销售人员保持沉默,让顾客说又会怎么样?因此,一个聪明的销售人员既不会冷场,也不会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