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圣经
6886100000005

第5章 恰到好处,不说过头话--说话细节经(1)

口才圣经--分寸就是尺度,把握说话的分寸就是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留有余地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给别人留有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万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这样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另一方面,给自己留余有地,让自己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有进有退,以便日后更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情,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

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普通的一句话,会因分寸感平添几许力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说话的分寸决定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面则是“失度”,什么叫做“失度”呢?一般来说,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些在谈话中禁忌的话题,接触这些话题容易导致谈话“失度”,产生不良效果。

(1)随意询问健康状况。向初次见面或还不相熟的人询问健康问题,会让人觉得你很唐突,当然如果是和十分亲密的人交谈,这种情况不在此列。

(2)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有关宗教、政治、党派等易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话题。

(3)谈话涉及他人的隐私。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不要轻易接触,如年龄、东西的价钱、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个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5)讲一些不同品味的故事。一些有色的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效果,是谈话时应注意的。

同时还要注意讲话尽量客观,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断章取义。讲话尽量真诚,要有善意,尽量不说刻薄挖苦别人的话,不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

识破别说破

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可谓是一件大事,士可杀不可辱,侮辱别人是何等沉重的一条大罪?但是,当对方“自取其辱”时,你要如何保全对方的颜面,又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一次,郑武公设宴款待来自各国的使者,餐桌上摆着精致绝伦、刻着九条龙的酒杯供各国使者使用。每位使者把玩欣赏自己面前的九龙杯,都对上面精细的刻功赞不绝口。

宴会结束时,一个眼尖的侍卫看到胡国的使者竟然趁别人不注意时,偷偷拿了一个九龙杯藏到自己的袋子里。

他把这件事报告了大将军,但大将军担心直接向胡国使者要回杯子,会使对方恼羞成怒,因此迟迟不敢有所动作,打算先请示郑武公的意见。

郑武公左思右想,到底要怎么样才能顺利地取回这个九龙杯,又让大家都和和气气的,不伤感情呢?

“好,我有办法了!晚宴后不是安排民俗技艺给远道而来的贵宾们欣赏吗?我们就加一场魔术表演,让各国使者开开眼界。”郑武公的算盘已经打好,拈着胡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吃饱喝足以后,魔术表演正式登场,魔术师将三个九龙杯用黑布盖起来,接着拿了个道具,神秘兮兮地对着黑布比划一下,等到黑布被掀开时,三个九龙杯竟然只剩下两个。

在众人鼓掌欢呼时,魔术师向观众表示,其中那个凭空消失的杯子被他变到台下观众那里了。然后,魔术师缓缓地走向胡国使者,彬彬有礼地请他打开袋子,把袋子里的九龙杯拿回台上。

胡国使者虽然吃了闷亏,不过碍于情面,还必须配合大家为这个精彩的魔术表演拍手叫好呢!

虽然郑武公坏了胡国使者的好事,但是却在达到双赢的前提下,保全了胡国使者的面子。如果郑武公当众揭穿胡国使者令人不齿的行为,即使最后取回九龙杯,却也不免有小题大做的嫌疑,甚至引来吝啬小气的批评,就算有理,也是得不偿失。

记住,多了个朋友就等于少了个敌人,给对方留条后路,也就等于给自己留条后路。冲动地撕破脸固然大快人心,但是,撕破脸之后呢?有时你也冲动地断送了自己的后路。

我们不主张对他人包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待身边的人出现的错误或异常情况,切忌主观臆断,一定要深入调查,查明原委,再对症下药。

某中学曾经有位学生上学经常迟到,上课铃声响过才到教室,而且喜欢参与打架。同学们对他十分不满,任课教师也大为光火,班主任更是忍无可忍,上报学校要将他开除。但校长并不同意,而是要教务主任调查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到他在初中时,老师称他为“老油条”、“草包”、“笨猪”,同学也不大去理睬他。还了解到他父母离异,判给爸爸,而爸爸又找到了一个老婆,还有一个小弟弟。这样的家庭导致他从小无人管教,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因而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置之。突然之间学校中再也没有人觉得他可恶了,还特地为他召开了一次题为“自信、自爱、奋发图强”的主题班会,特意安排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表现自己。这样,使他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自身的价值,从而改掉了身上的不良习气。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关键是你不能钻牛角尖,老往坏处想“这个人太讨厌了”或“我非得教训他一顿不可”,这样会使你更加愤怒而气上加气、不能自拔。

当我们践踏别人感情、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一个孩子或一个职工、毫不顾虑地伤害别人的自尊之后,只需要几分钟的思考;一两句体恤的话;一点点对对方态度的真实了解,对于解除这种刺痛,都有莫大的帮助!

说话办事多留余地

人生说话办事万不可使某一事物沿着某一固定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冷静判断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

某报社的主编交给新来的记者王心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同时,主编告诉他:“这件采访工作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正当主编要详细地向他介绍一下时,王心却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包您满意。”3天以后,没有听到任何动静,主编便问他采访进展得怎么样?进度如何?他才不得说:“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虽然主编也知道这个采访不会很轻松,但对王心当时轻易地拍胸脯表态却大有反感,从而对他这个人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它的发展态势,有的也不了解事情的发生背景,切不可轻易地下断言,不留有余地,使自己一点回旋都没有。

有次,赵刚与同事之间有了点摩擦,很不愉快,便对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这话说完还不到两个月,这位同事成了他的上司,赵刚因讲过过重的话很尴尬,只好辞职,另谋他就。

因把话讲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到处可见。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一样,再也滴不进一滴水,否则就会溢出来。打满了气的气球,再充就要爆炸。

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爆炸;人说话留有余地,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做事留有余地从而可以从容转身。

我们可以见到一些政府官员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偏爱用一些模糊语言,如“可能”、“尽量”、“研究”、“或许”、“评估”、“征询各方面意见”等。他们之所以运用这些字眼,就是想为自己留有余地。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是事与愿违,那该多难堪呀!

