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从零开始读懂社交学
6881800000034

第34章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3)

正因为如此,初醉者此时谈话的特点是:滔滔不绝,不让别人插言;或者是神情亢奋,表情认真;或者斩钉截铁,一言九鼎;或者态度神秘,令人莫测;或者思路灵活,大异往时;或者语惊四座,非常激动。总之,此时喝酒之人由于酒精作用已进入亢奋时期,在较大程度上,已不受日常习惯和思维的限制。虽然他的话语是清晰的,逻辑是合理的,情绪是兴奋的,态度是诚恳的,却已异于平时,再不受脸面、环境、关系、礼俗等的约束。他已经到了道平时所不想道、说平时所不能言、破除情面关系、扫除世俗障碍、据实陈述的状态。所以,这是听其“真言”的大好时机,切不可轻易放过。正所谓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此其时也!

人过了初醉,到了大醉就已经开始失去理智,此时,人的思维逐渐紊乱,意识渐近模糊,判断能力大都失去。所以说不出什么有逻辑有思想的谈话内容。从这种意识几近模糊的谈话中,已经很难获得说话的真实含义以及真实思想,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真言假言了。

人进入沉醉状态时正常意识已基本消失,大多沉沉入睡。即使未曾入睡,也常伴有失态之举;即使尚能发声,也是语无伦次,彼此全不连贯的咿唔之声。此时既谈不上什么语言,更谈不上传达什么思想和信息了。

综上所述,初醉、微醉乃是谈话和听话的黄金时间,所谓“酒后吐真言”者,当其时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听者应当集中精力,努力获取信息,万勿以酒后之言无足轻重而弃之。如果说话人已进入大醉的阶段,则听者最好放松注意力,千万不要轻意地相信“酒后吐真言”的说法。如果人已进入大醉、沉醉,则此时之言,多不足信,听与不听两可。

说错话往往是说真话

奥地利下议院院长在宣告议会开始时,一不留神说成了“议会结束”,因为要让这个议会顺利进展的困难颇高,所以议长在心中便有“希望议会尽早结束”的愿望存在。这个愿望表现在其不经意的话语中,他本人在意识中清楚地知道议会一定要进行,但在潜意识里又有恐惧、不想面对的心理,两者互相矛盾、冲突,因而引发了这种错误的行为。

生活中,你有没有在无意识中说出错话的经历呢?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说错、听错,或者是写错等错误行为,都是将内心真正的愿望表现出来的行为。

通常说错话的一方都会找出自己是“不小心”“不是真心的”等借口,但事实上,那不小心说错的话其实才是真正想说的。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

由此可知,常常会说错话的人往往是习惯性地隐藏真正的自我的人。而且,其心中很强烈地禁止自己把这些真心话表露出来。“这件事绝不能讲出来”“这事绝不能弄错,非小心不可”,当你越这么想的时候,便越容易将它说出来。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吧。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去压抑它,就越容易表露出来。

总而言之,暗藏在我们内心的许多事情,当你越想要去隐瞒它、掩盖它的时候,就越容易说出来或做出来,结果无意之间让心意表露无遗。

出口成“脏”的粗话心理剖析

男人们聚在一起,比较容易说些“有伤大雅”的粗话,尤其是涉及禁忌的词汇更是有人偏爱,甚至是达到了“朗朗上口”的地步,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的男子汉的气魄。其实不然。

喜欢口出秽言的人,往往是某些方面的欲求不能满足的人物。他们在心理上时常是焦躁不安的,又没有办法去排除,所以长年累月地积累起来,只要碰到偶发的小事件,他们就借题大肆发挥。

积累后的“爆炸”并不一定仅仅针对他不满的对象而发动攻击。一旦被他逮到丝毫机会,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他一概照说不误。

有时候,即使说话的人不是有意的,但对听话的人来说,却在心里结了个疙瘩。听者首先可能会产生“岂有此理”“不像话”的感觉。

还有一种人有故意在异性面前讲粗话的嗜好,其乐趣在于观看对方的反应。他们往往在不适当的时候提及这类话题,也就是在不该讲粗话时脱口而出。例如在上班时间,当女同事送文件来的时候,或借巡视之机对埋头工作的女职员讲这类话,以此来欣赏她们的窘态。这些女子听到粗话后,大都会面红耳赤,或者手足无措,甚至惊慌得啜泣不已,而这正是那些人所乐于见到的。对他们来说,说粗话只是前奏,观看女性的反应才是他们真正乐趣之所在。

