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经(全集)
6877000000025

第25章 言谈篇(1)

你会说话吗

画了一幅山水画,怎么看也觉得平平淡淡,并无出奇之处。后经名师指点,在那出神之处添上寥寥几笔,顿时觉得整幅画令人心旷神怡,平白增添了不少力量。那青山气势磅礴,那绿水缠绕奔放,好看多啦!这“寥寥几笔”可谓是画龙点睛。

说话也有“画龙点睛”

在会议上,在谈判中,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将随意说出的话语稍加改变,或巧妙地添上那么一两句,就会使谈吐更动人,更富魅力,更具有力量,从而更好地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达成友谊,获得信任,创造出事业成功的契机。

说话有种种不同的方式。就方式本身论,无所谓短长,无所谓得失,而在听的人方面,却有合与不合的问题。合则听从,不合则拒绝。听从是你的成功,拒绝是你的失败。现在不谈听的人个性如何,以及说话方式的如何配合,先谈说话的几种方式。

第一方式是流利。轻清灵活,圆转如意,处处表示亲切,措辞严谨,条理井然,旁征博引,丝丝人扣,又能连类及物,就近取喻,始终是文采斐然,娓娓可诵。

第二种方式是激切。不知忌讳,不避嫌疑,以为非的,直斥其非,以为是的,直称其是;所言率直,坦白无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的人是否发生意外反应,你是毫无顾虑,完全用亢直来表示自己的人格。

第三种方式是高远。你的话,专从大者远者着眼,好陈高深的理论,把类似哲学的议论,以为立说根据,与普通人的说法,绝不相同,而且随手证引成说,以实所言,这并不是表示你学富五车,不同凡俗,而在表示你的理论,信而有征。

第四种方式是浅近。你的话,专从小处着眼,就家常小事,抉其利弊,指其得失,根据经验,陈述办法,不尚理论,而重实际,你的话,完全合于现实生活,为一般人所乐道的问题。

第五种方式是质直。你的态度是十分恭敬,你的精神,是十分敦厚,既不肆意高谈,也不婉转如簧,言虽讷讷,而言必有中,言虽简单,而语必扼要,所有问题中的重要意义,都有微言显出,都以约语表达,说话十分老实,朴而不文,直而不曲。

第一种说话方式,是以说话技术见长,完全是外交家的辞令;第二种说话方式,是以忠贞亢直见长,完全是忠臣义士的辞令;第三种说话方式,是以学问渊博见长,完全是饱学之士的辞令;第四种说话方式,是以熟谙家常琐事见长,完全是富于生活经验的辞令;第五种说话方式,是以诚恳温厚见长,完全是忠厚长者的辞令。你能兼擅五长么?天性木讷的人,要学流利的说话,难苦登天;天性周慎的人,要学亢爽的话,也觉太难;天性爽直的人,要学完慎的话,恐如骨鲠;至于有学问的人,不屑谈家计小事,也是常情。

丢开对方的个性不谈,就说话方式而论,第一种说话方式,多数人乐于接受;第二种说话方式,往往使对方恼羞成怒;第三种说话方式,往往使对方以为你是专尚空谈,不脱书生本色;第四种说话方式,往往使有地位的对方,以为你是俗不可耐;第五种说话方式,往往使对方以为你是忠诚有余,能力不足。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直接体现着一个人的学识、个性和生活经验,而表达方式恰当与否,则决定着这种交流是否充分。

除了根据谈话对象选择说话方式外,你还应该注意说话时的一些词语技巧。

用涵义广泛的词句,可避免你因知识不足而带来的尴尬。

如果有人要你对毫无所知的某本小说、某出戏剧、某部电影或某曲音乐发表意见,你该怎么说呢?

因为不知道,你可能无法应答,而如果说上一两句涵义广泛的话语,最好说的词句能够适用任何方面,则可巧妙地避免尴尬。只要这种做法于人、于己、于社会无害,何乐而不为呢?

上述提问,应该这样回答:

“我喜欢它的前半部分,结构严谨。”或者说,“我喜欢它的后半部分,生动感人。”

无论对方是否同意,都不能说你错。

常说“我们”一词,可加强谈话对方的命运与共意识。

孩子在玩耍时,往往爱说:“这是我的”“我要这样”,这是孩子的自我表现欲的直接体现,如果大人们也如此去说,则会大大令人反感。

人们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即使是同一请求,也会因为措辞不同,或被拒绝,或被接受。而如果说“这是我们的”“我们应该……”之类的话语,则会大大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因为“我们”一词意味着“你也是其中一员”,会使对方产生命运与共的意识。

许多政治家擅长演讲,他们要把自己的观点传播给听众,则必须与听众融为一体,巧妙地运用“我们”一词,则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听众看来,“我们”意味着不是他一人的事,是和听众息息相关的,因此所讲的观点就能深深地植根于群众的心中。

