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
6875900000008

第8章 学会宽容和感恩,让生活充满温情(2)

其实,人终究是人,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在他的有生之日大概都不会有什么改变,既然对人施恩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你信不信,事情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接受这个事实?曾统治过古罗马帝国的那个聪明的马卡斯·奥理欧斯就认清了这个事实。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今天就要去见那些多嘴多舌的人——那些自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丝毫不知感激的人。可是我对此既不吃惊,也不难过,因为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这种人的世界将是什么样的。”

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总是埋怨别人不感激自己,那你该怪谁呢?是怪人性如此,还是怪我们不了解人性呢?其实,当我们施恩时,如果我们偶然得到了别人的感激,那是一种意外之喜;如果我们得不到这种感激,也不必为此而难过。

我认识一个住在纽约的女人,她常常因为孤独而不停地抱怨,她的亲戚没有一个愿意亲近她。这实在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个亲戚愿意亲近她呢?原因很简单,当别人去看望她时,她就会连续不停地说她对她的侄女有多好,在她们患麻疹、腮腺炎和百日咳的时候都是她照顾她们;多年来她给她们提供吃住,还帮其中一个上完了商业学校,另一个也一直在她家住,直到结婚。

这个女人没有必要抱怨,她的侄女为了尽义务也来看过她。但是,后来她们都怕来看她,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来了以后必须在那儿坐好几个小时听她旁敲侧击地骂人,还得听她那毫无休止的埋怨和自怜的叹息。并且,当这个女人再也无法威逼利诱她的侄女来看她的时候,她就使出另一件“法宝”——心脏病发作。

当然,她并不是真的心脏病发作。是的,医生都说她有一个“很神经的心脏”,才会发生这种病症。但医生们也说,他们对她毫无办法,因为她的问题完全是情感上的。这个女人真正需要的是爱和关切,可是她将此称为“感恩图报”。可以说,如果她强求它,并认为那是她所该得的,她将永远得不到感恩和爱。

像她这样的人,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她们都因为别人的忘恩负义、孤独和被人忽视而患病。她们希望有人去爱她们,但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得到爱的办法,就是不再去乞求,而是立即开始付出,并且不希望得到回报。

这话听起来很荒谬,很不切实际,很理想化。但这是事实,是普通常识,同时也是让你和我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当然,像以上事例中的情况随处可见。几千年来,为人父母者一直为儿女的不知感恩而感到悲伤难过。就连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也叫道:“一个不知感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齿还要尖利。”

但是,你是否想过,你的孩子为什么要感激呢?忘记恩德是人类的天性,就像野草一样;而感恩却如玫瑰,必须给它施肥浇水,给它教养、爱和呵护。如果你想得到孩子们的感激,那么,我们就要教育他们应该那样。

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的子女忘恩负义,那该怪谁呢?也许要怪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从来不教他们如何感激别人的话,我们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感激我们呢?

我认识一个人,他住在芝加哥,常常抱怨他的两个养子对他不知感恩。他的抱怨当然有道理。他在一家纸箱厂工作,娶了一个寡妇,她要他去借钱供她的两个儿子上大学。他每周的薪水只有40美元,但要买吃的、付房租、买燃料、买衣服,还要偿还债务。他这样苦苦干了4年,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有没有人对他表示感谢呢?没有,他的太太和那两个宝贝养子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两个养子从来都不认为他们欠养父什么人情,因此连一句谢谢也没有说过。

两个养子不知感激能怪谁呢?是怪这两个孩子吗?当然,可以怪两个孩子,但是,这更要怪那个做母亲的,她认为不应该给她的儿子增加“负疚感”。她不想她的两个儿子“一开始就欠别人什么”,所以她从来都不曾告诉他们“你们的养父真是个大好人,他帮你们读完了大学”。她采取的态度只是“这是他应该做的”。

这位做母亲的认为她这样做有利于她的两个儿子,但是,实际上这是让他们刚走上人生道路的时候,就产生全世界都欠他们的观念,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要谨记:子女的行为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我姨妈薇奥拉就从来不会想到孩子们会对她“忘恩”。在我小的时候,薇奥拉姨妈把她母亲接到家里来照顾,同样也照顾她的婆婆。现在我闭上眼睛还能回想起那两位老太太坐在薇奥拉姨妈家壁炉前的情景。她们会不会给薇奥拉姨妈惹来什么麻烦呢?可想而知,肯定会经常有。但是,你从她的态度上一点也看不出来,她很爱这两位老太太,顺从她们,尽可能让她们过得非常舒适。当然,她从来都没有想到这样做有什么特别的,或者说接两位老太太来家里住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对她来说,这是该做的事,是很自然的,并且也是她希望做的事。当时,她除了照看两位老人外,薇奥拉姨妈还有6个孩子。

