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
6875600000039

第39章 附录(1)

声音的艺术

技巧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圆满地运用技巧,还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而声音艺术就是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它甚至还直接影响到人的魅力。可以说声音艺术是人际交往中的高级技巧。

记得有次熟人邀我去参加一个家庭聚会,其间遇见一位小姐,打扮得花枝招展,卓尔不凡,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只美丽的孔雀,令我心荡神移。但很可惜,她一说话,她留给我的美好印象顷刻间就荡然无存。因为她的声音也像孔雀叫。

中国有句成语,叫”声色犬马”,将”声”与“色”并列,足见古人对声音的重视。声音对人来讲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容貌的作用,声音要有一种能渗透人心的魅力。我们公司在招聘公关小姐时,对声音的要求就特别高,要有磁性,用我的话来说,要像国民党的女播音员一样,娇滴滴的。因为在我们公司,公关小姐的工作经常是电话联系,在电话中,不见其人只闻其声,所以声音特别重要。

声音的影响力,一方面取决于人的嗓子,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声音中的情感因素和声调艺术的运用。

实际上,我们把声音作为我们表现自我的方式,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方式。声音不只交流思想,它也传达你的感情。声音的高低、热情的程度,无不暴露出你的生活观和待人态度。

自信的人,声音蕴藏力度;热情的人,声音渗透热力;乐观的人,声音饱含活力。你有没有注意听你自己的声音,它是代表失望、冷漠,还是勇气、热情?让情感充塞你的声音吧!放开你的闭气闸,表达出你待人的热情、友善、这正是使你的说话更具效力的重要手段。

声音不仅要渗透情感,还要注意声调的运甩。

我永远记得大学时代电子线路教师所讲的课,劈里啪啦,像打机关枪一样,没有停顿,没有变化,弄得大家目瞪口呆。不懂运用声调艺术,讲话就一定没有色彩,缺乏吸引力,无法清晰地表达情感和思想。声调艺术是辅助沟通的重要手段。

法国一位著名的悲剧大师应邀出访美国,在欢迎宴会上,大家纷纷要求来段即席表演,为了不负重望,他就用法文非常悲痛地讲述起来。虽然大家听不懂法文,但只觉声音凄婉动人,撕心裂肺,全场一片肃然,许多老太太都都忍不住潸然泪下……讲完后,全场一片悲声,惟独法国来的随行人员哈哈大笑。旁人问:这么凄惨怎能笨得出?随行人员答说:”你们被他骗了,他没说什么凄惨的故事,只是在用非常悲痛的声音念着:刀子、叉子、盘子、碟子……”

这就是声调艺术的魅力,我也曾有过被人运用声调所骗的经历。

潮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深圳的菜场,小商贩一般都是潮州人。每次我去买菜,害怕被他们骗,总要装模作样地看看秤。每当此时,摊主就豪爽地说:“二块五给你算了!”我一听占了便宜,赶紧付了钱就走。时间长了,有一次当摊主又说:“三块钱给你算了,费事去计较”时,我就认真地计较计较,结果一算下来,才两块八。摊主多赚了我两毛钱,但语气仿佛还是便宜了我。

如果说人嗓子的好坏是天生,那么声调的运用就完全靠后天的锻炼。

一、练习使声音有力,且富弹性

为了锻炼大家的胆量,我在训练学员时,常采用让学员上台演讲的方式。我发现,凡是社会经验丰富、自信心强的人,演讲起来就能从容镇定,侃侃而谈;而越是社会阅历不足、自卑感的人,上台讲话声音就越细小、越无力。

要表现你对自己的信心,要让人瞧得起你,要与别人平等地交往,在讲话中就必须使声音坚定有力。但坚定有力,不是像一块破砖被扔到墙上,硬梆梆的。声音要有弹性,要有一定的厚度。讲话声音应该是通过胸腔的共鸣发出,而不是扯着嗓子叫喊。

当然这种共鸣要通过练习,使它出乎自然,而不要矫揉造作。

二、练习使声音自然

如果声音中缺乏音调、速度、表情及语言的变化,剩下的便毫无生气了。也就是你夺走了自己的热忱。温暖及人性。我们要给语言染上色彩,要让声音出乎自然的感情流露。

1.强调重点

人在讲一句话时,不可能每个字都是重点,如果字字都作为重点,听者一定很辛苦、也很累。讲话时,次要的内容应该一带而过,强调重点。这样让人听起来有变化感,主次分明,讲者有声有色,听者轻松愉快。

2.改变你的音调

据报载: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萨瓦罗蒂在北京音乐厅唱歌时,震得房顶悬挂的吊灯都摇摆不定。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一般职业歌唱家音域范围能达三十六个音阶之多。

