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6882300000002

第2章 朝圣心中的伽蓝地

先有八廓街,后有拉萨城。这座日光普照、诸神眷顾的土地永远不缺信念与智慧,文明的自觉传承伴随血缘同步进行,他们已超越宗教本身,成为一种本能和可能。 晚夏时节,庭院花期行将结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离幸福很近,且历经衰败重生,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城市与生活、神灵与信仰的温暖与托付。

1.

清晨五点的拉萨,正是大地酣睡、万籁俱寂之时。为赶上清晨六点钟停靠在宇拓路上的楚布寺班车,自己便早早地起床梳洗后出门了。

到达宇拓路的时候,三三两两朝佛的信众已经早早候在那里,一下车便有藏族大妈和年轻的小伙子上前兜售供养物品。由于友人与班车还未到达,自己便一个人开始在附近的八廓街漫步,脚之所至、目之所及,皆宁静而祥和,亲密而神圣。此刻的大昭寺广场,已经有虔诚的信徒开始了一生之中、一日之内,最伟大而神圣的朝圣之旅。当我久久伫立在这空旷而悠远的苍茫大地之上时,历史沉淀的岁月点滴和现实世界的强烈表达,开始占据了我的整个身体。

曾经,我也站在这里,面对着这些虔诚的人们,内心止不住地激动和欢喜,就连平日里不曾落下的红尘清泪,也跟着这条朝圣路上的滚滚人潮,经久不息、难以自抑。静谧时空中的这条道路,见证了千百年来无数善良的人们,他们追寻幸福和极乐的朝圣之旅。整条宽阔而平整的马路,在沿途新立的街灯下,延伸远方。此刻,我的思绪也在这苍茫夜色之中,跟着内心升腾的欢喜一路朝西,奔赴期待已久的伽蓝圣地。

对于楚布寺,自身并不陌生,也并不是头一次前往。在自己进藏不久,楚布寺填补了自己的精神空白,而后,在无形的学习和成长之中,倒也慢慢开始渐入初境。去年冬天的朝佛和参观法会,是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入寺庙,却也因此而与这殊胜之地结下不解之缘。我想,我能够从身体到灵魂由衷地亲近和走向这里,便是足下的这片土地对自身的莫大恩泽与欢宠。而这一切,似乎早在多年以前的母亲身上,已得到了冥冥之中的契合与引领。

母亲信仰佛教,每至各佛陀菩萨诞辰忌辰和得道之日,母亲总免不了会去家乡附近的寺庙烧香祈福,祈福的内容莫过于祈求神灵护佑家庭祥和、亲人平安、风调雨顺、子女顺达之类的。有时候,母亲或家里的其他亲人,遇到一些特殊事情和不解征兆的时候,母亲也会前往寺庙求签占卜。那时候年纪小,觉得这些事情蛮有趣,也吵着闹着要大人带着自己一同前往,后来,母亲执拗不过,便让一位占卜的师傅为我算了一卦,结果,那位占卜师告诉母亲,在我未成年之前,不宜进寺庙。于是,从此之后自己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乃至成年之后、到达藏地之前,自己对儿时的那份执着便逐渐淡去,以至抛到九霄云外。但是,跟随自己初次进藏的脚步一同而来的,在内心深处,一朵初绽的莲花,也跟着生命的极致同步绽放,缓缓盛开。

2.

一路从八廓街缓缓挪动着步子开始返回,从起点到终点,从这头到那头,人们更多的都在极致的凝视与张望之中,面容安详,内心沉静。他们等待的,不仅仅是日月旋转的几个时辰,或者一辆再也普通不过的车子,更多的,也许是一次觐见佛陀、根除孽障、加持修身的殊途之旅。

我们,都在身体力行着各自的朝圣路。六点过几分的时候,车子在一片昏黄的灯光照耀之中缓缓而

来。不一会儿车子便满员了,于是,伴随着浓浓的夜色,我们的身体真正开始了一路向西的朝佛时间。

命途多舛而又极尽尊荣的楚布寺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主寺,坐落于拉萨城西60公里之外的堆龙德庆县内,这座诞生于楚布河谷的寺庙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由一世法王杜松虔巴修建。

