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更年期保健
6876100000035

第35章 更年期的心理调适和生活调理(2)

人进入衰竭之年,有些人会担心自己老时生活无保或陷于不足,因而变得小气、自私或贪图小利,或者变得待人苛刻,成为“老抠门”。有些人对自己渐渐出现的这些毛病会毫无察觉。这种现象往往会出现于那些过分关注自我、过分自闭的人身上,所以如果能放开胸怀,平静对待生活,主动多与人交往交流,把注意力从自我转向他人,就会克服这样的毛病。

能走出自我的人,往往更能获得生活的厚赠,更能获得快乐和幸福,记住这条生活的准则。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更年期有些人会变得易怒、脾气失控,这与内分泌变化、肾上腺素容易升高、肌体处于调整状态、控制力变弱有关系,但也与个人的修养有关系。内分泌变化我们无法控制,但多培养点理性和意志力,脾气还是可以适当控制的。现在有不少指导人控制脾气的书,适当看一些、学一些方法,还是很有好处的。如果你是一个容易发脾气的人,请学一学、试一试以下几条方法:

1.脾气上来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试着慢慢把气呼出来。如果能连做三下,你的脾气就会消失去一大半了。

2.在你要把大脾气发到他人身上时,先想一想这句话:“自己应该这样做吗?”任何时候都要想到:不管自己多有理,发脾气都是不应该的事;他人无论怎么无理,也是不该受到别人的训斥的。如果你能时刻想到“他人都有自尊”这一点,你的脾气就不会轻易发出来了,你也就不会轻易去伤害他人了。

3.让自己记住一点:发脾气是修养不够的表现,是不懂得尊重人的表现。

4.让自己记住另一点:发脾气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次办法,它只会把问题弄得更糟。

5.易发脾气的人一定要学会自责和向他人认错。许多爱发脾气的人,其实个性并不坏,脾气发完后想到自己的不对,往往会暗自自责、感到后悔,这时最好能放下架子主动向对方赔礼道歉,并且要学会及时向人道歉,因为这样可使事情得到挽回、不致变得更糟。

更年期人要明白心理致病的道理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形象地说明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我国从古代起,就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祖国医学中,珍藏着许多关于心理学与医学有密切关系的宝贵思想,明确指出了心理因素能影响生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如中医强调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而患病;又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喜怒不节则伤脏。《内经》指出“心藏神”,“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起病。”此外,祖国医学中也有人对心理与生理、或情绪与疾病的相互作用,作过辩证的论述,如“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肯定了消极情绪能使身体器官功能发生变化而导致疾病;反之,身体疾病也常会伴有一些情绪变化,会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

祖国医学还认识到社会地位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社会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而人的心理又影响人的健康。不同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会造成人心理上的差异,并对人的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例如《医宗必读》指出:“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说明富贵者这种任性骄横的性情较容易导致患病。

现代医学和现代心理学对心理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早在本世纪初,前苏联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一切顽固深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这是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从生理学角度论述的人的情绪与健康关系的重要性。这种理论使医学界从20年代起,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并创立了一门心理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称为“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既是医学心理学新的重要的分支,又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的部门。

心身医学专门研究精神和身体或心理和生理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强调人们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

我国心理学家曾对232例高血压病人进行研究,发现病人病前不良的个性情绪特点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占74.5%。就今天我们的所见所闻,因过度疲劳、高度紧张、精神创伤而突发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以及月经失调、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也是屡见不鲜,更年期是个多事之秋,人的情绪特别容易波动,肌体对情绪波动的耐受力又减弱,所以尤其要注意。

找回“第二春”

一提起“老年”两个字,有些人就望而生畏,把老年与“没用”,甚至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错觉,是历史造成的偏见。早期人类实际寿命的平均值确实不高,而且长寿典型确实太少,所以,人们历来认为“五十而知天命”。然而,就在那种“知天命”的年代,古今中外仍有许多有才华的、长寿的学者、政治家、发明家、艺术家,他们步入更年老年阶段,仍然不服老、不畏老,朝气蓬勃地去奋斗去进取,为人类科学文化繁荣和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达尔文在60岁以后,写出了《人和动物的情绪表现》等重要著作;爱迪生81岁时竟取得了他的第1033项发明专利;巴甫洛夫在70多岁还富有成效地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百岁高龄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巨著《千金翼方》,它成了祖国医学的重要典籍;著名画家齐白石、何香凝90多岁还从事绘画;我国大文豪文化战士郭沫若和茅盾80多岁还从事创作,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老年人由于阅历广、经验丰富,具有成熟的智慧,超越了“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