你的音域范围有多少呢?是否像人嘲笑的“五音不全”,连五个音阶都不能用全呢?讲话要有抑扬顿挫,要有音调的变化,要让感情的起伏,渗透进声音的起伏之中,这样的讲话才有生气、才有活力。不要像一个老学究在读枯燥的论文,死气沉沉。

3.变化说话的速度

一个正常人说汉字的速度。1分钟应能达到120个字。如果你1分钟不能达到120个字,那么,最适合你的职业是什么呢?我推荐给你——做保姆。因为只有带小孩子,才不需要说话速度那么快。

讲话应当变化说话速度,有快有慢,这样才能轻重缓急,秩序井然。你能把“一块钱”念得让人听起来感觉好像比”一万块”还多吗?当你将前者读得缓慢、沉重,后者读得轻快、随便,效果就出来了。你不妨试一下。这就是变换说话速度产生的效果。

4.在要点前后停顿一下

“沉默是金”,记得有首歌里这样唱:”此时无声胜有声”,有首诗里也如是说。

在讲话中,突如其来的沉默就是如此,因为它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国外有位演讲大师,每当他走上讲台,首先就一声不吭地用眼光横扫会场。本来喧闹的会场,被他这一举动,顿时安静下来。几秒钟后,他才突然石破天惊地讲出一句震撼人心的话,大家的吸引力马上就被他抓住了。

不仅在讲话开始时,在讲话过程中、在要点前,都可以运用停顿。你讲得好好的突然停下来,正在听的人,甚至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人都会觉得奇怪,而被你的举动吸引住,此时你再讲出重点,收效自然就大。

声音艺术的重要性对人是不言而喻的。你要影响他人、要说服他人,在大多数场合都是通过声音来完成,那你为什么不刻意训练一下,以更好地运用声音艺术呢?如果你喜欢唱卡拉OK,那也可以拿着麦克风练一下朗读,多多地充满感情地朗读,甚至多多地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正是提高运用声音艺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声音的艺术在很多场合都有用,就不必一一赘述了,我只想谈一下为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它在企业起名中的作用。

三、声音艺术在起名中的运用

也许一般人都以为,名字对企业来说是件无足轻重的事。这里我想举一个例来说明这种看法的错误。

日本著名企业索尼公司,在创业之初叫做东通工。“东通工”在日语里意味着一般普通的中小企业,这个词大众化、土气、没有特色。后来公司研制收录机成功后,就将“东通工”改名为“索尼”,“索尼”这个词让人感到新鲜、洋气、独特,而且琅琅上口,有开口音,音节干脆、响亮,读起来就让人振奋。顿时“索尼”传扬开去,成为家喻户晓的公司,“索尼”的产品也随之销路大开。应当说,索尼公司的成功,与“索尼”这个名字的语感宣传作用是分不开的。后来日本公司纷纷效仿,出现了“松下”、“三洋”、“东芝”之类。深圳的电子集团改名为“赛格”集团我想也有此意。

名字代表了企业,是企业公关宣传的最直接对象,起好了名字,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深圳最著名的酒店是“三都”:“晶都”、“新都”、“名都”。三家酒店都有“都”字,这决不是偶然。“都”字气势宏伟,象征着仿如酒店中的“大都市”;“都”字音节短促、干脆,读起来令人心情振奋。我最喜欢“晶都”了,“晶都”意味着晶莹透亮的“大都市”,映衬了酒店的豪华;“晶都”谐音“金都”,黄金的首都,又迎合了广东人迷信的心理。一举数得。

当然起名不仅要考虑音调,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寓意,让人容易记。江南的“傻子瓜子”就是如此。初时别人笑卖这种瓜子的人傻:这么便宜,岂不赚不到钱。后来卖瓜子者干脆就叫自己的瓜子为“傻子瓜子”。傻子卖的瓜子,你买了还有不占便宜的?结果”傻子瓜子”反而名震全国。还有一天我走到街上,看见一家小酒店,就叫“六七八酒食”,一看就让我记住了。

“名字”既要寓意深刻,又要容易记住,琅琅上口,这就是起名的艺术。

四、使人记住信息

语言是复杂的艺术,不仅有表达技巧、声音艺术,还要注意别人的注意力。要在他人注意力最集中时,将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他。但人的注意力受生理和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一个复杂的问题,下面仅介绍最简单的两种情况,以通过此来启发、提请大家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注意人的注意力。

