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厚黑学(全集)
6876900000015

第15章 厚黑学智慧全面观(12)

由于当时建文帝害怕诸藩势力过于强大,威胁中央集权,于是着手开始削藩。道衍暗地里劝燕王举兵谋划。于是燕王开始招兵买马,日夜训练,而且道衍还命人挖了地下室,在里面打造兵器。他还煞费苦心地在燕王宅院里养了无数的鸡、鸭、鹅之类的动物,以动物的啼鸣声掩盖锻造声和练兵声。

后来。由于燕王府中的一名护卫告密,建文帝得知了燕王图谋造反之心,派张靸、谢贵前去捉拿燕王。道衍为燕王谋划说应重用朱能、张玉,设计捉拿张、谢二人。于是燕王设计诱张、谢二人前来,又派朱能、张玉率四百壮士潜伏起来,待张、谢二人前来时,四百壮士一起拥出抓住了朝廷的两位命官,并将其斩首示众。

燕王自此以铲除奸臣为名,打着“靖难”的旗号,开始造反。

建文元年十月,燕王带兵偷袭大宁府,让姚广孝辅助燕王之子留守北平,明朝大将军李景隆乘机进攻北平。道衍督促官兵守城,甚至发动起了妇女,让她们从城上向下扔石块。后来燕王成功夺取大宁府之后回师援救,与道衍内外配合打败了李景隆。迫使他逃往了济南。后来,“靖难军”在东昌一役中损失惨重,连大将张玉也中伏身亡。燕王十分灰心丧气,打算回师休整。但道衍劝说道:“如今明军大获全胜,必骄傲松懈,我们出师攻击,哀兵必胜啊。”燕王听取了他的意见,再次攻打东昌,结果很快便成功了。

不久,燕王听从道衍的计划直接挥师攻打南京,广孝说:“南京虽是京城,但现在势单力孤,城中的兵力尽数调出,如今兵力空虚,我们正好直捣黄龙,以省去许多麻烦!”

于是燕王率领大军进攻南京,果真不久便拿下了南京城。此役过后,建文帝出逃,燕王称帝。

燕王称帝了,姚广孝自是开国功臣,但他并没有居功自傲。他在京城之中,以僧寺为住宅,出入朝廷,仍然身穿僧人的衣服,过着节俭的生活。

到后来,广孝不再参与什么国家大事了,而是与解缙等人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七年时,姚广孝病逝,明成祖追封他为荣国公。

【点评】

姚广孝辅佐燕王,从起兵谋反到最后登上帝位,可谓功勋显赫。广孝老谋深算,厚黑功夫了得:他懂得在燕王不知所措时,及时去劝谏,让燕王镇定下来:在燕王灰心气馁时,即时帮他分析各方利弊。为他鼓劲打气。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厚黑故事

王守仁擒王退贼

王守仁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而被贬至贵州为官。后来刘瑾倒台之后,朝廷派王守仁去江西平息匪患。由于他先后平定匪患,深得朝廷赏识,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弘治十四年,宁王朱宸濠企图拉拢王守仁以助他谋反。但是王守仁却坚决不同意。后来江西的守臣都快被朱宸濠杀得差不多了,王守仁由于当时在查处福州的乱军而幸免。

宸濠又出重金悬赏捉拿王守仁。守仁无奈,只好易服潜至临江。到了临江,便马上会见知府戴德孺说:“此地靠近大江,地势平缓,不易防守,不如撤至吉安,以整顿军务准备御敌。”

王守仁在两个月之后又转赴吉安,与那里的知府任文定等预备粮食、修理兵器、准备船只,他还派人向各州府投递文书,假称朝廷对宁王的反叛已做出决定,不日即将攻打南昌。

宁王朱宸濠闻知这样的消息信以为真,于是把大批兵马调往了南昌。可接连数日未见朝廷有什么动静,宁王方知中计。可惜此时王守仁已利用这段时间征集各路兵马八万余人会于丰城。没几日宁王率军围攻安庆,可惜久攻不下,十分恼火。