把更年期作为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或曰“第二个黄金时代”,并非只是一般鼓励性的语言,文献资料表明,由于经济发展、科学进步,我国人口的发育期开始提前,更年期退后,青壮年期延长,老年期也随之退后。据我国有关专家统计,更年期后的人群中,头脑清醒、耳聪目明、牙齿完整、坚持8小时工作或劳动不感到疲劳、步行每小时五公里不觉累者,已达到同年龄组总人数的85%,较10年前增长25%。日本已经不再将五六十岁人群称为“更年期”人群,而主张以“实年”来称呼,他们认为五六十岁的人,无论在精力还是经验、知识等方面,均处于人生最活跃、最充实的阶段。按照“春华”、“秋实”的说法,五六十岁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的“孟秋”之月,离人生的“冬天”还远着呢。

一般不服老、心态年轻的人,往往能顺利度过更年期,不仅生活得充实、美满,人际关系融洽,而且较少疾病,能长寿,所以应该学老子“不知老之将至”态度,淡泊对待衰老,淡泊对待人际、工作、家庭矛盾和问题,“知足者长乐”。

更年期心理病症严重者可进行心理咨询

人生病以后,不仅在生理上、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心理状态本身是导致生病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病情的因素之一。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人诉说的临床症状,作一些有关的体格检查,再进行必要的化验和一些特殊检查,初步作出病理诊断。而根据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表现进行检验分析,以找出病源,予以开导和消除不良心理,这就是心理诊断。

心理咨询,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已成为“热门”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医院或妇女保健机构,也已开始设立了“妇女更年期门诊”或“更年期男女心理咨询处”,以利于咨询、指导与紧密观察更年期男女的心理活动及更年期综合征病情,帮助一部分有心理障碍的更年期男女重新振作起来,迎来“第二个春天”,这也有利于更年期常见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尤其是妇科癌症和男科病症的早期防治。

所以有不适症状、尤其是严重心理症状的更年期人,可通过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以解决问题,保护身心健康,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更年期男女还可通过心理咨询了解更年期的正常生理过程,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学会以乐观与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年的来临,消除无谓的恐惧与忧虑,解决各种心理矛盾、病理冲突、情绪障碍,思维问题等,这将会大大有利于预防更年期综合征和其他身体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也可减轻症状,易于治疗。心理咨询还可使其家人更好地了解更年期男女可能出现的症状,在一旦发生某些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时,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是一种远古的智慧

更年期人了解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智慧,对自我的调适和保健是很有好处的。

心理治疗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已经很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内经》指出:“精神不进,志决不治,病乃不愈;精神进,志意治,故病可治。”这充分说明了积极的心哩状态有利于治愈疾病,消极的心理状态,很难使病治好。

祖国医学重视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结合,重视在治疗前和治疗中消除病人的消极心理因素。在药物治疗中也强调:情思如意、可愈;若思郁不解,多难取效。

祖国医学的心理治疗有多种形式:

说明开导式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起源于《内经》。说理开导式心理治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告之以其败”,即指出疾病的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注意,使病人对疾病要有认真对待的态度。第二“语之以其善”,即反映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即告诉病人如何进行调养,指出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苦”,即解除病人的消极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这种心理开导式的治疗是以认识和行动相结合为特点的。

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起源于《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实践证明,情志致病,按照这种治疗方法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惊式心理治疗法:这是一种利用精神刺激治疗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失调的方法。例如《内经》记载治疗一般功能性呃逆的方法:“哕,大惊之,亦可已。”说的是当人发生呃逆时,可用呕吐、受惊的方法治疗之。