这种因欲求不满而产生的粗言秽语,说话的人并未考虑会招致何种后果,只是一味地借机吐出心中不快。至于是否会伤害他人,便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可见,所谓粗话,只不过是说话者为发泄内心不满并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一般并不具有特殊意义,同时又不对听话者的人身造成实际上的伤害。所以,除去为了进行致命的打击而事先在内心盘算好的蓄意性攻击的言语外,对于他人的粗言秽语,最好充耳不闻。

近年来,有些女性毫不逊色于那些出口成“脏”的男性,也学会了激烈地口出秽言。一些女性说得出比男人说得更露骨更难听的话。乍见从温文尔雅的女性口中,爆出如此没有修养的语言,实在让人震惊。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看待这种现象,和男人们一样地说脏话可以给她们一种与男人们并驾齐驱的感觉,这是妇女解放运动时代典型的女性心理特征。

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为什么爱说粗话呢?要知道,孩子们如果在父母面前说粗话,毫无疑问会受到严厉的责骂。所以,粗话通常变成了孩子们之间在相互游戏时的通用语。孩子们彼此都知道“那种话”并没有恶意,只是一项“游戏”罢了,而这种“游戏”可以满足他们摆脱父母教训的逆反心理,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也能和大人们说一样的话,因此,自己也像个大人了。

辩论能判断出一个人才学高低

通过辩论,能判断出一个人才学的高低和言语的真假。

一种人在辩论时,总是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摆得清清楚楚,道理讲得明明白白的,说得人心服口服。这种人稳健大方,思路清晰,反应也快,看问题能抓住本质,而且态度从容,不紧不慢,为人做事有理有据,可托以重任。

另一种人在辩论中依靠犀利的言辞战胜对方。他们常常驳得别人哑口无言,甚至驳得别人拂袖而去,不愿再跟他辩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胜利者。这种人目光尖锐,头脑敏锐,能迅速抓住他人讲话的漏洞而伺机反驳,一张巧嘴能把黑说成白,把错说成对,尽管对方知他无理,却在一时之间找不出确切的话语来驳倒他。他们是从事销售业务、公关和律师的好手,但要注意他言过其实的“职业病”,当心被他的“妙语连珠”给误导。

有的人与人就某一问题展开交谈时,如果大家见解一致,就如涓涓溪流流向大河,彼此和谐融洽。当意见相反,辩论了几句就离开,或者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谈得不冷不热的,结果谈话渐渐地因尴尬而结束。这种人要么是认为争辩没有意义,要么是不善与人交谈的人。

也有的人往往在辩论交谈时显得较为被动,别人问一句答一句。但当说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时,立刻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侃侃而谈,语若滚珠,甚至会激动起来,仿佛于寂寞的深山中遇到知音。这种人平常看似没有激情,其实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往往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激情来。他往往喜欢苦苦钻研自己的兴趣所在,因而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不喜欢凑热闹,而爱清静自处,生活欲望也比较少,适合于搞研究工作。

还有的人比较善于交谈。这种人当发现对方观点与自己不同或听不进自己的意见时,会立刻转换话题,或采用迂回战术,先说些对方爱听的话,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取得对方的赞同后,再逐渐地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来。这种人容易博得大家的好感,而且意志坚定,善于思考,敢说敢做,且有毅力坚持到成功。他们用心智做事,会察言观色,适合担任社会职务。

辩论在求理,正确的辩论者往往具备多种技能:他们的耳朵能听懂对方的意思,思想能创造新理论,眼睛能看出未来的机会,言辞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行动能纠正自己的过失,防守能抵挡对方的进攻,进攻能打破对方的防守,找出对方的矛盾而攻击,令对方观点自相矛盾,最后投降。

言为心声,从辩论的技巧中,可以看出各种不同性格和才能的人。

找借口隐藏的心理活动

马上就找借口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人们很多时候下意识地试图忘记不愉快的事,做错了事,就马上找借口替自己开脱,把自己的缺点和失败的原因转嫁给他人,强调别人也会出错,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这种心理机制被称为“防卫机制”或“自我防卫机制”。

不管出了什么差错,马上找借口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不去考虑通过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考虑怎样才能转嫁责任。这种人胆小而神经质,过于在意他人看法的倾向,比起自己的意愿来更愿意遵从周围人的意见。他们以为即使犯的是小差错,也会被人耻笑,所以最好是随着别人的想法办事,万一失败,也不致一个人受责。

归根结底,找借口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不负责任和行动力不足的缺陷正当化。可是,即便一时转嫁了责任,如果不承认自己的过错,也会给人留下坏印象。

