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肾补肾小百科
6863500000009

第9章 饮食补肾法(1)

男性补肾少吃动物内脏

对于治疗五脏六腑的病症,中医学素有“以脏养脏”的说法,民间也有“吃什么、补什么”的食补观念。

所以一些需要补肾的人群,例如一些男性朋友尤其是中年人都认为食用动物的内脏,特别是肾脏,可以补肾益精,所以当他们觉得自己肾虚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需要食补了,于是他们就喜欢吃各式各样的动物肾脏,如猪腰、鸡肾等。

其实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动物的内脏,特别是肾脏的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某些稀有微量元素,故既有滋补又有强壮之功。猪、狗、羊、牛之肾脏都有养肾气、益精髓之功效。比如,羊肾甘温,可补肾气;猪肾咸平,助肾气、利膀胱;狗肾对增强性功能效果更佳;甚至有些动物的睾丸确实可治阳痿、遗精、滑精等症。但是,对于肾虚的人而言,这些食物,并不是可以随意进行食补的,因为在这些表面功效之外,还可能造成别的伤害。

首先,动物内脏中大多含有锌,足够的锌能保证男性性功能正常和生殖能力健康。但锌食用过量,就会影响体内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并使它们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肾脏的正常运作。

其次,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脂肪,吃后容易上火,而男性怕热,热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加上猪、牛、羊的内脏里都含有不等的微量元素镉,镉被人体吸收多了就会损伤精子,使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下降,导致不育。

第三,动物内脏饱含脂肪和大量胆固醇,这些物质可使血管变窄,影响血液的输送,特别是男性吃多了动物肾脏,会导致阴茎部位血管供血不足,影响夫妻生活。

因此,人们在食用动物内脏进行补肾的时候,应该尽量控制它的量,比如一周食用一次。特别是男性朋友,更应该少食动物内脏。另外,女性也不宜多吃动物内脏,否则容易引发血管类疾病。

补肾最宜“黑吃黑”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的理论,肾属水,黑色也对应水,它们同类相属,所以黑色入肾。黑色食物能够补肾,这就是所谓的“黑吃黑”。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色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抗衰老物质。黑豆、黑米、黑芝麻中都含有维生素E,同时黑米中还含有硒,这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由于氧化过度所产生的自由基是加速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所以说黑色的食物抗衰老是千真万确的,而衰老恰恰又是肾虚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黑色食物能够补肾的缘故了。

我们常吃的黑色食物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等,这些食物因为本身的特性都具有很好的补肾作用。

黑米,在民间被称作“黑珍珠”,因为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所以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中医普遍认为黑米具有显着的药用价值,如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补肺缓筋等。

黑芝麻,性平味甘,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芝麻对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都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根据调查,经常食用黑芝麻,还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黑木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丰富的钙、铁、锰、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被称作血管的清道夫,还具有益气益胃、滋润补精、补血活血、健脾暖肝、润燥滋补等功效。

黑豆,味甘性平,形状像肾,黑豆中基本不含胆固醇,因此具有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常食黑豆,能软化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并且还能够滋润皮肤、补肾强身、延缓衰老,特别适合肾虚的人食用。

黑枣,营养丰富,因为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等,所以素有有“营养仓库”之称。相比红枣,它的养血补中作用更强。黑枣性味甘温,能滋补肝肾、润燥生津、养胃益气。无论男女,都应当经常食用。

除此之外,生活中常见的黑色食品还有很多,如核桃、乌骨鸡、泥鳅、鲤鱼等,对补肾都大有好处,大家可视自身情况灵活选用。

正确喝水可保肾健康

肾脏最基本的功能是生成和排泄尿液,而且人体绝大部分的代谢产物都是由肾脏排出体外的。而这些代谢产物的排出,必须依靠充足的水分进行辅助。因为我们喝完水后,水分先由胃和肠道吸收,再通过血液循环,流进身体的各个器官,并且带走各个器官中的废物;当血液流到肾脏时,肾脏就像一个庞大的过滤网,勤劳地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毒素等废物留下来并将它们排泄于体外。可见,水分对肾脏的保健作用不言而喻。

那么,是不是只要喝水,不管喝多少,也不论怎么喝,对肾都是有益的呢?当然不是,只有正确喝水,才能保证肾的健康。这里的“正确喝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喝足够的水。足够的水分才能帮助肾脏正常工作,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淡化尿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有害物质对肾脏的损害,更好地保少吃寒凉或冰冷食物