这时王守仁采取了围魏救赵的计策,不去解安庆之围,反而率军攻打南昌。由于南昌城中主力尽数被调往安庆,所以没几日明军便拿下了南昌。宸濠听到南昌危急,果然还兵自救。但是守仁采用火攻计在半路伏击宁王的叛军,结果生擒了宁王,大获全胜。

后来王守仁因生擒宁王立了大功,被授为江西巡抚,却招来了许多人的妒忌。太监张忠、许泰假传皇帝圣旨,以征叛军为名,率京军到江西,尽逞威风。

王守仁极力款待他们,以尽地主之谊,但二人却仍伺机挑衅。一日张忠、许泰借口检阅队伍,却又趁机提出了命南北军兵比试骑射。

王守仁谦虚地说道:“我军的精锐部队都已被派遣去守卫各要区,剩下的多是老弱残兵,怎么能与北军将士比试昵?”

这番话说得张忠更加狂妄,命双方尽快比试。北军有备而来,派了十位神射手,瞄着百步外的靶子发箭,十箭竞中了八九箭,但轮到江西兵时,他们的箭法却略显生疏了些,十箭之中只中了四五箭。

张忠、许泰哈哈大笑。讽刺道:“强将手下无弱兵,不知他们的主将如何?”他们这是在让王守仁亲自骑射。

王守仁心想:“这二人一唱一和,不如灭灭他们的威风也好。”于是他一跃上马,待马跑到射箭处,拉弓搭箭,从容镇定地射出了一箭,只见那支箭不偏不倚正中靶心。这时南、北军兵都为他喝彩。紧接着他射出第二箭,只见这支箭正中第一支箭的箭杆,把第一支箭震出之后,这支箭却插在了靶心。第三支箭也是如法炮制。众人见此神技无不惊异,喝彩声连连。张忠、许泰自讨了没趣,不久即率军回京了。

王守仁文武兼备,凭借着厚黑的功夫先是生擒宁王,后又吓退奸贼,真乃杰出的良将英才。

孟尝君巧探消息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代有名的贤士名相。当时齐宣王的王后去世了。孟尝君心想:“王后去世了,应尽快立新王后,以合国家法度。”

其实田文心想,如果这件事办得好的话,那么不仅齐王会十分高兴,而且新王后也会感激他的。可是宫中美女如云,光是宣王宠爱的美人就有七位,到底谁才是大王的最爱呢?

吃晚饭的时候,孟尝君还在思索这个问题,夫人问他“怎么了”他也似乎没有听到。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夫人那对精美漂亮的耳环上。

“有了!”他大声喊道,于是对夫人说要她去做七对上等精美耳环,不怕花钱。其中有一对还要格外精美,做工格外精良。

几天之后,七对耳环就做好了。孟尝君见这些耳环做工精美,皆是名贵珍品。其中一对翡翠的耳环,晶莹剔透,最为好看。

孟尝君甚是满意,夸奖了夫人一番,然后用宝盒将这些耳环盛好,带着它们去见齐宣王。

田文行了礼之后,取出耳环,对宣王说:“臣偶然得到这七副耳环,见十分精美,故来献给大王。”说着,还特意把那对翡翠色的耳环拿给宣王把玩。

宣王也很高兴,爽快地收下了,称赞了孟尝君几句。

没过几天,宣王设宴招待百官,席间还命他的七位美人献舞助兴。田文仔细观察,见七位美人都戴着大王赏赐的耳环,而那对最为精美的翡翠耳环却戴在杨妃的耳朵上。田文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大王最喜欢的是杨妃。

第二日早晨,孟尝君上朝奏道:“王后仙逝已久,后宫不可长期无后,天下不可一日无母,希望大王早日立后为好!”