另外还有一些有负面效果的讲话方式。说者虽无心,但它隐藏了发言人的性格、真实想法以及企图从心理上操纵对方的愿望,下面举几个例子。

1.对工作牢骚满腹

一张嘴就是对工作的牢骚,如果老是这样,耐心的人也会听厌了。牢骚和不满多的人,一般比较消极,缺乏行动力。

有些人每天都抱怨要辞职而一直没有辞职,也没有开始寻找工作的迹象。他们不过是靠发牢骚来泄私愤而已。

2.我早就知道会这样

这是回顾已经发生的事时说的话。“那时我就知道不行”“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会是这种结果”。这类说法多用来表达一种否定的意见和情绪。

如果是为了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还情有可原,但如果一贯是这种腔调就难以让人谅解了。如果他再次地表示“我早知道会这样”,你若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他肯定会这样回答:“不是某某不同意嘛!”总之,他的意思是:原来我就这么想。我有先见之明,而造成失败的原因是别人无能。他的目的是转嫁责任给别人。爱发表这类言论的人大多是事后诸葛亮,缺乏信用,不能委以重任。

3.那时要是这么办的话

回顾过去时老是后悔不已:“那时我要是这么办就好了!”

“那么好的机会,要是不回绝就好了”“那时我要不那么固执,就不会和女朋友分手了”等。他们想说的是:如果当时采取了另外的行动,结果就会不同。老爱这么说的人性格消极,缺乏行动力,结果通常是丧失机会而导致失败。

洞察别人说“不”的窍门

在交际中,有些人并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不”的态度--“不喜欢”“不要”“不想回答”等。表示“不”的方式还有很多:

沉默。例如,当你问某人是否喜欢这首歌时,他沉默不语;当某人收到你的书面邀请后,他沉默不语。这往往表明他“不喜欢”“不愿赴约”的态度。

另有选择。例如,你问某个人:“这本书怎么样?”他若回答:“很好,不过我更喜欢那本。”那对方的态度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拖延。例如,你问:“今晚能来吗?”回答:“今天不行,下次吧。”

推托。如,“这东西还可以,就是太贵了。”

回避。你问:“你觉得她长得怎么样?”答:“我没注意。”

转移。你问:“今天晚上你干啥了?”答:“唉,你怎么又抽烟了。”

揭开网络聊天的话外之音

在当今社会,网络聊天已成为大众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网上用文字或字符聊天,虽然相互间看不见表情,听不见声音,但是独特的网络语言却依然能将人们种种曲折的深层心理不知不觉地反映出来。在网上,通过文字,标点、特殊符号等传达的语言内容及流露出的语气不仅能反映聊天者在社会阶层或地理区域上的特性,还能反映出他们个人的修养、个性和心理。在网上聊天的人虽然形形色色,但只要我们掌握方法仔细揣摩,就能揭开网络的帘幕,把对方的年龄、性格、气质、想法等弄得清清楚楚。

1.从常用语气词分析

呀--言语里含有很多“呀”字的人比较幼稚。喜欢用这个语气的人,年龄通常都比较小,一般在20岁左右。

呵呵--这种笑是成熟温和的男人的笑法,当他表示赞许或无法回答你的时候就常用“呵呵”来表示或掩饰。他们是小女孩的克星。那些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常常会被这些成熟的男人迷得晕头转向。她们想要制服他们,但又玩不转,到头来被控制的反而是自己。“大智若愚”是这些成熟男人的绝招。

哈--喜欢用“哈”的人比较聪明,但是又很冷漠。这种笑的象声词既不表示赞许也无贬低或批评之意。

哈哈--这样的人比较开朗、豪爽。

哈哈哈哈--这样的人豪爽,乐观,和他在一起你会很开心。但有时“哈”的连用也表示恶作剧得逞后的开怀大笑。

嘻嘻--喜欢用这种语气词的人活泼调皮,古怪精灵,喜欢捉弄人。通常是一些年轻的女孩常用。

嗯--用这个词的人一般都比较顺从,温柔,能体贴人。

2.从常用标点符号分析

(1)爱点很多逗号。这种人做事一般都很急躁,性情比较刚烈。如果是女孩子,她就比较率真,有男孩儿的性格。

(2)爱用很多装饰性的符号语。喜欢用一些符号增加气氛,表达自己强烈的心情的人比较浪漫,讲究情调,年纪较轻。这种人一般女孩子多于男孩子。

(3)标点符号很规范。这个严谨、耐心、细致,做事甚至一丝不苟,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人。

(4)不点标点符号。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有心计,善于耍小聪明。同时他们又很鲁莽,做事不留余地,是一个较难把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