我们吃下去的寒凉或冰冷的食物,首先要经过脾胃的消化与吸收,然后才能将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身体的各个部位。胃的温度通常是温暖的,遇到冰冷的食物时,胃就会收缩,并减少胃液的分泌,导致消化不良;脾遇寒凉则伤及脾阳。而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相互制约、相互滋生,更讲究“脾肾相济”,只有脾肾同步正常运转,生命力才能旺盛,若其中一方受损,身体便会生病。所以,长期吃寒凉或冰冷的食物,会损及肾阳,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脾肾阳虚,出现面色惨淡无光、腰膝或小腹发出一阵阵冷痛、稍稍变天就会出现感冒、经常腹泻等症护肾脏。可是,喝多少水才能算是足够呢?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天除摄取食物中所包含的水分外,还要喝2000毫升的水,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当然,喝足够的水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因为过量喝水会使肾脏超负荷工作,增加肾脏的负担,很可能引发一些不适,甚至会导致水中毒。

另一方面,喝水要讲究方式。很多人忙起来,就忘了喝水,好长时间不喝一口水,等记起来时就会一口气喝上好几杯,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生活习惯,对肾健康极为不利。喝水应该隔一段时间喝一次,一次不要喝太多,这样肾脏才能正常工作,及时将体内的废物与毒素排出。

不仅冬季要少吃寒凉或冰冷的食物,夏天也是一样的。很多人在夏天都喜欢吃冰淇淋、雪糕等,有时一天能吃上好几根;还有的人喜欢喝冰镇啤酒,感觉冰凉舒爽,一次也会喝几瓶。殊不知,即便是炎热的夏天,冷饮吃多了,也会对肾造成很大的伤害。

当然,少吃并不是说不吃,吃寒凉或冰冷的食物要视自己的体质而论,适量而行。比如,一定要吃一些性寒的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温热的东西,如花椒、胡椒、辣椒、生姜等,既能摄取性寒食物的营养,又能保证不伤及胃肾;水果中属于凉性的西瓜、梨、脐橙等,食用要有节制;绿茶也属于凉性,饮之要有度;海鲜中的螃蟹、蛤蜊、生蚝等也属于寒凉性食物,食用时也要有节制。

适当食用温热补阳的食物

中医认为,温热补阳的食物具有补益人体的作用,能增强五脏的功能及抗寒能力,宜于阳虚证。补阳食物大多性温热,热性体质、热证、阴虚火旺证忌食。

秋冬是补肾的好时候,因此,肾阳虚者在秋冬季节应适当食用温热补阳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海虾、牡蛎、狗肉、鸡肉、韭菜、生姜、桂圆、荔枝等温热属性的食物。

除了在每年秋冬滋补外,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肾阳虚者也可以在夏天食用这一类食物。例如,素有“还魂草”之称的生姜,就是夏季滋补的“良方”。

民间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中医更是将生姜与人参相提并论——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生姜性温、味甘,具有温阳补火、散寒理气的作用,“阳虚火衰、寒凝气滞者皆可食”,无论是炖肉还是炒菜都可放生姜,如着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调养肾阳虚体质的食疗之方。除了生姜外,大料、茴香、桂皮等也都具有同样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食用热性食物容易造成上火,所以在烹饪方法及食物搭配上应尽量做到合理。

例如,吃完羊肉后,可适当食用小米粥或冰糖银耳汤,既滋阴又消除了羊肉的燥气;烹饪方式上,尽量选择焖、煮、炖、蒸等方式,避免煎、炒、烤、炸等易滋生火气的方法,从而平和食物的寒热属性。

补肾,也需“红肉”辅助

现代营养学上根据肉类的颜色对于各种动物脂肪一直都有“红肉”和“白肉”之分。

红肉,粗略的来说就是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我们常见的红肉有像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基本上所有的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

而家禽和鸟类,例如鸡、鸭、鹅、火鸡等,和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都因为颜色呈白色被算作白肉。

很多营养专家都一致认为白肉比红肉要健康,这是因为红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远远高于白肉,会在人体囤积太多脂肪和油类。

但是白肉真的那么建康吗?并不尽然,因为白肉在高温烹饪下,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会被氧化,从而产生自由基,使本身的营养流失,这样的饮食对人体也毫无助益。

饱和脂肪酸相对稳定、不易被氧化破坏,所以烹调红肉不会产生太多的自由基。大家都知道,自由基能加快人体衰老的速度,衰老又是肾虚的表现,所以需要补肾的人士,切不可一味的食用油脂偏低的白肉,而对红肉敬而远之。其实补肾也离不开红肉的参与,有了红肉的辅助,肾虚会得到更快康复。不过,由于红肉的油脂含量,也不可吃得越多越好,适量食用即可。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红肉中所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但天然的脂肪都是好东西。美国哈佛等大学的研究证实,导致血脂、胆固醇升高的“元凶”,其实并不是红肉当中含有的天然的脂肪,而是对天然脂肪不健康的加工方式,如油炸、煎烤和过度使用酱汁等调料。所以,无论是对于红肉还是白肉,若想吃的健康,关键方法还是在于烹饪方法一定要科学,尽量用蒸、煮、汆的方法,少用油煎、油炸、微波炉烹饪的方法,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这样对保护肾脏非常有好处。