1.首位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拿一篇描写人物性格的文章给一帮大学生看。这篇文章开始表现出主人公好像很活跃。很外向,但整篇文章看完后。经过思考会发现主人公实质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大学生看完后,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调查,要求大家写出主人公的性格倾向。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被书的前半部分所迷惑,纷纷认为主人公性格外向。

心理学认为:从一个人那里获得信息时,愈是最先输入的信息,留下的印象愈深刻。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首位效应”。

我本人也有类似的经验。有次别人请我去演讲,我将对方指定的时间记在日程表上。可几天后,对方又提出更改时间,当然,我也把更改的时间记在日程表上。可是,到了演讲那天才发现,自己记住的一直是对方第一次指定的时间。于是不得不打电话再次确认。

当你一个人向别人传递信息时,愈是重要的内容,愈应放在前面,正所谓“开门见山”,让别人一下就能把握重点。否则你前面罗嗦了一大通,还未涉及重点,别人早厌烦了,注意力也涣散,此时你再谈出重点,如果早已大打折扣。正如教师上课。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除掉开始几分钟的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往往就没精打采。所以优秀的教师将重点讲解一般都放在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则用来练习、巩固。

2.新近效应

从一个人那里获得信息时,重要的内容应安排在前面。那么从很多人那里获得信息时,比如大会发言,在什么时候发言效果又最好呢?

有人会根据上面的理论,说第一个发言最好。这种想当然的鲒论是错误的。第一个发言的人,虽然也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但往往给人的感觉却是猛张飞一类鲁莽的人。

心理学强调:当人从不同的情报来源获得许多情报时,他将会受最后一个情报的左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新近效应”。

在一次会议上,众多的到会人员围绕着议题正在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此时,有一个人默默不语,一言不发,只是偶尔在本子上记几笔。会议接近尾声时,他才站起来,拿起刚才写字的本子,对各位发言者的意见作一番归纳。然后有条不紊地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最终,他的意见成了这次会议的结论。领导不是常常这样做吗?当你也这样做时,不仅让你的意见能深人人心,也让人感觉你是一块天生的领导材料。

在任何情况下,最后的意见,往往左右了人的心灵。

广告的艺术

本章的内容好似与本书游离了,与人交往,去探究广告的艺术干什么?那么与人交往要取得成功的话,是不是要了解人的心理,善于激发人的欲望呢?而广告艺术对这两点是最重视了。

我看电视。看报纸,最注意的,首先就是广告。广告篇幅不大,但凝聚了相当的艺术力,是策划人精心思虑的结晶。看广告,花时不多,但受益匪浅,对个人修养,掌握大众心理都有极大帮助。广告艺术对于我们,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广告已成为企业创名牌,产品促销的重要手段。作为艺术,广告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广而告之,更重要的是激发大众的购买欲望。广告正是要通过多种艺术手法,不断地、反复地将信息呈现给大众,诱导你相信,然后刺激你主动去买。

一、宣传的效力

心理学家发现,绝大多数人买东西时,如果遇到许多不同品牌,他潜意识中,一定会选购见过广告的产品。

心理学理论也强调:模拟体验与实际体验往往能够融合为同样的体验。当你看到那些缤纷多彩的产品广告时,你的内心正在经受模拟的享受,受到一种舒适美感的诱惑,自然而然在你潜意识深处会产生一种实际体验的欲望。

谈起广告,我就想起它对我抽烟上瘾的影响。从小学背着教师偷偷将丝瓜藤当烟抽开始,直到在内地工作,十几年过去了,我抽烟始终没上瘾,拿得起放得下。但来深圳后,香港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万宝路香烟广告,却深深地刺激了我:一位充满男子汉魅力的牛仔,在美国西部雄浑奇丽的黄土、大山之间豪放地与群马追逐。小憩时,点起一支万宝路,深深地吸一口,多惬意呵!整个广告画面渲染了一种粗犷、豪放的气息,令人不禁感觉,惟有抽万宝路才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每当看到这个广告,我都止不住想抽支万宝路。这种强烈的诱惑最终让我抽烟上瘾。

广告的作用的确不可低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代社会,广告正是决定产品销路的命运之神。

以前的奥运会,同类产品可以有几家做赞助商。可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尤伯罗斯为获高额利润,突出新招,同类产品中只许独家赞助,当然这家公司必须付巨额赞助费。当时,柯达公司自认得东道主之利,不去积极争取,结果被日本富士公司赢得了奥运会胶卷的垄断广告权。这下柯达公司急眼了,在各条公路、街道树起巨大的柯达广告牌,花的钱甚至超过了富士公司的宣传费,但效果仍不理想。从那年开始,富士胶卷就超过了柯达胶卷成为世界销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