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
6866000000031

第31章 中法文化交流(3)

戊戌变法前夜,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法国革命记》一书,并在该书序言中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大革命的态度。他痛恨法国带头实行革命,这革命使他感到惊恐;对法王路易十六,他则既有同情又有批评。同时,他也向光绪皇帝提出了警告和劝谏。但康有为又不得不承认法国革命导致各国立宪的历史功绩:“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公元1885~1905年)1902年留学日本,其问认真研读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仰慕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深为欧美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所吸引。回国后,在上海撰成《革命军》一文,抨击封建专制,号召爱国志士起来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模仿美国独立建立“中华共和国”。文中写道:“闻之一千六百八十八年英国之革命,一千七百七十五年美国之革命,一千八百七十年法国之革命,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存良善之革命,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革命,除奴隶而为主人之革命。”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听说过的1688年英国的革命,1775年美国的革命,1870年法国的革命,都是世界上顺应天时合乎人意的革命,去除腐败而保存良善的革命,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革命,废除奴隶而成为主人的革命。文中还称赞卢梭等大哲学家的理论字字句句都有深刻的含义,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是返魂还魄的宝方(原文是:“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之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魂还魄之宝方”)。于是疾呼:“嗟乎!嗟乎!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wu,不要)退步,毋中立,毋徘徊,此其时也,此其时也。”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进步思想家继续宣传法国革命传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奠基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曾于1915年撰成《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一文,高度赞扬法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并指出近代欧洲文明的三大特征——人权论,生物进化论和社会主义——莫不起源于法国。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公元1889~1927年)把俄国十月革命同法国大革命相比较,认为两者“同为影响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

李大钊也是20世纪初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宣传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中国革命家。1923年,他写出(《1871年的巴黎“康妙恩”》一文,对公社的起源、发展、性质、措施、经验等方面都作了相当深刻的论述和分析,特别强调公社的性质是“‘劳动者掌握权力”。后来,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战士欧仁·鲍狄埃(Eugene Pottier)所作《国际歌》,被翻译成中文后广为传唱,给了当时的革命者以巨大鼓舞,欧仁·鲍狄埃也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

三、中国人留学法国与法国人在中国办学堂

除随耶稣会士赴法学习大主教和个别被派出国求学的少数人外,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人,当是光绪三年(1877年)由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公元1820~1879年)派去的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1876年,沈葆桢获准选派学生26名、艺徒4名赴法学习船舶制造及驾驶技术。第二年,学生们在法国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带领下成行,日意格任洋监督,福州船政局总考工李凤苞任中方监督。这是中国官费生成批留法的开始。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著名语言学家马建忠,年青时即开始研究西学,光绪二年(1876年)被派往法国留学兼任清朝驻法公使郭嵩焘的翻译。他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1879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随李鸿章办洋务。他主张发展新式工业和学校。发展对外贸易,争回关税自主权;认为对外通商是“求富之源”。其参照西方语法著成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原名《文通》(文:文字语言;通:通则、通例。文通即语法),出版时马建忠已辞世,为纪念其著述的功绩,也为了区别于其他同类著作,故在原书名前加上了作者姓氏。

辛亥革命后,留法学生逐渐增多。1912年,李石曾等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并设立留法预备学校。1912年至1913年间,留法俭学会共派遣4批150多人到法国,后因欧战而终止。1915年,蔡元培(公元1868~1940年)、吴玉章(公元1878~1966年)等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有志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国内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的高潮。1919年至1921年间,在中法两国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的华法教育会的组织下,先后有1600多名中国学子赴法求学。其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如湖南的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徐特立、罗学瓒李维汉、何长工、肖三;四川的赵世炎。陈毅、邓小平、聂荣臻;贵州的王若飞等。

华法教育会发起于巴黎,并在中国上海、广州设立分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发起之日,蔡元培发表题为《华法教育会之意趣》的讲话,他说:“现今世界各国之教育,能完全脱离君政及教会障碍者,以法国为最。法国自革命时代,既根本自由平等博爱三大义,以为道德教育之中心点,至于今日益扩张之范围。法国科学之发达,不独在科学固有之领域,乃又夺哲学之席,而有所谓科学的哲学。法国美术之发达,即在巴黎一市,观其博物院之宏富,剧院与音乐会之昌盛,美术家之繁多,已足证明之而有余。至中国古代之教育,礼乐并重,亦有兼用科学与美术之意义。”在谈到中国人为什么要留学法国并引进法国文化时,蔡元培在1916年3月29日华法教育会发起会上作了这样的解释:“法国文化有特宜于我国计五:一日道德之观念,二日文学艺术之臭味(xuiwei,气味),三日自由之精神,四日习惯之类似,五日俭学之机会。”

通过兴办教育传播福音,是19世纪西方传教士普遍采用的传播方式。传教士或其他外国侨民所办的学校,是晚清中国新式学校的一类,新式学校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文化精神,体现了西方的教育风格。它们在中国的出现和存在,成了西学传播的重要渠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进入这样的学校接受西学熏陶,然后又带着西学分散到各地去。

从19世纪中叶起,法国大主教也积极在中国办学,其中在上海创办的学校就有:1849年创办的徐汇公学(后改为徐汇中学)、1851年创办的石室小学(初为读经班)、1852年创办的仿德小学(后改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1853年创办的明德小学(后改为上海市蓬莱中学)1855年创办的徐汇女校(后改为上海市第四中学)和经言小学1874年设立的圣芳济学校(后改为圣芳济中学)1886年设立的中法学校(后改为光明中学)、1894年设立的善导学堂(后改为善导中学)等。

1903年,震旦大学院在上海成立,这是法国天主教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震旦大学第一任校长马相伯(公元1840~1939年),少年时曾在上海徐汇公学学习拉丁文和法文。1870年得神学博士学位,经教会授职为神甫,成为耶稣会教士。1872年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1905年,因不满于震旦大学天主教当局的考核,又与严复、袁希涛等在上海创办复旦公学(即后来的复旦大学)。

1920年,中法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蔡元培任第一任校长。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发展,大学逐步成立了以法国学者命名的四个学院,即:拉马克(Jear~Baptiste Lamarck)学院,讲授生物学科;居里(curie)学院,讲授理化科;孔德(AugllsteComte)学院,讲授哲学科;伏尔泰学院,讲授文科。1921年,在中法两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大学又在法国里昂成立了海外部,所接受的多是北京中法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的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