更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开始,人将会走向老年,肌体走向衰弱。年轻时,由于生命力旺盛,肌体健康,精力充沛,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可以熬夜、可以拼命工作,可以狂舞猛跑,可以吃一切想吃的甜酸冷辣。现在到了中年后期,过了人生的最旺盛点,我们的生命将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在精神上不服老,可以让自己显得年轻十岁,但肌体的变化和弱化是无可抗拒的。所以,在对待肌体方面,我们必须尊从自然规律,开始善待肌体,学会一些保养知识,减少一些过分损耗肌体的活动负担,以延缓更年期进程,减少更年期病症,以获得一个健康长寿的未来。所以更年期也该是一个更新生活方式的开端,该是生命的一个新的开端。要有效对付更年期的肌体衰变、减少更年期出现的病症,最好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开始关注保养在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注意保养的人往往人到中年或更年期;但总能显得比同龄人或实际年龄年轻,身体精神也似乎好于同龄人,不容易显得憔悴。更年期是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时保养尤其显得重要,这就好像一辆汽车驶了一定时间后到了磨损阶段,就得格外小心保养,如果保养仔细就能少出毛病、少进行维修,不保养或保养不到位就得老抛锚。

中年后期和更年期的人身体各脏腑器官都到了功能减退的时刻,血液循环、代谢、内分泌、神经反射等各功能之间的协调性也大大减退,此时最好的保养方式是让肌体顺应自然规律,该活动时活动,但不过分;该休息时休息,能宁静放松;该治病时治病,不硬扛硬拖。此时最好的保养是生活有规律,生活仔细小心些,比如:

四季关注冷暖要根据季节变化注意随时添加或减少衣服,因为更年期肌体处于内分泌及各脏腑功能的调整过程中,体质会较弱,容易感受外邪着病,有了病也不容易好,有的还会变成慢性病潜伏下来,成为老年时很难对付或治愈的顽固病症。内衣最好着轻软的、纯棉质地的,因为更年期后人的皮肤对化纤类织物会变得敏感,容易出现瘙痒症、真菌感染症和其他皮肤病症。透气性能差的衣服也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早睡早起,少熬夜人的肌体和昼夜变化、四季更替、冷暖等自然规律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比如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人的生长素、有关疾病恢复的某些物质,是在人睡着以后的后半夜时间内由脑垂体分泌的,如果人老是熬夜,过了半夜还不睡,就有可能影响这类物质的分泌,从而影响人的生长和疾病的恢复。有些孩子个长不高,与他们老是不按时睡觉、老喜欢熬夜有关。大部分人生病后,如果睡不好,病就老也好不了;如果能结结实实地睡一大觉,病往往能很快好转,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人到了更年期,身体各项功能都变得不那么好使了,应变能力也大大减退,如果能顺应自然规律安排作息,肌体就能按惯性顺利运转。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肌体就有可能运转不灵。所以少熬夜、按时作息,每天最好在10点以前睡觉,这对更年期的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有些人到了40岁以后便十分关注身体的保养,不管有事没事,每天坚持9点就睡,只要没有神经衰弱症,这类人的气色一定会比同龄人好,也一定不会显得憔悴失神。

不过劳,不懒惰过分辛劳会使肌体疲劳、加重脏腑的负担,耗精竭力,这对更年期的身体保养是不利的,所以最好注意工作劳动和运动能适可而止,不要弄得人过分疲劳。民间有句话叫“没有累死,只有懒死”,其实有不确切处,现在社会中,由于竞争激烈和追求名誉地位金钱被有些人看得过重,累死的还是大有人在的,有些公司老板天天为利润奔波,最后突然累死在办公桌旁;有些作家拼命埋头写作,被人称为“写死的”;有教授在患癌症临死前感叹“要长寿,不要教授”都是例子。当然有些人是由于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辛劳而死的。总之,人过分辛劳,精力体力损耗过度,肌体就会承受不了而致病,所以不可不予注意。更年期人身体较薄弱,工作、家庭和心理负担较重,尤其需注意这方面的保养,要学会多放松自己,多给自己安排些闲情逸致的机会,心里多些轻松,减少些劳心劳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