使用带尾数的数据,将提高言语的可信赖程度。

“某商品价值200元”和“某商品价值201元”,这两句话,你相信哪一句更真实呢?使用带尾数的数据,将提高你的言语的可信赖程度。

据说,在国外,某些政客在会场上侃侃而谈时,往往这样说,“据测算,本月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有毒气体指数增加万分之一,所以应增加环保预算为百分之一。”周围的群众听到这样的话语后,往往由衷地发出感叹:“这位政客真是勤勉的人啊。”因为尾数有如此的奇效,竟使不少政客撇下其他事,去一味地强记这些枯燥的数据。

风行欧美的象牙香皂,以“99.44%纯度”作广告,赢得了不少客户。在顾客眼里,精确的数字示意着产品生产过程一丝不苟。尾数的巧妙运用,胜过了辞藻美丽的广告语。

运用“3”这个奇妙数字,会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心理学家测试过,人们对于“3”这个数字有着奇特的心理感应。我们总觉得“1”过于单调,“2”也略有不足,唯有“3”才使人感到稳妥,就像数字中讲的“三角形杠架最牢固”的道理一样。

很多讲话具有较强说服力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这种心理。他们在阐明观点、论述问题时,如有可能,会将所讲的话概括归纳,使内容紧扣在“3”这个数字上:“关于那件事,可以有3种情况”,“问题共有3点”……这样一来,要陈述的问题就显得有条有理,层次适宜,使对方轻而易举地接受下来。

倘若不然,回答成一点,人们会觉得有点武断;分成两点,又觉得不太自然;而讲的要点多啦,却较难接受。

如果两人的思想、认识、观点有不一致的地方,一场谈话能否成功,就要看能不能开个好头了。这里介绍一点方法。

每一个人都有自认为得意的事情,这事情的本身,究竟有多大价值,是另一问题,而在他本人看来,却认为是件值得终身纪念的事。你如果预先了解此事,在谈话开始时有意无意地讲到他得意的事情,只要他对于你没有厌恶的情绪,只要他在目前没有不快意的刺激,情绪能够保持常态,他一定高兴听你的演述。你当然要处处表示敬佩,但不要过分推崇,反而引起他的不安。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要关键,能够特别提出,加以反正两方面阐发,使得他认为你是他的知己,彼此间的情感便能沟通,就是他与你有意见不合之处,此时对你的意见也愿听取考虑。他的反应良好,你便作进一步适当陈述;如果反应不良,你便就此中止,留着这点好感,作为第二次谈心的基点。这不是你的失败,而是你的初步成功,对于经验很丰富的人,得此成绩,已不算坏。你想一举而竟成功,除非对方跟你素有交情,又是在高兴时候,而你的目的,又是容易使人接受的,否则千万不要存此奢望。

如何了解对方得意的事情?那当然要另谋途径,试就你的朋友之中,找有否与对方有交往的人,如果有,向他探听最是容易;此外你如能留心报刊上的新闻,平日记牢关于对方的得意事情,是否曾遭某种打击而削减。如有此事,千万勿再提起。因为当对方高兴的时候,你的意见便易于接受,对方不高兴的时候,虽极平常的请求,也会遭到拒绝。

不过你提出意见,第一要看时机是否成熟,第二说话要不亢不卑,大方自然,并且要说出为对方着想的理由来。而不是为你自己打算。

1.全神贯注

说话比做文章、读文章难。做文章,可以细细推敲,再三订正,读文章,可以细细体味,详加研究。说话则不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谈话时,要全神贯注。要说的话,事前先打腹稿,记住纲要,免得临时遗漏。说话开头,先要定一定神,态度从容,双目注视对方的面上,表现出诚恳的神情。随说随注意对方无言的反应,是赞成,还是不以为然,随时调整你的说法。如果发觉他神情不专,你就应该设法结束;如果发觉他表示怀疑,你就该多做解释;如果发觉他乐于接受,你就该单刀直人,再不要绕什么圈子,发觉他要插言的样子,你就该请他发表意见。对方的答话,要特别留神,同样一个喔字,有不同的表示。“喔”是表示知道了,“喔!”是表示惊奇,“喔?”是表示疑问。如果他说“好的,就这样办吧,”这是完全接受,“好的,以后再谈吧,”这是不肯接受,“好的,待我研究研究,”这是原则可以同意,办法还需讨论。如果他说,“好的,我替你留意,”这是没有把握的表示。细细体味对方的答话,便知道这次谈话是否成功。有些人往往不肯作明显的表示,很易使你误解他的真意。