齐宣王故作为难地问道:“那你认为谁是合适的人选呢?”

“臣闻杨妃才德过人,素有善德,建议大王立之为后!”孟尝君回答道。

齐宣王听了之后很是高兴,连忙说:“准奏!”

人皆厚黑:为人处世不可缺少厚黑

【原文】宗吾曰:“自大总统以至于乞儿,壹是皆以厚黑为本。”

【译文】

宗吾说:“从大总统直到叫花子,全部都是以厚黑为根本。”

【解析】

世间学说,每每误人,惟有厚黑学绝不会误人。为人不能没有手段,处世不能不讲谋略。“厚”与“黑”正是一种高明的处世工具,可以奉为处世之圭臬。

如果为人不“厚”,过于看重虚荣,势必不能在各种交往中忍受某些屈辱,不能宽容地对待人事,那样便会失去很多展示自己、发展自我的机会。要知道,尤其是这个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它往往是不跟你讲面子的,甚至根本不给你面子。社会中相处的人,也不都是你的朋友,更多的是你的对手。

“黑”也是不能缺少的。自然,“黑”不是让人放弃道德、耍诡计、无恶不作。那样的“黑”,对处世一点用处都没有,只会自取灭亡。“厚黑学”讲究的“黑”,是让人运用自己的智慧,毫不犹豫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简单的“狡诈”、“阴险”是不能与它相提并论的,它里面包含着更深刻的智谋与远略,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所不可或缺的。

大家都知道,这个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到了“残酷”的程度。个人能力当然是最基本的,很重要;可是,人才很多,有能力的人很多,如果自以为很有实力,可在社会中轻松“混”好,那就错了。与别人竞争,除了要具备实力,还要讲究策略手段。好的策略与手段,甚至可以弥补实力的不足。

那么,学习一点“厚黑”之道,对这个人是有帮助的,是符合时下社会的要求的。懂得一点“厚黑”功夫,可以更好地生存于世,获得发展的机会。“厚”,学会忍耐,懂得宽厚待人;“黑”,主动追求,获取自己的利益。按照李宗吾先生的说法:“就是走到了山穷水尽,当乞丐的时候,讨饭也比别人讨得多!”

田忌赛马

战国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曾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嫉妒他比自己贤能,便设计陷害他,剔掉了他的膑骨,还把他羁押在魏国。齐国大将田忌,听说了孙膑的贤能与遭遇,就设法到魏国救出了孙膑,让他替自己做参谋,并把他奉为上宾。

齐国人以赛马为乐,田忌也经常和齐威王赛马。他们赛马的规矩是,双方各下赌注,三局两胜。

每次比赛,田忌都无法赢齐威王。齐威王很得意。

孙膑行动不便,一般都不外出。他听田忌垂头丧气地说起跟齐王赛马的事,就请求田忌下一次带他去观看比赛。

“或许我可以看出一点门道,设法让您赢过齐王。”孙膑说。田忌很高兴,就答应让孙膑一起去。

又一次赛马开始了。孙膑坐在赛马场边上,饶有兴致地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

第一局开始,齐威王让自己的上等马上场,田忌一见,也牵出自己的上等马。结果,田忌的马稍逊一筹。

第二局,齐威王使用中等马,田忌也用中等马对之。跑完全程,田忌的马又以几步之差而落败了。

第三局,双方都派下等马比赛,田忌的马再次不敌对方。

齐王全胜,哈哈大笑地命人取走了田忌下的赌注。

回去以后,田忌忙问孙膑:“先生可曾看出什么来了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胜过齐王呢?”