那么,怎样才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呢?

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的字眼。这是为万一自己做不到留有后路,而这样回答事实上又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审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使事情没有做好,也不会怪罪你。

只说该说的话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说:‘当然你生下来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

林肯巧妙地运用了自嘲来表达自己的拒绝意图。既没让人难堪,还使人在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林肯的意图。

有时候为了避免直言相告,还可巧妙地寻找借口来为自己解围或是保全他人的面子。

舞会上别人邀请你,你内心实在不想跟他跳,可以说:“我累了,想休息一下。”既达到谢绝的目的,又不伤别人的自尊心。

别人与你相约同去参加某一活动,但届时你忘记了;或过后生悔,未去赴约。直接说出原因,将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失约的原因可能有身体不适、家中有事、客人来访等,你可挑选较合情理的一种,作为事后的解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说该说的,把不该说的那半句留住。

因此,世界上的麻烦有一半是因为说话不当造成的,另一半是愚蠢所致。说话不当的危害跟愚蠢是一样的。说话不当者未必都是愚蠢的人,但的确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说蠢话和做蠢事,有时是紧密相连的,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件,就是一句蠢话导致一件蠢事的大悲剧。

当马加爵在三亚落网后,他杀人的原因终于真相大白。事情的经过是:马加爵和几位同学打牌时,有人说马加爵作弊,然后发生了口角,大家把马加爵曾经的种种“劣迹”抖了出来,对他冷嘲热讽,如“吃饭时,连你广西老乡都不愿叫你了”之类。这句话刺激了马加爵,使偏激狭隘的他产生了杀人的念头。据马加爵交代,刚开始时,他只想把“不愿再叫他吃饭的老乡”杀掉,后来因为要杀人灭口,才又杀了其他3人。当他在宿舍处理血迹时,又有1名广西老乡来叫他打牌,当时他曾产生过把此人也杀了灭口的念头,但想到此人对他不错,还打过饭给他吃,才放弃了“再添一条人命”的想法。

当然,马加爵愤而杀人,可能不止因一次口角这么简单,在平日的相处中,同学们的说话不当,早已在他心中留下了积怨。可见,不该说的话不要说,话到嘴边要留半句。

奉承有度

1671年5月,伦敦发生了一起举世震惊的盗窃案,一伙盗贼潜入伦敦市郊马丁塔,想要抢走英国“镇国之宝”--国王皇冠。因消息走漏,盗贼束手就擒。

英王查理二世得知此事,非常震惊,决定亲自审问这些胆大包天的狂妄之徒。于是,罪大恶极的首犯布勒特被押到了国王面前。

查理二世看着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人,心中暗想:我倒要看看此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敢盗国宝,想到这里,便开口问道:“听说你还有男爵的头衔?”

“是的,陛下。”布勒特老实地回答。

“我还听说你这个头衔是诱杀了一个叫艾默思的人而得来的。”

“陛下,我只是想看看他是否配得上您赐给他的那个高位,要是他轻而易举地被我打发掉,陛下就能挑选一个更适合的人来接替他。”

查理二世沉思了一会儿,觉得布勒特不仅胆大包天而且口齿伶俐。于是又厉声问道:“你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敢来盗我的王冠?”

“我知道我这个举动太狂妄了,但是,陛下,我只是想以此来提醒您关心一下我这个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兵。”

“哦,什么?你并不是我的部下。”

“陛下,我从来不曾对抗过您,现在天下太平,所有的臣民不都是您的部下?我当然也是您的部下。”

说到这里,查理二世觉得布勒特更像是个无赖,“那你说吧,该怎么处理你?”

“从法律的角度说,我们应当被处死。但是,我们五个人每一位至少会有两位亲属为此而落泪。从陛下您的角度看,多十个人赞美总比多十个人落泪好得多。”

查理二世没有想到他会如此回答,接着又问:“传说中你是个劫富济贫的英雄,你觉得自己是个勇士还是懦夫?”

“陛下,我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身,到处有人抓我,去年我在家乡搞了一次假出殡,希望大家以为我死了而不再追捕我,这不是一个勇士的行为。因此,尽管在别人面前我是个勇士,但在陛下的权威面前我是个懦夫。”这番强词夺理的辩解竟然让查理二世大悦,最后竟赦免了布勒特。

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受到别人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讨人喜欢。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认真的态度。言辞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奉承别人时也不可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比如,你看到一位表情呆滞的孩子,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如果你说:“哦!你的小孩子好像很健康。”效果就会好些。所以,奉承别人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对方听在耳中,感受自然和听一般奉承话不同。

话到嘴边留下半句

尽管说话要求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无须曲里拐弯地云山雾海一番,但在与人交往时,为了避免伤害他人,为了更好地赞美他人或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必须将要表达之意寓于其他话语中,而不能做所谓的“直肠子”,快人快语,结果把事情搞砸。

话到嘴边,应该留下哪“半句”呢?

1.隐私或秘密不可轻易泄露

这两样东西,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弱点。对方也许是朋友不是敌人,不过就怕他竟然是敌人或受敌人利用。

偶有一些人,“心底无私天地宽”,敢说就敢做,敢做就敢当,没有什么隐私,也不怕受损,“事无不可对人言”。这种人都是遍体鳞伤的英雄,十个人中大概有九个不敢自认是这种人,也没有“打落牙齿和血吞”的心理准备,所以话到嘴边,留下这要命的半句是非常有必要的。

2.留住自以为是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