每年楚布寺的各种法会和法事活动,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前来一睹风采。人们敬仰的,或许不单单是至尊者,也许,他们更多的,是信仰着这种生命里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在这里,他们不断地被加持和赐福,也在不断地通往精神世界的极乐之地。

此刻,我们也在各自通往心灵深处的极乐胜地。

拉萨往楚布寺的道路并不十分平坦,大巴车在蜿蜒绵亘的群山怀抱之中一路而上。此刻,周围的乘客皆各自昏睡着,虽然自己三更睡、五更起,却怎么都难以安睡。望着窗外逐渐明亮而光辉耀眼的日光,内心也明亮如镜、温暖如春。

在西藏,越是风景极致的地方,越是难行。高山河谷和丛林草地,安静地环卧在楚布寺的周围,在楚布河奔腾不息的流水之中,这座800多年古寺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往事,一一浮现在脑海之中,倍感时空变幻之莫测和天地万物变幻之无常。

内心也无意探究有测与有常。任何改变法则的作为都是无知和徒劳的,此刻,就这样静守着这片土地和日月山川观云看海,倒也是一种恩泽与享受。

3.

到达楚布寺已经是早晨八点钟了,下车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楚布寺大殿旁边的殊利寺,殊利寺也叫楚布殊利寺,是历代殊利仁波切的道场和主寺,第一世殊利仁波切是第十世大宝法王的弟子。由于自己和这里的各位僧人喇嘛比较熟悉,所以来楚布寺必先来这里。

到达殊利寺之后,殊利寺的小管家赶紧为我们倒上热腾腾的酥油茶。在4000多米的山路几经颠簸之后,同行三人早已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喝上几碗香浓的酥油茶,配上一些寺庙里的藏族传统食物,倒也勉强填饱了肚子。

期间,一位素未谋面的年轻僧人来到了我们中间,顺着我们的聊天,开始用流利的汉语与我们攀谈起来。他是那曲尼玛县人,今年15岁,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自己今年才初三毕业,这个月才来楚布寺剃度出家。按照藏族人家的传统,如果家中子女甚多,必定会挑一位年长的或聪明伶俐有慧根的孩子,送去寺庙出家。在藏族人家眼里,家中有僧人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在古代,西藏作为一个全民信教的地方,僧人受到尊崇。而且,每座寺庙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手工作坊等,一旦进入寺庙,就必须要研习各类佛学典藏和学习各类手工艺术。往往天资聪明、慧根深厚的僧人喇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顿悟,都会成为大修行者和受世人敬仰的上师尊者。

当问到他为什么会选择出家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小僧人微笑着一时语塞,然后摇摇头说不知道。此刻,从这位年轻修行者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万物众生的影子。天地万物皆有自然法则,存在即合理。如同我们常人不会轻易选择出家一样,他们也不会轻易选择还俗。世界的道理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而我们常人的世间法以名利为极致,修行者的出世间法以成就无上智慧和彻底解开宇宙一切迷惑为至高。这是上天诸神恩赐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最高贵非凡的殊荣和最庄严神圣的使命。

轮回的道路太过渺茫而漫长,非至善至诚之忍者所不能到达。这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断轮回,深深根植于藏传佛教和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他们的先辈一直传承至今,他们用各自身体和生命践行着轮回的天职,也向世人彰显和昭示着他们无尽的修行和向心礼佛的虔诚之心。

4.在殊利寺稍坐片刻,便迫不及待前往楚布寺大殿开始供养三宝。

楚布寺大殿作为整座寺庙的核心,一直是各类法会和重要法事的活动场地。在大殿外的正前方,竖立着一座石碑:江浦寺建寺碑,楚布寺便是9世纪的时候在江浦神殿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作为楚布寺稀世文物之一,该碑刻上有古藏文,是吐蕃时期政治、经济及宗教文化的一面镜子,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在石碑的广场左侧,经幡旗杆高高地矗立在广场之上,据说,这是由历代噶玛巴用力量和咒语加持之后自动矗立起来的,殊胜至极!