2.适当称赞

有句老话,休要长他人志气,减自己威风,所以总是设法抬高自己的身价,对别人总是吹毛求疵。你如此待人,别人也如此待你,结果正反作用相互抵消。如果你能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语言称赞一下对方的长处,则可避免出现相互抵毁的局面。称赞并不是瞎吹,并不是胡说,也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每个人都有所短,也都有所长,普通人对于别人,只看见短处,不看见长处,把短处看得很重大;把长处看得很平凡,所以觉得欲赞而无可赞之处。只要你先存着“三代以下无完人”的思想,原谅他的短处,看重他的长处,可称赞的事情多着呢?而且你赞某甲,并不是欺骗大众,而是使大众注意某甲的长处,同时使某甲对于自己的长处,因为大众的注意,格外爱惜,格外努力,养成比目前更为优越的长处。所以你称赞人家是成物,人家也来称赞你,那么成物正所以成乙,可见称赞是成已成物的工具,决不是卑下的行为。

3.适当保存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于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吗?彼此关系一般,你与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谈的事,是属于对方的,你若不是他的诤友,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而是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绝不是不诚实,绝不是狡猾。

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是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另作长谈。

有时你只说三分话,正是你的职业道德。做医生的人一般不将患者的绝症告知本人,以免其精神上刺激过重。银行工作人员对于存款人的姓名及所有款额是绝对不该对人提的。依此类推,只说三分话的例子还多着呢,有时你为了不能遵守只说三分话的戒条,闹成大祸,使你肉体精神大受苦痛,一世不会忘记。对于公安司法人员来说,即使面对亲朋好友,也不应泄漏自己所了解的机密事宜。

4.不可吹拍

事实只有十分之一,或者连十分之一都不足,话却说到十分,虚多而实少,他靠三寸不烂之舌,常使一部分听众信以为真。比方他对于某种学问技术,不过初窥门经,并未升堂室,居然自命为专家,到处昌言无忌,不遇识者,自然不易拆穿,这叫做吹牛。比方对于自身经历,说得如火如荼,某事是他做的,某计划是他拟的,某问题是他解决的,好像他是足智多谋,是万能博士,不遇个中人,自然无法证实其虚构,这叫做吹牛。比方他的事业,并无什么发展,他却说营业如何有把握,手中的货物如何充分,能赚多少钱,说得大家不免动心,这叫做吹牛。他对于某要人实在并没多少关系,他却对人说,某要人如何器重他,某要人如何借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过,某事曾由他经手过,把某要人的私生活、起居等描写得十分详细,也难有知情人来拆穿西洋景,这叫吹牛。吹牛的动机,是表示他的了不起,是骗得大众的信任,或者借此提高他的身份,或者借此售其某种诡计。他对于有地位,有权力的人,力求接近,巧言令色屈就逢迎,专从小处上猎取对方的欢心,色示而先应,未命而先趋,凡可以使对方获得好感的,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与对方接近,则心甘情愿低三下四,不顾人格侍候奉承,唯恐有失。这叫做拍马。拍马的人,必会吹牛,吹牛的人,往往会拍马,拍马完全是上谄,吹牛则近于下骄,上谄下骄,是这种人的两种矛盾性格。

5.切勿敷衍

有人处事,好事敷衍,玲珑剔透,左右逢源。其实,好敷衍,未必是便宜。

比方我与你是一面之交,我来托你代为找个工作,你很自然的向某方介绍,我心里十分高兴,以为你有求必应,但是我去求见某方的结果,是回得一干二净,连丝毫希望都没有,我当然只怪某方,不会怪你。可是后来有人告诉我,你只不过随意推荐,对方知道你是在送春风人情,有意敷衍,也就全不在意。经他一提,我才知道你长此道,你的敷衍,终使我大失所望。我倘是性情粗鲁的人,耐不住心上的反感,也许要说,既没有办法,不如早些见告,何必使我再三的徒劳往返,试问这是好印像吗?这是好名声吗?如此说来你要明白,敷衍是经不起考验的。一经考验,立即拆穿,一经拆穿,谁来信你?信用丧失,今后你说话又有谁肯相信?敷衍,简直是葬送你的前程呢!

6.嬉笑怒骂

对人说话,论理应该用正言,而有时却是正言难人。尤其是成见很深的人,你规规矩矩,向他陈述对于某问题的意见,希望他采纳,很是容易。你如与他争辩,更易弄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你不与他说罢,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不及早解决。那么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也可试用嬉笑怒骂的方法。嬉笑怒骂,本非劝人的正道,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资格,第一,彼此私人交情素来很好,从无丝毫芥蒂;第二,你的为人,他很了解,也很器重;第三,你的地位较高,本有向他劝说的资格。具此三条资格,才可一试嬉笑怒骂的手段。所谓嬉笑怒骂,当然要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当然要寓庄于谐,不著痕迹,还要注意多说反话。口才是第一要件,口才不好,不配试用;智慧是第二要件,不能即景生情,不配试用;同时嬉笑怒骂的程度,也要适可而止,用此法劝人,时可见效,但只宜偶尔为之,且方式方法及分寸应预先研究。

7.多学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