那么,现在薇奥拉姨妈在哪里呢?她已经守寡20多年了,而且6个孩子已经成年,并且拥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家庭。6个孩子全都争着要跟她住在一起,让她住他们家。她的孩子们非常敬佩她,都不想离开她,这是因为“感恩”吗?不是,这是爱,是纯粹的爱。在这些孩子的童年时代,就懂得了爱心的温暖,现在情形相反了,他们也能付出爱心,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记住,要教育出感恩图报的孩子,就一定要自己先懂得感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也千万别说:“看看表妹送的圣诞礼物,都是她自己做的,连一毛钱也舍不得花!”这种反应对我们可能是件小事,但是孩子们却听进去了。因此,我们最好这么说:“表妹准备这份圣诞礼物,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她真好!我们得写信谢谢她。”这样,我们的子女无意中也会养成赞赏和感激的习惯了。

所以,寻求快乐的唯一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并在付出过程中享受施与的快乐!

时刻怀有感恩的心

《时代》杂志某一期上有一篇报道,讲的是一个士官在某地受了伤,他的喉部被碎弹片击中,一共输了7次血。他给医生写了一张字条问:“我能活下去吗?”医生回答说:“可以。”他又写了一张字条问:“我还能说话吗?”医生又回答他说:“可以。”然后他又写了一张字条问:“那我还担心什么?”那么,你为什么不马上停下来问问自己:“那我还担心什么?”

这时,你很可能发现自己所担心的事情,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大概有90%的事情都是对的,10%是错的。如果我们要得到快乐,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把精力放在那90%正确的事情上,而不要理会那10%的错误。如果我们想难过,想担忧,想得病,那我们只需把精力集中在那10%的错事上即可,不必去理会那90%的好事。

生活中,我们只需要计算我们所得到的恩惠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太多。英国很多新教堂中都刻有“多想,多感激”的字句,这两句话同样也应该铭刻在我们心中。

有一次,我问艾迪伯克,当他迷失在太平洋里,和他的同伴在救生筏上漂流了21天之久,毫无获救的希望时,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他说:“我从那次经验中所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就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新鲜水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的话,就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

我和哈罗特认识已有好多年了,他以前是我的教务主任。有一天,他在堪萨斯城碰到我,开车把我送到了密苏里州的贝尔城,即我的农庄。我在路上问他是如何获得快乐的,他给我讲了一个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故事。

他说:“以前我常为很多事情忧虑,但在1934年春天的某一天,我走在韦伯镇的西道提街,有一件事情使我以后再也不必为自己感到忧虑。这件事情前后只有10秒钟,但我在这10秒钟里所学到的关于如何生活的知识,比我过去10年里所学的还要多。”

哈罗特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说:“我在韦伯城开过两年杂货店,我不仅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债台高筑,花了7年的时间才还清这些债务。我的杂货店刚在前一个星期关门,当时我正准备去工矿银行借钱,以便去堪萨斯城找一份工作。那时,我已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像一个一败涂地的人那样在路上走着。正在这时,迎面来了一个没有腿的人,他坐在一个小木板平台上,下面装着从溜冰鞋上拆下来的滑轮,他两手各抓着一块木头撑着地滑行。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刚好过了街,正想把自己抬高几英寸上到人行道来。就在他翘起那小木板车子时,我们两人的目光相对。他冲我咧嘴一笑,很开心地说:‘你早,先生!早上天气真好,是不是?’我站在那里看着他,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富有:我有两条腿,还能走路。我对我的自怜感到羞耻。当时,我对自己说:如果他这个缺了双腿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做到。此时,我获得了勇气,找回了信心,觉得自己的胸膛已经挺直了。我本来只是打算去堪萨斯城试试能否找到一份工作的,但现在我能够自信地说,我要去堪萨斯城找一份工作;原本,我只是打算向工矿银行借100美元的,但我现在有勇气借200美元。结果,我既借到了钱,又找到了工作。”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三位医生是节食、安静和快乐。”你和我每一天的每个小时都能得到“快乐医生”的免费服务,只要我们把精力集中在我们所拥有的那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上。你愿把你的双腿卖多少钱?你愿意以1亿美元出卖你的双眼吗?还有你的听觉、你的两只手、你的家庭……把你所有的资产加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你绝不会卖掉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把洛克菲勒、福特和摩根这三个最富有的家族所拥有的黄金都加在一起也不卖。但是,我们能不能欣赏到这些呢?可惜的是,我们很难做到。正如叔本华所说的那样:“我们很少想到我们已经拥有的,而总是想到我们所没有的。”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它所造成的痛苦可能比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和疾病都要多。帕尔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这一点几乎使帕尔玛“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家伙”,也差点毁了他的家庭。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看看。