孙膑说:“我仔细地看了比赛,注意到你们是用同等的马相对抗。虽然您的马每局都输,但和齐王的马差距并不大。”

田忌点点头。孙膑故意卖个关子:“下次您只管多多下注。按我的建议做,保证您可以取胜。”

田忌将信将疑,便派人去向齐王挑战,约好比赛的日期。

那一天到了。

第一局,齐威王照旧牵出了他的上等马。孙膑却让田忌派下等马出赛。齐王的马健步如飞,第一局田忌自然输了。

第二局,形势大变。齐威王出中马,田忌这边与之相对的是上等马,这一局田忌胜了。

齐威王很惊奇,第三局比赛又开始了。结果田忌用自己的中等马跑赢了齐王的下等马。

三局比赛,田忌赢了两局。按照规则,他赢得了赌注,狠狠赚了一笔。

齐威王派人来问他取胜的诀窍,田忌便把孙膑推荐给齐王,让孙膑做了齐国的军师。

【点评】

孙膑在“田忌赛马”中的谋略,简单地说,不过是打破“思维定势”罢了。记得小学课本里也有讲这个故事的,教育我们不要拘泥于一种思路。

如果把“田忌赛马”上升到为人处世的高度,其意义就不只“打破思维僵化”那么简单了。它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体会和借鉴:

第一,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一个人有长处也有短处,但他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获胜,肯定要靠他的长处。发现和运用自己的长处。是很重要的。

第二,为人处世。不要过于追求“圆满”。田忌先输一局,最终换来胜利。人生在世,有得必有失。如果一味追求”取胜”,结果很可能是“满盘皆输”。懂得放弃,接受一些失败,是一种智慧。

这就是“田忌赛马”给我们的启示。

厚黑故事

知非罪己

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是一位最勇敢有力的凡人英雄。他出生时被母亲海神忒提斯倒提着浸入冥河,因此除了脚踵,任何武器都不能伤害他的身体。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他被太阳神阿波罗射中脚踵而死。“阿喀琉斯的脚踵”也便被用来比喻一个人身上的弱点。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阿喀琉斯的脚踵”,那么,便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常思自己之过,以便扬长避短。

春秋时有个著名的贤人叫蘧伯玉,史书上说他“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意思是说蘧伯玉50岁时熟知自己49年来的过错。他的事迹流传为一个成语叫“伯玉知非”,后人很赞赏他那种善于认识自己过错、严于律己的精神。

走人生的长路,要善于体验,善于总结,要善于改过从善。厚黑者认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知错,不能改错,那其实是以“不厚”、“不黑”的态度来对待错误。

社会上很多人犯了错误,不但不反躬自省,而且还把责任推诿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受过。这种行为是真正的厚黑者所不齿的。

历史上具有敏锐眼光的政治家。往往善于运用“引咎责躬”的策略,改正过错,防止过错,同时表明自己的谦虚、谨慎,这种“罪己”的精神,常可以赢得同情和尊敬,使周围的人更加团结。

三国时期,诸葛亮率蜀国大军30余万伐魏,初战告捷,智取三城。

后来,他把战略要地街亭交由惯于“纸上谈兵”的马谡把守结果被魏兵夺取,蜀军不得不退回汉中。

诸葛亮一面“挥泪斩马谡”,以明军纪责罚,一面上表后主,主动要求承担“授任无方”的责任,让后主贬自己丞相之职。同时告诫诸臣诸将“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蜀国军民对诸葛亮的这种品质,莫不感动佩服。

古代封建帝王有一招叫下“罪己诏”,看到天下不稳,百姓有怨,便下一道诏书,责备自己一番。这种“罪己”,未必真的“知非”,或是真的要知错就改。但有时作为帝王的一种权宜之计。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明代崇祯年间,天灾人祸齐至,各地大闹水灾、旱灾、蝗灾,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满目疮痍,途有饿殍。

崇祯皇帝算得上是明朝后期一位颇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为稳定民心,维持统治,也采取了下“罪己诏”之术。他几次下诏,斥责鱼肉百姓的贪官恶吏,并检讨自己未能尽职。

当然。崇祯不可能真正体察百姓疾苦,也未能有效地改变大明朝的国运。不过他能面对现实,勇于自责,还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