所谓饮食清淡,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不宜太油腻,二是不宜太咸,三是不宜太辛辣。事实证明,清淡饮食有利于健康。因为清淡的饮食,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不会给脾胃增加负担,使脾胃能正常运作。而脾胃与肾是相互影响的,只有脾胃健康,肾才能健康。

饮食不要太油腻,是指不要食用过多的高油脂、高胆固醇的动物食品,以及过多的油炸、油煎食品。油腻食物不容易被脾胃吸收,而要吸收油腻食物,脾胃就需要超负荷工作,这样就会增加脾胃的工作量,给脾胃造成伤害。一旦脾胃运作失常,身体就会精气不足、精亏血少、体弱气虚,导致肾虚。特别是男性,如果常吃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引发脾胃不和,发生湿热,引起遗精、早泄等疾病。所以,饮食应少油腻。

中医认为“咸入肾”,也就是说肾通常喜欢咸味,即适量的盐分可以养肾。但是,如果咸味过量,则会给肾带来伤害,不利于助阳。特别是一些腌制品和烟熏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盐分,而且含有其他致癌物质,要尽量少吃。所以,饮食不宜太咸。

当然,坚持清淡饮食绝对不能走入误区。比如,如果因为动物性食物胆固醇高而完全拒绝它们,那么它们可以带给我们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素也就被我们拒之门外了。又如,有的人吃不放盐的菜,这对肾健康也是不利的。这些极端的做法,其实已经偏离了清淡的标准与意义,最终导致摄入营养不均衡,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清淡饮食一定坚持荤素结合、酸碱平衡的原则,才能达到营养的最佳状态。

食物在烹调过程中,蛋白质被破坏并损失,脂肪被氧化从而产生自由基、丙烯酰胺、丙醛等致癌物,维生素被分解,矿物质“无机化”而直接造成矿物质吸收率下降,抗氧化剂遭到损失,酶类、菌类、胶体遭到破坏,这些都是食物被加工成熟以后所付出的代价,不利于食物中原有营养成分的吸收,不利于脾胃调和,容易导致肾虚。而生食在避免上述代价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排毒、通便、美容的功效。所以,能生吃的食物尽量不要熟吃,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当然,不宜生吃的食物一定要加工熟了再吃,否则会导致中毒。比如,一般的豆类食物最好熟吃,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一种叫做“凝集素”的有毒蛋白质,会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凝集,如果吃了生的蚕豆、四季豆,就有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的还可以致命。

秋凉补肾先调脾胃

中医在养生当中讲究人体内的阴阳调和和五脏六腑的平衡,因此,在中医学中,肾脏是否健康旺盛和脾胃、血脉等都有联系。例如,如果想要通过食补的方法来补肾,那么首要条件便是肠胃具有较好的吸收功效,不然再多再好的补药都是于事无补的。按照中医养生的传统,在补肾之前,需考虑到肠胃的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炎热的夏天,盼来了凉爽的秋天,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进补,于是人参、鹿茸、肉桂、鸡肉、猪肉等一齐上阵,对身体进行突击大补。其实,这种补法是很不科学的,不但无益于健康,反而浪费财力物力,甚至还可损害身体。

夏天气温高,酷暑难耐,多数人胃口不好、不思饮食,吃的大多是瓜果、粥类、汤类等清淡和易消化食品,而且多食冷冻食品,脾胃活动功能随之减弱。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但脾胃功能还未适应人体需要进补的变化,仍然停留在较弱时期,此时如果马上吃大量鸡鸭鱼肉,或牛羊等炖品,或其他一些难以消化的补品,脾胃势必马上加紧工作,才能赶上这突如其来的需要,这样就加重了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其消化吸收功能。结果,脾胃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而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是相通的,脾胃功能失调,则会累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肾当然也不能幸免,这时补肾的物质根本不能顺利入肾,也就谈不上补肾的效果。

当天气从夏天转到秋季时,一定要给脾胃一个过渡的时期,期间可以选择一些既能滋补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让脾胃逐渐适应。比如,鱼、禽蛋、山药、莲子、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经服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的身体就能适应。有了这样的调理,再去补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远离易造成肾虚的食物

引起肾虚的因素很多,饮食不当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平时能够认识并远离容易造成肾虚的食物,则可大大降低肾虚的几率。下面就介绍一些容易引起肾虚的食物,以便大家予以重视。

冬瓜