帕尔玛先生说:“我从军队退伍之后不久,就开始做生意。我日夜不停地忙着,一切都干得很好。然后,问题出来了,我买不到零件和原料。我担心自己可能会被迫放弃生意,于是很快由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脾气很坏的人,变得非常尖酸刻薄。这里要解释一下,当时我并不知道,现在才明白。那时,我几乎失去了我那个充满了快乐的家。有一天,一位在我这里工作的年轻伤兵对我说:‘约翰,你实在应该感到惭愧。瞧你这副样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遇到了麻烦似的。就算你关门大吉,又会怎么样呢?等到事情恢复正常之后,你仍可以东山再起嘛。你有很多值得感激的事,何必总是抱怨呢。天啊,我真希望我是你!你看我,我只有一条胳膊,半边脸都受了伤,然而,我并不抱怨。如果你再这样没完没了地啰唆埋怨下去的话,你不仅会失去你的生意,还会失去你的家庭、你的朋友和你的健康。’”

“这位年轻伤兵的这些话使我猛然醒悟,使我发现自己走上了歧途。我当时就决定必须改变自己,重新振作,而且也做到了这一点。”

生活中应该有两个目标:第一,要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然后在得到它之后要充分享受它。当然,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步。

波姬儿·戴尔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她曾写过一本书,该书主要谈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很有启发性。

波姬儿·戴尔失明达50年之久,她在书中写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来看外界。看书的时候必须将书本移到离我的脸很近的地方,而且不得不把我另一只眼睛往左边斜过去。”

虽然她身体上有所残缺,但是她拒绝别人对她的怜悯,她更不愿意别人认为她“与常人不同”。小时候,她想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跳房子的游戏,可是她看不见画在地上的线。于是,她在其他孩子都回家以后,一个人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地上寻找察看。她看得非常仔细、认真,把那块地方的每一处都牢记在心,所以不久之后,她就成为玩跳房子游戏的高手。在家中看书时,她把印有大字的书靠近自己的脸,几乎连眼睫毛都碰到书页上。她的付出最终获得了收益,她获得了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而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当然,由于身体上的残缺,她也有恐惧感。她在书中写道:“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担心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快乐而几近戏谑的态度。”不过,在1943年,也就是她52岁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她去著名的梅育医院做了一次手术,使她的视力比以前清楚了40倍。

一个可爱的、全新的而又令人兴奋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现在,她发现,即使是在厨房的水槽里洗碟子,也会让她觉得很开心。她在自己的书中还写道:“我开始玩洗碗槽中的肥皂泡沫,我把手伸进去,将一大把小小的肥皂泡沫抓住,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从每一个肥皂泡沫里看到了一道小小的彩虹闪现出来的明亮色彩。”

看完这个故事后,你和我都应该感到惭愧。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里,但我们却无所事事,并对此视而不见,吃得太饱,而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从今天开始,请把一切悲观消极的观念彻底从脑海中清除,对上苍赋予我们的一切,永怀感恩之心,珍惜美好的生活。我愿以下面的话与亲爱的朋友们共勉:

勤于思考并学会感恩,摆脱自怨自艾的困境,即使你遭遇过上千次的挫折,也要勇敢地数出1001个祝福。你的人生必将因此而步入海阔天空的全新境界!

没有人愿意踢一条死狗

你要是被人家踢了,或者是被人家恶意批评的话,请记住,他们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因为这事能使那些人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通常也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不公正的批评是一种伪装过的恭维。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条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