而石碑的正前方,便是大殿,法王的法座位于大殿之内的正前方,高高在上的法座向来往四方的人们展现着法王的无上威严和尊贵。但如今,这里空空如也,只有信众依旧络绎不绝,信众所期待的,游客所尊崇的,或许只有历史和时间才能给予答案。

但是,每个人的心中皆有答案。

沿着大殿外侧的铁木楼梯拾级而上,直到三楼,便是法王曾经生活起居和学习阅读之所,法王在这里度过了8年的童年时光。平时法王都在这里接受不同老师的教诲和研习功课,如今依旧完好无损地保存着旧时模样。其间有法王用过的法器和日常生活器具,还有他儿时阅读的中外书籍也原封不动地静静安放着。听身边的友人介绍,法王儿时非常喜欢拍照,在这里,法王的床上安放着他14岁时候的照片,听负责打扫寝宫的僧人喇嘛介绍,这张照片是法王临走之时曾经亲自放上去的。寝宫的法座上,还有法王离开时换下的法衣,法座旁边的书架上,摆放着他曾经阅读过的书籍。

在我们踏进这间面积不算很大的寝宫之时,排队的信众和游客从寝宫里面一直排到外面楼梯和空地上,人们用最虔诚的心和最高礼节来表达对法王的尊敬和敬仰之情。站在这一方空间之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可以想象,法王在寺时楚布的喧嚣与热闹,教徒成群结队络绎来此,求活佛用手在头顶轻轻抚摸,获得领悟、进界和幸福。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遵循着他们心中对尊者的至高礼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前来朝佛和供养这里的一切。

他们心中,住着一尊佛。

5.

楚布寺另一重要宝物是镇寺之宝—殊胜空住佛圣像,圣像是第八世大宝法王噶玛巴米确多接为了感念上师—大修行者桑杰年巴仁波切的教诲而亲手塑造的上师桑杰年巴仁波切银像。据说,塑成之后,银像竟然自动悬浮于空中达七天七夜之久,故有“空住佛”之说,从此“空住佛”被历代僧人喇嘛和信众视为楚布寺灵魂之所在,千百年来受到人们高度的敬仰和尊奉。之前,十七世大宝法王还曾在圣像背面亲自按下手印,加持赐赠于楚布寺中。这里也成为每一位信众和游客祈祷赐福和顶礼的必到之处!

可能在常人眼中,空住佛的传说仅仅只是僧人喇嘛和信众们对于尊者和上师的一种无限敬仰之情。现实之中,可能并不存在这样的殊胜场景。但是,传说的真假并不重要,朝圣和修行的路上,内心的修为和坚韧才是获取福慧、通达万物根本的不二法门。在这之外,一切皆虚妄而幻觉的东西,又有什么值得在意和深究的呢?

楚布寺内的十四世大宝法王德丘多杰的脚印、楚布寺附近的神山甘露、十七世大宝法王亲绘唐卡、十七世法王小时候留在大殿砖头上的手印、著名的“楚布拉千”等一系列殊胜尊贵的法宝使这里成为八方信徒和游客们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寄托。归途经过圣泉的时候,香客们仍不忘拿着水壶和瓶子,打上一壶圣水,或捧上一捧圣水灌顶祈福。自己也跟着行人的步伐,享受一番至尊法王的万世恩泽。

下午时分,伴随供养加持而来的佛珠,我的心也紧紧地连接足下的这片精神高地,跟楚布河沿岸的经幡哈达一起,飘扬在楚布寺的上空,飘向西藏的远方,飘落在更高更远处的未知地。

那里,是楚布寺人和四方信众的精神家园,亦是自己探寻楚布、朝佛向西的伽蓝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